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1174

  现在政府的领导不都喜欢辖区内出现上市企业么,而健力宝一旦上市,市值必然暴涨,这是一笔不错的政绩。
  李京伟以为,他可以凭借这一点,说服政府,允许MBO,让他们从企业的经营者,正式变成企业的所有者之一!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年前的时候,李京伟提了一句健力宝股份制改造上市的事情,直接被政府给否决了,并且直言,说李京伟是想“挖社会主义墙角”,还讲不讲奉献精神了?
  奉献个屁啊,我之前那些年做的,还不是奉献?
  李京伟很愤怒,认为他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的“股票上市、大厦落地”两项战略,都无法正常开展,成为健力宝的股东,更是无从谈起,这让他心里产生了浓浓的失望。
  而这时候,新闻上又不断的爆出来各种消息,让李京伟的不满之心愈发的膨胀!
  TCL创办人李东升与当地政府签订放权协议,协议约定,李东升团队每年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百分之十,政府承诺,经营层可按一定比例购买增值部分的企业股权。
  在健力宝公司不远的另外一个城市,生产小家电的美的公司,被整体出售给了创办人及其团队。
  还有很多公司,都有类似的新闻,对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管理层,在股份制改造后,都获得了部分股权,有的多,有的少,而他,则一点希望都没有!
  当地政府的主要收入,都是靠着李京伟带领的健力宝公司创造出来的,那些人升官,怎么会没有李京伟的功劳?
  可现在他们却掐死了李京伟最后的梦想,这让李京伟异常的愤怒。前几年,保健品泛滥的时候,那些政府官员还来对健力宝做过“指导”。
  要求健力宝也按照保健品那么宣传,比如将健力宝变成真正的“东方魔术”,打造健力宝“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概念。
  这一点,被当时的李京伟坚决抵制住了。虽然那些保健品的营业额连年翻倍,甚至某一些口服液,头年还是只有资产几百万呢,过了一年,就变成年营业额二十亿的巨无霸了。在这种诱惑下,李京伟守住了自己的良知。
  后来保健品行业忽然被央台曝光,整个行业受到严重打击,而这时候,那些人才看出来,李京伟是对的。而健力宝的品牌形象,也变得更好了。
  如果将健力宝交给那些人,李京伟认为,别说达到现在的规模了,健力宝恐怕早就完蛋了!
  当初的保健品市场,唯一幸存下来的两家大公司,现在都是在做饮料,一家是乐百氏,另外一家就是娃哈哈。两家都是不断的减产,最终彻底退出了保健品市场,反而在饮料行业,发展的风生水起,其中娃哈哈已经能威胁道健力宝国内龙头的地位了!
  这时候,娃哈哈的大股东跟他说,要进行合作,开拓海外市场,本来他并不想答应,两家公司毕竟有竞争关系嘛。
  但现在,李京伟却在考虑,他应该跟那个冯老板见一面,谈一谈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果能从这位冯老板那里得到资金上的支持,那么……
第817章
新的投资方向
  “老板,公司现在流传很多关于你的不良言论,您是不是要做一些什么?”拉尔夫一脸的苦涩,冯宇的地位动摇,对他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需要做什么吗?言论再多,又能怎么样?华夏市场依然是我说了算,我依然是微软的股东、董事。”冯宇淡淡地说道。
  他倒是想做些什么,可又有什么用呢?将那些传流言蜚语的人警告一顿,甚至开除?如果只有一两个,那么他身为董事,肯定可以做得到,比尔·盖茨也会给他这个面子。但现在是很多媒体都这么说,那些工程师几乎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冯宇还能都开除了吗?
  毕竟冯宇在微软的权力还是太小了,微软是比尔·盖茨的微软,只有比尔·盖茨能做到一言堂。
  “老板,您真的买下来了帝国大厦?”拉尔夫很好奇的问道。
  “是跟别人合伙买的,我是大股东而已。”冯宇轻松地说道。他不在美国的这段时间,拉尔夫天天都给他发邮件汇报工作,事无巨细,让冯宇很满意。
  “老板,那我有一天,能否有机会在帝国大厦办公?”拉尔夫一脸的憧憬之色。
  “我已经给你留出来一个办公室,回头装修什么的图纸会发给你,不满意可以让他们改。”冯宇拍拍拉尔夫的肩膀说道。
  拉尔夫大喜:“多谢老板,我也有在帝国大厦工作的一天!”
