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357


  “黑砂掌……什么时候开始,道明宗开始掺合西凌军方的事情了?”在丹阳王宫的议政殿里,谈晓培皱着眉头说。道明宗是活跃在西凌国的一个很有势力的组织,既是一个道门派别,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宗教说法,又有武林宗派的武功方面的积累合培养人力的体系,但更重要的,则是道明宗有着丰富的产业,手里可以支配的财力物力相当惊人。道明宗和西凌朝廷若即若离,但却一直被西凌军方排斥,有着很大野心的道明宗,一直是西凌军方警惕的目标。而现在,如果军中出现了掌握了黑砂掌的道明宗子弟,绝不是好消息。如果不是道明宗已经渗透进入西凌军方,那就是西凌朝廷已经无力约束道明宗不断膨胀的野心了。相比于西凌朝廷虽然强势嚣张但好歹还有理性的处事方式,狂热、极端,却又精于谋划、阴谋的道明宗是个很麻烦的对手,道明宗要是对西凌政策的影响力扩大,那以后就有的好麻烦了。
  相比于有太多事情需要担心的谈晓培,谈玮馨的处理方式简单得多:“思思,你去御医监把宋大夫请来,就说,是关于救治黑砂掌的事情。对了,让刘总管来一次吧……”
  从那天到现在,谈玮馨的心态一直那么复杂。她惊讶于那个在身上处处体现着一个现代人的雍容、才干和谦退的叶韬,居然会做出那么极端的事情。谈玮馨会为了这样的行为感动,但同样也为了叶韬担心。她没想到,叶韬居然不但带着部队上战场,更是亲身登城作战,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城头作战的叶韬居然也能够重要到让敌人派出狼卫专门狙杀的地步。叶韬离去前留下的那封短信又一次被轻轻展开,这封在这个时代可能只有他们两个能看懂的短信,让那个用细腻包裹住自己所有的莽撞,将理性和感性混合在一起,将创意和幽默融化在了骨子里的家伙的形象越发分明了起来。无论他的所作所为究竟能够让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走向何处,谈玮馨不知道,她相信叶韬也不知道,但不论如何,叶韬是个值得自己付出精神、精力去珍惜、保护的人。
  谈玮馨并非不重视那个什么道明宗在这件事情中起到的作用。她至少知道一件事,曾曼告诉她的事情:在西凌国潜伏着的东平密谍人数不少,但直到最近,忽然发现有不少密谍已经被道明宗控制了,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被控制的,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现在还不明确。能够被派出当作密谍的,毫无疑问都是大家觉得不太可能被收买的人,但就是这些人,莫明其妙地丧失了自己的忠诚。这一点让谈玮馨极为警醒,她已经让曾曼想方设法为自己寻找一些有着特别背景的人来,她会等到一切条件就绪了,再决定是不是出手。
  几天之后,公主府总管刘勇来到了白石城。这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离开昭华公主谈玮馨身边单独出任务,一次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送信的任务。为了让自己同意,将这封信送到白石城,送到叶韬的手里,谈玮馨甚至住到了绣苑。身边的防卫力量加上小公主身边那两个逊于刘勇不少,但也算是过得去的高手,未必能让刘勇完全放心,但是却让刘勇看到了公主不容忤逆的决心。于是,他来了。
  刘勇没耐心等到晚上,再悄悄潜入白石城。他直接策马闯过了西凌大军的两道巡逻。当刘勇的坐骑被射死之后,刘勇直接扑进了西凌的大营,一个人将营地搅乱之后,忽然转向闯进了白石城城头那些弩炮、投石车和神臂弓的射程范围里。
  “公主这是什么意思?”找到叶韬之后,刘勇凑在边上想要看看谈玮馨到底想要和叶韬说些什么,而叶韬也没有拒绝。
  叶韬当着刘勇的面展开了信,在雪白的信纸上仍然没有刘勇看得懂的内容。信纸中间是用朱笔一笔挥就的一个弧形对勾,下面用英语写着一行英文,同样是广告词:Just
do
it。
  我们是多默契的人啊……叶韬合上了信,不由得这样想道。这短短的广告词里,蕴含了多少意思呢?毫无疑问,谈玮馨没有因为他的行动而感到不快,她会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想方设法将他必然要承受的责任削弱到最低,会想方设法将叶韬的家人和产业保护住。她需要叶韬做的,就是做好面前的事情。比如,赢得这场战争,比如养好伤。
