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357


  “那会是谁?”孔新华皱着眉头开始盘算起来。陈苏的说法他还是很确信的,不管是情报局还是北疆经略府,做事情的风格都很让人窝心,这种背后使劲的事情几乎没可能发生。在燕京的确还有另外一套独立于他的东平的暗探系统。但这样的大事,绝不会事先不和他沟通的。这种事情发生,一个处理不当,可是很有可能把他自己绕进去的。
  同样在问这个问题的,还有包括北辽国主在内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张慈、司徒联以及负责工部工坊安全的羽林军将领立刻被召集起来,几位大臣甚至披着很居家的服装就入宫会谈了。这不仅仅是一本重要文书被劫的孤立事件,而是意味着在燕京周围有潜伏着的安全隐患,要是对方不是选择夜间突袭,而是在白天国主观看试飞的时候发动突袭呢?对方展示出来的强大的武力让人想到这个问题就是一阵头皮发麻。
  “陛下,我想会做这种事情的不外乎春南和西凌。”负责工坊安全保卫工作的羽林军左军副都尉井临池壮着胆子说。
  “哦,这是何道理?”张慈问道,“东平失了文书,难道不会是他们干的?”
  “我想是不会的……司徒大人白天给陛下和臣等解说,哪怕我北辽不受到什么掣肘,要能研发生产雪枭一级的飞艇,非五六年乃至更久而不能克尽其功,那也就是说,东平其实并不会非常担心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以叶韬这样虽然温和,却极端自信的性子来看。”井临池囫囵着把这个理由解释过去。他自然不敢在这种场合挑明了说叶韬恐怕不会再给北辽那么久的时间,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一定明白他的意思,“而这样的文书留在我们手里,假如司徒大人不敢据实以告,倒也算了,只是一份研究资料而已。但是,既然留在我们手里,每次翻看,碰到各种技术问题,反而会越发联想到东平飞艇技术圆熟强盛,让人越发望而兴叹。可以说,留在我们手里固然是能推动我们的飞艇研究,但却也同时是威慑我们的利器。”
  井临池顿了一顿,看周围几位大臣,以及国主都微微点头的样子,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而且,这份资料既然对我们有用,那对春南和西凌也会有用。春南虽然早就可以制造飞艇,却是比较简单的型号,比起我们今日试飞的东西来,也强不到哪里去。春南和东平号为盟友,但两方都有一统中土的志向,可以说迟早一战,目前只是互相提防互相牵制而已。看这次东平对我北辽用兵,却不从南线春南边境上调动一兵一卒,就看得出来,双方的关系恐怕并不会太好。春南有一定的飞艇技术基础,自对这种进阶的资料非常感兴趣,除了东平,他们可说是最有机会制造出同等级飞艇的国家。另外就是西凌了,西凌现在同样面对东平的咄咄压力,又吃过飞艇大亏的,要是他们不想造飞艇。不想能够有一种利器克制东平那才是咄咄怪事。他们的飞艇现在进展如何,不得而知,但他们也一定想要获得相关资料的吧。”
  国主脸上露出微微笑容,夸奖道:“井都尉,你倒是个明白人。这些事情,你是怎么想到的?”
  井临池受宠若惊地说:“不敢。卑职只是依照常理推断而得的。这文书失窃,是末将失职,本当自请处分,但这些话,总还是要说的。末将愚昧,这些事情朝中诸位大能应该也能想到,但末将……”
  国主打断了他的话:“都尉,这些话就不必了,这种话朕听得还少?处分自然是免不了,降两级,罚俸半年吧。这保卫工作也不必再干了……看你这性子,也不像是能做好这种工夫的人。我给你二十万两银子,五百人,你自己挑选。你不敢立下个军令状,让今日之事再也不发生呢?”
