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357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案
  “你说,高森旗这小子敢回去捅这个篓子么?”戴世锦这样问道。
  在当天晚上将高森旗安顿完了,酒宴结束之后,戴世锦和戴世桓在山庄的一角继续小酌。得益于叶韬对他们无限量供应精酒,并且只要存量不见底,还保证他们随时能喝上百龄坛,两个现在比较清闲的老人的酒量都练了出来,放倒了高森旗之后,他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和高森旗探讨那些北辽治理方面的问题,自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好心有多开放,或者是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到但求一败的地步。他们指出的这些问题的确都是真实存在,但毫无疑问都是高森旗这样的人无力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他无力解决的问题,他是不是会向他的父亲或者是直接向北辽国主提出呢?这当然没有办法预计。不过对于云州的这帮老狐狸来说,反正没什么损失。假如高森旗敢于将这些问题向北辽高层提出,或许他会由此而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政治和战略眼光的将领,但更有可能的则是引发北辽高层的一片反对声。现在的北辽,已经不是治理不严的问题,而是已经太严了,严得随时可能出问题。民间如此,官吏体系里就更是这样了。各种各样的麻烦已经堆积在那里,大家的情绪都累积在那里,这种高压的体制的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紧绷的那根弦就会断裂。
  之所以戴世锦和戴世桓对于这种情况非常了解,那是因为云州作为一个相对弱势的地区,一直以来就是那么过的。云州的上下一心,以当年的情况来说,应对外部威胁的需要是一方面,而戴家为首的云州高层不断对内施加压力,不断在云州有限的空间和人力中挖掘潜力的努力是另一方面。戴家对于这种治理的松弛与紧张的掌握,算得上是大师级的了。但是他们可不觉得,在东平崛起之前至少在军事上不落下风的北辽方面有这种经验。从北辽这次直接下了急药,措施严厉得让人害怕的情况,就可见一斑。
  如果是叶韬在,即使遇到现在的北辽的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叶韬对于人性,对于人的群体性格的研究和了解,早就为大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宣传。由于强大的制版和印刷体系,高速物流体系的建立,从空中到地面的综合投放手段的存在,没有人能够阻挠云州的宣传攻势。在平衡计分卡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云州的所有治理措施,除了民政三处由于有突然性和保密的需要而显得有些神秘之外,能够参与讨论和整改的人是非常多的。其实,比以前繁复一些的治理体系,在行政效率上应该是有所下降的,但由于云州上下一心,人心的齐整,士气的高昂,让这种情况一点都看不出来。而辅之以宣传和说明,再有一个上下一心的治理体系将一条条措施落实到位,就算是碰到北辽这种情况,就算是云州土地被人攻下一半,军力紧张,战力不足,他们仍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想方设法进行强力的动员而不伤及云州根本。更何况,现在的云州的发展越来越快,压根不太可能碰上这种问题,别的不说,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解决防空问题。神臂弓的射程倒是非常足够的,可是,单发的神臂弓压根形成不了什么威胁,在空中强力莫测的风中,谁都不知道会射到什么地方。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目前还存在一种有效的防空武器的话,那大概就是叶氏工坊搞出来的小型火箭阵列,一次连续射出二十四枚火箭,足可以覆盖一小片天空了。
  种种的情况,让他们对于“指点”一下高森旗,一点压力都没有,最多,也就是白白和高森旗耗了一个下午而已。高森旗这家伙还是有点意思的,他们倒也不觉得无聊。但高森旗可就不同了,他着实被这些人震慑住了。云州有一个叶韬并不可怕,但高森旗现在非常明白,叶韬可以扔下所有云州有关事务去雕塑,折腾个十天半月也不用回来,但其实不会有什么事情积累下来处理不掉。光在这个小小的山庄里,就有肯定能把几乎所有的事情搞定的戴世锦、戴世桓、戴世葵这三个戴家的元老,戴云和谈玮馨两人加起来也是一个小小的经略府了,虽然对谈玮莳,高森旗仅有客厅里的这短短一点时间的了解,可这个刚刚生好了孩子的公主,那种气度和思路,听上去和叶韬,和整个云州治理体系的想法如出一辙,而谈玮莳的热心以及对于官吏体制,对于人事的了解,也的确能看出这个虽然不以熟知政务或者贤内助而闻名,却聪慧敏锐的公主,至少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
  “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希望……希望若干年之后,在沙场相见的时候,也不会让我们失望吧。”
  这是戴世桓对高森旗的评价。西路军的战力,他们一直都是有着很高的评价的。虽然当初因为北辽自己的折腾,在相当几年里西路军都没有能重新整合好,但现在,西路军的战力比以前更强了。不仅仅因为西路军的严格训练,勇敢作战的传统,也是因为西路军上下一直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高森旗敢于在他们这些云州高层面前坦诚西路军不如东平大军中的主战部队就是明证。
  戴世锦想了想,问:“我说,老桓,用飞艇把这家伙送去刚铎,合适吗?”
