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357


  现在燕京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流言,总共分成几大体系:第一是阴谋论的,比如高森旗被袭击是朝中有人走漏消息等等,其次则是北辽崛起的说法,说北辽也有飞艇,加上强兵猛将,大有可能和东平分庭抗礼,只是大家要能耐得住性子,耐得住艰苦的生活;再则是散布北辽亡国论的……每一套留言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各自形成体系。而孔新华则通过各种各样的人,将这些流言全部传了出去。可是,就是这些他自己编的话,他还一次次跑到现场去听,那些去传这些话的人中间,少有认识孔新华的。
  但偶尔几个认识的,不免心里忐忑。传播谣言这种业务,老板在现场的时候可不太好发挥。只有最熟悉孔新华的那一两个人,才会非常自如地引导着身边的话题,将要传播的内容通过他们,悄无声息地送出去。
  孔新华笑着解释道:“练练手而已,我总得知道哪些话的效果好,哪些不好。就跟我们平时说话一样,你觉得说到点子上了,偏偏我完全领会不到,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可不是雷煌那样的妖怪,可不知道每个人在想什么。”
  提及现在和他的业务内容略有相似的雷煌,孔新华和陈苏相视一笑。他们麾下就有专门从雷煌手里调来的家伙,那些人不管是策划阴谋诡计,去传播各种说法,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之高都让人大为惊异。但雷煌,却更神奇。雷煌现在可不仅仅是在西凌隐隐和道明宗分庭抗礼的雷音魔宗的大祭司,还是周旋在西凌的达官贵人之间,长袖善舞,深得信任的社交达人。而最神奇的传言莫过于雷煌通过多年的尝试和锻炼,终于掌握了通过观察别人的细微表情变化来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经常一语道破别人的心机,简直像是能够看到别人的心里。现在虽然东平对西凌的作战远没有展开,但靠着雷煌等人,北疆经略府对西凌的了解非常深刻。相比之下,之前戴云发动的短促的攻势结果不尽如人意,倒可以算得上给这些高级间谍打了掩护。
  “公子,张慈和司徒联两位大人找您。”一个小厮泡上了楼,凑在边上轻声说道。
  “知道了,这就过去吧。”孔新华笑着说。
  “那我先回去了。”陈苏点了点头,叮嘱道:“你自己多注意着些,现在朝廷对你可是很关注的呢。”
  孔新华点头道:“放心。”
  孔新华的动作算得上是快了,一听到张慈召见,直接从酒楼出发就过去了,但司徒联还是已经离开,似乎对这类见面不太感冒的样子。张慈和孔新华几次接触,也都知道了这家伙的性子,不以为意。张慈认真地对孔新华说:“飞艇样机已经造出来了,明天会在北郊进行测试飞行,陛下也会到场。陛下钦点了你过去一起看。这一次,飞艇的事情我们上下都承你的情啊,陛下到时候该有些赏赐的,如果……你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不妨告诉老夫,还有一夜的时间可以给你准备。”
  张慈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毕竟这算是北辽近几年来少有的大喜讯了。司徒联本来并不赞成飞艇在这个时候进行测试飞行,因为现在性能和可靠性上还有待检验,但现在朝中的气氛沉闷悲观,迫切需要这样的好消息来让大家振奋一下。他就算再强项,在这种情况下也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司徒大人走了,真是可惜。这飞艇到底造得如何了?”孔新华关切地问。
  “一言难尽啊。”张慈摇了摇头,说,“你明天自己看了就知道了。和云州那边的雪枭,差得太远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笨鸟
  虽然羽林军对进行测试的地点的附近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但还是让东平情报局的几个探子躲了下来。不过,羽林军的搜索也并没太认真,飞艇测试要使用的面积太大了,而且本来这就是一次壮民生士气的半公开测试,涌来观看飞艇的老百姓以及官员、士子以及他们的家人着实不少。在云州,这类公开测试往往会划出一片区域供这些人集中起来观看,也方便议论,但北辽在这方面的管理经验比较少,没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不少人都抢先到几个视野良好的地点铺开地垫,放上食物和美酒,仿佛是在进行一次郊游。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穿着光鲜,拎着望远镜的东平情报局的探子,一点都不显眼。他们手里的望远镜倒是引来前来查探的羽林军军官的一阵好奇。在北辽,望远镜可是稀罕玩意,除去军中,只有少部分权贵人家,或是做走私贸易的巨富家里才有这东西。但是,既然这两个年轻人手里一人一架双筒高精度望远镜,那羽林军军官就越发不敢得罪了。
