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57


  赵大柱的表演只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就结束了,他没有像劳作了三个多时辰的叶韬那样大汗淋漓,只是额头上有些汗滴而已。在围兜上擦了擦了手,炫耀的对叶韬说:“怎么样?还不赖吧?”
  叶韬呵呵笑着。竖起了双手大姆指,大声夸道:“高!实在是高!”
  第一天的考核,就在叶韬师兄弟两人精彩绝伦的表演中,在大家的啧啧称奇中结束了。而第二天进行的叶劳耿老爷子的考核,同样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叶韬和赵大柱展示的都是极端性的能力,而叶劳耿则将一个传统木匠所需要的全部本事展示了一遍。他用了一整天时间打了一张木床……这是他当年出师的时候的考试题目,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拿出全套活计来。锯、钻、刨、凿、雕……一系列的手艺在叶劳耿的手里表现出来,让那些有足够眼力的工匠们看得如痴如醉,看到了这位当年的宜城第一木匠到底为什么能称第一。老爷子的手底下,每一种技术都是那么扎实,他很少做无用功,很少做多余的动作,动作充满了力量和节奏,充满了工艺性的美感。
  老爷子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做完全套活还精神奕奕,虽然他的这个第一木匠的名称当年是因为叶韬的异军突起而早早的失去了,但这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却是更大的尊荣。叶氏一门上下这样的表演,彻底镇住了场面,也让之后所有想要考技师的人不得不掂量再三,但这么一来,技师资格的地位,无形中更高了。
  首先让自家产业里的工匠来参加叶氏工坊的资格考试的,正是当年抢着挖叶氏墙角结果被叶劳耿雷厉风行的压制了一把的南阳师家。南阳距离宜城的距离本来就不算很远,师家派在叶氏工坊里学习的学徒学工从来没断过,当他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就安排了一共二十二个工匠来参加培训,其中有两人获得了技工证书,十二人获得了学工证书……无论师家这次安排来进行考核的初衷是什么,他们客观上都做了一件十分有利于叶氏工坊的事情:让叶氏工坊的等级考试走向更大范围。
  而在工坊内部不断进行着考核的同时,叶氏工坊的改革也渐次展开。首先就是培训方面,叶氏工坊成立了习业部,来统辖所有的内部和外部的培训,由于对外的培训和叶氏工坊的考核制度挂钩,那些委托培养方能够清楚的看到他们付的学费到底有什么样的成果,可以说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然后,本来就一直配合很紧密的戴氏营建行和叶氏工坊的建筑部门合并了。这次合并惊人的简单,几份文书发到正在进行的几个工地,通知那么一下,基本就算完成了。帐目和各级员工的收入什么的两边本来就高度一致。戴越阁再稍微花点时间处理一下,就完全没问题了。
  生产计划部则比较复杂一些。由于大家都没有这样那样来进行管理的经验,最后决定宜城、丹阳和云州三处工坊先各自建立地方的生产计划部。暂时不进行统一的任务分配,但在研究课题上会互相沟通,进行协调,以免发生重复投入的问题。在大家都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比如半年到一年之后,三处的工坊负责人,也就是他们师兄弟几个加上叶劳耿,再整理出一套能够行之有效的规范。这种局面虽然有些无奈,但和这个时代并不发达的物流行业也有关系,许多生产任务压根没办法进行大范围的分配,要是云州那里要打造一批武器,将任务发到宜城来,那才是大麻烦呢。
  而那些牵涉到股分分拆,股权和项目收益权卖断的改革,还有和其他机构的合作方式的变化之类的,则由简在同、史魏和柳青协调。简大同负责进行调研,柳青来负责协调七海商社方面的商家的斡旋,而谈玮馨则制定了史魏来负责九州商社和内府相关的商家的沟通。主要向那些商家说明的是,这种一次性卖断不是叶氏工坊要撇清关系,中止合作,而是为了为大家提供更有效率的技术服务。
  而这时候,已经是八月了。叶韬已经离开路桥司,离开云州九个多月了。纵然因为疼爱女儿,因为让叶韬有处理好事情的时间,甚至有在东平的南洋布局里发挥的时间,谈晓培也实在忍受不了叶韬休息了如此之长的时间。自然,同样是因为云州那边的第一阶段的部署已经完成,老将军徐景添几乎完美的完成了对云州军力的改革和调配,现在是进入到云州第二阶段发展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早就被确定要去梳理云州经济事宜的谈玮馨,应该出场了。
  于是,就在八月上旬,在叶韬出海参加虎牙舰上安装的速射弩炮的测试归来之后,敦促叶韬、谈玮馨回朝的“家书”到达了宜城。
  