  井临池微微翕张着嘴,一脸不可思议。这种机会居然能落到他的头上么?要知道,今天出了这种事情,哪怕砍了他的脑袋,他也会觉得自己倒霉,不敢争辩什么。可是降两级,罚俸半年?这对他还算什么处分?分明是轻松将他放过了。而二十万银子的资金加上五百自己挑选的人员,还有一个独当一面的权限……这分明是在重用他。这让今天战战兢兢的他如何敢相信?但他却也知道,这是难得的好机会,自然立刻叩谢,应承了下来。于是乎,全天下第一个专业反间谍反恐专业机构,却是在如今飘摇动荡的北辽成立了。井临池的级别下降了才几天,却又升了回来,还提了两级。原因无他,作为独当一面的他,虽然不参与朝廷议政,却必须了解朝局,知道谁说了什么,这才好去推断各种消息泄露的渠道,所以他得有上朝旁听的最低级别。而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他也得有足够的级别去号令下属,也方便和羽林军、东路军、西路军、内卫营等等机构打交道。这么一来一去,井临池自然异常感激国主的激赏,做事越发卖力了。而他最被看中的,却是那实实在在的“常理”二字。能够在自己性命和罪责未卜的情况下冷静推断,光是这份心田的经营,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不俗。在现在这种时间,看到这一点的人肯定不舍得杀他的。
  井临池的预计没错。孤注一掷地发动攻势夺走《雪枭飞艇操作指南》的,果然是春南潜伏在北辽的暗谍。因为觉得在北辽继续潜伏下去,可能意义已经不太大了,各地分散开的暗谍正在准备撤离,这是他们临走前玩的最后一把大买卖。可是,他们却也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有一帮人,却在这时候盯上了他们。井临池想的没错,西凌研制飞艇到了关键时刻,同样想要这本重要的文书,但他们比春南人迟缓了一些,错过了机会,可他们却在春南的暗谍中有自己的暗谍潜伏着……一场伏击,正在悄悄谋划着。
  
第五百一十六章
紧迫
  在连续几天里,燕京周围连续发生规模不小的冲突让北辽朝野暴跳如雷,现在北辽的关防和情报工作,难道已经懈怠到了如此地步了吗?但井临池却迅速进入状况,在国主的雷霆震怒下,他的这个还没有名称的部门迅速集中了来自羽林军、内廷侍卫队、燕京卫戍军、燕京总督府、东路军、西路军等等队伍中抽调出来的精锐之士,还有一些各家族延请的高手供奉,也被临时借调,让井临池在最近这风声鹤唳的情况中能有足够的高手应付随时出现的问题。井临池自己,还有各部门的人自然都明白,这飞速抽调人手组建的新部门,里面各方的势力都有,暂时来说还很难进入状况实际进入防范奸细暗谍的状态中去,但用来应付现在的这种乱局,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井临池知道,他之后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内部人员是不是心齐的问题。现在他虽然统辖着这林林总总几百号人,但真正能够如臂使指的,不过他自己亲自挑的不到三十人而已。他要是能够短时间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再获得国主的肯定,那他的位置就算是坐稳了,不然,以后光是这个机构内部的权力斗争就够看了,不用做事了。
  他迅速调集从各部门来的人手两百多人,分成二十余个小组发散下去收集可疑的情报,想方设法搞明白两次袭击发生的前后的各种细节,从而了解到底是谁干的,他们又是怎么干的。
  相比于袭击北辽的试验场,在燕京南面的小村落里发生的伏击更令人忧心。
  西凌人虽然是以有心算无心,还是在春南人归心似箭的路上下手,本来就有不小的成功率了,但他们在细节布置上的确精到。他们不知不觉之间控制了一个村子,在春南的人马伪装成车马行的一支运输队经过的时候,春南那一行负责打前站的人都没看出来村子里负责迎接他们的那个老村长居然是假的。“老村长”恰是西凌最大的情报机构“天字四号”中北辽方面的负责人“老头”杜明。
  春南一行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穀中,一直到吃完饭的时候,他们才察觉有些不对。春南方面虽然有些粗心大意,但对食物和饮水还是非常小心的,而他们中还有随队撤退的专为暗谍提供各种治疗,对医药了如指掌的医生老李。老李到底叫什么名字,已经不可考,他自己快二十年没用原来的名字,都未必记得了。但就是他,从食物和饮水中辨认出了无色无味的迷药,而春南方面迅速开始筹备反制……当一场争斗在深夜,在双方都以为是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几乎同时发动起来之后,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大战。