超品奇才(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1174


第513章
听过组装机吗?
  冯宇走后,刘传志约谈了香港联想的所有高管,包括跟他一起创业的几个人。他想看看,到底冯宇是不是买通了这些人,才知道香港联想着急上市的消息。
  如果冯宇知道,那么必然会压价,让联想吃亏。
  可刘传志调查了一圈儿,也没发现谁把消息泄露出去了。他自己也觉得,那些高管不会收了冯宇的好处,如果冯宇真要收买人,最应该收买的人就是他。
  刘传志打电话回京城,跟领导汇报了一下情况。领导也才知道,冯宇手下不但有风雨牌这个电器品牌,竟然还是松江汽车的大股东。
  这么说,冯宇一定很有钱,那冯宇又表现出很想买联想股份的意思,他们岂不是能要一个高价?
  当然,他们跟刘传志表达了一个意思,股份肯定不会出售,只能让冯宇投资入股。这样他们的股份只是被稀释,但市值并没有降低。甚至冯宇如果溢价收购,他们的股份市值反而还增高了。
  可他们却没考虑,这样一来,刘传志等管理层的股份,就被稀释了。这联想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这些管理层,这些创业人员,功不可没。
  刘传志他们要求公司改制,给予股份,给予职工股份,这些中科院都答应了,但给予的数量,并不多。虽然按照市值来计算,给的算是很多了,但好几个高管都跟刘传志抱怨过,公司给他们的太少了。
  看看那些私企创业的老板吧,能力还不如他们呢。但就是借到钱了,然后发展起来,现在赚的比他们多多了。
  有了对比,心里就会不平衡。而一旦出现心里不平衡的苗头,就会很难压的下去。包括刘传志自己,都不止一次的想过,是不是他要的太少了,他的收入与他做的贡献相比,是不是太低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不想离开联想,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更何况他也坚信,以他的贡献,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股权奖励。
  ……
  “冯总,请坐。我跟上面领导汇报了,领导的意思,可以让你出资入股,但不会把股份直接卖给你。”刘传志坐下后说道。
  这点冯宇想到了,稍微有点信心的人,就不会在公司即将上市之前,卖掉公司的股份。但上市前找人融资,则是很多公司都会做的。所以刘传志这么说,冯宇一点也不意外。
  “那么刘总认为,我可以投资多少钱,获得多少股份?”
  “五千万,给你百分之十八的股份。”刘传志看着冯宇说道。
  “刘总在开玩笑吗?你们两家公司加在一起,总资产也不到一点八亿RMB,我出资五千万,最少应该获得百分之二十一点七以上的股份。刘总这个百分之十八,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冯宇反问道。
  他想到对方肯定要溢价,但他不可能一口答应下来。再说了,百分之十八的股份,冯宇觉得有些少了。既然对方肯给这么多,那么再多一点,应该也没问题吧?
  前世到最后,中科院也不是联想的控股方,只是大股东而已。那就是说,中科院并不是一定要控股联想。
  而且冯宇还想试探一下,他如果真的出了特别高的价格,中科院是否愿意出售给冯宇部分股份。
  一下子控股,冯宇觉得肯定不可能,刘传志他们也绝对不会同意。但如果成为第二大股东,应该没问题吧?
