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357


  面对大家对他纵览全局的视野的恭维,关海山笑了笑,说:“刚铎,无论如何,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一个作品了,不能砸锅嘛。”
  
第三百四十一章
战神殿
  现场会议结束只有一会,叶韬和关海山一起来到了山崖顶上的凌烟阁。由于山崖顶上视野极佳,可以俯瞰整个刚铎城,从凌烟阁建成至今,这里就一直是诸多老军士参观游览,顺便关注刚铎城建设进度的好地方。虽说凌烟阁实际上并没有启用,里面还是空空荡荡的,没有家具,甚至没有神像、卷轴、纪念品和名录之类的东西,但仅仅这份意思就让不少老军人和在云州历史上立下汗马功劳的文官们感动不已。在第一批已经确定的名单里,赫然有现在已经在丹阳的戴家别院里养老的戴冶等人。
  不管是云州还是东平,还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但大家却又觉得,叶韬的确是这样的人,他太顾惜每个人的生命、生活和尊严。比如这一次攻略镇州,大家都觉得是一次大胜,虽然付出了将近三万人的伤亡,造成了叶韬接掌云州以来最大的一张阵亡名单,但大家都觉得那是值得的,那是不可思议的大胜。但叶韬事后却给三百位功勋卓著的阵亡将士家里写信,罪己之意跃然纸上,还要求部队主官必须挨家挨户地造访阵亡将士家里,将抚恤送到,并且要求各地地方官员要妥善安置战争中伤残的将士。而所有这些条款,之后都以云州经略府的名义制定为地方法令,并提请朝廷认可。而那些孑然一身的阵亡将士应得的抚恤,也以基金的名义存放起来,由一些老军士组成了基金会妥为管理,用于保障云州的伤残军士的生活。
  叶韬是为了让自己觉得良心稍安,但造成的结果却是云州上下以从军为荣,以克敌制胜为荣,以阵亡沙场为荣。如果说以前戴家执掌的云州,家里有人从军的比例高,那是因为强敌环伺不得不这样,那现在可就是自发的了。主战部队只有五十多个营,没关系,至少得进守备营。守备营也进不去?没问题,好歹得进入各地的训练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遇到什么事情,要动员的时候能轮上自己,而自己也能派上用场。现在,云州上下那么多个家庭里,有这种想法的绝不在少数。
  也正是因为这种狂热的气氛,让还没有正式启用的凌烟阁里,已经有不少来此参观过的老军士或者是其他人留下的写着祝福的卡片,后来关海山特意嘱咐放在一个木架子上的纪念册,也已经写了一半了。由于凌烟阁平时是无人值守的,除了每过几天有人会来打扫一次之外,暂时没有常设的管理机构。但每次有老军士来参观,几乎都会随手做好清洁工作。云州空气温润适宜,加上这个时代空气清新,本来空气中的粉尘就不算太多,几下综合下来,现在的凌烟阁几乎说得上纤尘不染。
  “大师兄……我们尽快把这里启用吧,虽然会有些麻烦,但山顶这里的工程都结束了。鹰站、哨塔都已经建设完了,也就是为了系泊飞艇,还有些调整而已。将这里开启,应该也不影响地面的工地施工吧。但开启之后,却是让那些英魂有了居所,让那些老军士们有了凭吊的地方。”叶韬看着现在凌烟阁的样子,有些唏嘘。
  “我可从来没说过不开凌烟阁。”关海山白了叶韬一眼,说:“是你拖了进度罢了。家具什么的倒是无所谓,这里面的那些雕像不是你说你亲手来做的吗?东西呢?……还有,”关海山指着面向山崖的那个立面,说,“现在这里可是透明玻璃的立面,你不是说要弄彩绘玻璃立面的吗?我问过了,你做的图稿早就送去工坊了,玻璃工坊拖了两个月了还没完工?还是完工了不给我送来?你这些做完,随时凌烟阁就可以开启。当然,凌烟阁决不能随随便便开,必然是要有一个仪式的,这个我就不太清楚该怎么弄了。你让经略府里的哪位高人出个条陈来?现在我手里经费富裕,而凌烟阁算是整个刚铎的点睛之笔,这整个仪式的费用,从刚铎城的建设经费里出好了。”