  她自己又何尝不是需要从虚弱和沉痛中慢慢恢复呢?当血麒军私自出击,戴云的那个十分宝贝徒弟的师父怕徒弟被东平严厉处分而星夜兼程地从老远赶来,就是为了将他们门派里珍藏的三枚“天地正气丹”敬献给东平王室,让谈玮馨哪怕九死一生的病症都能够至少缓上一年两年的。或许是药,或许是振奋了的心情,让谈玮馨的身体确实好了起来,而本来就不可能被追究的戴云自然更加稳如泰山。
  除了白石城头的战局仍然在进行,在继续之外,实际上叶韬现在能够操心的事情还真的不多。当卓莽在正面以三万大军和童炳文派来牵制东平大军的部队纠缠住,然后以略少于十万的大军急速冲击渑城,一抵达渑城就开始进行攻击,然后在进行了连续九个时辰的攻城战之后在童炳文接到渑城告急的军情文书的同一个刹那拿下了渑城。两个时辰之后,肃清了渑城内西凌大军的残余的抵抗之后,卓莽在渑城留下了五万出头的部队设防。其中一万人将用来维护卓莽出发的时候北方大营到渑城的补给线,而卓莽则亲率其余的部队在一夜修整之后就离开了渑城。不同于血麒军将骑兵部队放在城外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卓莽的大军无法隐蔽也没有隐藏的必要。卓莽很坦率地解释,这样做是为了拖延时间。以西凌大军的规模,要完成任何一定规模的战术动作都是要用时间的,这种时间是以天来作为时间单位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将大军保持在外面,保持机动,虽然有可能在一系列的遭遇战、阻击战中遭受一定的损失,但却可以有效破坏童炳文麾下大军集结和集中的节奏。而和渑城保持一定距离,他这样规模的军队足以让童炳文不得不留出相当的兵力随时防备着他,围城大军的三心二意是很要命的。甚至于,卓莽这一手还保留了必要的时候强袭郇山关的余味,或者在血麒军拿下了郇山关之后,第一时间驰援郇山关,破坏西凌大军夺回郇山关的行动,保证将童炳文的大军尽数留在东平境内就地歼灭。
  池云率领的三千族兵和江湖友人的混合部队已经和血麒军会合,幸好池云有池雷这么个弟弟,并且他自己对血麒军的令号系统有一些了解,这才没有引起误会。这三千人的混合部队虽然人人会骑马,并且使用的马匹还相当不错,但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没有在马上战斗的能力的,或者说,在马上,没办法充分发挥这些人的能力。另外,他们还得到了另外一批援兵:三百来人的一支小小的步骑兵混合分队,联邦快递的护卫队中的一支。
  
第九十三章
空前规模的刺杀
  一流高手有二十来个,二流三流的高手加起来有四五百人,来自各家族的族兵多数也是习武有段日子的家伙,从近战格斗来说,这支使用的兵器五花八门的部队足可以面对五倍到十倍以上的普通步兵。
  和血麒军合兵一处之后,池云没有要求指挥权,而是全部听由戴云安排。那些来自各大家族的族兵家丁或许能够服于池云的身份和资历,但却不愿意听命于一个二十不到的小姑娘。戴云懒得和那些家伙纠缠到底是不是有资格的问题,她让池云自己控制好部队,跟紧血麒军的作战步调,压根不想争取所谓的统一的指挥权。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在最终指向郇山关但目前还需要躲避敌人的追踪和侦查的行军旅程中,那些族兵和江湖人士们彻底服气了。作为莲叶剑彭既的弟子,戴云的剑法和功力大概只能说是一般,但在战场上,这个小姑娘却是那样光彩照人,而血麒军,则在她精确而有魄力的指挥下,在连续几次遭遇战中完胜。
  在有了池云带领的混合部队加入之后,权衡了去放出被俘虏的东平军士的风险和可能引起的复杂局面之后,戴云放弃了原先的计划,而是以超高的行军速度,兜了好大一个圈子之后,潜伏行军到距离郇山关不远的董家镇。控制了董家镇的所有出入通道之后,他们就开始商讨攻击郇山关的具体方案。
  而有众多江湖高手在内的混合部队,让一个对于一般的军队来说绝无可能进行的战术呼之欲出。和各大家族交好的高手们中间倒是还有几个有些迂腐的,或者江湖经验并不深厚,只是武功高威望深的人,但更多的,则是托庇于世家豪强的家伙。这些人中间有的因为曾经得罪了某些人而不得不隐姓埋名,有的则是以当侍从、供奉来获得保护,让他们能够免于官府追究一些比较麻烦的案子。这诸多高手,听了戴云和池云解释的让他们先行潜入,进行破坏和刺杀活动,设法打开城门的作战方案,虽然绝大部分人故作矜持地沉默着,但不少人则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而有些装正人君子装得都变成本能的家伙眼里闪过的一抹亮光,则显示了对于这样的战术,他们显然并不是无动于衷。