  测试原定是在上朝之后,国主来到测试场就开始的,但由于今天上朝的时候生了点事情,朝上关于西路军和高森旗又爆出了不和谐的议论,比平时晚了快一个时辰,等国主驾临测试场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了。稍稍准备之后,测试就开始了。
  在地勤人员的一片忙乱中,先是完全使用春南那边的飞艇机构拼装的一共四艘飞艇缓缓升空,分别占据了测试区域的四角。这些飞艇的外形,和春南那边的原型相比,还是略有不同。春南那边的飞艇吊舱是铁框木质的,而北辽这边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使用的是藤编的框,外面加上蒙皮。说是蒙皮,但那一望而知,应该是类似皮甲之类的东西,北辽的制革工艺的确是比较成熟,但这样一来飞艇的吊舱会有重量不够,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春南那边使用铁框木壳,并不是他们不想减轻重量,而是他们实在解决不好稳定性的问题。北辽方面,恐怕是在设计上还比较稚嫩,压根都没碰上这类问题吧。
  然后,从山坡上眺望谷地里的工部测试场,可以看到大批兵丁和工匠将一个硕大的飞艇从一侧的仓库里推了出来,然后进行加热充气。随着飞艇的气囊鼓胀了起来,两位探子不由得惊讶地“噫”了一声。
  北辽的这艘自己研发的飞艇,倒是很有些意思。飞艇的气囊采用的并不是云州最初研飞艇的时候比较保守的椭圆蘑菇型,也不是追求速度的雪茄型或像是已经非常成熟了的雪枭采用的水滴形,而是一个不太好形容的复杂的几何体,一条条的棱线非常明晰,前方更宽阔一些,而尾部则有四片尾翼。更让人觉得意外的则是下方的吊舱,同样是几何形的,和整个飞艇的外形融为一体,看起来非常协调。飞艇从头到尾的体型很大,相比之下,吊舱就有些小了,但这个飞艇,仍然比春南的飞艇大上不少,看起来载重量颇为可观的样子。
  “小宇,看起来他们干得不赖啊。”那个比较年长的探子咕哝道。
  “你看那里……飞艇的动力部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小宇的观察似乎更细致一些。北辽的飞艇的动力系统居然做得那么庞大,占据了整个吊舱四分之一的空间,其中自然还包括油箱之类的部分,却没有喷射口这种经典设计。“看起来,这玩意好像能飞很远的样子。老徐,他们干得是不赖啊。”
  “飞很远有什么用……这样的吊舱呆得住人么?”老徐咕哝着。他们都是对飞艇很有经验的人,不然也轮不到他们来做这种查探的事情,飞艇的动力和控制装置,可是整个飞艇上最关键的部分了,可不光是要让飞艇飞得远飞得高,还得考虑乘员的舒适性。叶韬的飞艇从第一款到现在,这方面始终做得非常好,飞艇一直都控制简便、方便维护,乘员总能在比较舒适的情况下工作。但看北辽的这种飞艇,似乎就不同了。占据吊舱那么大块位置的动力装置,热量足以让乘员抓狂,而且,也不便于携带火油弹之类的东西,那太不安全了。要说优点,非常明显的就是这种飞艇显然非常方便生产,几何体外形的气囊要比云州那边搞出水滴形之类的气囊来得方便得多,只要接缝处工艺合格就可以了。
  飞艇缓缓升空,姿态倒是控制得非常好,是非常经典的尾部先翘起,然后缓缓直线升空的姿态。地面拉动绳索的那些地勤人员,看起来控制得并不辛苦。老徐和小宇能看到飞艇的吊舱里现在有五个人,看起来是一个标准的飞行班组配备。而对方和地面进行联络,则是靠旗语。一方面现在是白天,另外通信灯箱这项技术可是东平的机密之一,里面那个高度聚光却又轻盈无比的金属罩子,目前只有叶氏工坊云州分部的一个小型作坊能生产,别无分号。而只有电灯能产生足够白天进行联络那种强度的灯光,和电力相关的整个技术体系,北辽虽然想学,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吧。
  飞艇升到了大约一百五十米上下的高度,进行了一些水平动作之后,再次爬升,然后依次在二百五十米,四百米,五百米几个高度上做了不同的动作。而仔细看这些空中机动,小宇不由得鄙夷地撇了撇嘴,“老徐,他们该不是没办法进行急升降动作吧?”