  叶韬一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雕像的事情是我不对,回头就让人准备材料,材料一到,我就过来做完了再回去。至于仪式的经费……怎么说呢,你是肯出这笔钱,但实际上,不管是你还是我,恐怕都没这个资格了,老军士的基金会早就来挂号过了,仪式他们来操办,就是希望我出面代为邀请一些客人,帮助一些交通往来上的事情。原来他们以为凌烟阁没那么快好,估计会和刚铎城落成是同步的,筹集资金上倒是不紧不慢。但有些退伍之后经营有成的老军士,都是成堆成堆地捐钱,据说已经攒得很有笔钱了。……这样吧,我们快点把事情都落实,半年之后来进行这个落成启用典礼吧。到时候,刚铎城应该更有样子了吧……”
  关海山侧着脑袋,盘算了一下,说:“应该很有样子了。刚铎的建设本来就是大头在后面,太多的细节需要修饰了。这是个太华丽的城市啊。”
  叶韬随即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了。”忽然,随手翻阅的纪念册里出现一个熟人的留言,那是高森旗。
  叶韬赶紧召来管理这山崖顶上平台的人员出入的两人,问起这事情。高森旗并没有太低调,他是带着六个侍卫一起登上山顶的。而这里的管理,其实一直是蛮宽松的。高森旗来这里仅仅是两三天之前,而之后,他应该是向西去了。
  “高森旗?什么来头?”关海山对这些事情是一点兴趣没有,即使现在假如西路军进击,他的工地必然是首当其冲,肯定得停工一阵。而关海山居然连西路军的少主都不知道是谁?
  叶韬笑了笑,说:“大师兄,这事情和你没关系,只管刚铎快点造完吧。多了电学这块内容,刚铎的建设可就更复杂了。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有新的东西要你操心怎么加到这城市里来呢。大家都盼望着能搬到这里来呢。这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人的。……回头我在你这里设置个电报站吧,可以随时聊聊,不必要信使来回奔波那么慢了。”
  关海山点了点头,也没有再问下去。叶韬和他关注的东西的确是截然不同的,他还是挺满足于能够专注地做某些事情的感觉,尤其是,还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他反正也无心于政治,叶韬既然不想解释给他听,他也就乐得糊涂。不过,以后这崖顶可就没那么容易放人上来了,关海山决定尽快开启崖顶的哨所和鹰站。
  等和关海山聊了大约有两个时辰,凌烟阁门口开始出现急不可耐的工地上的管理人员要请示关海山,却又拿不准主意是不是要打扰关海山和叶韬的时候,关海山站了起来,笑着说:“你自己管自己吧,我接着忙去了。”说完就走了。
  而这时候,跟在叶韬身边的丰恣耸了耸肩,问道:“要不要派人去查一下,高森旗到底跑云州来做什么?”
  叶韬眉头皱了皱,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凌烟阁正对大门的一头。其实,关海山还说漏了一个东西,叶韬还没给这里准备好的,那就是管风琴。现在专为凌烟阁定做的管风琴,正在调试音准,即将起运了。而凌烟阁,的确因为少了那个位置上应该有的那个神像而显得有些空洞。那边上的架子上,软木板上,贴着的、钉着的还有插在卡片与卡片缝隙里的那些留言,一段段都是对同胞的缅怀,对战友的追思,那些武人特有的刀劈斧凿的坚硬字体让这里的气氛浓郁了起来。的确,这些人是质朴的,直爽的,他们不比那些文官,有更多的方式来纪念友人,有更多的方式来纾解思绪。在云州这样一个武人性格主导的地方,一个战神的神像或许会比较合适吧。有时候,叶韬也不免有些哑然,在云州的特殊气氛里,那些原来一直温文尔雅的文官,现在也都雷厉风行了起来,做事情的风格有很大的改变。当然,或许这也是因为云州现在部署的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方法和战略管理工具,让大家对于各自身份的定位有了区别,不再是文人武人,而是:云州人!
