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57


  叶劳耿又一次来到了京城。对于师家的挖角行动,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并不是说这个大家眼里的老实人没办法,而是他不知道,到底师家的底线在哪里。叶氏工坊早就有扩散一些基础的木工技术,而将整个叶氏工坊向大规模施工、制造,向金属和混合机械制造方面转型。对于叶氏工坊来说,镜面漆之类的技术都不算什么了。毕竟,造家具怎么也没有造投石车,造神臂弓挣钱。但叶劳耿害怕师家的进一步反扑,叶氏没有力量对抗师家那样的大世家在另一个层面上的施压。
  但是,来到了丹阳,见到了昭华公主谈玮馨,被软软地称呼为伯父之后,叶劳耿知道了公主对于师家的态度:他们不敢怎么样。现在,哪怕谈玮馨不出手,为了感激叶韬的仗义和执着,太子殿下,小王子殿下和绣公主殿下也不会容许师家使用任何非商业的手段。只是在商业手段上,内府不方便给叶家提供太多方便。
  有了这个表态垫底,大家眼里的老实人叶劳耿让大家在一夜之间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叶氏工坊增设技工和监工两个级别的职称,重新考订各个级别的技术和资历的要求标准,对于学徒、学工这两个级别的职称,除了叶氏故有的招募方法外,可以允许任何工坊和任何个人,在缴纳一定费用后进入叶氏工坊学习,并且,这种学习的范围,将在叶氏工坊进行详细的内部评估后进一步扩大。
  这个举措,瞬间就让师家前期在挖角方面付出的巨额金钱付诸流水。叶氏工坊的积累深厚,而叶氏工坊的老人们更是坚信,只要叶韬还在,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奇迹产生。那些低端的技术,要不要都无所谓。
  而另一个举措,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甚至于谈玮馨都感叹,叶劳耿这个老实人的生意经还是相当灵的。叶劳耿宣布,想要从叶氏工坊脱离的员工,假如想要自己建立作坊,叶氏工坊可以提供部分资金,以参股形式参与工坊的运作。而参股比例,则视希望单干的员工想要开设的工坊的性质来决定。开出的工坊,其中一部分将承担原先由叶氏工坊自己来进行的零部件生产方面的工作。虽然从单位制造成本上来说,叶氏工坊这样的举措并不很有利,但却让叶氏工坊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产品的装配上。而对下属工坊的参股管理,则不用担心一些基础制造技术会很快流失。这个举措,极为有力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毕竟,拿再高的薪水给人打工都不如自己当老板。
  叶劳耿在宣布了这两个决定之后没几天,就在内部公布了方案的实施细则,甚至公布了叶氏工坊内部新的奖励机制和学习机制,让技工和监工的阶层变得更专业化,而让学徒和学工的阶层,变得更接近学习和实习结合的学院体制。一系列的决定,一下子让师家有些措手不及,坚决顶住了师家挖角的风潮还是其次,有些被师家挖过去的家伙还跑回来询问,是不是可以重新加入叶氏。
  “伯父还是……很厉害的。从管理上来说,叶氏这样的生产线机制一旦形成,能够发挥出来的能量比以前更大了。你从来没发现你老子是那么强悍的人物吗?”在给叶韬的又一封信里,谈玮馨愉快地揶揄道。
  叶韬却无所谓。叶劳耿毕竟是他的父亲,一个能够掌握那么精巧的木工技术的父亲必然不是笨蛋。虽然很多技术从叶韬手里诞生,但他父亲却也跟着都学会了。在叶氏工坊在叶韬的带领下逐渐形成非常现代的企业机制的时候,叶劳耿的工作越来越少,他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思考更合理的发展和运作模式。这种情况下,智力得到有效发挥就行了。
  叶韬虽然被留在了白石城,但他的心情还是很愉快的。无论最终到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他都不是很在乎,毕竟他做了他自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而他手里,又有了新的有趣的工作……
  
第九十五章
马赛克
  在得到血麒军就地解散,一个月后去丹阳营地报到集结的命令后,已经在白石城全军集结的血麒军欢呼着打点行装,几乎没两个时辰人就跑光了。连戴云也惊讶于居然这个命令能让血麒军的效率再进一步,但连她自己,也仅仅是不好意思地笑笑,就去准备回丹阳了。血麒军的全部军械和物资,就这样堆在了白石城。后来,还是叶韬用大概是朝廷忘记了的他在两军查阅府里的那个小小的,理论上没什么实权的职位,和联邦快递签了合同,责成联邦快递将所有的东西送回丹阳。
  这必然是故意的,大家都想让叶韬知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让他无罪开释,大家都会回去动用方方面面的关系去促成这一点。而叶韬,无论如何,还是他们的老大,而老大,就是用来为大家擦屁股的。
  两天后,在白石城看到火麒军下一个名叫管因航的哨长的时候,叶韬不免有些惊讶:“你怎么还在这里?不回家么?”
