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1174

  “我想问的是,我们如果这些同时上马,可不可行?包括牛羊、禽类的养殖,奶制品,粮食加工产品,甚至包括林子里面的松子、榛子等食品的加工,会不会太散了?我们是应该分别成立几家公司,还是成立一家公司,分不同的方向?”
  “当然是一家公司比较好,不过下面可以设立分公司、子公司什么的。一家公司的好处是,可以集中经营一个品牌,这样会省掉很多精力和成本。就像哈尔滨机械公司那样,推出汽车的时候,还是用松江牌,这个已经有消费者的认可了,而且汽车卖得好了,还让品牌更加响亮,连带着摩托车卖的也更好了。”
  “你的意思是,应该成立一家大公司,然后共用一个商标,主推一个品牌,将来可以在品牌下面进行细分对吧?”
  “没错,就是这样。”冯宇看向张瑞强的眼神很欠扁,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
  张瑞强没理会,继续问道:“这么说你认为这些项目同时进行,也不会有冲突了?”
  “怎么会有冲突呢?你看啊,种一片地,里面的粮食可以精选一部分加工成食品销售,因为是精选出来的,价格自然就贵对不对?剩余的不好的粮食可以加工成饲料,用来喂养牛羊鸡鸭什么的。这样你们的饲料成本也降低了,因为是不好的粮食加工的么。”
  “然后牛羊鸡鸭等可以卖肉,鸡鸭等还能得到蛋,可以直接卖蛋,也可以卖咸鸭蛋,松花蛋什么的。而这些动物的粪便,又可以变成肥料来种地。这里面你们可以主推一个观点,那就是绿色无公害食品,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不用农药,而我们的牛羊鸡鸭,也是不用农药的粮食喂养出来的,鸡鸭等甚至可以散养,卖土鸡蛋,江鸭蛋什么的,价格会更高。”
  “牛羊还可以养殖奶牛和奶羊,你们可以做出牛奶和羊奶两种产品,事实上羊奶的营养比牛奶更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单只羊奶粉这一块,要是做好了,利润都不会低。还可以做出奶制品的衍生品什么的,如果这方面你有问题,我可以说服娃哈哈在我们哈尔滨投资建厂,生产酸奶,所以不用担心奶卖不出去。”
  “这些产业,都是相关的,合在一起做,成本会更低,利润会更高。我们还可以宣传,这叫生态农业。就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二、三产业,既保护了资源和环境,还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产品,形成生态和经济上的循环,这绝对是走在了全国前列,凭借这个噱头,你们还可以跟上面申请试点要拨款和政策。对了,你们打算成立的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
  “北大仓集团。”刘秘书马上回答。
  啥玩意,北大仓集团?又是因为我,这个品牌提前出现了吗?
第724章
让农场入股
  前世就有这个北大仓集团,是农垦系统成立的集团公司,还是全国大型企业试点集团。算是华夏模仿日本的大企业经营模式,认为大企业在国际上更加有竞争力,当然,这些试点企业,全部为国有全资的公司,后来才慢慢变成国有控股即可。
  前世的北大仓集团,说白了就是农垦下属所有单位的集合体,将农场作为基础单位,联合资产成立集团公司,每个农垦分局,成立一家分公司,主要就是农副产品的经营。
  而这家企业,国家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但负债率很高,上市融资之后,才得到好转。成立这家企业,也确实提高了整个农场的人均收入等,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至少在农副产品公司方面,是华夏最大的企业,也带动了行业出口增加。
  可前世北大仓成立是98年之后了,千禧年才算是完成框架,而且走了许多弯路。这辈子现在就要成立北大仓集团,冯宇倒是非常意外。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惯性,总会将偏离的事情,扭转回正常的轨道吗?
  “这个集团的名字,是谁想出来的?”冯宇问道。
  张瑞强看向刘秘书,刘秘书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说道:“我想出来的,领导也觉得不错。我就是想,将来我们这里,会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从而摘掉那个北大荒的帽子。”
  冯宇竖起大拇指:“没错,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说完这句话,冯宇就看着张瑞强。张瑞强绝对不会是仅仅咨询一些问题,就把冯宇喊回来的,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难道是想跟泰华农副产品公司合作?
  如果合作的话,好像有利也有弊,这得好好考虑考虑,尤其是这家公司谁说了算的问题。一个好的决策者,能帮公司规避风险,赚取大量的利润,一个差的决策者,能在你想象不到的短期内,将一家大公司败掉!
