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1174

  ……
第713章
上市?
  “冯总,合同都签好了,没有任何一个职工漏掉。”
  李明德打电话,跟冯宇进行汇报。因为今年一月一号起,正式实施了劳动法,所有单位,必须跟劳动者签订正规合同,而且必须缴纳应缴纳的社保。
  这项法规刚一确定公布,冯宇就叫李明德赶紧跟所有员工签订合同,安他们的心,免得他们多想。
  李明德却说不需要,公司所有人,都相信冯宇。
  冯宇知道,李明德这是在拍马屁,公司的人,更相信的是他李明德吧。但他还是要求,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跟所有人签订合同,要跟所有人讲解合同中的条款,不准隐瞒,讲明权责关系。
  而且哈尔滨机械公司,也要第一时间为所有员工交齐了社保,包括各分厂的职工。
  李明德还没有意识到,缴纳社保的好处,那就是以后退休职工的退休金,由国家承担,就不需要企业来承担了,这能为哈尔滨机械公司节省大笔的资金。
  因为今年开始强制缴纳社保,而退休时间比较近的职工,可以一次性缴纳一笔钱,然后依然正常享受退休工资,当然,这笔钱是哈尔滨机械公司补,而不是职工个人。
  李明德公布这个消息以后,公司的职工干劲更足了,他们一直以来虽然说相信公司,相信李明德,但大家还是有担心,这企业性质已经变了,万一这企业不再承担他的退休金了咋办?
  现在好了,国家承担,他们再也没有担忧了。
  哈尔滨机械公司的速度,在所有大型企业中,算是最快的一批。而一些没看清的企业领导,还拖着呢,他们想要拖到年底看看再交,却根本没想过,缓交也是需要滞纳金的。当然,滞纳金也就跟银行利息差不多,这笔钱多用一年时间,能创造的利润,可远不止银行利息这么点。
  不过冯宇的公司,完全不需要,资金一直非常充足。如果哈尔滨机械公司要贷款,保证龙江所有的银行行长都会挤到李明德办公室来,并且给出各种优惠条件。
  前两年因为放贷任务非常重,他们贷款审批程序都私下里简化了不少,就为了完成任务。
  任务确实是完成了,甚至很多银行还超额完成了。但其中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多的,就是很多贷款的公司或者个人,根本没有能力偿还贷款!
  这就让银行开始出现一大批坏账、烂账,让银行出现了计划外的亏损。
  而贷款给哈尔滨机械公司,则完全没有这个担忧,因为哈尔滨机械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所有产品,都畅销国内,甚至出口俄罗斯了。
  退一步讲,就算哈尔滨机械公司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了,那拍卖企业资产,也能让他们赚回来。可惜这些人主动找了李明德多次,李明德都表示,哈尔滨机械公司,不需要贷款。
  如果哈尔滨机械公司真的缺乏资金,那么冯宇可以继续注资,当然,市里是不会同意的,每一次冯宇注资,都会稀释市里的股份,这种优质股份,市里绝对不想再被稀释了。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上市。
  自从前两年内地股市繁荣以来,很多企业开始上市,为了获取资金进行发展,而其中比较有成功代表性的,就是长虹。
  长虹已经准备上市了,而且冯宇知道,长虹上市后,股价会一路上扬,靠着发行股票筹集了大笔的资金,让长虹有更多的资金扩大工厂生产线,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等等。
  目前国产电视机,长虹已经逐渐成为龙头老大,并且其他任何企业,都看不到能动摇其地位的机会。
  而长虹所在的省市领导,也开始大量宣传长虹,因为这也是一大笔政绩。在他们的地盘,出现这么一家效益好的名牌企业,他们怎么能不利用呢?
