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奇才(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74


第123章
好消息不断
  学校重新恢复了平静,冯宇也有空关心一下公司的事儿。
  加湿器的研发进入到最后的阶段,哈飞厂的工程师保证,就差最后的几次试验了,肯定没问题,保证一个星期内交付电机厂开始生产。
  这点冯宇很满意,越早研发成功,就能越早的占领市场,看来过几天需要请付光正来一趟,谈谈出口合作的事情了。
  而机械公司也有了好消息,他们第一批下线的新型拖拉机也销售一空,并且迎来了大量的订单。性能比东方红还要好,价格却比东方红要便宜,傻子都知道买哪个。
  而犁具、播种机等的订单更是雪片一样飞来,市场占有率正在迅速增加,导致林省的机械厂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因为产品没人买啊。
  照这个发展速度,今年机械公司的销售额,差不多能超过三个亿,利润也至少有六千万,这可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就算机械公司不全是市里的,但市里的股份分红依然远超去年上交的利润,更不要说还有大笔的税收呢。
  张瑞强以机械厂进行改制试点,引入苏联先进设备跟技术,还有香港的资金,可以称得上是大获成功,这也让张瑞强在市里的份量进一步提高,接下来他就能大刀阔斧的对一些其他国企进行改革,阻力也会越来越小了。
  超过三个亿的销售额,几千万的利润,冯宇却并不满意。小马拉大车,机械厂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却并没有想着对技术进行深入研发,保证领先优势。这样不出五年,机械厂又会被打回原形。
  当然,冯宇不会让这种事儿发生的,用不了五年,他就要绝对控股这家机械公司,到时候机械公司该怎么做,全部由他说了算。
  而这个契机,不会太远了,今年就能让冯家持有的机械公司股份增加一倍以上!
  而给冯宇这个信心的,就是远在莫斯科的基兄。
  基兄昨天打电话过来,说冯宇要的高温钢炉,他联系到了。
  这个消息太让冯宇兴奋了!高温钢炉,其实就是一种炼钢的炉子,不过可以炼制特种钢材,尤其适合做模具。
  国内也有,但温度达不到这么高,也就使得很多特种钢材无法冶炼。
  高温钢炉,在国内最少有三家大厂需要,其中就包括电机厂。这次只能来一台,基兄给的报价是三百万卢布。
  这种大型高温钢炉,虽然是好几年前的技术,但全新的在国内的报价也要一千多万卢布,二手的怎么也不止三成的价格。
  冯宇转身就联系电机厂,五百万卢布,你们要不要?
  李世友二话没说就要了,二手的怎么了,能用就行。有了这个,他们好多想法就能实现了,材料上每年最少能省上千万RMB,两年就省回来了。
  更让冯宇没想到的是,冯宇提出,税也要电机厂承担部分,不多,三十万卢布。哪知道李世友直接说,税这块他来想办法,走军工订单,把税免掉。
  冯宇禁不住感叹,这些企业太牛了,有军方背景就是好,即使已经军转民了,依然还能免税!
  其实冯宇最想要的是一种叫超高功率的电炉,这个技术含量最高,价格普遍在四千万卢布以上,可就是因为太贵了,基兄暂时也不敢倒腾。
  几百万的东西,他跟厂长联合就能弄出来,但几千万卢布的大型先进设备,太难弄了,尤其这种电炉还能用于生产军工产品,基里连科偷卖的话风险太大,他说要再等等。
  其实冯宇想说的是,这个哪怕价格高一些,只要你肯卖,顺便搭赠一些技术,我保证就要了。
  国内根本没有技术能够生产这种超高功率的电炉,可以说哪家厂子有了这个,哪家厂子在工业方面就能迈进一大步,并在全国领先。
  几千万卢布都花了,技术不熟练,浪费材料也要摸索出成熟的技术!
