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357


  当大家听完谈玮馨的计划,除了戴越阁之外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戴越阁从一开始就知道戴氏营建行迟早是要并入叶氏工坊的。现在,显然自己的女儿和公主殿下相处甚欢,他也就没有必要把营建行当作留给女儿的筹码了,更何况在几乎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商业之神”的谈玮馨面前,恐怕也没有什么能算得上是筹码了。而叶氏工坊的建筑部门和戴氏营建行合并之后,负责这个强大和全面得多的机构的仍然是戴越阁。
  但其他方面的那些整改,实在是……复杂得让大家不能很快理解。但归根到底,整个整改是规范和优化内部流程,在保持叶氏工坊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将内部分成不同的专业方向,而每个部门都会有负责人来协调,这种责任到人,分层设置管理人员的模式,的确是要比现在略比“屁大点事情”大一点的事都要捅到几位总监面前合理得多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证书
  最后提出一些比较合理的意见的倒是简大同。简大同提出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困难:叶氏工坊从上到下都是工匠,能当到技工技师,并开始管理工厂或者团队的,都是因为技术过人,而不是因为有很好的管理才能。而按照谈玮馨的方案,在那些需要独当一面的部门主管的位置上,技术水准本身已经不是大问题了。当然,在叶氏工坊里,技术水准不过关,那是压不住手底下的人的……这之间的矛盾,可以让人想的脑仁发疼。
  谈玮馨的这一系列的想法如果得以顺利实行,对于叶氏工坊的意义非常重大。现在的叶氏工坊的实际上已经比以前谈玮馨和叶韬在历史课上被灌输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那些丝织棉纺作坊都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大得需要仔细想一想才能找到除了食物之外叶氏工坊不生产的东西。现在的叶氏工坊是从一个小作坊开始,随着叶韬的地位的攀升,影响力的扩大,随着叶氏的资本的增长、技术的开拓、营销渠道的逐渐拓展一步步自发自觉地走到现在这样的境地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总体管理方略已经成为限制叶氏工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技术上的所向披靡更是让叶氏工坊的那些高阶技术人员们除了挑战自己的想象力的极限之外,缺乏外部的压力和竞争。
  正是因为同时看到了这一系列方案的意义,也看到了在实施——或者说以谈玮馨和叶韬都比较喜欢使用的更军事化的词汇:“部署”——之后叶氏工坊将蜕变成更为强大的经济-技术实体,大家更有些犹豫不觉。
  自然,没有人想让所有的变化在一夜之间发生。谈玮馨可观的为整个改革的过程估算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将整个变化进行完成,需要持续投入的各类费用也为数不少。
  热烈的讨论一直到叶劳耿回来之后才有所变化。由于大家几天里都在这个框架里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意见,也形成了一份比较粗略的计划书,叶劳耿从月牙岛回来的当天,就被大家拉着一起讨论这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而叶劳耿在听完了之后,只是很憨厚地笑了笑说:“大家不是都很有点子嘛。从简单的到难的,开始干就是了。比如那个各种工匠的定级,就很有那么点意思,我们就从这个开始好了。”
  叶劳耿看了看谈玮馨,亲切地说:“殿下……好吧,别瞪我,我还是管你叫馨儿得了……这生意上的事情我就是因为自己管不过来才让你拿主意。既然你有办法,尽管去做就是了。只是这些活听上去都很不好办,你身体吃得消不?……还有。就是你手下那些掌柜,觉得应该派进来做事的,尽管派来,不要顾忌这个顾忌那个的。另外,觉得哪些人会做活不会管人,你可以让人教嘛。既然他们能学得会那么烦的手艺,再学点别的也应该没事。开始的时候。大家谁都不会,干着看吧。”