  对这个哨长,叶韬和谈玮馨的印象都尤其的深,因为他的名字的谐音赫然是“管银行”……谈玮馨很有些恶搞地想要把这家伙吸纳进入德勤会计行,看看这家伙有没有做审计业务的天赋,但那毕竟还是要尊重本人意愿的。
  管因航诧异地说:“将军啊,我在你心里地位好低,你都不看我的履历的么?我可是白石城本地人。”
  管因航的确是白石城本地人。在火麒军中,他一直可以隐藏着,免得被家里人认出来被拖回家里离开了战场。而现在,他无所顾忌地享用起了假期。白石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上至潘祥民,下到打更的没品级的小吏,他几乎都认识。而叶韬这才知道,管家在本地还是颇有些产业的,而他们拥有的产业叶韬还很熟悉:宁城云窑。
  宁城,指的就是宁石城。宁城云窑的名称,在很久之前就有了,那时候白石城只是宁石城附属的一个小镇而已。云窑的产品首先在宁石城登场,而后又通过宁石城走向各地,宁城云窑的名称已经约定俗成,于是,后来白石镇升格为了白石城,管家也就没有要改名字,而是沿用了已经颇有名气的宁城云窑的名称。
  “管因航,那你还不回家呆着?禁足令也敢违抗吗?”叶韬奇怪道。
  “嘿嘿,开始拆砖墙上城头当石弹的时候,我家老爹就让人把我们家给拆了。不然,你以为拆了那么多大户人家的房子也没遇到反抗是为了什么?我们在本地,好歹也有几分面子的。现在我可是无家可归,老爹他们现在暂时住宁石城去了,反正我也禁足,留我在这里让云窑复工。”管因航洋洋自得,这一次,管家虽然拆平了园子,却也成为了白石城不少大户人家的表率。这种挣面子的机会可并不多。
  宁城云窑,是公认的“玉质金声”的极品瓷器,而云窑的技术也一直是许多大商家想要掌握的。叶韬对于云窑到底怎么能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能制作出这种品质极为特殊的瓷器很感兴趣,自然,叶韬怀有的兴趣里并不包含想要窃取云窑的技术为自己用的成分。叶韬对于瓷器,向来是很感兴趣的,在叶氏工坊里他的工作间里,就有一部分的空间搭建起一个小型的窑炉,进行单件瓷器和陶器的试制。
  在叶韬小心翼翼地提出想要去云窑参观的时候,管因航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你一点都不担心我偷师学艺么?”叶韬奇怪地问。
  管因航摆了摆手说:“我管家的云窑里有公主殿下四成股份,没有公主殿下出手相助,以云窑的低得可怕的成品率,早破产了。现在专门生产云窑的窑炉也就一座,而其他的都是生产普通瓷器和高档陶器的窑炉。叶氏工坊不是也有瓷器的东西么?万变不离其宗,就那么回事嘛。”
  叶韬只能感叹,谈玮馨的商业触角,实在有些无远弗届的味道了。但他也能揣测,谈玮馨帮助管家保住云窑,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她喜欢云窑的产品罢了。
  但到了管家在城里建造起的窑区,叶韬还是大吃了一惊。虽然现在诸多普通工人和一些老师傅都只是在准备材料,整理场地,距离要能够重新开始烧窑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但那规模已经让叶韬能够约略想象出那么多形式不同的窑同时开工的时候的盛况。
  管家的窑区里一共有六口窑,唯一的一座云窑在结构上都有些不同。其他几座窑采用的都是土坯和火力直接接触的方法,而云窑采用的却是导热室的结构。
  烧煤的中央热室产生的热力用对流结合鼓风的方式被平均送进三个热室。每个热室的空间都很有限,只能放置数量不多的土坯。导热结构的窑室,在受热的均衡方面要比普通的窑好上很多,而以燃煤来产生热力则能够保证经过了导热的损失之后,还有足够的温度。
  让云窑瓷器那独特的品质得以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材料。云窑所使用的粘土,只有白石城附近能够获取,还要经过相当复杂的分筛淘洗工艺。而云窑所使用的釉料,更是只有唯一的产地。管家前后尝试过使用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釉料,但生产出的东西虽然各有特色,却都不是有着接近玉的材质肌理的纯正的云窑,充其量也只是一些特色产品而已。叶韬对于材料还是有一定了解,不过,在没有周密的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叶韬也只能约略判断,云窑使用的材料,让云窑出品的瓷器实际上并不是传统的粘土陶瓷,而是类似于某种稀土陶瓷。
