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357


  “禀告大帅,王博将军已经带着人上了斜道,正等着您的命令。”回答陈序经的是朝廷派来的监军常渐,这也是王室子弟里少数几个不怎么讨人嫌的人之一,也是这少数几个人里面比较懂军事的。陈序经一直是放手拿常渐当作是个普通的文职军官来用的。而常渐却对此欣喜莫名,一直是兢兢业业。常渐是朝廷储位之争的边缘人,正因为如此,春南国主才放心地将他派来监军,不怕朝内的各种争斗影响到陈序经的大军。常渐可没将自己太当一号人物,但能跟在陈序经身边,却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尤其是实际当一个文职军官而不仅仅是当一个看客。
  “有劳了,你去传令吧。开始攻击。飞火营的将士们勤力一点,这一仗至少一半得靠他们。”陈序经微微点头说。飞火营相当于东平的重器械营,只是在春南叫法不同,现在重器械营实际上已经很少用石弹之类的东西了。
  王博和麾下一千人的精兵正在斜道的一头静静矗立,等待着陈序经的命令。今天,是他拿出命来搏的日子,他知道要执行的任务有多危险,斜道距离城头只有三丈不到的距离了,已经是一流的战马能够飞跃的距离。但再要将这个距离缩短,每一尺都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距离城头太近了,对方的长钩镰枪已经能勉强够到堆出斜道的沙包袋子,来那里拉扯。新堆上去的沙袋,随时也可能被对方拨开。斜道虽然直接面对城墙,没有冲着城楼城门,但距离城门还是很近。这两天,西凌已经发起了若干次开城出击破坏斜道地攻势。斜道的右肩位置一度塌陷,好不容易在弄好了。在斜道上,四架特聘东平技师调整的神臂弓被不断向前推去,推到斜道的尽头,每台神臂弓将射出一根连着绳索的巨箭,直接勾上城头,或者钉进城墙里。为了防止敌人割断绳索,绳索是丝、麻的纤维和很多股钢丝混编而成,连这绳索都是从现在全天下唯一一家掌握了钢铁拉丝工艺的地方——叶氏工坊——专门订购的。四道绳索一旦连接上城头,那四台神臂弓将立刻被从侧面推下斜道,为后面的众多军士让路。先是王博带着一种全部换了最好的马匹的骑兵强行飞跃那三丈的距离,跳上城头,后面则是几百死士,将连着铁链的模板铺上绳索,用骑兵兄弟们为自己赢得的少的可怜的时间将这个短短的悬索桥铺成,然后,春南步兵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登城作战……到了这时候,兵力远胜对方的春南大军就能够靠着人命真的堆出一场胜利来。
  王博咬紧牙关,拳头已经握得发白了。他知道这次攻击那是九死一生,尤其是他作为需要抢先跳上城头的人,很有可能瞬间就淹没在敌人的刀片之下了。但是,王博他不后悔,也几乎忘记了恐惧,他都没弄明白,自己的这种愚蠢的勇敢里有多少是因为刚才灌下去的那醇香四溢的烈酒,那种叫百龄坛的东西。……现在,居然连春南的军队,对东平都依赖到这个地步了。
  “王将军……就看你的了。”常渐没有派人传令,而是自己策马从中军帐狂奔到斜道这边,“将军。我一定会为你请功,请千万活着回来。”
  “监军大人言重了,王某去矣!”王博没有下马行礼,说实在的,现在他还真是不那么在乎了,“儿郎们,跟我上了!……万胜!——万胜!——”
  一千精锐骑兵呼啸着跟在王博身后隆隆踏上斜道。听到了马蹄声响起,斜道前方的那些军士赶忙瞄准,将四道绳索射了出去,然后手忙脚乱地清理障碍,然后趴在斜道的两肩上,努力压底身子,尽量远离斜道的中心,希望不会被那些战马踩到。他们知道王博的使命,也知道假如他们没有能迅速完成这些事情,王博绝不会为了他们稍停脚步再冲一次,而是会直接踏着他们冲击的。
  “嘿——”在斜道尽头,王博控制着战马双腿用力一蹬,战马驮着他飞在半空,朝着城头落去。王博心中一喜,自己的控制恰到好处,而马匹的力量和速度也都足够,绝对是能够越过那距离的。但王博迅即感觉到在城头,一堆各式各样的武器朝着他招呼而来。王博把心一横,横向一扯缰绳,马匹在半空中生生被扭转了姿势,不再是能稳稳落在城头而是会侧身砸在城头上,这样一来,这批昂贵的精良战马必死无疑。但王博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一扯随即一纵,就在马匹掉落在城头的人群里,还绝望地在乱踢乱踹的时候,他却稳稳落在城头,挥舞起了手里的大刀,朝着一侧杀了过去。