  叶劳耿的话为叶氏工坊的整体变革定下了基调。而叶氏工坊随之公布将进行技术定级考核的消息,更是让藏龙卧虎的叶氏工坊里众多身怀绝技的家伙们摩拳擦掌,雀跃不已。乃至于齐逐代表七海商社来商讨安装六门轻型三人炮组的弩炮的事宜的时候,整个厂区蓄势待发的气氛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当齐逐看到正在进行以后的工匠资格证书的展示的时候,他有些明白了。最低级的学徒证书只是一张硬卡纸,外圈是枝蔓的图形装饰。中间印着一些简单的说明,比如资格证书名称,等级,工种,颁发日期,签名认可的考官等等……而学工级别的证书立刻就不同了,那是烫银的云纹纸。就是那种用来印极为夸张的国家机密级别的图书的纸张,上面书写着类似的内容,云纹纸将被卷起来,装在一个木盒里。技工的资格证书和学工的差不多,但更考究一些,证书使用羊皮纸制作,附上一个光灿灿的铜环,用来固定羊皮纸卷的粗细。而那个盒子里面则有丝绸的衬垫。外面的那个扣环也是铜质的,带着植物造型的修饰。由叶氏工坊的独门冲压机一次成型。技师的资格证书称得上华丽了,那是一本羊皮册,褐色的小羊皮封面上有冲压而成的铜质叶氏工坊纹章,和烫金字体的“技师证书。”打开册子,里面除了那些固定的认证内容之外,还有一段简要的文字,对这位技师进行评价和描述。在最后,则是叶氏工坊至少两名总监的签名和印鉴,以及东平工部的不低于员外郎级别的官员的签名和印鉴……叶氏工坊的工匠们早就过了为衣食住行担忧的阶段了,而这样的一本证书,可能是他们中间的有些人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有人会看中其中的当代顶级工匠的承认,有人会重视里面的那个工部的认定,而毫无疑问,有资格拿到这本证书的人,无论是不是在叶氏工坊,都会有让人羡慕的收入。
  工匠定级最先进行的还是木工门类。毕竟叶氏工坊是靠木工手艺起家的,最初的那些园林建筑,也多是以娴熟精湛的木工活来包打天下。而由于叶氏工坊最早的学徒学工制度就是从木工开始,技术上的定级标准方面也有比较统一的标准。而引起大家兴趣的,则是叶韬为首的叶氏工坊绝对高层将全部参加考核。
  那些叶氏工坊最早的一批学徒和学工,现在还在叶氏工坊干的,都至少是技工、技师级别了。那些家伙们呵呵笑着,对那些最近几年新进入叶氏工坊的学徒们叙说当年这批师兄弟们是如何带着大家伙完成一个又一个现在看起来可能已经有些微不足道的工程的,比如寄傲山庄、薰凤阁、瞻园等等……年轻的学徒们甚至有些从来没见过叶韬,不知道这个现在已经是国内有数的重臣、驸马爷,这个工匠行业活生生的传奇的模样。而现在。这是个好机会,不仅仅是让叶氏工坊的这些创始人们好好炫耀一下他们越来越少机会使用的技术,更是一个增强叶氏工坊内部凝聚力的好机会。
  “叶氏工坊工匠技术定级考核木工工种第一场。参考人:叶韬。木工技术证书号码:一号……”
  随着一个学徒站在叶劳耿身边,对着本子大声念出这段话,考试开始了。对于这些来炫技的家伙,大家显然不会刻板的要求他们一项项进行锯、刨、钻、凿等等基本技术,大家渴望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工匠的表演。是的。的确是表演。而这批人员的考核级别直接就是技师,在普通学徒们眼中,那是他们中间有些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到了这个级别的工匠,往往最平凡的技术细节才最能表现他们的水平,而接近那个水准的工匠们一眼就能从这些细节里看出端倪。但对于普通学徒来说,这种太过于高深的东西,远比不上炫技的表演。
  叶韬的考试作品是一个座钟的外壳。整个外壳将全部以极为珍贵的紫檀木来雕刻。除了叶韬等寥寥几个人,还真没有一个工匠敢对这种昂贵到极点的材料下刀。但叶韬只是花了些时间研究木料的质地之后,很快就拿出了设计方案,而这个方案让满场观众目瞪口呆。叶韬居然要直接雕一个宜城七海塔出来,以钟楼的外形作为这座钟独一无二的座钟的外壳。这个座钟甚至以后会有一个底座,这个底座将仿照七海塔下的那个小广场来制作,捎带上周围的那些建筑。底座中间的部分将分成几个圆环。上面有各种车马、人物造型的小雕塑。当座钟鸣响的时候,底座上的这几个圆环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造成一副七海塔下车水马龙的情景……自然,这个工作不用叶韬今天就完成,他今天的表演项目仅仅是钟楼本身的造型而已。