  “冯总,我知道,两家公司表面上的市值并没有那么高,但我们公司拥有不少的技术专利,还有那么多的专业人才。而且我们还有一项没有拿出来评估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PC项目。所以我们认为,五千万,给予冯总百分之十八的股份,是非常合理的。”刘传志解释道。
  “哦?可联想不是早就有PC项目吗?我跟刘总说过吧,我买过联想牌的微机。”要真是让冯宇自己衡量,他会觉得刘传志开的价太低了,五千万,最多能给百分之十的股份,因为联想的PC业务在过几年会是公司的现金奶牛。
  可刘传志并不知道PC会这么赚钱,冯宇当然更不会傻到说出来,反而还要做出一副根本不值这个价的态度。
  “这个不一样,那时候我们的工作重心不在这个上面,随后我们会成立微机事业部,专攻微机项目,这块业务,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也会给股东们带来不菲的回报。”
  “微机事业部?你们有那些相关的专利吗?能自主生产零配件吗?我猜你们应该是购进一些主板、显卡、内存、软驱、显示器之类的东西,然后自己组装一下,加上一块联想的汉卡,就叫自己的产品了吧?”冯宇笑眯眯的问道。
  前世可不止一个人吐槽过,联想微机,百分之九十九的配件,都是代工厂或者直接找工厂订购的,他们自己只是做外形设计、功能配置和研发系统软件。
  现在联想更没钱,更不可能自己生茶那些配件,那样的话,一台微机的造价会高的离谱,联想也就不可能打响后来的价格战,也不可能占领华夏市场,更不可能称霸亚洲,乃至走向世界。
  刘传志听到冯宇这么说,脸上有些尴尬。他没想到,冯宇也懂这个。不过想想冯宇生意做的这么大,自己也用过微机,那么懂一些应该也很正常。
  “我们会找其他工厂代工生产,至于其中的专利技术,我们自然也会购买授权,这样成本更低,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就更有竞争力。”刘传志辩解道。
  冯宇笑眯眯地问道:“那么刘总,你听说过组装机吗?”
  前世在千禧年后,微机进入千家万户。而那时候,笔记本的价格还居高不下,台式机才是普通家庭的首选。
  那时候除了公司、单位等购买品牌机,大部分学生、家庭等,都是找个电子城,挑一家店,找人攒一台微机。也就是跟店主说,什么东西,我要什么配置,你给我算算,大概要多少钱。
  而攒一台微机,相同配置的,比品牌机能便宜上千块,甚至更多。至于说没有品牌售后,但是有店铺售后啊,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服务态度更好呢。
  只不过在此时,还基本没有组装机,因为技术不太好,很多东西容易损坏,不像前世千禧年后,很多大学生,甚至中学生都能自己组装微机,插几个卡槽就行,简单的很。
  刘传志愣了一下:“冯总说什么,组装机?”
第514章
我也有技术
  冯宇瞥了刘传志一眼,内心将刘传志看成了土豪的弟弟——土鳖。组装机都不知道,还想做微机呢。
  “就是以后会有一些店铺,专门进微机的零配件,然后组装起来,就是一台微机。你觉得,他们不需要品牌,不需要广告宣传等成本,价格会不会比联想做出来的更低?而且想要什么配置,都可以自己挑,避免了品牌机配置固定的缺点。”冯宇笑眯眯地说道。
  这个要到香港回归后才会大量出现,至少现在国内是基本没有的。冯宇说出来,就是吓唬刘传志,告诉刘传志,你那么做微机,也未必就能赚大钱。
  前世联想的微机为什么赚大钱了?一个是他们找了很多的代工厂,降低了产品成本,第二个就是他们打着民族品牌的旗号,国家都在大力扶持,比如政府等机关单位,基本上就只能买联想的微机。
  别的品牌少了这么一群大客户,销量严重下滑,个人微机又是联想率先打起价格战的,至少联想没有那么高的关税。再加上联想的门店开到每个县,不只是农村包围城市,而是全面开花。
  多种原因,让联想最终获得了成功。当然,此时刘传志还没想到那么多,他只是觉得冯宇说的有些道理,如果真有人那么做,必然会对他们的产品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可我们还有技术,我们可以做一些系统软件。而且我们更懂国人的需求,肯定会生产出配置符合国人要求的微机,而且我们是国内第一个民族微机品牌,肯定能占据国内市场。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微机产品,会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不知不觉,在刘传志口中,微机产品带来的利润已经从巨大变成了丰厚,他的内心,也已经动摇了。
  “你说你们有技术?可你们的技术,比得了国外吗?电子方面的工程师,我也有不少。”
  “冯总,你也有电子方面的工程师?你是说风雨VCD的姜万猛他们?”刘传志问道。
  “刘总跟老姜他们也认识?不过我的电子方面工程师,可不只是老姜他们。刘总腰间那个寻呼机爱华牌的吧?巧的是,爱华牌,也是我的。”冯宇向后靠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
  “爱华牌?生产随身听、VCD和寻呼机的那个爱华牌?”刘传志瞪大眼睛。
  爱华VCD一直跟风雨VCD在市场竞争,这些全国人都知道。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两个品牌,竟然是一个大老板!