第一百八十四章
民营
  叶韬和谈玮馨成婚之后,原本两人各自所属的扩卫力量合而为一,加上他们的随从、文书、助手、还有他们两个走到哪里都不会扔下的理财团,现在还有一直跟着叶韬的一小部分内府“学员”,他们回丹阳的整个队伍超过了一千五百人,也算是支不小的队伍了。更别提这支队伍里还有刘勇这样的超一流高手,关欢和毕小青这样的一流高手,以及“清心剑”顾习,周瑞,吴平安这样的准一流高手若干……要说他们两人的护卫力量,比起谈晓培自己身边那些人,都不弱了。但谈晓培却仿佛觉得选样的力量还不足够似的,在他们行进的一路上都责成兵部安排了各地驻军、城防军一路接力随行。而沿途遇上同方向的运输队,也经常和他们打了招呼在后面随行。
  这些运输队里自然少不了联邦快递这样的,这个时代最一流的物流企业,却又增加了另一家别具风格的物流企业的车马队伍。这家新生的物流企业的名宇叫“敦豪天地快运”。基本上,这是一家以云州人,尤其是云州部族的青年为主组成的物流企业。原本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几百名云州部族青年进入东平,主要是为了保障云州所需要的食盐的运输。而后,当有一些相熟的商人托他们运送一些轻巧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中间的有些人想起了联邦快递……运送东西和人居然也是可以挣钱的。而后,在谈玮馨和叶韬的大力协助下。这家以红色和明黄色为标志性颜色的车马行开始运营了。
  敦豪天地快运的风格和联邦快递截然不同。联邦快递的网络虽然没有遍布全国,但至少也覆盖了东平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已经非常熟悉点对点的运输,并且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物流,降低成本,提高物品送达速度,提高旅客行程舒适程度的方法。但敦豪天地快运则不然,他们只着力经营一条线路,那就是从宜城开始。到丹阳然后途径董家集到雷霆崖,再到宁远城,只有在以上几个节点周围,他们才负责将货品递送到户。而客运业务更是仅限于这条道路上经过的地方。但是,那些部族青年们的一次无心之举,让敦豪天地快运在那些在云州做生意的商人心目中的印象提高了许多。那是一位商人的妻子,将一些家乡土产托敦豪天地快运送到丈夫手里,让丈夫在异乡能过上一个不错的节日……当地特有的一个小节日。而当敦豪天地快运将东西送到宁远城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商人已经向西到大仑山去了,去赶和北辽的一次集市。于是几个部族青年换马不换人。一人四骑轮换,终于在节日前一天将东西送到,而那时候,他们所处位置甚至是在北辽控制区内了。
  敦豪天地快运的这次远离服务区的贴心服务,在那些中小商人群落里广为流传,而他们的业务量也直线上升。而有一点优势,是联邦快递和他们没办法比的,那就是马匹……联邦快递的马匹可都是采购的,虽然随着云州并入东平,马匹的采购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可比起那些部族青年回一次奔狼原就能牵出若干匹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要知道,被派来东平做事情的,都不是云州那些部族中的贫困户。他们中间有些人本身就有马群,甚至是部族中有数的富翁。敦豪天地快运只是他们这些人保障云州食盐供给之外的消遣而已……敦豪天地快运在进行客运的时候,甚至经常诱惑那些坐车的乘客骑马来加快速度,不会的还负责教会为止。而这一举措居然成为敦豪天地快运的客运业务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量年轻的旅客。有些人甚至就是为了跟着这些天生长在马背上的家伙们学好骑术,在里面几个客运段里来回跑了好多次。而等他们和那些部族青年们混熟了。甚至可以比较便宜地买到马匹。
  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在没有叶韬和谈玮馨的教唆下,联邦快递自发地喊出了“使命必达”的服务口号,狠抓了包裹的送达率和送达速度。而这件事情传到叶韬和谈玮馨的耳朵里,真是别提有多好笑了,他们躲在房间里差不多一天没出来。不过,现在这个时代,缺乏广告媒体和广告意识,似于也就不会出现将敦豪的包裹装在联邦快递的箱子里这种经典的平面广告了。