  西凌大军在郇山关的警戒不能说不严密,但这种严密,对于江湖高手来说,没什么大的效果。郇山关是攀在两侧的峭壁上建立起来的,常人难以攀援的岩壁对于这些人来说,不算什么大的问题。
  战火首先开始在郇山关的中心。一个十几年前著名的江洋大盗在潜入郇山关内地的时候,还是不小心被郇山关将军府里停驻的几个有不错武功底子的将军们察觉了行踪,战斗就这样骤然爆发了出来。但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两百多人潜入了郇山关,面向东平一侧的关门已经被控制住了,两蓬迷烟之后,几个江湖人士轻松就打开了关门。在这一侧的城头,原本从两侧向中间延伸,已经有不少西凌士兵在压根没有看到敌人的情况下被割了喉咙。郇山关将军府的那些校尉冲进聆警间准备击钟示警的时候,却发现聆警间里驻守的士兵们倒了一地,那座好歹也有八百多斤的铜钟居然被人从横梁上拆了下来,稳稳放在了地面,再也无法打响。他们这才意识到,东平方面对于郇山关的渗透已经到了什么地步。郇山关内驻守的西凌大军,只能随着战火从中心向四周波及,随着行色匆匆的传令兵呼号的警示渐渐进入战斗中。而就在这样低效率的传递中,真真假假的传令兵更让在各处营房的校尉和军士们头痛。一些很自信的家伙会冒充传令兵,嘿嘿冷笑着传达了警讯之后当即击杀军官,然后当着一众西凌士兵的面遁走……
  郇山关被两百多高手折腾了个够,而这个时候,关门被打开了。血麒军的骑兵们轰隆隆地直接杀进了郇山关。虽然郇山关内驻守的西凌士兵多达三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甚至绝大部分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低级军官们又是诸多江湖人士狙杀的首要目标,郇山关内的混乱让血麒军的杀戮来的如此轻易。血麒军是激情洋溢的军队,但他们却不是那种需要不断高声嚷嚷着为自己壮胆的军队。血麒军将一小片营房包围起来,安安静静地杀进去,除了轰隆隆的马蹄声之外,就只剩下了西凌士兵们的惨呼声。
  等新的一天到来,阳光重新照耀郇山关的城头,一整晚的刺杀、混乱和杀戮已经到了尾声。血麒军已经控制住了郇山关的两面城墙,基本肃清了郇山关内的西凌驻军。这一夜,纵然有了收容俘虏的条件,血麒军却仍然贯彻了自己的铁血特色,没有刻意地留俘虏。最后收容下来的将近八千人的俘虏,都是向池云所部投降的。戴云这个少女所带领的部队的铁血风格,在以最快速度肃清了敌人的同时,也进一步地震慑了来历复杂的友军。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当叶韬对于整个战役的构想最终完成的时候,童炳文再也翻不出任何花样。郇山关、渑城、宁石城、白石城,一系列的关键点都在东平大军的掌握中。虽然在东平境内这个时候仍然有十多万的西凌大军,但这些部队不足以同时攻击那几个关键的地点。在这个时候,卓莽乘着东平大军士气鼎盛的时候,会合丹阳赶来的禁军一部,向西凌大军发动了攻势。一次规模不算很大的正面交锋,士气如虹的东平大军大破西凌,斩首四万,在投入战场的总兵力上也超过了西凌方面。
  童炳文作为一员老帅,这时候显示出了他当断则断的果敢气度,他立刻从白石城宁石城撤围,大军缓缓向西南方向退去。他引领大军进入春南国境内,然后得到了另一方面的西凌军队的接应,从西凌和春南的国境回到了西凌。虽然近三十万大军最后能回到西凌的才十万出头,但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西凌的力量。如果他稍有迟疑,卓莽就率领大军包围上来,恐怕他想撤出战场都有大问题。
  在看出了童炳文的预想之后,虽然有些犹豫,但卓莽还是选择了放过童炳文。一方面,童炳文也是多年的老对手了,虽然在败退中,但如果自己想要去堵住他,那说不定童炳文又能用手里的兵力玩出什么花样来。童炳文最终能够带走的那些部队虽然建制都不全了,但其中还是有几支很能打仗的精锐的。而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童炳文在西凌国内的地位。虽说童炳文在西凌和卓莽在东平那种凡是有率大军作战,卓莽几乎是不二人选的地位还有差距,但童炳文却是平衡西凌朝廷内外的几方力量的关键人物之一。制定作战计划的叶韬可以不用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但作为东平的大将军,作为东平武官之首的卓莽却不能无视这个问题。一时的快意,可能造成的是更加复杂的局面。