  拉尔夫的父亲曾经也是一位不错的商人,也曾租用过帝国大厦的办公室。可惜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投资失败后自杀了,这是拉尔夫永远的痛。
  拉尔夫发过誓,他这辈子,一定要重新坐进帝国大厦的办公室,没想到这个梦想,这么快就实现了!
  “亚马逊最近发展的怎么样,又有几个股东答应卖股份给我们了?”冯宇靠在椅子上,一边看微软的内部文件,一边问道。
  “杰夫卖掉了房子和其他证券,凑了一大笔钱,将亚马逊的股份增持到了百分之二十一,剩余的股东,我全部接触了,他们都要求老板溢价收购,否则就不卖。还有两个小股东,则一口拒绝了,他们是最早给杰夫投资的人,或许杰夫跟他们说了什么。”
  “嗯。”冯宇点点头,“那些人都要求溢价多少?”
  要求溢价是肯定的,毕竟他入股的时候,就已经是溢价了。但就算溢价百分之百,也花不了多少钱,重要的是亚马逊的股份,还有这种网络商城的经营模式经验。
  “他们好像是联合起来了,都要求溢价百分之三十。我觉得我们可以各个击破,大概最多溢价百分之十五就能谈妥,但是平价收购,我认为不太可能。”拉尔夫有些不太好意思,他认为是他的工作没做好。
  “让你自己组建一个小团队,你做的怎么样了?”别的大老板都是一个秘书团或者助理团,冯宇只请了拉尔夫一个人,明显拉尔夫的精力不够兼顾这么多面。
  “我找了当初的两个好友,又从别的公司请来了两个帮手,现在有四个人。”
  冯宇跟拉尔夫说,让拉尔夫组建团队,薪水一样由冯宇支付,拉尔夫怎么会拒绝呢?虽然看似多一些人来分走他的功劳,但这样不容易出错,办事效率更高。
  如果他坚持一个人可以做到所有,那么事情出错了,可就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到时候会一无所有。
  “你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团队人数不够,就继续招聘。你去跟亚马逊的其他股东谈,溢价没问题,但就按照你说的那样,压低到百分之十五以下,省下来的钱,你可以分得三成。”
  拉尔夫眼睛一亮,老板真是太好了,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分红啊。
  “老板放心,我一定想尽办法,压到最低价,绝不让你失望。”拉尔夫拍着胸脯表忠心。
  “微软董事会的文件中是否有说明,董事不能用微软的股票做抵押贷款?”冯宇问道。
  “微软是没有这类规定的,正常公司就算有,也仅限于投票股票,老板您大部分不都是非投票股票么。”
  拉尔夫有些好奇,老板为什么想要贷款呢?是收购亚马逊的资金不够了吗?
  但这都无所谓,今年按照微软的预期,股票最少能升值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说,老板的资产,也要升值百分之六十,这还没算分红呢。或许过两年,老板就是百亿美金身家的超级富豪了!
  如果老板又能投资什么大赚一笔,按照老板平时的作风,肯定会给他不少的奖金。
  冯宇不贷款不行了啊,他现在根本没有多少流动资金了。今年不但捐了一大笔钱,又买了帝国大厦,回头还想在纽约买别墅什么的,他也需要现金。
  再说贷款出来,他也不会亏,投资一些热门股票,赚的肯定比利息要多。用银行的钱来赚钱,才是最正确的投资方式。
  尤其是冯宇清楚,这几年美国股市是慢牛市,大部分的股票都会一路上扬,要是能抓住一些神奇的股票,或许不用一个月,投资就能翻倍赚回来!
  虽然那些神奇的股票,前世冯宇并未关注过,但冯宇前两天却看到了一份报纸,上面专访了一位华裔网络工程师,他的名字叫杨志远,他跟别人联手创建的网络公司叫亚虎!
  这个月初,亚虎刚刚上市,冯宇有些后悔,早怎么没想起来,投资这家网络金融泡沫前最牛叉的网络公司呢?