  和管因航聊了聊之后,叶韬也明白了为什么云窑的成品率低得可怕。现在,哪怕是全部老师傅加上资深的窑工全部上阵,云窑的成品率也只有百分之十都不到,偶尔接受定制,制作比较大件的物品的时候,这个概率可能更加可怕。而且,不论在公主注资前后,云窑对于品质的要求都极为苛刻,那些略有些瑕疵的产品一律销毁。实际上,这些产品完全可以拿出去卖,还能够有不错的价格。可或许就是这种对品质毫不妥协的态度,让现在憧憬着云窑出品的瓷器的人们一边腹诽着云窑出品的瓷器和云窑的成品率同样可怕的价格,一边对于这些东西赞叹不已。
  云窑的窑室设计并不算很科学,更要命的是,云窑对于导热的鼓风设计居然是侧开风道的设计,虽然有挡风板,但风道还是会受到外界温度和气压的影响,从而导致送风的强弱不一,送入的风对于热室的温度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温度的不均一,对于云窑来说,则是相当关键,相当致命的。
  看着叶韬若有所思的神情,管因航半开玩笑地说:“无所不能的将军大人,你可是有办法改进云窑?如果能有所改进,我做主给你云窑的一成股份如何?”
  叶韬摇了摇头,说:“我给你管家弄个园子,或者帮你改进云窑,你选一个?”
  管因航心下一喜,笑着说:“我们一家人住惯了狗窝了,烧窑工吗,再有钱还是烧窑工,有了园子也不懂欣赏的,当然是改进云窑咯。叶将军难道真的有办法了么?”
  叶韬领着管因航来到了自己现下被安顿下的住处,取出了工具箱,取出了绘图板,迅速制作了几张草图。管因航仔细看了看,然后坦率地摇了摇头,说:“我看不懂。”
  叶韬对于云窑的改进有两项,一个是用双金属片制作简单的温度计,用导管引出炉窑,在炉窑外面用指针来显示炉窑内温度的高低。另一个改进则是鼓风道,叶韬完全摒弃了侧开式的鼓风道,转而使用了通道内的鼓风系统。叶韬准备采用陶制的框架和鼓风叶片,放在原先的导热通道里,动力通过外面包裹陶瓷隔热层的齿轮组传递进去。原先,云窑的鼓风动力采用的是风能和人力混合,而现在,除了改进了风车,让风车的能量传导更科学和有效率外,叶韬还彻底改进了动力和鼓风机构直接连接的体系,而是采用了分成五档,可以在运行中进行切换的均力圆锥轮机构。只要输入的动力足够,无论输入的能量大到什么程度,都能转化成平稳的叶片转动,虽然结构比较复杂了一点,但可靠性却成倍地提高了。而五档可调均力轮结合双金属片温度计,则让操作者对于云窑的控制力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等叶韬详细解释了这些设计的功用,立刻就明白了能够给云窑带来多大改变的管因航兴奋不已。这样的改进,必然能够让云窑的品质和云窑的成品率提升一个档次。
  随即,叶韬就开始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并且开始主持起对云窑的改造。叶韬并不是想获得什么,仅仅是无聊而已。叶氏旗下的企业现在不要他担心也能很好地运作,朝廷在决定怎么处置他之前,他只能呆在白石城。他很想参与城楼的修复和改建,但那种工作除了工作量比较大之处,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相比之下,毫无疑问,改造云窑要好玩得多了。
  而在改造云窑的时候,在一次次走进管家的窑区的时候,他偶然发现,在窑区的角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仓库。当叶韬征得窑区的总管的同意走进那间仓库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仓库堆积着的都是那些失败的云窑作品敲碎后的残骸,里面还有相当多的使用其他各类的釉料的云窑瓷器的半成品和残片。窑区的总管不胜唏嘘地说,云窑每炉都是费了大工夫的,他们实在舍不得扔东西,这些没用的碎片他们已经存了三仓了。
  存放陶瓷碎片的仓库采用的并不是完全的仓库结构,两丈高的墙,在一丈半之上就都是木条格栅的结构了。阳光穿过这些格栅,被梳成了束束的流动的辉光,照耀在一堆堆圆锥形的残片上,反射着各色明亮的光芒。这种色彩斑斓的绚丽景象让叶韬心里一动,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一个可以让这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陶瓷碎片重新被使用起来的念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