  冯宇跟基兄说,没有设备,技术也要。他不要军事技术,民用的就行。只要保证属于国际先进技术,冯宇都会给一个令基兄满意的价格。
  这个年月,国内的工业技术太渣了,别说比不上欧美,就连邻居都比不上,国内好多机械设备都是进口的韩国和日本的。
  冯宇如果能买回来技术,能自己用的就留下,用不了的转手卖出去,既能获利,又能捎带手提高国家的工业水平,一举两得。
  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冯宇在领导心中的份量,如果能借此认识几个大领导就更好了。认识人多,总不会吃亏吧?
  电机厂付了一成的定金,合同签完,冯宇通知基兄那边准备发货,相应的专家至少派来三人,薪水还是跟上次一样,不会亏了他们。当然,专家如果有多的,有多少,冯宇要多少!
  人才无价,如果冯宇能有几十位苏联工业方面的专家在手,那身份立马就不同了。就凭这些专家,他就能成为省领导的座上客。
  让冯宇没想到的是,基兄告诉他,三个?这次保证派最少十名工业方面的专家给冯宇!上次那三位在华夏生活可不错,机械公司给提供的单人专家宿舍,衣食住行全管了不说,每个月还给开那么多钱,比他们在苏联工厂挣的都多。
  上次本来基兄就联系了十多人,不过大部分都处于观望态度。有了这三位的例子,他们也忍不住了。
  既能继续做他们擅长的事儿,还能有钱赚,让他们轻松养家,比他们在苏联拿着一半的工资苦熬要强多了。
  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一旦苏联有需要,他们要立即回国,工资结算到他们离开的那一天。
  这点让冯宇非常不满,工作干一半,你们拍拍屁股就走了,平时我们还好吃好喝的供着,凭什么?
  冯宇提出要求,接到回国的通知,也要在华夏继续工作一个月才能离开,否则就要支付三个月工资的违约金,白纸黑字签合同。
  基兄将冯宇的话反馈给那些专家之后,同意来华夏的专家锐减到了五人,剩余的一些人继续观望。
  冯宇告诉基兄,再联系就找那些穷的快揭不开锅的专家,冯宇就不信了,用钱还打不动他们那脆弱的气节!
  一个星期后,第一台超声波加湿器样机研发成功!
第124章
注册专利
  与冯宇印象中的加湿器还有一些差距,但个头差别不大。外观什么的,冯宇可以给做调整,就算他不行,还可以请设计师,这年月,一个外观设计师,廉价的很。
  加湿器打开,水雾迅速散出来,比电热加湿器就是快,效率高,还省电。现在电有多缺,没经历过这个时代人的根本无法想象。就算是市里,民居也经常限电,优先保证工业用电,当然,优先的还有政府机关。
  冯宇曾经想过造空调,这玩意肯定比电风扇利润还高。但因为限电,他这个计划流产了。现在空调只有中央空调和立式空调两种,悬挂的小空调,暂时还未出现。
  立式空调有多费电,后世的人都清楚。国内有空调生产厂家,但销售那个惨淡啊,因为国家规定,想要装空调,必须符合节电标准,国内的厂家没有几家能做到的。
  所以市面上销售的空调,多为进口空调,主要的市场人群是那些先富起来的土豪和大领导,最少要厅级才能配备。
  装空调,先要交一笔额外的电费,大概三五千元,变相相当于一种税收。国内都没有几家空调厂掌握这种节电技术,冯宇一个半吊子,只知道外观和大概原理的,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就算找人研发,投资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十分不划算。所以冯宇最初才做的电风扇,还好,这个电风扇的利润,也让冯宇笑了很久。
  现在这个加湿器,让冯宇又看到了第二次暴利的机会,国家目前没有加湿器厂家,倒是已经有国家单位开始研究,并且已经成功,可只是工业用加湿器,没有转化为民用,更没有这种小型的。
  国外倒是已经有加湿器了,但同样只是电热加湿器,而且还没有进口到国内,所以加湿器生产出来,必然还是垄断地位。
  冯宇同样有信心,这个超声波加湿器,就算是出口到国外,依然能够火爆市场,比如欧美,都处于北半球,空气干燥是一定的,市场空间巨大。
  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仿造。电热加湿器的仿造产品已经出现了,给风雨牌加湿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风雨牌加湿器依然还是市场老大,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廉价品将市场分走,逐渐没落。
  总算是有了这个新产品,科技更高,更加安全,更加省电,而且看起来也更加的高贵大气。
  但这个技术,同样并不算太难。哈飞厂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搞定,别的地方一定有能搞定的工厂。仿造电风扇,仿造加湿器的,很多都是国营大厂,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品牌观念,你能做,我们一样能做,甚至外观设计都跟你一模一样,更有不要脸的,连风雨牌的商标图案都印上去,直接生产冒牌货!