  如果将敦豪天地快运的建立也当作民间资本进入传统的由国家经营的驿站类型的业务的动作的话,那么,驿站原有的为行旅者提供住宿等服务的方面却像是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杜风池想要以颇为可观的价格“承包”云州路桥司所属驿站的客栈类别业务,没有能成功,却让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云州经略府路桥司管领。他最终还是获得了经营这项业务的资格,但却是完全由东平内府进行投资,由他全权行使管理职责,他只用向内府的负责人交代经营情况,在一年缓冲期之后,每年整个云州的驿站住宿业务的纯利润的两成归杜风池所有。杜风池在整个业务里享有完全的用人权,财务管理权,而东平朝廷的信使、官员在驿站发生的费用,则以标准定价的六成来计算。自然,官员和信使的差旅费用制度,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开始参考叶韬原先在运河总督府就开始执行并完善的那种差旅费标准分级制度。自然,这项改变暂时还只在云州执行。以后是不是用于东平全境,则取决于这项制度在云州的表现。
  国有民营……不知道谈晓培是怎么想出来这种招数的,而这还完全是在谈玮馨不在的时候,在这个天才公主没有做出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发生的。叶韬向谈玮馨提起过他曾建议杜风池尝试经营连锁客栈,甚至提供了两个名字让杜风池参考:“如家”“锦江之星”……但是,当谈玮馨收到父亲发来的信,询问是不是能够以内府投资,让杜风池该管然后从中分红的方式来改善驿站的亏损情况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了。原来,当有了种种条件种种环境,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
  杜风池最终决定使用“如家”这个名宇,沿着云州最繁忙的道路,对几个客流量最大的驿站进行了重建。在这个时空,可就不存在利用现有的建筑进行整改装修来让风格一致这种问题,杜风池有更简明的解决方案:造完全一模一样的房子和院子。这个时空,还不流行几零几房间编号,而所有处在一样位置的房间,不管在宁远、在雷霆崖还是在董家集,都有完全一样的编号——以及,完全一样的房间布置。事实上没有等到第二年,整个如家连锁客栈就开始盈利了。部分得益于叶韬已经让路桥司变成了一个强大宣传机构,吸引着各地商旅和游客源源不断地前往云州,也得益于杜风池——这个从小就管着这类业务的年轻、但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高超手腕。杜风池和内府的协议没有变化……而这也就意味着,第一年,内府白赚了好多钱。
  当然,这种看起来比较关键的业务里进行民营,在东平压根不是什么大事。东平这个以军队强大,军械犀利著称的国家,从很早开始就尝试将很大部分军械的设计、制造交给民间的工坊了。远远早于叶韬和谈玮馨来到这个世界。原始的,并不完全的竞标制度保证了东平在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虽然会有部分军械的流向有问题,但总的来说,对于东平是利大于弊的。当东平的制造业、商业乃至于服务业都开始蒸蒸日上,以各种常规或者不常规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时候,东平并没有因为繁华和富裕而稍减其勃勃雄心,反而因为越发锋锐的兵器、越发坚固轻盈的铠甲,越发充足的战马和越发训练充足严格的战士而变得越发志存高远。谈晓培已经不满足于以惨烈的方式统一天下,他需要谋划,需要布局,需要积蓄力量,需要让整个战争和之后的和平都来得尽量顺利成章……而在这个过程里,他需要不断检视自己对于国家、对于整个朝局、对于政治和军事本身的想法。而在这种检视中,他认识到了谈玮馨和叶韬的力量,他们的作用,并且越发想要知道,他们两个联合起来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力量……
  而越发体会到他们这天下最聪明的一对夫妻的能量的还不仅仅是谈晓培。在距离丹阳二十里的地方,在迎接叶韬和谈玮馨的队伍里,有的是这样的人。而其中大家最没有想到的,可能就是从来和叶韬、谈玮馨两人没有什么议政殿以外的交往的,现在在东平越发炙手可热的情报局局正:聂锐。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外行与内行
  “叶大人,你这番可把我整得好苦啊。”聂锐拱手对叶韬说。
  聂锐指的自然是雷音魔宗那边的事情。原本为了让情报局在工作上有所针对,不要发生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情,谈晓培私下里曾告诉了聂锐关于雷音魔宗的事情,让聂锐在了解为什么谈晓培推荐叶韬去给情报局当讲师,也让聂锐注意在西凌境内有些牵制行动和刺探行动的方向。聂锐原本并没有太看重雷音魔宗这样一个由内府直接管理,有些异想天开的组织。他是军旅出身,虽然因为在情报方面的长才而被任命为情报局局正,但对于阴谋,对于言论、精神力量等等的了解,并没有叶韬和谈玮馨这样的,在后世被灌输过、也灌输过别人的资深白领的了解深刻。开始的时候,聂锐只是将雷音魔宗当作是内府在将内务侍卫组织交出来之后,在情报收集组织方面留的后手,而内府管理这类秘密社团的经验,聂锐倒还是有些信心的。