  戴世桓却不怎么害怕,他笑了笑,说:“无妨,我们都坐了多少回了,谁看得懂飞艇到底是怎么飞起来的?还是韬儿给我们解释了多少回了?……这玩意,除了叶氏工坊那帮工匠,到底谁弄得明白?担心这个是没什么意思。……另外,既然我们用飞艇,用好的飞艇,飞艇的利弊也就都在我们心中了。”
  戴世锦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就这么办。”
  然而,他们终于还是没有能将高森旗送上飞艇去刚铎。就在当天晚上,陈楷来到了山庄,求见叶韬。陈楷自从领了民政三处的工作,那的确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而有谈玮馨随时教授各种经济方面的理论和工具,现在陈楷在经济、金融方面的业务能力也直线上升,辅之以他血脉那种灵敏,他在云州那是风生水起。从他任职到现在,查处的云州官员虽然只有十三个,还没有什么大案子,但每一次都是证据确凿,让人无从辩驳。另外,他还在查处经济犯罪之余,为民政三处开拓了一项新的业务,对于有些地方官员由于经济方面知识匮乏而造成的疏忽,他们力图补救而不是只挥舞着大棒一味打击。他们一边打击,一边教育培训,一边协助梳理现在的北疆经略府上下的各种经济流动,专业意味越来越浓。而陈楷,并不因为自己和叶韬的关系而一直请求帮助,他甚至很少来到山庄请求汇报工作,而是一份连着一份扎实的报告交上来,自己整天在外面奔波。而陈楷原先被有些人质疑的品行问题,也因为他出色的工作而得以澄清。他自己整天吃住在办公场所,月俸几乎没时间去用。而他自己交待的不仅仅是个人财产公示,甚至在自己的部门里推行基于自愿准则的连带亲属财产公示和个人财务流动公示等等。民政三处,是一个廉政得可怕,执着得惊人的机构。
  而这一次,陈楷在不知道叶韬人到底在哪里的情况下,贸然就撞进了山庄来求见,却也的确是因为很棘手的事情。有一个案子牵扯到了四个守备营和两个主战营的营正一级官员,牵涉到了十几个地方官或者各部的中层上下的官员。在陈楷列出的名单里,有十六名戴氏成员,其中有六人是戴氏直属成员,其余十人则是戴氏的姻亲家族的成员。陈楷虽然并不怵这些官员,但也明白,贸贸然处理这事情,可能会引起不好的后果。这一次,可是不折不扣的大案了。
  “陈楷,所有事情都有实据吗?”戴云问得很是直接。面对戴家那么多高层,陈楷一点紧张都没有。他自认为自己的这条命,还有自己现在能够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叶韬所赐予的,他只听叶韬的,而戴云,并不能左右他的看法。
  “主母,所有这些人做的事情,贪渎的数额,证据确凿。不然,陈楷断然不敢在深夜打扰。”陈楷说得坚决。
  戴云的确是有些困倦的,她才刚将婴儿哄了睡着,刚睡下去没多久就被叫了起来,不仅是她,谈玮馨、戈兰和戴家的几个元老也都被叫了起来。现在,已经是一帮戴家的人在面对陈楷,但陈楷的表现却仍然那么坚决。陈楷对戴云的称呼,倒是约略可以窥见他的态度:他自认为是叶氏的家臣,只要对叶氏有利的,他会毫不犹豫地做。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呢?”戴世锦笑了笑,温和地问道。
  “该抓的抓,该关的关,该杀的,杀!”陈楷的嘴里迸出了这些字眼。
  戴云有些犹豫地看着戴世锦,她倒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了。那些人里,赫然有戴世泽这个伯伯在,她虽然和戴世泽没太深的交情,但毕竟那是长辈。
  “很好,看来我戴家的教养也不是那么牢靠了。这个风气可不能长。”戴世锦淡淡笑了笑,眼里确实闪现出杀机,“陈处正,你且在山庄休息。明天一早搭乘飞艇,我和你一起去处理了这事情。”
  “那……”陈楷一愣,“主公那里怎么禀告?”