  叶韬的工具箱一层层地展开,放在了边上的小桌上。这些工具虽然都是以钨钢打制,又都经过重重检验。精度无可挑剔,却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但在叶韬的手里,从最小尺寸到最大尺寸一共十四件的雕刻刀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就在大家还在感叹的一小会时间里,叶韬已经打出了钟楼的大样。钟楼那些垂直的装饰线条,就那样被叶韬直接凿了出来,没有用任何铅锤或者尺子做参考……仅仅这一手。就让在场的很多人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而这个时候,叶韬已经开始从四面的装饰立柱开始,进行细部的雕琢了。七海塔的装饰性立柱是很有寓意,从下到上,一种种不同的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动物造型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和不断蜕变、升华的愿望。而在叶韬的手里,这种愿望更鲜活了。叶韬的手法太快了,哪怕是内圈的人,也有些人压根没看明白叶韬的手法。一直活灵活现的山雀已经蹲在了钟楼底层的檐角,从这一刻开始计算。一直到叶韬将那只在座钟的钟面下半展开翅膀,一边梳理着自己身上的羽毛一边俯视着其下的芸芸众生的凤凰完成,也不过用了一刻钟多那么些。在整个过程里,叶韬没有看过一眼就堆在边上的七海塔设计图,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就在不算太远地方的七海塔本身,他只是异常迅捷地雕刻着,让一个个造型跳进众人的视线里,整个七海塔仿佛完全在他的胸中,每一个细节都在。
  一般人甚至只能听到随着刻刀和木料的每一次接触发出的各种调子,不同节奏的声音,但那些受过些雕刻训练或者这方面本来就有专长的人则越发不自在,因为他们懂得这到底有多难。雕刻刀仿佛已经变成了叶韬的手臂的延伸,叶韬很随意的将雕刻刀插在身上的粗帆布工作围兜里,像是每个工匠都会做的那样,但他每次换尺寸不同的雕刻刀的动作都那么短,每次都将换下来的刀放在开始使用的那把刀的位置。很多工匠都会这么做,因为这样做不用动脑子,但他们每次换刀都要看自己手里拿着的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因为这样的换刀虽然有效率,但一段时间以后雕刻刀的顺序就完全乱了。可叶韬看都不看,压根不用检查,但他从来没有那错过。有些人需要靠锤子和凿子进行的稍微深一些的入刀,叶韬却从来只是靠着刻刀直接下手,那大幅度的挥臂动作让大家都惊诧莫名,想着这么大的动作怎么能保证下刀的位置精确……但叶韬下刀的位置偏偏总是精确异常。
  而叶韬的一个仿佛注册商标式的独门动作,则让老手和信任有了完全不同的观感。叶韬每次收刀的时候,手腕都会极富表现性的一转,而那一刀造成的木屑,小碎块也都随着这个动作被雕刻刀带了出来,甚至于下刀的地方的那些小小的木刺都被碾去,这些碎屑落在了地上,雕刻品本身却是清洁的,甚至不用事后再去找掸子做除尘处理。那些老手们被这一手震惊了……究竟要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够让叶韬做到这一点,还有他们想到却做不到,或者是想都没想到的那些技术?比不需要太挑剔效率的叶韬,几乎每一刀都是效率的代名词。而那些新人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点:叶韬的抖腕动作太华丽了。他们还注意到了一点,叶韬虽然进行那么精细的雕刻,造成了那么多的极为细碎的木屑,他的头上却没有沾上一星半点木屑。一点不像他们这些新人,弄点什么东西以后满头木屑,狼狈不堪……而这些学徒,对于雕刻的境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心中有了目标,有的目标是有实体的,比如叶韬,而有的目标则是虚拟的,比如:头可断发型不能乱!