由于双方都有众多身手高强的刺客、武者类的人物,也都有精强的指挥者和睿智的参谋,这场战斗从具体的战术指挥上来说堪称经典,但双方互相绞杀,却也显得异常惨烈。西凌方面没有能顺利将自己的伏击贯彻到底,但他们毕竟事先占据了优势地形,还是很占便宜的,最终西凌方面以九十四人阵亡的代价,夺得了他们想要的《操作指南》,而在急急逃离发生战斗的地点,会合接应人员之后,又有四个重伤者死去了。付出了如此的代价,西凌方面倒是觉得还是挺值得的,对于现在的西凌,这本《操作指南》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可是相当关键的。接应人员里,有对飞艇技术十分熟悉的人,捧着《操作指南》一遍遍地阅读,喜不自禁。
  话说西凌在飞艇设计制造上下的功夫可着实不小,仅仅这位吏属天字四号的名叫杜仲的家伙,为了摸清一些规律,可是把东平境内所有的航线都坐了不止一遍,还借着其他名义,想方设法地搭乘过传信局的专用高速飞艇以及联邦快递、敦豪天地快运的送货飞艇,一次次反复观察飞艇的运行规律,以及那些暴露在外面的机件之类的东西。杜仲出身工匠世家,叔叔是现在西凌工部员外郎,但他自小还是喜欢手艺活,对于仕途的兴趣不大,可没想到,却走上了技术情报的道路,还干得相当不错。杜仲甚至还参加过叶氏工坊宜城总部的学徒考试,虽然考上了,但他在确认了要能够接触到比较关键的机构至少得三五年时间之后,很快就借故离开了学徒的课程。杜仲也算是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对飞艇又极为痴迷,现在,他几乎可以随手就准确绘制东平各型飞艇的外观图和暴露在外面的机件结构图。他对东平各型飞艇,以及其中一些改型的熟悉程度,甚至大大超过了东平的许多技术官员,甚至超过叶韬等人。毕竟哪怕是叶韬、赵大柱、叶劳耿、钱顺等人,也不可能随时跟踪每一型飞艇的研发和细小改型。
  由杜仲确认了《操作指南》的价值,说明这些伙伴没有白死之后,西凌的情报人员们就得开始操心到底怎么才能比较快,又能够安全返回西凌,将这份东西送到。
  “杜仲。”“老头”杜明吩咐道,“你带两个人一路向南,想办法到东平境内,然后一路搭乘飞艇,到南边去找清风镇老姜,他能安排你安全回去。”杜明思虑再三,决定还是让杜仲带着东西和他们分开。杜仲的战斗能力实在是不值一提,但他本人和这本《指南》却又太重要了。
  “可是,你怎么办?”杜仲皱了皱眉头问道。
  “嘿嘿,我们么……就地分散,然后和北辽的这帮人好好耍耍。春南方面要能够阻止人马对我们不利,怎么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当先我们要应付的,还是北辽的内卫……这些人,以以往交手的经验来看,我们虽然现在力量大损,但还是可以周旋的。另外,毕竟我们和春南方面不同,他们是全面撤出,而我们分散在各地的机构还在,我们只是集中做好这笔大买卖而已。”杜明解释道。他和杜仲没亲戚关系,但有着同样的姓氏,加上挺喜欢杜仲那认真工作的性子,两人也算是颇为相得。
  “这太危险了吧……”杜明犹豫道。
  “没有时间了。连北辽都已经有飞艇了……你知道,我们的飞艇,现在比起春南学来的那些,还略差一些,也就是略差一些而已。你说这本东西重要,你对飞艇也足够熟悉了,这次回去,让那些大家伙飞得更好一些吧,回头,就可以好好给敌人一些颜色看看,这些都得看你的了。现在和东平还算平静,双方都没兴趣开启战端,但南线和春南方面,兴许只有几个月的平静了,最好到时候能让这飞艇发挥出作用来。”杜明说道。
  “是……”杜仲想了想,认真地应道。
  “另外,你到东平境内之后,让我们的伙计想办法再调一组人,查查那个孔新华的底子。这家伙能够搞来这东西,来头绝对不小啊。”杜明说。
  这样一支队伍很快就分散开了。虽然北辽和东平现在关系紧张,边防检查非常严格,但总有开放的渠道。本来,对于书籍簿册这类东西,东平的检查就不算是特别严格,可为了以防万一,杜仲采取了更小心的做法,他硬生生把整个《指南》全部默记下来,然后烧掉了原本。他和两个同僚装成是进入东平躲避战祸的一主二仆,轻松进入了东平,然后他立刻到最近的城市,准备了全套的笔墨,将整套《指南》连文带图全部默写出来,然后装裱在书画的夹层里。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多画了一套在细嫩的竹纸上,然后封进一个金属桶,让一个同僚通过另一个渠道送回去,以防万一。西凌的天字四号的情报传递能力,还是让他很有些信心的。
  杜仲不到半个月就回到了西凌,将《指南》带了回去,但杜明却陷入了麻烦。他原本以为对手是北辽内卫,没想到现在变成了井临池带着的那拨人。井临池很快捕获了一个西凌间谍,并从他嘴里了解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这个功劳着实不小,而井临池的这个临时机构,正式获得“明察司”的名号,并且对有功人员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内部擢赏。这么个机构,算是暂时站稳了脚跟。