  童炳文的果决也让叶韬最早设想的全歼西凌大军于境内的终极目标最后还是无法完成。但是,综合了前一段时间的各种情况,结合了从西凌入侵开始一直到童炳文带着十万残兵败退的历历在目,这个结果也算是可以接受。
  息兵罢战之后,卓莽一边紧密监视着西凌方面的动态,一边重新调整东平西线的防御。在征求了谈晓培和兵部的同意后,卓莽在渑城设置了定西将军府,负责从郇山关、渑城一直到白石城宁石城一线的军务,除了将各地的守军数量补足并略微加强之外,还将一支三万人不到的部队划归定西将军府直属,用于应付各种突发情况。不仅如此,面向西凌的几个关口和要塞都进行了加强,在面对西凌的整条国境线上,东平难得地和西凌保持了人数上的均衡。
  
第九十四章
处置
  就在战争已经告一段落的时候,处理战争中的各类问题,对前后相关的功过得失的处理也就陆续摆上了台面。对于血麒军到底是有多少功劳,还是有多大的罪责,莫衷一是。
  “两军查阅府并不隶属于兵部,只是由兵部参与管理而已。要说他们恣意妄为可以,但要说他们擅动大军,甚至要安上诸如谋反、兵变之类的罪责,那有些勉强。”兵部尚书虽然在这个事情上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但是他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是一力为两军查阅府,为叶韬开脱。从卓莽送来的军情文书里,他已经看到了血麒军在这整个战役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不仅仅作为一支参与作战的军队,而是作为一支主导了整个战役的军队。从血麒军来到战场开始,整个战场的形态就发生了变化。在前期,血麒军的骚扰和运动战,让童炳文无法集中力量完成攻克白石城宁石城一线的重要战役目标,而血麒军进入白石城,以叶韬为首的军官团体提供的作战方案,更是将整个战役导向了极为有利于东平的一面。而在达成这一系列重大目标的同时,血麒军甚至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让朝中诸位大臣,让朝野诸多世家尤为惊诧的是,在如此惨烈的连续战斗中,血麒军从开始到结束,实际减员不到三成,这三成伤亡,还主要是发生在原先的老兵和禁军、兵部的军官身上,那些世家子弟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最被关注的那些重要角色,更可以说是毫发无损。反而是诸如邱浩辉、池雷、甚至是曾子宁这样的年轻军官,展现出了卓越的战场操控力和对于战局的判断力。血麒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功无过。而在现在血麒军已经成为诸国之间的重要话题,成为了让西凌军方戒惧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时候,要是处罚血麒军,解散血麒军,那无疑是自断手脚的愚蠢行为。归结到最后,剩下的问题不在于血麒军,而在于叶韬。到底这个大家都看到了才华,看到了忠诚,也看到了冲动与执着的青年,要为这次莽撞付出什么代价呢?
  “我想,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叶韬,毫无疑问是重罪。兵者,国之大事,断然是不能由着几个人的性子来耍的。而无论昭华公主殿下是不是愿意远嫁西凌,既然是两国达成的协议,那也没有因为一个人,一支军队而改变的道理。可是,这的确是作为一个朝臣的看法,如果是作为一个父亲呢?我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可是,臣对此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司徒黄序平侃侃而谈,而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对叶韬的同情和赞赏,“设想一下,假如是我,忽然陷入了债务缠身的境地,或者是被朝敌威胁,”说到这里,黄序平隐晦地朝着大殿中的某个角度扫去一眼,“而对方要求将小女下嫁,这个时候,忽然有那么一个青年,拼尽自己所能为我遮掩过去这件事情,为的不是自己的飞黄腾达,为的不是得到我的报答,甚至已经预料到了他在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而他的目的,仅仅是让小女能够不因为要挟而陷入一桩不幸福的婚事。作为一个父亲,我会怎么想?”