  但今年春天发生的事情让聂锐开始对雷音魔宗这样一个社团看重起来。事情的起因还是叶韬的唆使下关欢的那番表演。道明宗从这一刻开始不得不花了不少精力,来应对教众中间的各种各样的传闻和流言,尤其是在整个镇北军司和顺义城周围,也就是差不多以竹君殿为中心的整个北方教区都乱成了一团。甚至开始波及到更南边教区,更南边的教区有着更密集的人口,影响也就越发地坏。终于,在西凌的南部教区,在鹰堂最早酿造灭门惨案的地区,一位原本被委派前去当地消除负面影响的羽士因为耐不住当地一些名士的质问,耐不住那些懵懵懂懂的老百姓的一遍一遍地询问最简单最没营养的问题而发飙了,那位羽士命令随他一同前往当地的鹰堂成员对当地几个质疑得最尖锐的士子进行诛除……而在灭门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之后,被鹰堂的重复的叮嘱弄得有些神经过敏的鹰堂成员下手又太“小心”了一点。居然将在一位名士家里做客的当地县令的儿子一并杀了。由此,新的雪球效应开始了。县令直接扔下官职跑都城去告状,当面斥责了道明宗的几个核心人物,而西凌王室哪怕对于道明宗的几乎全部行动都默许,也不得不派出官员和军人象征性地进行调查了。
  而在民风彪悍的北方,这种调查立刻引起了一些教民的强力反弹。江旭京原本并不想多为难对他算是有恩的道明宗,将调查的事情直接交给了在云州一役之后来到镇北军司,和他有诸多不和的监军。监军并没有错会朝廷的意思,但他手下人却还是秉着乘势发财的念头,对一部分教民搜刮了一笔。当原本就贫困不堪。无力应付这飞来横祸的教民们和军士发生冲突之后,他们居然发现,原本一直为他们做主的道明宗,居然沉默了,没有任何一个练士、道士、羽士敢站出来为教民们说话,反而劝说他们“配合”军士们的调查。道明宗这个时候,是绝对不敢站出来当刺头的。而当教民们面对这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的时候,叛乱终于开始了……
  这次没有道明宗指使,却由底层教民们发动的“教民叛乱”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几万教民,最高峰时期也就十几万教民啸聚。对于镇北军司来说还真不算什么对手,但是,这决叛乱让镇北军司、顺义城附近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农业生产几乎完全停滞,让镇北军司今年明年在筹措粮草方面必然多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可更致命的是,这次叛乱明确揭示了已经完全投靠了西凌朝廷的道明宗和底层教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就在这个当口,聂锐受到了通过谈晓培转到他手里的来自雷音魔宗的几个还在摸索如何传教的“高阶祭祀”的一份建议:让聂锐是不是能想想办法,把这个时候刚好被揭露出来的帝国最后的大“奸臣”陈珈和道明宗联系在一起,从时代上来说,的确陈珈一门消失之后大约过了二十来年,道明宗的前身“天道门”建立了。将陈珈的屎盆子扣在道明宗头上。不管这事情是不是真的,都是个好说法。
  聂锐想想也是,而散布一些传言对情报局来说,就当作是一次尝试和训练吧。但将消息散布出去以后。引起的反应谁都没想到。道明宗的崛起和陈珈一门的消失都是迷,而当这两个迷结合在一起,又碰上道明宗百口莫辩的时候,这种化学效应让道明宗高层狼狈不堪,中层一片混乱,而底层教民除了那些狂信者外。也都有些将信将疑了起来……
  聂锐原本还以为,这只是一个建议,却没想到,那是那些雷音魔宗的高阶祭祀们的一个阴谋。他们就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坚定地维护道明宗一直以来宣传的神位体系,在普罗大众面前以坚定的信徒的面目出现。而他们并没有直接摆明立场说自己是另一个教,只是表示他们是一些原本没有被道明宗接纳的信徒,一个有着自己的思考的教派而已……他们说服了那些进行“调查”的军士和官员接受实物和劳务来清偿那些“调查费用”,他们组织教民互帮互助,以协作的形式应付那些“实物”和“劳务”,他们想方设法地收集药物来为那些生病的或者是在“劳务”中被殴打致伤的教民们治疗,他们虽然不富裕却还是尽力地接济那些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家庭,并想方设法为他们谋一些生路……这一切就发生在每个人的面前,雷音魔宗的祭祀和高阶祭祀们除了一身随着到处奔波而越来越破烂的袍子之外,几乎就和所有普通老百姓一样一无所有,而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努力帮助教民,收获的好感、感动、尊敬乃至于忠诚无数。他们甚至于想方设法地组织各种证据来为道明宗撇清和陈珈的关系,乃至于雷煌等人甚至深入叛乱教民的大营,说服了教民们放弃和“朝廷”的对抗……凭着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举措,雷音魔宗协助了镇北军司、协助了西凌朝廷、协助了道明宗,更协助了广大的教民安然度过这一段艰苦的时光。