  就像高森旗在纪念簿上所书写的跋扈无比的话:“必与汝一战,愿与汝一战,此生何幸!”这是一个刚刚从镇北关的战场上被遏制了退下来的将军的留言,他还是个好对手,因为他已经见识到了和云州诸军的战力能够相提并论的天璇军、禁军和镇北关精兵的战力,他有自己的目标,而他还在研究自己的对手。
  “叶经略!”丰恣提醒道。
  “查自然是要查的。但跟踪到高森旗一行的行踪之后,如果对方没有刺探我军机要的行动,则不采取任何行动。可以派个人去问问,高森旗是不是有什么想和我聊的,如果有,我在山庄等他。”叶韬斩钉截铁地说。
  “是……”丰恣笑了笑,叶韬原来也是想要个好对手的啊,原来这家伙也是好胜的嘛……
  
第三百四十二章
敌友
  高森旗这一次进入云州的目的十分含混。他刚刚从镇北关的战场上退下来,飞虎营在那一系列的作战中做到了很多其他部队没有能做到的事情:飞虎营实际上是唯一一支不断取得战术胜利的军队。他们最初不断袭扰天璇军,终于使得天璇军无法正常作战,而采取了一边稳步小幅度地推进一边请求援助,终于将镇北关守军、禁军和血麒军一并拖了进来,将一场小小的破坏北辽方面图谋镇北关的谋划的军事行动变成了颇有规模的方面战争。而战争的结果虽然让北辽很是痛苦,但北辽军方还是认为飞虎营的表现出类拔萃。
  但大家都开始着眼于将来的战略,着眼于如何弥合北辽和东平军力的巨大差距。北辽没有东平这样丰富的资源,这样高效而先进的治理结构,但在此一役后,北辽国主是真正下定了决心。他一下子斩了十九个一品官员,监禁了的官员更是不知凡几,这些人多少都有渎职、贪腐的业绩,都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为北辽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损害。由于许许多多盘根错节的关系,由于北辽的世族、王族和其他势力和这些官员的勾结,沆瀣一气,一直以来北辽王庭对这些官员和这些纠结着的力量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就是害怕一旦动了这些官员,由于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太多,恐怕北辽会动荡很是一段日子。而现在,执行清理任务的恰是北辽那些被东平击败的军队,尤其是东路军、西路军两军,更是担负了极大部分工作。西路军所控制的地区自不待言,西路军一直以来执行的就是准军管的策略,清理掉一部分官员,那是一点影响都没有。东路军虽然开始时候有所疑虑,但还是极为坚决执行了内部清理。现在,几乎是整个北辽在平时都进入了战时状态,从百姓一直到中层官员,一律执行严格的供给制,没有例外;高级官员、王室和世家,则厉行节约;而各种各样的矿产、生产力,全部向军队建设倾斜。
  北辽的军械生产相比于东平来说的确是有些落后的,但这些年来他们也逐渐间接通过春南获得了不少技术,不少装备。但这些东西可是非常昂贵的,尤其是春南从东平直接购买的各种这个时空顶级的军械,本身价格高昂就不提了,春南还是得从里面盘剥一层。而且,春南从东平采购军械也不是无限量的,虽然能够将军械售予北辽方面的人手眼通天,却也只能小批量小批量攒出北辽需要的数字。而现在,北辽需要的数字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满足的,他们的需求量是:无限。
  这种贸易还得是通过海运来进行。将大批东平军械招摇地运过东平的国土再偷运过边境,交给北辽,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海上,虽然还不能说都是东平的天下,但至少在这北部海域,东平水师势力相当庞大,七海商社的战力也不容小觑。好在东平水师、七海商社并不干扰春南和北辽的一般贸易,哪怕在东平和北辽交战的时候都没有过太严厉缜密地拦截检查。这些紧俏的物资,也就偷偷夹带在一船船的货物里运到了北辽。
  不管是那冲动的清洗还是全国性的军管,高森旗都不那么感冒。他不知道,哪怕北辽真的靠这些极端的措施战胜了东平,能够在这大陆的东北方偏安一隅,能够让东平多少年都不敢再缨其锋,恐怕都只能越发加大东平和北辽之间的巨大落差,而东平,现在甚至有了飞艇。怀着这些想法,充溢着想要更加了解云州军力的想法,高森旗离开了他并不喜欢的清洗工作,来到了云州。
  来到了云州,他看到的景象让他越发郁闷了。飞艇并不仅仅是杀敌的工具,更是云州传信局已经开始批量使用的传递重要信件的工具。随着飞艇的投入使用,从丹阳到宁远的邮件需要的时间缩短了两天。