  黄序平的话很简单,但却让大家一愣。这是议政殿,多少年了,议政殿里很少出现那么温暖的话语,而黄序平更不是个无原则的温和的人。这样的变化是很值得玩味的。
  谈晓培沉默着,于是,黄序平接着说:“再说,叶韬的才华,大家都看得到。卓莽大将军的军情文书里写得清清楚楚,要说对整个战局的想象力,叶韬出类拔萃,他缺少的仅仅是实际带兵的经验,和带领士兵获得胜利的实绩而已。一旦有了这两点,叶韬在军事方面的前途无可限量。而叶韬的才华又岂止是这些呢?从改进军械的生产,设计出了新型的发石车,规划铁城和两个镇的框架并督导实施,在丹阳弄出现在大家都憧憬着的新区,这些就算是政绩了吧。如果叶韬已经是朝廷官员,现在虽然未必能事事参与决策,但恐怕也是能够跻身这个大殿,来听闻朝议,当作学习了吧?虽然他必然会在朝廷里有敌人,在到处都有嫉妒他的人虎视眈眈,但无可否认,十数年或者数十年后,叶韬或许就是宰辅的职级。这样的青年,又有这样的功绩,难道就不能法外容情吗?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罪责深重,但叶韬现在好歹也是在西凌军方挂了号的强敌,而他的罪责却只是在朝廷里我们自己知道,算算他这次的功绩,难道就不能法外容情吗?”
  谈晓培沉吟着,他不自觉地摸了摸下巴,说:“血麒军的事情不追究。下令让血麒军就地解散,从上到下所有人回家禁足反省一个月。一个月后,让所有人在两军查阅府所属营地集合整训,再做安排。叶韬……”谈晓培很难下决心,实际上他非常想就那么放了叶韬,但法外容情和赦免毕竟是两回事,他犹豫了一下,说:“让我再想想吧,让他在白石城呆着吧。”
  想到叶韬在这整个事情中间让自己陷入了如何被动的境地,谈晓培的脸色不免有些阴沉,但他更关心的是,叶韬会不会因为这次的事情而有了什么变化。他已经开始觉得,将这样一个人物放在朝廷控制之外,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固然,他并没有想用让叶韬成为驸马来让叶韬能够听命于自己,但脑子里这样的印象还是有的。
  朝议结束之后,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谈晓培对于血麒军全体的轻责,或者说是给了一个月的探亲假期的奖励,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也是大家料想到的。有着那么多世家子弟的血麒军必然不会受到重罚,这些日子里,各大世家的代表早就和诸位大臣,甚至和谈晓培都说过这个事情了。可对于叶韬,诸多的分歧还是在产生。
  就在这个时候,在情况还不明朗的时候,还是有觊觎叶氏产业的人乘着叶韬的情况不明,叶氏名下的企业里的诸多学徒学工心情复杂的时候,开始了大规模的挖角。
  叶氏现在在丹阳的圈子里好歹还是说得上话的,再不是当初刚刚进入丹阳,什么事情都要谨言慎行的叶家了。但稍稍一问,却发现,这大规模挖角的发起者,却是东平的另一个航空母舰级别的大世家南安师家。师家一直面临从积聚土地,发展农耕的财富积聚路线上转型向工商制造发展的问题。他们原先一直觊觎高家在技术领域的高深技巧,和健康蓬勃的发展体系。但高家在做生意和做官两条路线上都小心翼翼,一直没有让师家捞到什么机会,而现在,叶家出现了。在技术方面,叶氏工坊的技术体系,大家公认是远远超过高家的,对叶家最至关重要的叶韬,却陷入了罪名待定的困境。虽然知道叶氏有公主谈玮馨护着,但这种保护可以保住叶韬的产业,却没有办法让叶氏旗下的所有人都一条心。高薪利诱,加上以叶氏不明确的未来来进行恐吓,还是说动了不少人。
  师家挖到手的,主要是那些叶氏工坊进入丹阳,组建叶氏工坊丹阳分部的时候从本地招募的学徒和学工。这些人,时间长的已经在叶氏工坊里工作了两年,其中不乏掌握了不少叶氏的独门技术的工匠,比如镜面漆,比如基础的弹道学,齿轮制造,钟表装配等等……那些更关键的职位都掌握在叶氏从宜城带来的那批学徒和学工手里,而这些人,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这些宜城人,是看着叶韬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高科技企业,对于他们的小少爷,他们有着近乎崇拜的信任。但即使这样,要是师家能够加以利用,也足以让师家在产业结构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