  在雷音魔宗表现出来的这种善意之下,道明宗内部居然分成了两派,就是不是要扫灭雷音魔宗有对立的意见。但道明宗哪怕想要消灭雷音魔宗,却也决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甚至不可能在短期内进行,那样会直接让道明宗刻薄寡恩、忘恩负义、贪图绝对权利的嘴脸彻底暴露。道明宗一方面命令鹰堂想方设法对雷音魔宗进行渗透,一方面却默许了雷音魔宗的存在。而雷音魔宗,就这么在西凌北方稳稳地站住,开始有条不紊地发展起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组织架构来。
  当聂锐完全了解了几个月里,雷音魔宗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的大胆和细致之后,他开始逐渐明白雷音魔宗那些“术业有专攻”的家伙们是如何将营造怀疑和建立信任当作最强大的武器的。
  “叶大人,雷音魔宗那里的事情实在是让我头痛啊。”聂锐苦笑着说。“陛下想让大人你好好休息。就让我临时督管一下雷音魔宗的事情,但又不能让情报局那些人知道。而你培养出的那些学员们,脑筋实在是转得太快了。虽然我知道他们其实脑子里有一盘计划,但毕竟和他们那边的联系有限,我对他们的想法也不甚了了,有时候要做决定可真是束手束脚啊。叶大人你回来了就好,先不管陛下给你什么任命,回头我就请示陛下让你继续管着雷音魔宗的事情吧。”
  聂锐虽说是叫苦,但也表现出他对于雷音魔宗将来能够起到的作用有着极高的估计。他急于将这些他不熟悉的业务交给叶韬,也是生怕自己这个外行的决定妨碍到雷音魔宗的发展。谈晓培将这些事情临时交托给他。因为谈晓培自己都没有彻底弄明白雷音魔宗的形式,还以为那是一个比较类似于情报组织的东西。但聂锐经手了几个月就完全了解到,那完全不同。雷音魔宗虽然重视各类情报,却更重视他们的本行:传教。他们针对当地的某些知名人物要进行些什么的时候,倒是经常来信请示聂锐,问情报局那里有没有那人的资料,或者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要求,比如一些药材、一些植物种子……而聂锐经常一开始的时候弄不明白他们到底要做什么。直到雷音魔宗的那些职业神棍们真的做了些什么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这种状态,聂锐实在是不想一次次地重温了。
  但聂锐也提到了自己的一个疑惑。那就是雷音魔宗对于西凌的侵蚀性,完全没有体现。
  就在两人骑着马并肩而行的时候,叶韬回答了这个问题:“聂将军,我觉得,让道明宗的许多教民看到道明宗和他们已经不是一条心,这一点就是对西凌最大的侵蚀了,这也是当初建立雷音魔宗这样一个组织的时候,我想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只是,或许是世事弄人吧,没想到那么快他们就有了这么丰硕的成果。雷音魔宗的价值不在于能够收集多少情报。收买多少官员,或者是削弱多少军力。他们所做的一切,看起来不但没有侵蚀西凌,反而让西凌表面上的矛盾减少了。老百姓被组织起来互助生产,有人为他们去和地主、官吏们讨人情,让他们过得更好一点,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时时刻刻想着和官府对着干。看起来,西凌,当然,现在还只是在西凌北方,似乎更稳定了。可实际上老百姓并没有和官府、和地主、和那些富人们达成什么谅解,没有人做出让步,只是多了一个调解者在中间而已。而这个调解者,一旦口风一变,你觉得那些老百姓会相信谁?到底是一直为他们着想的雷音魔宗,还是那些想要将他们的财产全部搜刮走的人?更不用说,宗教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即使雷音魔宗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但一旦相信了,之后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摆脱的。不管是心念中对于那些教义的熟悉,还是长期的组织生活养成的习惯,都会有非常强烈的作用。道明宗过去就是靠着这些壮大起来的,而现在,这成为了雷音魔宗的武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