  在王博的身后,一千骑兵陆陆续续地起跳,落地,有的能顺利落在城头,加入战团,有的则因为起跳太早而坠落进城头和斜道之间的罅隙里,成为庞大而廉价的斜道的填充物。但大家舍生忘死,无论看到面前同袍发生了什么,他们一个个跳起又一个个落下,其中有不少人还学习了王博的办法,直接让战马的躯体为自己清场。这些深爱战马的士兵要在怎么样的情绪的驱动下才会做出这种疯狂的事情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就是这种拼命的战法,让西凌方面一下子缓不过劲来。虽然在城头展不开,但骑兵对步兵那居高临下的优势还是能发挥起一点作用的,战圈越扩越大,在一千名骑兵全部跳起,有六百多人顺利登城作战的时候,他们已经控制起了一段城墙,正在朝着两边拼死杀去。
  铺设短短的悬索桥的士兵们也完成了任务,而春南步兵开始通过两条短短的悬索桥,源源不断地登上城头。
  “给我将那段城头轰平。”大南关守将乔劲咬牙下达了这个命令。弓手们调转了方向,那些假设在城头上的投石车、神臂弓和弩炮调转了方向,对这边的城墙进行无差别攻击。只要能遏制住春南的兵锋,乔劲是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的,但现在看起来却有些迟了。
  抽冷子一刀捅了过来,正在应付面前一个穿着盔甲的西凌士官的王博一不注意,肋下挨了一刀。他蹭蹭退了几步,一脚踹开那个士官,迅即两个士兵用枪刺结果了这个士官的性命。捅了他一刀的那个西陵军士吓得转身就逃,王博咬着牙抽出还卡在自己身上的刀子,反手朝着那个逃跑的西凌士兵甩了出去,正中那个士兵的后心。而这时候,王博哇呀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将军受伤了!”就在王博身后的两个军士连忙抢上来掩护住王博。
  王博一把拨开身前的士兵,恶狠狠地说:“妈的,给我朝前杀过去,给我杀人!杀人!杀人!不去杀人我就杀你!”王博的眼睛赤红赤红的,他左手从怀里抽出一管药膏,直接糊在了伤口上,草草将衣服一扎,压住伤口,随即又投入到了舍生忘死的战斗中去了。
  “刀车队冲击城门!”就在这个时候,陈序经也无暇顾及这个子侄,而是给战斗再加了一把劲。一台蒙着牛皮的巨大的攻城车从营中被推了出来,朝着大南关的城门前进。现在城头上的战事已经开始胶着了起来。拥塞在城头上的春南士兵两侧的推进不顺利,但有些人却直接从城头抛下绳索,直接从城墙的另一侧进入关口攻击下面的部队,甚至开始动手拆开城墙上的砖石朝下抛掷……现在,乱成一团的城墙已经让乔劲无暇顾及城门受到的威胁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电学,从入门到精通
  “哦?是吗?”当春南大军克复大南关,在巩固大南关以南的全部防线,清理地方的反抗,并且从攻击关口的一方变成了防御关口的一方的消息传来,叶幍也就是随口问了一下是吗,嘀咕了两句。春南获得胜利那是预想中的事情,还从来没有一个将军能像陈序经那样获得那么大的支持和几乎无限的兵力。而春南上下真正做到了一件事情:只要结果,不问伤亡。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陈序经还不能攻下大南关,那春南这个国家也未免太让人失望了。
  而在这么优良的条件下,陈序经获得的战果要比预想中强不少。在春南整个攻略开始一直到克复大南关,春南总计动用的兵力是四十四万两千人,总计伤亡九万七千人,总计歼敌达到十七万五千人。单独这个数字还好,但联想到云州同时发动的攻势几乎造成了西凌同样数量级的伤亡,虽然其中都有非主战部队的相当水分,但此消彼长之下,现在西凌在两边夹攻下,军力损失之惨重那是不消说的。而且,现在西凌还在猛攻大南关,估计不付出个几万的损失,西凌是绝对不会死心的。军力的损失只是一方面,更大的损失则是西凌少有地惨败于春南之手。当春南有信心和西凌交锋,有信心去获得胜利,纵使代价高昂,但那毕竟意味着春南开始有了强国的姿态。当然,这种强国的姿态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盟国东平。作为盟国,东平这一次无论是出兵攻略镇北军司,在郇山关大军佯动策应还是在提供各种各样的军械、装备和消耗品方面的积极态度,都让春南上下看在眼里。这时候,东平高层如谈晓培等人倒是对于叶韬将飞艇提前暴露给春南没什么意见了,在春南现在信心膨胀的时候,要是没有点什么东西能够吓住他们,那才是很头痛的事情。