  孔新华和叶韬,稍后就得到消息了。他们都没想到,这招闲棋居然引起了如此大的风波,但结果倒算是很不错。提供给北辽《指南》的孔新华,地位急剧上升,在春南和西凌在稍后都开始布置对孔新华的监视调查的时候,东平的情报局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他们一方面将孔新华的发迹整个过程都做了掩护,让人无从探察他和东平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派了一组人监视和调查孔新华,而孔新华在东平的走私生意在一段时间里风声鹤唳,似乎也在间接证明他的身份已经和以往不同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糊涂仗
  围绕着飞艇的一系列事件,情报局方面自然是第一时间汇报给叶韬的,将同样的材料交到丹阳,让谈晓培过目却只是按照常规操作而已。北疆一应政令军令从北疆经略府发出,包括情报和其他各个领域,在紧急情况下,与北辽相邻的总督府可以做出临时调处,但必须向朝廷和北疆经略府报备……这是最近谈晓培几次在朝会上强调的事情。随着叶韬将原来激流勇进的攻势变成现在不断在积攒着力量的对峙,颇有些不懂个中味道的莽人弹劾叶韬有不臣之心。而谈晓培轻装简从地飞赴中军镇看望自己的外孙,并且和叶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对战局的讨论,并且几次在朝廷上强调叶韬的辖制权限,终于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这一组奇怪的君臣之间的亲密、默契和信任。
  情报局的聂锐对这种情况也颇为满意。虽然有很多情报局方面的任务,叶韬是通过电报将命令和任务书发到他手里,通过他去布置,而不是要求掌握那些线人的情况,但叶韬却坦率地告诉了他自己在北辽的布置,当然,也仅限于他。聂锐这才知道孔新华这么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人的整个来历。而从那一刻起,情报局围绕着为孔新华打掩护,前前后后策动了大大小小不下三十次行动,终于成功地在燕京附近的两场冲突之后,看到了孔新华成为北辽的红人,成为了能够随时和北辽中枢保持亲密联系的重要一环。有时候,聂锐都觉得,叶韬如果专心情报工作,恐怕他可以轻松很多。春南宋家现在隐隐已经成为叶韬的亲密合作伙伴,虽然表面上宋家的商号和七海商社、九州商社以及叶氏工坊明争暗斗,宋家的商号隐隐已经成为春南各种民用产品技术革新的先驱,但聂锐知道,宋家的工坊里,叶氏工坊出身技师就有整整二十位,还有各级工匠不下百人。两家在春南的势力无法触及到的南洋、涯州,早就开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开发。宋家在南方有许多农庄,对热带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可要比叶韬、齐老爷子带过去的人熟悉多了,靠着宋家的支援,现在涯州的橡胶产量才得以能满足叶韬的需求的最低限度。在西凌朝中,位置敏感重要的户部尚书孙波屏,居然已经服膺于叶韬多年,而雷音魔宗更是成为西凌重要的民间力量,宗教的热情加上精心的训练,雷音魔宗甚至可以短时间内筹集出一支五万人上下,完全听命于雷音魔宗的高阶祭司团的队伍。而这些高阶祭司……想到这些人,聂锐就有些头痛,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说,一个比一个有蛊惑力,但他们都是叶韬亲自教授出来的旁门弟子而已。可想而知,要不是叶韬担纲北疆军政,实在是没有那个心力,他如果亲自去做这事情,一定会更加精彩,而西凌,恐怕不知不觉之间就姓了叶了。
  而这一次对北辽的部署,同样让人拍案叫绝。孔新华出现的时机,以及前后操作的一系列事情,都巧妙准确,击中了北辽的要害。北辽忌惮东平的飞艇,可真的不是一天两天了,用飞艇技术挑动他们的神经,那可是再恰当不过。而作为情报局的老大,聂锐很清楚,来自北方的情报指令,要比来自朝廷的专业得多。而且,情报不是打仗,从军职转入情报局几年之后聂锐才明白这个道理,很多情报不是愿意牺牲人手就能够搞到的,而一时的牺牲,换来的未必是成功,相反,可能是暴露了潜伏已久的暗谍和支持他的整个网络而已。但雷兹北疆经略府的任务书,向来都是以保存暗谍为优先,列明了希望最优先获取什么、其次什么、再次什么,假如对方在这些方面没有留什么机会,那最低限度希望提供哪些间接情况以供参考。每次吃透叶韬发来的任务书,都让聂锐获益匪浅,越发了解情报这个行当。而随着聂锐的反馈、学习,现在朝廷方面着力布置对春南和西凌的情报事宜的时候,也开始更多考虑长远利益,不会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死缠烂打了。