  
第一百八十三章
朴实
  叶韬的考核,也就是表演,进行了总共三个半时辰。当叶韬将雕刻刀从工作围兜里抽出来,放在用来进行工具养护的油液桶里,将工作围兜扔在工具箱上,将厚厚的已经浸透了汗水的粗布工装脱了下来,精赤着上身如这个时节叶氏工坊许多工匠热得受不了的时候一样,然后很随意地接过苏菲早就准备好的一大罐子茶水咕咚咕咚地灌下去的时候……一阵寂静之后才爆发出来的欢呼叫喊声几乎掀翻了进行考核的空地两旁的厂房。
  “看到没?你练好了基本功没?考技师……你能过学工一级很不错了。”到处是老师提着自己的带的徒弟的耳朵在那里耳提面命。许多工匠在沉思,在反省,在感叹……
  “技师级别考核通过……大家没意见吧。”叶劳耿从人群外面挤了进来,看了几眼叶韬刚完成的雕塑,说:“好了好了,技师资格考核通过,大家没意见吧。”
  大家哈哈大笑,各种各样的说法瞬间迸发出来。意见?如果这样还不能通过,那才是见鬼了呢。
  “那好,我和大柱签字盖章,然后将这份东西发往工部。等回函来了就颁发证书。”叶劳耿很满意大家的反应和现在的这种气氛。“第一批技师统一颁发证书。到时候都到丹阳,让工部尚书给大家发。”叶劳耿适时的抛出了刚刚落实的事情。其实这个事情说起来一点难度也没有。叶劳耿和叶韬父子两人都在工部挂着职务呢,就算是卖个面子尚书大人都绝不会说个不字。但对于大家,这却是极有吸引力的一条。
  叶韬笑呵呵的坐在自己边上的长凳上。谈玮馨、戴秋妍、苏菲她们几个都在,虽然她们没有看完冗长的全过程,但同样很赞叹于叶韬的表演。恐怕也只有叶韬才能将雕刻变得如此有表演性吧。
  “叶韬。你这么玩了手,让我咋办?”赵大柱在边上假意的谴责道:“今天还有我要考核呢。”
  “开玩笑!你也该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亮亮了吧?”叶韬笑着说:“都好久没看你玩花活了。”
  “呵呵,是啊,趁着手还没生。”赵大柱满脸自信。他的确没有叶韬那样的空间想像力,没有那么扎实的美术功底和雕刻本领,但是技术的扎实性上,他不输给任何人。而叶韬刚才的表演,着实让他也升起了浓浓的兴趣。
  然后,赵大柱的炫技看起来却还是那么朴实。赵大柱让人搬来了一张硕大的工作台。取来了自己的全套工具——这一点和那些初入门的学徒来说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几乎叶氏工坊所有技工以上级别的人对于工具都有苛刻的要求,有些人的工具甚至严禁别人碰。赵大柱非常仔细的将工作台调到水平,保证了工作台的绝对稳定之后,让人小心翼翼的搬来了他用来炫技的材料。
  “这是什么?”看着那块异常巨大,大约是一个半人高,一人臂展宽度的大门,叶韬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问道。
  “成品以后是铁城总督府的大门……这片是左半边。”赵大柱沉稳的回答。
  “……师兄。你该不会是……”叶韬想到了赵大柱那精湛绝伦的基本功,也就想到了他要炫技的内容。
  赵大柱点了点头,没说话,他检查了木板下面的那些脚垫,让木板不会随便移动。然后,他非常认真,近乎虔诚的从工具箱里取出软布,仔细的擦了一遍手,去除了汗渍。又由他现在带的徒弟递上了烧酒浸泡过的手巾,又擦了一遍手。随后,他才从工具箱里取出了刨子,仅仅只有刨子。
  从木板的最中心开始,赵大柱开始一圈一圈的螺旋形的向外推,刨痕和刨痕之间留出比刨痕宽了一线的距离。花纹是椭圆形的,长轴和短轴的比例恰是整个门板的比例。一直到赵大柱将刨痕一直推到接近门板边缘,居然刨花还是完全的一条。没有断过……
  这是什么样的技艺?这就是返璞归真的宗师级工匠的境界。周围围观着的大家都小心翼翼的控制自己的呼吸,似乎唯恐发出稍微大一点的声音都会打扰到赵大柱。外圈一个个子比较矮的学徒踮着脚,轻声请求着他身前的人:“唉,求您了,让一下。”然而轻轻的语声引来的是周围大家的怒目而视。但这个家伙还是被让到了能让他看到场中景象的地方。
  四个角自然不能让圆形的痕迹延续下来,而在四个角上,赵大柱直接刨出了草花的图案,却仍然没有让刨花中断,当推到最外延,大约是安装门把的位置,他将手里刨子一旋,开始沿着同样的轨迹再向中心推回去……
  如果说叶韬刚才表现的是工匠技艺华丽、绚烂、天马行空的一面,充分展示了天才型工匠的顶级水准的话,那现在赵大柱则以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只要肯下功夫,所有工匠都可以做到,但全天下只有廖廖数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大巧不工。如果说叶韬的表现是让大家啧啧称奇,感叹天下居然有这等人物,那么,此刻赵大柱的表现却让很多人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手……“你也可以做到!”赵大柱在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信息。而那条长得让人不敢去想象长度的刨花,就是最好的证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