  在大南关失陷的刺激下,西凌的态度也就越发明显,他们几乎明确放弃了镇州。虽然没有从泰州、中州两州撤军而是向两州补充了相当兵力,但那只不过是镇州失守后加强北线防御的补偿性准备,不管是兵力还是战斗力,距离发起足够规模的攻势还有极大的距离。而西凌大军向南大举威压,让云州上下都松了口气。在越发加强了对北方部族和对北辽西路军的防御之后,云州又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行政、治理、经济等等方面。当北疆经略府和镇州总督府开始顺畅运转的时候,叶韬闲了下来,他可以满怀希望地等待孩子的出生,可以钻在研究院里想方设法把基础的照相器材先弄出来,还可以将研究院里关于电的研究引向正轨。
  在照相技术的研究方面,叶韬主要负责的是机械结构的研究,而那些化学成分和材料方面的事情,叶氏工坊研究院的一个个团队那是越来越有经验了。各种研究都是这样在进行的。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方法,都不了解怎么进行试验最有效率,最科学。当这样的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当每个团队都有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数据库,并且能够互相参考互相讨论,研究的进行也就越来越顺利了。虽然现在还是只能用玻璃片基,受到很大的局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在曝光正确的情况下,出来的影像相当清晰了。而叶韬对相机机械结构的研究和拓展进展就更快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叶氏工坊制作出来的相机纯以机械结构来说,相当现代。相机使用的是四寸乘以五寸的玻璃底片,手动装片。相机可以更换镜头,能够准确在一百分之一秒、六十分之一秒、十分之一秒、四分之一秒、半秒、一秒以及手动释放快门几档之间转换,甚至可以外接快门线。到目前为止,叶氏工坊只制作出了三种定焦镜头,一个广角,一个标准,一个长焦。单纯以光学性质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这种看起来已经比较成熟的相机,在进入实用之前,还需要等待更新一代的底片,而那需要大量的试验,倒是一下子也急不出来。就在这种时候。叶韬索性开始全面铺开叶氏工坊的电学研究。
  现在,叶氏工坊的技术体系发展到了一个瓶颈。以工艺和机械技术来说,叶氏工坊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光看叶韬拿出飞艇和相机这种复杂到家的东西,整个工坊全心努力下很快就能完成从图纸到实物的阶段,毫无障碍地就能制造出来就可见一斑。或许在具体的性能上并不尽如人意,但后续的调整也很快能跟上,新的材料、更有效率的工艺以及对初步设计的不完善的地方的修正很快都能到位,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整个工坊上下甚至都没感到什么压力。当叶韬意识到这一点,哪怕是有些勉强,他都会将电学的发展放上日程,更何况现在看起来是很水到渠成事情。
  为了引起工坊上下对电学的兴趣,叶韬很是抄袭了一下当初自己刚接触电学的时候老师耍的那些试验。静电方面的试验效果不够耸动,但两个人用力转动两个转盘,结果两个互不接触的金属棒之间噼噼啪啪迸发出电火花的效果就相当惊人了。
  “本来你们不是说叶大人是火神转世吗……怎么现在,玩起了雷神的把戏了?”当第一次叶氏工坊的内部公开演示结束,在思想向来活跃脱跳的叶氏工坊里,开始有人这样问。
  “当然是火神转世啊,不然,叶大人怎么能晓得将地下的火精抽出来做成火油弹呢?”