  老徐笑了笑,凑在望远镜前没挪开眼睛,不以为意。急升降动作哪怕在云州,都算是挺有点难度的。这是因为加热空气的机制决定的。一开始的时候,用的火焰喷嘴是单口的,火焰比较高,一旦进行急升降,火焰很有可能灼烧到气囊的边缘,引起火灾。叶韬也是一直到第三批飞艇之后,才将单孔喷口改成了多孔喷口。火焰高度很低,外面还有专门的防护装置。而且,多孔喷射还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点燃那些喷口,让飞艇地灵活度更高。不过,这种技术也就是在东平军方的飞艇里采用而已,哪怕是传信局和两大物流企业都没采用这么高端的技术呢。当然,那些驿传用的飞艇,也不用急升降,只要能以比较安全的角度飞行就可以了。
  “走吧,看到这里就足够了。”老徐冲着小宇说。他们赶紧离开了。
  内行看门道,他们没继续留着的理由了。他们会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如实上报,而其他的信息,他们那不用冒险去了解具体的数据,那不是他们的工作,毕竟,在底下还有孔新华在呢。
  和那些情报局的探子不同,孔新华通过一般的观察,并不能知道飞艇的性能可能是怎么样的。他虽然也乘坐过飞艇,甚至是雪枭,但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他的脑子很少朝着这方面去琢磨。但是,看到工部的官员还有司徒联在向国主还有朝中其他重臣描述整个飞艇的性能和制造情况,他还是心里有些底了。这种飞艇要比春南的飞艇来得强,不管是飞行高度、速度还是载重量。但是,相比于春南的飞艇,这种飞艇的适航性更差一些,造价方面,更是高昂。
  “孔先生,你看看这张单子上的东西还有多少可以想想办法么?”司徒联交给孔新华的是一张非常夸张的单子,涵盖了从金属材料、加工工具、精密刀刃具、工匠和培训教程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北辽在工艺方面和其他几个国家相差太远了,而飞艇,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艰难。
  孔新华只要开口问叶韬要,这些东西都能到手,但是,他有些犹豫了。他问道:“司徒大人,您的意思是,除了制革方面的工序,其他整个制造都得靠外力找人么?这种花费……”
  司徒联叹了口气,说:“陛下有了决议,一年内制造至少三十艘飞艇,但是,以工部现在的力量,一个月能够造出一艘多,已经是极限了,断然完不成这样的任务,而且,也负担不起这样的费用。虽然性能上比春南的飞艇强上一些,但造价几乎要高出三倍,而且,这东西可不是有人上去就能用的,到底如何使用,如何配合作战,实在是任重道远啊。不过,后面这些事情,可就不是我管得着的了。”
  孔新华有些犹豫,但还是让随从把一个包裹拿了上来。他说道:“司徒大人,这本来是在下准备给您恭贺这次飞艇试飞成功的,您看,或许能有些启发吧。这张单子我拿去了,但是,到底能如何,在下委实无法保证。材料和工具,或许还能想想办法,至于工匠……小人实在是没那个路数。不过,我再想想办法吧。这飞艇如果如此之贵,又不知道如何使用,倒不如不要……一年啊,司徒大人,小人斗胆,叶韬真的能给我北辽一年时间么?”
  司徒联叹了口气,拆开了包裹,那里面居然是厚厚的一本“雪枭飞艇操作指南”,就是那种放在机舱里供飞行员查询各种情况下该如何操作的东西,图文并茂,里面对于不少机件都有详细的图示,精度堪比图纸。司徒联两眼放光,但不久就黯淡了下去,说:“雪枭啊……实在是太强的东西,不能比啊……”
  
第五百一十五章
黄雀
  司徒联很快就转手将《雪枭飞艇操作指南》直接呈送到国王手中。他一边阐述了目前飞艇研制进展中的积极的一面,一边解释了现在北辽的飞艇和东平的那些业已非常成熟形成系列的飞艇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差距。而在飞艇试飞之后,这番解释尤其引起了朝中多大臣的重视。而孔新华能够将这种极为机密的文书搞到手,他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发高了。国主召见孔新华,虽然只给了很短的时间,并没有亲切交谈的场面,只是非常官样地给了授了骁骑尉这样一个不高不低的荣誉军职,以及微不足道的一百两黄金、二十匹织锦,但没有人敢轻视孔新华。这可是最近很短时间内孔新华第二次被召见,而且,国主的内侍还专门问明了孔新华最近的安排行止,隐隐透露了国主将在稍后比较宽裕的时间里再次召见。
  北辽国主原本是想将《雪枭飞艇操作指南》复制一些发给相关大臣和将军们作为参考,但被司徒联劝下了。这样一份文书,对于北辽研制飞艇有着莫大的好处,但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却都是十分想要获得的重要文件。还是将这种机密保存着,自己偷偷使用就好。一旦分发出去,这样重要的情报露出去不说还会暴露了孔新华获得文书的渠道,得不偿失。
  北辽国主从善如流,马上肯定了这样的说法。他吩咐这份东西要严加看管,让司徒联回头他个条陈。工部最近几年来地位大大加强,有不少个重要的秘密工坊和试验场,经费方面也是越来越充足,但各种防卫工作却一直都是由禁军来负责的。这一次肯定要加派人手看管文书,确定查阅权限,自然又要牵涉到羽林军和工部的配合问题。
  可是,任谁也没想到,在当天的试验结束之后,这份《雪枭飞艇操作指南》还没来得及从试验场送回工部衙门,当天晚上一伙身手高强的蒙面人就突入试验场,抢走了《指南》还顺手将试验场边上的工坊给点着了。要不是工坊现日夜不休,且有充足的军械,尤其是连射驽之类的东西将来人压制住,恐怕整个工坊都保不住了。但饶是如此,现在的损失已经非常惊人。不到一个辰,试验场方面就将消息传到了燕京。在大半夜将诸位大臣乃至国主叫醒这可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哪怕东平和北辽开启战端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是谁干的?”孔新华不自觉地看向陈苏。陈苏耸了耸肩,撇着嘴说:“不知道,肯定不是我们的人……既然同意了以你为主,我们这边肯定不会再做这种多余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这边做事的风格……再说了,虽然是机密文件,可叶经略不是说了嘛,他才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文书,别说你只要一本,你就算要弄个十本八本,也没什么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