  高森旗并不害怕自己在云州会遇到什么危险,甚至于在刚铎的凌烟阁留下自己的留言之后都是如此,但他的那些侍卫们可是怕得要死。无论如何,高森旗现在都算得上是北辽方面排得上的大将,虽然官职不算很高,但光是那个西路军上下认同的少主身份,就足够煊赫了。跑到云州来亲自调查、观察,大家还能够理解,可是,也没必要暴露行藏啊。虽说云州和西路军有过协议,但对于两个交战的国家来说,这种地区性的协议完全没约束力。在云州攻略镇州的时候,西路军是差点就出手了;而在镇北关下大军鏖战的时候,也很难说在和北辽的边境上佯动的那些个云州主战营,是不是都做好了再次出击的准备。
  “走吧,我们去拜访一下叶经略。”高森旗忽然对自己的侍卫们这样说。
  “将军,万万不可!”侍卫们吓了一跳,“这太危险了。”
  “危险?”高森旗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侍卫们毕竟是不了解叶韬的风度的,云州军中的将军们的风度同样是很不错的。如果自己到处乱跑,有刺探的行为被发现被抓住,那自然是追捕自己没商量,但摆明车马去一一造访,应该是可以受到不错的接待的。“我看不出来有哪里危险啊,我们都已经在云州了,到别人的地盘上来玩,总要到主人家里打个招呼的吧。”
  一个侍卫劝道:“将军,您虽然和叶韬有过交情,可那时候叶韬虽然是云州经略使,可东平和北辽还没有撕破脸皮,至少还没打仗吧。多年和平,大家平静对待也就没什么问题。可现在却又不同了,镇北关前一战,现在我们两国是交战状态啊。捕获敌酋是大功不说,就算叶韬并不贪图这个功劳,但他也不敢随意放走将军吧?”
  “不,不会。”高森旗居然笑了出来,“还真没见叶韬有什么不敢做的。来云州要是不见见叶韬,实在是太可惜了,要知道,每次和他长谈,学到的东西可真不少。我们就去叶韬在宁远外的那个山庄吧,应该能找到人。”
  没想到的是,高森旗还真是没有能找到人,叶韬此刻还在刚铎城的工地上。叶韬稍稍一透露说对雕塑神像已经有了腹案,需要准备材料,各方一凑合立刻就决定了材料:麒麟木。麒麟木也是从南方搞来的昂贵材料,和现在齐老爷子从南洋搞来的紫檀等材料不同,麒麟木倒是春南所产,只产于少数几座山脉的深山里。高七尺,圆周要三人合抱的这段麒麟木,要说市场价格,可能要有两三百万两银子。这段东西是居贤王常洪泉赠送给叶韬,作为叶家两位公子的满月礼物的,但叶韬也实在想不出那么珍贵的东西要怎么用,于是,就一直放在叶氏工坊的库房里。而从叶氏工坊的库房将这块材料运到刚铎,就算加上比较艰苦的运上山顶的过程,也就是两天而已。这么一来,叶韬也就乐得轻松,在刚铎城呆了下来,两天的时间还硬要往返一次,未免有些辛苦了。而工坊里跟着材料一起来的,还有一大批在雕塑方面有所专精的技师、技工等人。叶韬已经好久没有亲自出手雕刻什么了,大家知道叶韬一点都不怕别人旁观,实际上,越是有人旁观,叶韬的表现就越是好。说叶韬是那种人来疯性格,大家未必敢,但说叶韬勇于面对压力,大家倒是很认同。
  而这么一来,当高森旗来到山庄,大喇喇地递上名帖求见叶韬的时候,在一阵惊愕之后,出来迎接高森旗的居然是戴世葵。而被引入主客厅的时候,一阵引见之后高森旗和他的那些侍卫们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戴世锦、戴世桓、戴云、戴冶这几位戴家的首脑和元老人物居然都在,另外,还有云州主战部队和守备部队的一共六个营正,以及戈兰、施巍这两个位高权重的云州权力部门的首脑……在北方,向来是没有什么妻子不能见外客的传统的,由于戴家的管理层全员到齐,戴云倒是不方便作为主人来接待客人,以女主人身份出面的,居然是谈玮莳。
  高森旗和他的侍卫们固然是惊诧莫名,而这些云州的高官开始的时候照样有点不自在。但是,随着大家不避嫌疑讨论起镇北关的战事,气氛却渐渐热络了起来。战役组织上的问题,戴世恒戴云等人的评论一针见血,而北辽现在采取的策略,云州方面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一方面,北辽这样一来的确是有可能短期内提升战力,与东平一战,但长期来说呢?北辽能坚持多久,能不能保证军管的各种措施落实到位,能不能真的厉行节约,能不能将那些钱款落实到位?还有更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老百姓的底线在那里,地方官吏执行配给制的情况又是如何……一堆的问题,让高森旗不由得冷汗涔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