  你抓不住,能拿我怎么地?就算抓住了,有地方政府撑腰,他们怕什么,大不了把商标去掉,外观还跟你一样,这些古词什么的,总不能说是你原创吧?
  第一次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冯宇十分无奈,仿制品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后世,法律健全了很多之后,还是屡禁不止,没办法,盗版利润高啊。
  买几台成品,拆碎了逆向研究一下,很轻松就能搞定原理,也就省掉了大笔的研发费用,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便宜,同样好用,销量当然更好,利润也就有了。
  但那是过去,这一次,冯宇要让他们无法仿制,他要申请专利!
  这点跟电机厂和哈飞厂谈好了,专利归冯宇所有,十年内三方按比例分利润。他们认为十年后会出现新的产品,更新换代,所以这个专利根本不重要,但他们却没有想到,冯宇可以用专利授权其他厂家生产,而这个利润,就完全归属冯宇了。
  此时国内申请专利十分麻烦,最少要半年以上才行,要是以个人的名义,那就更麻烦了,有的甚至能拖你个三五年。
  好在哈飞厂和电机厂都曾是军属企业,现在虽然已经军转民了,但一些老关系还在。冯宇通过他们,加上张瑞强的帮助,同时给专利局的关系打电话,让这个专利审批流程迅速加快,预计一个月内肯定能下来。
  国内专利基本上搞定了,接下里就是冯宇最为关心的海外专利。这点冯宇只能拜托付光正,香港申请欧美和亚洲的专利都比国内要方便的多,速度也能快很多。
  还有就是海外的销售公司,建在香港会非常方便,当然不会让付光正白帮忙,这海外的利润,也要分给付光正一份。
  接到冯宇电话的付光正很快赶来哈尔滨,好在已经到了冷天的末尾,付光正才没再次被冻成狗。
  “我们俩在香港合伙开一家公司,海外的销售交给这家公司,那利润如何分配?”付光正看着冯宇问道。
  这个加湿器他知道,南方也有的买,不过销量一般。但他跟冯宇想的一样欧美可都是靠近北半球,内陆居多,绝对非常有市场,做这个,绝对不会亏!
  冯宇笑眯眯地问道:“付兄打算要多少?”
  “虽然没有完善的销售渠道,但我们家有,覆盖整个东南亚,欧洲美洲那边也都有合作公司,并且保证能快速覆盖到整个欧美。销售渠道有多重要,这点我就不多说了,纯利润,我要四成。”付光正伸出四根手指。
  擦,要的这么高?冯宇心里价位是给对方两成,但他也深知,付光正说的很有道理。付家可是一个大家族,或许付光正能力平平,付荣进的公司也不是很大,但付家老大的公司实力可非常强横。
  如果说冯宇自己卖,一年能有一千万美元的利润,但交给付家销售,一年最少有三千万美元的利润!别人更专业,市场掌控能力远超冯宇。
  冯宇沉吟了一下说道:“付兄,你要的有些高了。我承认付家能力很强,但香港有能力销售的,可不止付家一个,而这个专利技术却在我手里,这就是源源不断的利润。三成纯利润,你越早答应,我们就能越早赚钱,这对你在付家的地位也很有帮助吧?”
  付光正深深看了冯宇一眼,他总觉得,冯宇对付家的熟悉程度很高,这个冯宇难道跟父亲想的一样,身后站着一尊大佛?
  三成利润其实他也已经很满意,冯宇说的也没错,凭借这个公司,他在家里的地位能够一举跟大哥打平,甚至超过大哥,在整个付家的地位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这个条件,他答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