  不过这跟他们公司有什么关系,电子工程师也有详细划分的,造音乐播放器、通信产品的电子工程师,跟他们做微机的电子工程师,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冯总,就算爱华牌也是你的,你有不少的电子方面工程师,但不代表你们就能生产微机。”刘传志坚持道。
  “刘总,你觉得软盘的存储能力怎么样?”冯宇忽然岔开话题。
  “软盘的存储能力?一直在进步,现在标准的是1.44M的软盘,但已经有双倍的2.88M软盘了。”这方面,刘传志当然是门清儿。
  1.44M,就算是双倍大容量的,也只能存储简单的文件,一个大点游戏都存不下!
  “那么刘总,你觉得微机上的软驱,换成光驱如何?”冯宇笑眯眯的问道。
  “光驱?”
  “就是光盘驱动器,这个刘总不陌生吧?”冯宇问道。
  光驱,在1991年的时候就诞生了,不过那时候的光驱都很老,速度慢,而且价格贵的离谱,一般微机上,都没有。
  现在微机上,普遍配置的都是软驱,而且冯宇还在香港的电子城,见过一款配置两个软驱的微机,也就是一个是读取3.5寸软盘的,一个是读取即将淘汰的5.25寸软盘的。
  但这些,都比不上光盘那640M的超大容量,如果存储资料、游戏、电影等,明显是光盘更加方便。
  光驱在世界上推出的时候,刘传志自然也知道,光盘的规格,还是软件出版商协会规定的。可这光驱价格太高,他们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微机上要用这个,肯定不合适啊。
  等等,冯宇的品牌生产CD、VCD,而CD、VCD的光盘,跟微机上使用的光盘,规格是一样的。冯宇的意思……他们能生产光驱?
  如果冯宇掌握了光驱技术,那么这对联想来说,可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他们可以推行带光驱的微机,甚至可以在一台主机上,既安装软驱,也安装光驱,档次一下子就起来了。
  “冯总的意思,你们掌握了光驱的技术?”刘传志急切的问道。
  冯宇点点头,略带得意地问道:“这个技术,很难吗?传统光驱的传输率是150KB/S,现在推行的新标准,是300KB/S,我们目前就能生产300KB/S的光驱。这个技术,我可以用来入股,并且还包含研发这类技术的一些工程师。”
  柳生肇之所以想进军PC领域,就是他研发CD播放器的时候,顺便研发出了这个技术。这也是柳生肇认为,其实生产PC很简单的原因,他认为有了光驱,就能推出更高端的个人PC,从而占领高端市场。
  但冯宇很清楚,现在软盘存储是主流,不管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而大部分的文件,也都是用软盘才存储的。
  就像冯宇玩的那个《纵横七海》的游戏,每过一关,都要重新插入一张软盘,甚至两张软盘,麻烦的很。如果有了光驱,一款游戏几十M而已,一张光盘,轻松搞定,甚至一张光盘上,可以存储好几个游戏。
  而市场上,也确实有了用光盘存储的游戏,这就是趋势。但光驱真正取代软驱,那要三五年之后了。现在就贸然生产只有光驱的PC,结局只能是失败!
  不过冯宇也没打击柳生肇的积极性,告诉柳生肇,将这部分业务独立出来,继续研发传输率更高的光驱,只做光驱,就足够了,至于非要上马PC项目,那绝对不行。至少在日本,想要打败那么多大公司,暂时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随身听,毕竟AIWA的随身听品牌,本身就是随身听领域知名产品。最终冯宇还是说服了柳生肇,不过柳生肇却不打算继续深入研发光驱了,转而深入研发CD播放器的技术。冯宇正好有理由,将这个光驱技术全部买下来,他还不愿意分钱给柳生肇呢!
  “冯总,我想我还要跟领导汇报一下,在等两天,我们再联系可以吗?”刘传志要重新考虑冯宇入股的事情了,以技术入股,那么跟资金入股有很大区别。
  冯宇笑眯眯的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别让我等太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