  张瑞强看着冯宇不说话,只能继续说道:“我们想要成立一家大型的集团公司,像你说的那样,全面发展。我们也有一些比较不错的品牌,比如北大仓的白酒,已经有几十年历史,还有宝牌豆瓣酱,也有十几年的历史,还有几家奶粉厂,也都有最少十几年的历史。粮食产品中的伍常大米,前朝可是专供皇上的。还有一些其他品牌,都能深度挖掘开发。”
  冯宇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就是,我们的资金不够。”张瑞强硬着头皮说道。
  当张瑞强说道他们想做这么多产业的时候,冯宇就已经想到了资金问题。如果专精一项,那么省里的资金绝对够用。但想做这么多,还都要做的很大,那么资金就会捉襟见肘。如果是完全投资的话,一百个亿也未必够。
  前世的北大仓集团是怎么做的?以农场为单位进行入股,将股份分摊给各基础单位,这才成为一家资产数百亿,年营业额上千亿的华夏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农场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农田、农民和农产品,也就是说,原材料上面,是自给自足的,而这才是北大仓集团最大的一笔资本。
  如果刨去农场,想要发展成前世那么大的公司,现在投资一百个亿也未必够,就算投资足够,也发展的绝对不会太好,风险太大,冯宇是不会投资的。
  “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来投资吧?你刚才说的那么多产业,要是都做的话,一百个亿投资也未必够用。你们的计划是用规模来增加竞争力,可规模扩大,也就意味着投资增加,更何况是那么多方面同时进行?风险太大,我不会投资的。”冯宇摇摇头说道。
  张瑞强急了:“不是你跟我们说,可以这么做的吗?现在你怎么又说风险大,你不是一直在忽悠我们吧?”
  刘秘书也帮腔道:“冯总,这个对领导很重要。以你跟领导的关系,这事儿可开不得玩笑。”
  冯宇嗤笑一下:“你们紧张什么,我说了不会投资,但不表示没有办法给你们解决。其实办法,就在你们眼前。”
  张瑞强跟刘秘书对视了一眼,办法就在眼前,他们怎么看不到?
  冯宇站起来,走到对面的墙边,指着墙上的龙江地图,冲他们招招手:“你们过来看,我们这里,跟其他省份相比,有什么不同?”
  张瑞强试探的问:“我们这儿平原比较多,土地肥沃?”
  冯宇摇摇头,看向刘秘书。刘秘书盯着地图,有些迟疑地说道:“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农场比较多?”
  “回答正确!我们跟其他省份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些农场上面。”
  “农场有什么用?双重管理,甚至主要利润,都是直接上交的,省里剩不下什么,就连GDP总量都不算在省里。”张瑞强没好气地说道。
  “你们想要成立这么一家公司,也是为了将农业这部分利润,留在省里吧?那么我给你们出一个好办法,不但能将大部分的钱,留在省里,上面还不会反对。”冯宇自信地说道。
  张瑞强瞪大眼睛,他们的目的这么明显吗?不过他们也集思广益了,都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冯宇就有把握,他的这个办法一定能成功?
  “农场最大的产值是什么?粮食、农业养殖,至于其他方面,没有什么突出的了。他们就是一个原材料输出地,而你们都应该知道,原材料所能产生的利润,远不如深加工后的附加产值。就比如我们的泰华精选油,主要用的是黄豆,而黄豆的成本,基本上已经被我们摊销到了饲料里面,我们真正生产豆油的成本其实并不高,但我们的油,卖的却比粮油厂的豆油更贵,偏偏还更好卖。”
  “对啊,我们就是想要做粮食加工这方面啊。”张瑞强疑惑道,冯宇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
  “你们现在为难的是,有钱建立加工厂,但没钱购进原材料对吧?而农场的人,一年交了公粮后,剩余的粮食都等着卖掉换钱呢,不会愿意让你们打白条。尤其是他们对政府的白条,最为不信任。”
  张瑞强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这就是事实,那些种地的,宁可跟私人收粮的打白条,也不愿意要政府的白条。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让这些农场入股!”
第725章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农场,也能入股?”张瑞强的脸都快抽成一团了,纠结的一塌糊涂。冯宇说的这个,他完全想不通。
  “农场怎么就不能入股呢?农场也是一个单位对吧?以土地面积、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等作为资产入股,反正都是国有的,也不是折算给个人,这些没什么问题吧?这样一来,那些粮食等原材料,可就是他们的股本了,自然北大仓集团就不需要再花钱收购,将来产品卖了钱,给他们分红就行了。”
  “不对啊,粮食、经济作物等入股了,那农场怎么操作啊,他们哪儿有钱给农场的农民啊,难道让农场打白条?”刘秘书问道。
  “这是农场的事,是农垦系统的事,我想他们会想到办法的,比如国家投资什么的,或者让他们来做通农民的工作,现在支付部分,剩余的部分,通过银行贷款支付什么的,或者国家还可以给补贴什么的,这些方法,你们比我更清楚吧?而且只用他们第一年的粮食作物等入股,第二年开始,产品卖出去了,自然就有资金用来周转采购原材料了,这样农场的粮食等作物再也不愁销路,北大仓公司也有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张瑞强习惯性的点燃一根烟,想了想,又丢了一根给刘秘书,刘秘书双手接住,往旁边挪了一点,然后才点上烟。
  冯宇怒视二人,发现二人都低头沉思,根本没人理他。
  麻蛋,哥们儿前世做金融经纪人的时候,抽烟也挺凶的,怎么现在却有些受不了这些烟味儿了呢?尤其是被两个吸烟的人,包围在中间的感觉,太他妈难受了。
  下次身上要带上一盒雪茄,他们要是抽烟,老子就抽雪茄,看他妈谁能熏住谁!