  如果早想起来一些时间,跟着投资一笔钱,肯定能大赚一笔啊,要是能成为董事会成员,那就更好了。
  不过现在知道也不算晚,亚虎此时的股票价格还不到四十美元,目前亚虎还处于亏损状态,虽然因为是网络科技股,被人所追捧,但并没有网景公司上市时候那么火爆,股价涨的也没有那么凶。
  即使不能进入董事会,那么将亚虎流通股尽量的收购一些进来,也能让他跟着赚不少钱。等着亚虎的股票价格涨起来,正好是九七年初的时候。
  那时候冯宇还能用这个股票去贷款,筹集一大笔资金,在香港等着那些妄图占便宜的金融炒家!
  “嗨,迈尔斯,我是冯,我想抵押部分微软的股票贷款。”冯宇打给花旗银行的副总,之前发行第六感公司股票的时候,双方合作还算满意。
第818章
抵押贷款
  微软的股东要贷款,而且用微软的股票作为抵押,花旗银行当然非常欢迎。银行么,贷款利息本身就是主要收入之一。
  当然,放贷的时候也要考察清楚,对方的偿还能力,抵押物的价值是否有贬值风险等等。
  股票,本身就是一种有贬值风险的有价证券。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不只是日本,其实美国才是金融、房产最早出问题的国家,不过他们很聪明的,将灾难转移走了。再加上美国的高科技兴起和发了战争财,美国很轻松的就度过了难关,而日本却惨了,至少要十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各银行也都亏了一笔,主要就是股票和房产抵押贷款的。比如唐纳德·特朗普,不就是欠着银行高额贷款,反过来威胁银行缓收利息的典型么。
  还有一些,干脆破产了,股票变得一文不值,银行根本连本钱都没收回来。
  所以自那以后,银行对于风险评估变得更加严苛,所以冯宇这部分股票,能贷款的金额,绝对要低于此时的市值。
  这点冯宇考虑到了,要贷款的金额,也低于股票的市值,但当迈尔斯跟他说出来可以放贷金额的时候,冯宇还是有些不太高兴。
  “迈尔斯,我用微软股票作为抵押贷款,微软公司的盈利能力,难道你们看不到吗?股票今年肯定会一直升值,怎么会有贬值风险?光是微软跟那些电脑公司签订的合同,金额就是多少?更不要说,现在微软的办公软件、服务器等销售的那么好,股价升值是必然的!”冯宇皱着眉头说道。
  尼玛,老子拿出来这么多股票贷款,按照市值,最少值十五亿美元,我贷十二亿美元都觉得少了,你现在就肯贷给我七亿美元?
  你的意思,微软股价在三年内,有下跌二分之一的风险?这他妈不是扯淡么!
  “冯先生,你不要着急,股票价格本身就是有波动的,我们对风险的考虑,确实是高了一些,但你应该也能理解吧?”迈尔斯说道。
  “我理解不了。这些股票,我要贷款十二亿美元,这很多吗?这些股票的市值,最少十五亿美元!而且我给你们的利息,你扪心自问,是不是很高?明年这个时候,这些股票的市值,甚至可能会翻倍,这些你们的那些评估师,难道分析不出来吗?”
  如果十五亿的股票抵押,却只能贷款七个亿美元,那也太黑了!如果花旗银行坚持这样,那么冯宇只能选择换一家银行贷款。可惜他是华夏人,去日本贷款却享受不到那种超低利率,否则冯宇早就去日本贷款了!
  “很抱歉,冯先生,现在花旗就是这个放贷条件。你想要多贷款,那么抵押物的价值就要增加。”对方那么急切的想要贷款,他当然也想要多贷款给冯宇。可冯宇只拿出来部分微软的股票抵押贷款,如果能拿所有的微软股票出来抵押贷款,那比例绝对不会这么低!
  贷款额度越高,他的业绩也就越好,年终能分到的钱也就越多。
  原本迈尔斯以为,他这种条件,又说了那么多话之后,冯宇肯定会增加抵押的股票数量,他也退一步,放贷金额提高一些。
  但他没想到,冯宇竟然站起来,转身就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