  “火油弹是高家弄出来的吧……”
  “不懂别乱说,那高家弄的火油弹和现在的火油弹,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说威力,那是比都不能比的。”
  “别闲扯了。那今天叶大人弄的那个把戏,是咋回事?……那忽闪忽闪的,噼里啪啦的响动,虽然小了点,但的确是雷电吧?”
  “……别说,真的是,大人不是管那个叫电吗?一定就是。”
  “你们说,叶大人这是要做什么呢?这可都是公开传授啊,说我们人人能学会。这叶大人也太不拿神仙的玩意当回事情了吧?这泄露天机,可是要遭难的啊。”
  “别扯淡了。叶大人说了多少回了,不管是飞艇、火油弹还有电,都是科学。科学!懂不懂?”
  叶韬绝没有想到,他为了吸引大家学习电学的兴趣而进行的演示,居然在叶氏工坊内引发了神秘学和科学的辩论。而由于一直以来叶韬在传授技术、建立技术体系的时候都将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叶氏工坊里已经有不少人从不可知论者转化为了坚定的科学信徒。
  叶韬对整个工坊进行的演示在有一部分人眼里,倒是一点都不稀奇。就是这部分研究院里的精英,一直跟着叶韬制作各种实验器具,严格说,是教具。这批人也是最早听叶韬讲解电学的基础原理的。叶韬毕竟不是那种高考结束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电磁学方面内容的人,在原来那个时空,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不懂电磁学方面的内容是不可想象的。虽然相隔那么多年,重新回忆那些内容,开始的时候难免有些生疏,但随着讲解的进行,叶韬越来越熟练了。事后再翻看那些认真记笔记的技工、技师们的记录,拾遗补缺,再修订一下,一套基础的电磁学教程就出来了。这个版本的电磁学教程实在是太简单了,基本上就是从入门一直到高中阶段的难度。毕竟,现在的技术条件,再向上讲得更深入那是没意义的。
  而在叶韬进行了持续大半个月,一共八次的电学讲座之后,整个工坊会按照叶韬的要求,制作第一批电器产品,其中就包括电灯之类的东西。其实,不考虑大量制作的难度,在研究院里,叶韬已经成功制作出了相当明亮的灯泡。外面是抽真空的玻璃罩子,里面用钨丝,很简单,很经典。但更经典的则是大家叶氏工坊的技师们发现金属导电会发光发热,他们热情尝试各种材料之后,居然很快就搞出电热炉来。叶氏工坊辟出了一共四座风车用来进行风力发电的试验,也同时进行输配电系统和升降电压的设备试制和试验。
  有线电报的设备简明易懂,在基本原理非常明确,各方面的制作工艺都配合得上的情况下,立刻就搞了出来,开始进行上线测试。在叶氏工坊和叶韬一家所居住的宁远城外的山庄之间,电报线开始架设,两个电报站也开始建立了起来。但比较麻烦的是,现在针对特定电报站发送电文而不影响其他电报站的技术还没有解决。叶韬毕竟不是神仙,按照基本的电学原理发展一些基本的设备那是没问题,但是这种交换机技术,就有些麻烦了。但是,电报设备的确是能够大大提升信息传输效率。传信局的官员迅速想出了在云州全境建立六个大区总电报站,和三十二个小电报站的方案。总局将来设立在刚铎,小站只对分区总站发报,总站和总站之间设立多条线路,并行传输电文,然后再通过总站发到分站。虽然是复杂了点,但通过这样的中继方式,应当可以在交换机技术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达到比较良好的通信水平。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云州中心托儿所
  新的一年,第二个月的第二天,戴云诞下叶韬的长子叶问玄。叶氏虽然从进入人们的视线到现在才那么点年头,但现在已然成为东平最显赫的家庭之一。叶韬长子诞生,必然意味着这个显赫的家庭向一个新的世家进行转化,而也就意味着,要开始序家谱了。在这件事情上,好像大家都很有兴趣,不管是谈家还是戴家,都努力出主意,齐镇涛和叶韬是老交情了,想要插嘴居然都插不上。这个名字听起来是有点老气了,但至少听起来很有味道。
  到了月底,谈玮莳为叶韬诞下次子叶问机。而叶问机还有另一个名字:谈兆兴……因为叶韬拐走了谈晓培的两个宝贝女儿,他就让叶韬的次子入谈氏的宗谱,享受现在的王族,将来的皇族的身份、地位,以及责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