  两人一根烟都抽完了后,张瑞强才抬起头看着冯宇:“那其他的钱呢?怎么解决?”
  “向上打报告啊,龙江要成立全国最大的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不是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么,你们这是探索农业未来发展的道路,难道国家不应该支持吗?支持难道只是口头上说说?不应该拨点款啥的?”冯宇翻着白眼,跟上面要钱,你们应该比我更擅长啊。
  “你的意思,我们基本不用准备什么钱,就靠着一个计划,一个空壳子,就能弄出来一家大公司?”张瑞强瞪大双眼。
  “多新鲜啊,我是为你们想主意,你还觉得我在坑你是怎么的?这钱,难道不应该国家出吗?这可以成为一个试点啊,试点不都能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吗?再说这也不算空壳子吧,至少销售渠道,咱们已经建立好了啊。”
  “什么时候建立好了的?”张瑞强有些懵逼,这北大仓集团八字还没一撇呢,你说渠道建立好了,该不会是让我欺骗上面吧?
  冯宇拍拍自己的胸口:“北大仓的农副产品,我负责包销了,保证让北大仓集团有利润,保证只要合格的产品,都不会积压,保证回款速度,甚至品牌的宣传,我也可以义务帮忙。”
  冯宇向张瑞强投去一个“我很厚道,快夸我”的眼神,结果得到的却是张瑞强的一个白眼。
  “包销?销售渠道完全掌握在你手里,那集团公司的命脉,岂不是也掌握在你手里?”张瑞强问道。
  “嘁,没有我帮忙销售,你们自己建立销售渠道,给你们三年时间,也达不到我现在销售渠道的一半,我还能将产品卖到国外,甚至卖到欧美去,你们行吗?你们能把产品卖出东三省,就算是成功了。你说的那什么白酒、奶粉等品牌,最远也就卖到辽省吧?”冯宇叉着胳膊,翘起二郎腿,不停的抖,模样说不出的欠扁。
  张瑞强沉默了,冯宇说的是事实,要是他们真有那种销售能力,龙江的经济早就提升一大截了。就连对俄贸易,他们做的都不好。
  而冯宇的泰华贸易公司,销售能力有多强,这就不用多说了。龙江除了粮食作物,全省出口俄罗斯的贸易额,也不如泰华贸易公司一家的高!
  还有冯宇总是能将产品最快的销售到全国,甚至销售到国外,这点都是他们做不到的。而且如果有冯宇的帮助,那么他们还真的可以跟上面说,销售已经不成问题了,就等资金到账,然后建厂生产什么的了。
  “就算销售问题不用担心了,可单凭这一点,上头就会同意吗?他们要是象征性的拨了一点款怎么办?”张瑞强反问道。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听过没有?这种跑部要钱的事儿,就看关系和报告了。关系当然是你们自己想办法,省里领导,在上面还是有一些人脉的吧?至于报告材料问题,就看你们会不会画饼了。”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都什么理论啊!
  但张瑞强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你不去跑部,一般上面什么好政策啥的,绝对轮不到你。可这话,也太糙了一点吧?
  还有什么报告材料问题,看你会不会画饼,这怎么听着,都是要忽悠上面的意思啊。
  “跑部这件事儿,我们肯定会做的,你说的材料到底怎么写?”张瑞强问道。
  “这就要看你们自己的了,又不是我来经营,这材料没必要我来给你们写吧?除非……你给我一些股份!”
  “你想得美!写个材料,就要股份?你都有那么多钱了,给公家留点吧。”张瑞强没好气地说道。这小子,要说他贪钱吧,可捐起钱来,毫不手软,而且也不宣扬。要说不贪钱吧,这小子什么事儿都往钱上面联系,有好处就想占一点似的。
  “你看,分歧来了吧?你自己不会写,甚至怎么操作,都是我给你们出的主意。国外有那种专门的咨询公司,咨询可都是收费的,而且收费标准也不低。我这收一点咨询费用,怎么就不行了?南方的企业有顾问知道不?顾问的工资,有的比总经理还高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