  可冯宇记得,长虹也就是这两三年的好时候了,因为长虹的经营决策,会出现一个重大的失误。
  长虹过于相信21寸彩电,认为这就是市场的主流。现在来看,21寸确实是市场的主流,而在这方面的技术,长虹也确实国内领先,至少他们的生产成本,是最低的,甚至比很多国外的大公司生产成本都低。
  可过两年,电视会向大的方向发展,到时候25寸、29寸、32寸、34寸甚至42寸等电视会不断的出现,各电视机生产企业,都在往大做,而市场的需求,也是这个方向。
  那时候长虹依然坚持做21寸的彩电,并且产能依然不降,这就导致了产品大量积压,根本卖不出去。
  这也成了一个转折点,让长虹从国内电视机的龙头老大,逐渐变成了老二、老三、老四,排名不断下降。
  当然,现在还看不出来,至少长虹还会狠赚三年的钱。
  很多公司的成功,让地方政府眼红,他们忽然发现,原来企业不用贷款,也能筹集到资金,并且快速发展。
  而且上市以后,股价上升,公司的市值也就跟着上升,那么他们地盘就会出现一家大企业。原本市值一个亿的企业,上市后可能变成三个亿,这就跟上面有的吹了。
  在我任期内,我市出现上市企业XX家,其中市值亿元以上企业XX家,资产翻倍企业XX家什么的。领导一看,这个搞经济是一把好手啊,在全国重视经济的时期,不提拔他提拔谁?
  于是各种上市企业,开始大量的出现,很多企业实际上根本达不到上市的标准。但不要紧,有地方政府帮忙,再加上现在有很多漏洞可钻,开始有大批的企业上市了,去年一年上市的公司,是前年的十几倍。
  这其中不乏上市后,确实效益越来越好,股民们也都赚了。但也有很多企业,上市后股票卖不动,还有一些企业,上市募集到了一笔资金,但资金消失了,被地方政府抽走了,或者被企业领导弄没了,有的干脆就是填坑了。
  但不管怎么说,上市企业,都被地方政府认定成了一种政绩的体现,他们都想自己的地盘,多出现几家这样的企业。
  于是李明德也被领导叫去谈话了,要求哈尔滨机械公司上市!
  李明德今天给冯宇打电话,一个是汇报工作,另外一个就是求助。
第714章
时机未到
  找李明德谈话的,当然不是张瑞强,张瑞强如果想要哈尔滨机械公司上市,是不会找李明德的,因为他清楚,哈尔滨机械公司真正说了算的,是冯宇。
  找李明德谈话的,是哈尔滨的书记,他也需要政绩,来推动他继续向上走。他当然知道冯宇是哈尔滨机械公司的大股东,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
  可是他给冯宇打了电话以后,知道冯宇是不愿意上市的,于是只能再找李明德谈谈,希望李明德能说服冯宇,毕竟冯宇非常看重李明德,否则也不会让李明德提前退休,然后返聘到公司,并且给予一定的股权奖励了。
  书记也认为,张瑞强不会阻挠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做成了,政绩也不是他一个人的,甚至政府方面,能得到的更多。如果他升上去了,那么张瑞强也可以顺序接班。以张瑞强这两年的工作成绩和能力来看,他接班不说顺理成章,但也是希望最大的,更何况省1号还支持张瑞强呢。
  而且有呼声说,省1号今年底就会退二线,到时候张瑞强在省里的最大靠山可就没了,张瑞强难道就不想在今年就当上哈尔滨的书记?在官场上,一步慢那就步步慢,有可能一耽误,就是一届啊。
  李明德可不敢硬钢书记,只能打电话向冯宇求助。
  啧~~冯宇一嘬牙花子,上市,那是很多公司募集资金发展的手段之一,比贷款更加划算,而且还能有效的提升公司市值。
  可冯宇却并不想上市,因为那会稀释他在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份。最少要发行总股本百分之二十五的股票,那冯宇跟父亲的股份加在一起,就不足百分之五十了。
  当然,上市之后,因为股票会升值,冯宇他们手中的股份,都会变得更加值钱。可那是对很多想要出售套现的人来说的,而冯宇并没有打算出售哈尔滨机械公司的股票。
  前世很多大公司,为什么都要上市,不是他们想要上市筹集资金,而是因为他们公司中有风投的投资,风投靠什么赚钱呢,还不就是靠着这家公司的股票上市后,他能套现赚钱么。
  一些效益好的公司,或者股民期待值高的公司,上市后股价大涨,然后风投就可以在限期过后,抛售股票来赚钱,风投赚二十倍都很正常。
  而风投一般持有的,都是所谓的优先股,也就是没有投票权,但有保底分红收益,且可以优先出售的股份。
  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是为了降低债务比例,只要去查,会发现很多公司都有不少外债,但依然能上市。上市后,就有钱还给别人了,这也是一种堵窟窿的办法。