  “杀完了人,我来禀告。”戴世锦继续微笑着。
  
第三百四十四章
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戴世锦等一行人连夜搭上飞艇朝着云州南方起行的时候,戴世泽正坐立难安。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而且那么让人猝不及防。他和那些戴氏成员都是当初对于将云州并入东平颇不以为然的,虽然说叶韬和其他人从来都不曾亏待他们,但原来戴家在整个云州那种一言九鼎的威势,终究是没有了。戴世泽开始的时候,只是想乘职务之便,稍微存上点钱,好尽快退休了,能过上舒坦一点的日子。但是,这种事情做起来就是收不住的,很快,他和戴家以及姻亲家族里的那些觉得并入东平受了委屈的人就变成了一个私下里一起谋私利的团伙。
  戴家在云州的军队里占据许多有实权的职位,那是再正常不过了,而将这样一条线串起来也不太难。尤其是到了营正或者类似的职位上,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力将在仓库里超期存放的物品核销,然后让人把那些东西拉走。而这些物资什么时候超期存放,供应物资的地方官吏则会给出一个指导性的时间,具体执行还是交给军方的。毕竟,储存条件有差异,诸如粮食、茶叶、盐、糖以及各类成药的存放时间都有很大的弹性。当戴世泽为首的团伙既有军中官员,又有地方官吏,这种流程就越发熟练了。本来,他们还只是小打小闹地弄一些剩余物资,转手给一些和他们交情不错,比较可靠的商人,但在攻略镇州,以及在之后为镇州提供大量物资供给,来让镇州恢复运转的时候,大量机会出现了。涉及到的六个营正,只有两个人是带着部队进入镇州作战的,其余四个都在东线进行防御。但在战时,物资的管理以及银钱方面的管理一下子放松了不少,哪怕是进行防御的部队,由于经常处于佯动,好多次进行紧急转移的时候,原本部队携带的物资就留在原地,只携带最少量的物资行进,而就地存放的物资,事后是不是还能使用,又是部队主官一句话的事情。他们这些人小心翼翼地,靠着这种方法搞到了相当数量的物资。而且,下面的部队由于一直在进行更为细致的作战准备工作,对于他们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了解。士兵们都很疲劳的,只要按时有饭吃,马匹有草料,消耗的各种军械和给养补充得上来,他们是不会注意到这些事情的。
  但意外还是产生了,在战后进行物资盘点的时候,索铮虽然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异常,但索铮手底下那些对数字比索铮敏感很多的僚属发现了这边几个营的物资核销量比较大。其实,开始的时候,辎重营方面并不认为是有什么人为因素,而是觉得这里的仓储管理方面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在云州军方,互相信任的气氛还是占据绝对主导的。或许是做贼心虚,或许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应付辎重营对于库房的检查,一个姻亲世家出身的营正以训练为由拒绝了检查。这下可捅了篓子了,那个辎重营的军官本来是一番好意,碰上不领情的家伙以后气鼓鼓地回去了。随即第二支对这个区域的库房和仓储管理进行检查的小队出发了,这一次,为了让这边无法拒绝检查,索铮随手就将两个来辎重营联络工作的民政三处的调查员塞进了这个小队。