  只不过,这一次叶韬传来的任务书,着实有些让聂锐头痛。叶韬希望通过他,在东南战线上布置一次事件,让北辽方面获得东平一艘现役军用飞艇的相对完整的残骸,但不允许出现乘员的损失。而理由,叶韬也随任务书附上了自己的亲笔信,阐明了希望借飞艇消耗三国国力,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的打算。叶韬阐明了现阶段作战,由于飞艇的各种缺陷,实际上还担负不了作战主力,战斗归根到底要靠地面来解决。但相比于东平可以用充足财力和较低成本组建相对庞大的飞艇队,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飞艇绝对是昂贵精密的高级货色。每让敌人多造一艘飞艇,则至少对方得少为一百兵士提供必要的武装、饷银和其他工具,而他能保证东平在制空权方面绝无问题。叶韬无须进行这样的恳切解释,聂锐都会照办的。他只是担心把这事情做得太刻意了反而不美。于是,经过一番谋划,他将这一系列任务交给了一组人马,让他们跑去北辽的东北,和谈玮然、池雷会合,让他们来将这样的事情布置下去。
  谈玮然骤然碰到了这样的任务,也是一脑门子官司。好在他对飞艇的作战使用非常了解,而池雷作为天下第一斥候,对飞艇的使用更是不陌生。他们仔细谋划之后,终于决定将这件任务放在最近的一次大型攻势里去做掉。他们和东路军打得如火如荼,虽然东路军的表现好于他们预计,让他们很难将自己的地盘展开,让自己麾下数量并不特别充足的骑兵部队获得充足的运动空间,但是,总的来说他们还是干得不赖的。由于东平水师带来了一部分步军能够很好地担负港关守卫,他们可以专心和面前的敌人作战,而那些蛮族部落则紧密团结在两人周围。在得到大量的武器之后,东北部族的骑兵大队一支支地建成,这些部族在亲眼目睹了经过千山万水来支援他们的谈玮然和池雷进行了多次巧妙、英勇的作战,又感受到了这些士兵们平时的那种优良作风,对东平的实力和风范越发景仰,而他们也不再满足于为大军担送物资,而希望参与到第一线的作战中。每支骑兵队出发之前,部族长老们都会特意叮嘱他们绝对服从谈玮然和池雷的指挥,他们在作战方面非常出色,多少年多少代积累起来的对北辽的刻骨仇恨不断发挥出来,他们的每次作战都英勇无匹。实际上,有时候谈玮然和池雷压根不需要他们打得那么英勇,对于习惯了轻骑兵运动战和侦查、寻找时机、致命一击的流程的东平骑兵们来说,他们往往不会在敌人优势兵力前作战,但从部族骑兵投入战场到现在,他们已经数次用一个大队一千人的兵力,硬抗北辽东路军的整营兵力,并且打到最后的结果还不差。甚至有一次双方来援部队不断加入战团,一场规模很少的千人规模的作战最后居然演变成了双方加起来近十万大军鏖战两天,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东路军和羽林军自然是有些进退维谷,为了这种消耗战大为恼火,但部族方面却欣喜若狂。他们的损失绝对不小,但是,凭借东平提供的大量军械,凭借着非常折磨人的一个月的短期训练,凭借他们来源于刻骨仇恨的强烈斗志,他们居然也能独立和北辽打成这样子了。对于他们来说,这绝对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在那次作战之后,部族方面要求担负更多的作战任务,而有了底气的谈玮然和池雷,也开始将以前的小规模冲击逐渐转变为穿插包围的运动战,决不放弃短时间里围歼成建制敌人的机会,打得如火如荼。而在这时候,他们原本策划了一次飞艇攻势,准备靠着他们这边只能短时间集中起来使用的一共二十七艘飞艇对东路军和羽林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空袭,然后乘乱发动攻击,至少再吃掉两万上下的北辽军队。在这样一场作战里,让一艘飞艇“失事”,然后不慎落入敌手,实在不算是很难的事情。
  谈玮然和池雷都是很有心计的家伙,除了必要的人,比如那些飞艇艇员以及负责接应他们回营的一队亲兵,他们都没有对军中宣布此事。虽然围绕着救出飞艇乘员、不让飞艇残骸落入敌手,他们两个前后调动了四个营,但这一仗打得双方都很糊涂。东平的一些中低级军官不免感叹两位大人还是有些冒进,有些冲动,以至于让敌人最后关头还是溜掉,功亏一篑;而北辽方面则是有些后怕,虽然他们拿到了飞艇残骸,但运输过程中又遭到的一次轰炸让飞艇的机件又受到了一些损害,但他们无论何还是将飞艇运出了战区,并且经过特别的路线直送燕京……随后就到的嘉奖令让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