  当然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好处,那就是现在上市公司不多,如果上市,就能极大的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可这一点,哈尔滨机械公司完全不需要啊,从摩托车开始,哈尔滨机械公司,就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公司了,松江牌,也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品牌了,而且产品,卖的也一直非常不错。
  很多效益好的企业,尤其是个人独资或者个人控股的企业,也都选择不上市,比如著名的顺风物流,前世多次有人想让这家企业上市,还说上市后能赚多少多少钱,但人家偏偏就不上市,因为不缺钱啊。
  上市的第二个坏处,那就是财务报表需要公开,倒不是说哈尔滨机械公司有什么假账、烂账,而是冯宇不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上面,被太多的人知道。
  虽然他不能做到完全隐形,但是低调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他比较喜欢闷声发大财。
  冯宇原本打算在香港注册一家控股公司,然后将他这些公司的股份,都转移到香港那家公司名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的麻烦,冯宇必须自己拿出来一大笔资金才行。
  因为此时香港还不属于国内,冯宇这样,会被认为是向境外转移资产。他找陆少帮忙了,但陆少也说做不到,除非冯宇自己拿钱,将这边的股份以正常价格卖掉,才有可能成功,还有可能会被行政干预而叫停。
  如果等到九七之后,香港回归后,那么操作起来,就简单多了。
  冯宇想了想,决定再等等,而且现在上市,也绝对不是好时候,尤其是在国内上市。国内的股市今年开始实行T+1制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操纵股市的可能性。
  但今年的股市一样不理智,由于国债期货出现了多杀多的情况,很多证券公司开始违规操作,也正是这一年,开始出现了很多的操纵市场的情况,而这两年,会是持续的熊市,股民都没信心了,上市后股价不会涨的太好,还有可能下跌。
  当然,如果比起操纵市场的能力,冯宇相信,没人会是他的对手。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资金实力,他在国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可他完全不需要这么做,也不想这么做。他不想惹麻烦,即使他能将这个麻烦消掉,也不想将来有人在背后说,他是一个操纵股票市场的人,让很多股民血本无归。
  上市后,管理会变得更加繁琐,冯宇不认为李明德他们暂时有这个能力,他们能接受新鲜事物,但接受的速度和能力,并没有他们自己认为的那么强。
  还有上市也是需要成本的,从审计、到律师等,每一项的费用都不低。而且公司所面临的审查会更加严格,每一项细节,都要被详细审核,冯宇将来把股份集中到一家控股公司,会更加的麻烦,尤其是这家控股公司还在香港。
  上市有好处,也有坏处,冯宇衡量了一下,不是说公司以后就肯定不上市,但现在,公司是不会上市的。
  冯宇告诉李明德,顶不住也要顶,奖励给李明德股份,那李明德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冯宇才不会为了那些官员的政绩,而让自己的公司,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上市呢。
  尤其是……他跟哈尔滨的书记又不熟。
  他告诉李明德,如果还是顶不住,那再通知他,他回去处理。
第715章
为难的张瑞强
  冯宇本来以为,李明德怎么也能顶住几天,就算顶不住,李明德总知道找张瑞强求援吧,可结果却是,张瑞强竟然打电话给冯宇,让冯宇回去商量一下,哈尔滨机械公司上市的事情。
  张瑞强为什么会改变主意,上次他跟张瑞强说的很清楚,不是公司不上市,而是这两年不合适,等公司再发展两年,肯定要上市,而且也一定在张瑞强的任上,两年时间,张瑞强真的等不了吗?
  其实不是张瑞强等不了,而是省一把手等不了。
  省一把手的岁数不小了,上面的人已经跟他打过招呼,劝说他,今年年底就准备退二线。当然,按照惯例,省一把手有可能会被提半格,但也有可能是平掉一个闲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