  没想到的是,民政三处居然真的发现了问题。民政三处的调查员每到一地进行调查,流程都非常简单。在没有举报的情况下,他们总是从两个方面着手:市场,消费。云州虽然生产繁茂,但军械一类的管制严格,一般不存在盗卖的问题,要是有,那必然是和统帅部的内务部门一起介入,不会让他们来冒险。而一般的消费品,受限于农业生产,目前还没有到能够敞开供应的地步,虽然品种繁多,但供应量并没有超过需求量太多。经贸局和民政三处的人都知道,其实这方面的市场是有些假繁荣的情况的,一旦物资总量超过地区的合理需求量太多,或者是太少,那必然是出了问题。而消费,则是指不正常的花费,尤其是投资性的花费。贪渎了钱,总要用出去部分的吧?虽然说等退休之后再花钱可能民政三处还真不好查,但云州的各级官员都太年轻了,年轻得很少有人能忍耐到那个时候,看到好的产业,优良的土地和房舍,总会有想要买下来的冲动,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云州除了宁远、绥远这两个城市之外,没什么大城市,数额巨大的产业易手必然会被地方百姓所知,逃都逃不掉。而有些人的花费远远超过收入,就算是不再调查,光是云州的那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就够有些人喝一壶了。
  调查员这么很随意地一调查,顿时发现不对了,他们立刻深入调查,收集证据,随后很快就将第一批那些产业归属转移的调查和那些物资核销的问题联系在了一起,而后,他们又就地取得了一些人的帮助,找到了那些帮着戴世泽等人进行销赃的商人,取得了第一手的口供。他们自知事情重大,不敢怠慢,而将这些证据交给了一个联邦快递的员工,在发车之前塞上了一批货物,直接发往宁远之后不久,他们就被戴世泽和那些团伙成员纠集的一小部分亲兵队扣押了。不管是辎重营的军官还是民政三处的官员对于即将到来的任何事情,都夷然无惧。
  戴世泽等人倒是仓皇了起来,他们知道不管怎么做,不管索铮和陈楷忙碌到什么地步,一下子少了几个人的事情总是知道的。而少的这几个人到底去做什么,他们也清楚。到时候,稍稍一调查,还怕不把他们挖出来吗?可是,此刻他们想要再将所有的证据湮没恐怕也做不到了,联邦快递和敦豪天地快运对于那些经略府所属部门托运的东西,向来是专件专发,中途除非是有经略府手令,不然一律不允许任何人拆件检查。而且,联邦快递在云州的物流效率,此刻这东西怕是早就到了宁远,拦都拦不住了。其他方面的证据,那些地产、商号之类的产业是明摆着的,任谁都没办法回避。而那些个销赃的商人呢?让他们翻供来得及吗?将他们都送去见阎王来得及吗?
  “叔叔,我们反了吧。”乔晓夏就是和戴家颇为亲密的乔家的子弟,还是一个守备营的营正,但说出的话,却让他自己的副手都扭过了头去,不想说什么了。
  “反?拿什么反?”戴懦哼了一声,没好气道,“我们这摊子事情可都是瞒着上面瞒着下面,就我们这些人知道。我们跟下面怎么说?说我们贪了补给拿出去卖了,现在事发了,大家跟着我们反了吧……你觉得多少人会听我们的?”戴懦是格斗步兵营的营正,他倒是经过了归原一战,现在部队才刚刚整补完。他最清楚,云州的这些士兵们对叶韬等人的敬慕和忠诚,现在他只后悔自己怎么会掺和到这事情里来。本来,以他四十二岁的年纪,管带一个格斗步兵营虽然绝对算不上少年得志,却也中规中矩,虽然说不上前途无量,但过得一两年进入统帅部当个文职到退役,却也平平稳稳。可当初就是不忿余福忠这个戴氏的家臣居然翻身成为云州经略府下有数的将领,成为指挥中枢中的一员,就被牵扯进了这种事情。现在,他是极为灰心的。“别说军队会不会跟我们反,就算跟我们反了……我们怎么和那些主战部队打?……六个营,只有两个主战营,而且我的营和肖不平的营还都是刚整补过的,怎么打?”
  气氛顿时又凝重了起来。戴世泽来回踱步,终于长叹道:“想要逃的,逃吧,想要求个侥幸的,我们等着看看经略府会如何处置我们吧。”
  “将军,城北有一艘飞艇着陆。”一个亲兵急匆匆地进来汇报道。
  “来了……”大家心中都浮现起这样两个字。
  虽然一艘飞艇也就带了没几个人,但戴世锦、陈楷、和四名侍卫就这样直接进入了亚宁这座小城。当戴世锦他们一路慢悠悠地来到戴世泽的府邸前,看到七八个涉案的人居然都在门前跪着迎候,戴世锦微微摇了摇头。
  “世泽……”戴世锦想要说些什么,却终于还是住口了。他转向站在边上,有些不知所措的两位亲兵队长,“队阿海,小卢,你们两个,现在还算是我戴家的兵吗?”戴世锦沉郁地问道。
  “公爷……”看戴世锦居然记得他们两个的名字,两个亲兵队长连忙也跪了下来,“我们……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