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57


  没费多大功夫,叶韬就征得了窑区总管的同意,取了各种颜色的云窑残片两大筐走。叶韬从自己的工具箱里取出了平时很少能用到的金刚石刻刀和钢尺,将残片切成了一寸见方的一个个正方形,随后,他让人取来各种材料,配置成了简单配方的快干水泥,在他现在居住的那个园子的院墙上用这些小方块拼贴出各种图案。
  马赛克……这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啊。这种极其简单的建筑工艺,随着建筑和设计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现代,到了数字时代,随着像素级绘画风格的兴起,卡通风格的造型和马赛克技术结合,成为诸多的建筑师设计师玩弄技巧的简洁有力,还成本低廉的手段之一。
  用完了两大筐瓷片,叶韬才装饰了一片墙壁,这只是他想要用马赛克拼贴的巨大壁画的一小部分而已。于是,叶韬又打发了几个人去要了一次瓷片,之后,又有几次。非常纳闷的窑区总管通知了管因航,当管因航来到了叶韬的小院子的时候,忙了整整一天的叶韬已经将分隔花园和铺着青石板的内院天井的墙面的一半贴上了马赛克。
  叶韬帖出的一是一副松涛云海图。叶韬本来是不想弄这种那么“主旋律”的内容的,可是,云窑瓷器的碎片绝大部分是月白色或者更浅一些的白色,白色调子的瓷片占了绝大多数。其余的,青色的、绿色的瓷片居多,还有少量橙色和红色的瓷片。在只有这些颜色可以使用的时候,大概也就这种内容可以来玩了。
  而当管因航看到了这面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的壁画的时候,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在他的眼里,反射着粼粼的光线的壁画,是如此辉煌,如此动人。
  
第九十六章
新事业
  “这是什么?”管因航自然认出,墙上一片片整齐排列成壁画的是云窑瓷器的残片,但却不知道如何称呼这种将小方格堆成图案的方式。
  “爱叫什么叫什么吧。”叶韬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他现在看起来有些狼狈,工装上沾满了墙灰、水泥和细碎的瓷屑。兴奋了一天在折腾马赛克的叶韬,十分疲劳,就在刚才的一阵漫不经心之间,手臂上已经被尖锐的瓷片边缘划出了一道口子。
  虽然的确是马赛克的形式和技法,但叶韬知道,这个名称可能不太好用。这种来自音译的名词,要想移植到这个时代来是有非常巨大的困难。他无法解释,什么瓷片切成规整的小方格后,会忽然和三个完全不相同的字联系在一起。
  管因航仔细看着墙上已经帖成的壁画,过了一会才不太确信地问:“是不是云窑弄的颜色太少了?回头我就让老师傅去开窑,专门给你烧一批吧。”
  叶韬摇了摇头,说:“没必要专门开窑烧。用云窑的产品来帖墙,那未免太奢侈了点。我也就是看正好有一大批残片,我才弄上一点玩玩而已。云窑的材质,果然是特别舒服,色泽温和,反光也隐隐有透明的感觉。这东西我也就玩那么次而已。以后,再要弄瓷片,普通的窑烧一些也就是了,这种东西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管因航的脑子飞快转动着,权衡着这是不是能成为一门生意,但随即,他就感觉到有些失望。的确,他可以专门弄出各种颜色的瓷片来让叶韬玩,让叶韬拼出各种绚丽的壁,但是,换个人来呢?管因航作为管家少东,多年和陶器、瓷器打交道之后,他是很明白装饰艺术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瓷器、陶器上用釉彩或者用浅浮雕来进行装饰,是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装饰形式,但设计各种装饰,让各种吉祥的图案呈现出来的都是那些对于美术的了解比较片面的老师傅。这些人能够绘制出漂亮的装饰设计图案,能用灵巧的双手将自己画在纸上的东西变成附丽于一件件瓷器陶器的美丽装饰,成为那些造型各异的瓷器、陶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管家的几个老师傅能够将那些著名画家的水墨画、工笔画,用釉彩复制在瓷瓶上,连水墨画的晕染效果似乎都能够模拟个八九不离十。可要让他们自己画那样的东西,那就力不从心了,这也许就是匠人和文人之间的区别吧。
  “光在墙上帖这东西也是皮毛小道而已。在白石城,我可没办法弄出更多花样了,这里可没我的工作室。”叶韬有些遗憾地说。
  “这东西除了装饰墙壁外还有别的用处吗?”管因航疑惑道。
  “当然,这东西帖在墙上,尤其是建筑内墙,可比石灰什么的防水性好多了。”叶韬有些感慨。放在自己原来那个时代,墙上可以用的防水涂料种类太多,乳胶漆的牌子和电视台的频道一样多,各种不同功能的产品更是让马赛克这种工艺方式变成人们可以进行的无数种选择之一。
  管因航皱着眉头,说:“内墙要防水做什么?”
  “这个……要是我有机会回到丹阳让你看看我怎么用吧。”叶韬神秘地一笑。
  管因航也管不了那么多,反正早一点知道和晚一点知道,区别也不是那么大。他琢磨了半天,为这个时代马赛克想出了一个简单直观的命名:“拼瓷”。在向叶韬请教拼瓷到底要怎么才能变成一门生意的时候,他再一次领略了叶韬在做生意,尤其是这种很另类的生意上出众地头脑。
  叶韬给管因航的建议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可以推出一些纵横各是十格、十五格、二十格、二十五格的现成的装饰图案的产品,这些东西可以单独使用,用在不开漏窗的院墙上,当作某种单独的装饰来使用,也可以将这些图案排列起来,堆满整片墙体。简单装饰图案排列起来看,效果相当不错。为了配合这些装饰图案产品的使用,自然也要推出整片单色产品,方便客户进行图案设计规划。这种产品的生产是非常简单的,用胶泥将瓷片贴在厚纸或者粗布上就得。就现在的市场价格和产品性质来说,似乎使用最廉价细麻布比较合算。
  另一方面,则是单独做一个拼瓷产品的供应商,不要管别人用拼瓷弄出什么花样来。这桩生意的关键不在于生产,而在于推销。管因航大可找城市里一些人来人往比较繁华的大街,找一处空白墙壁,精心设计一批拼瓷壁画来吸引路人的注意力。只要等名声传开了,自然会有人想要在自己家里,自家的店铺外面或者在不知道什么地方也来这么玩。虽然这种拼瓷的生产,对于掌握了烧瓷技术的任何商家来说都可以说是毫无难度,但只要管因航能够保证自家产品有着最均一的品质,最丰富的颜色,那一样会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拼瓷这种行业没有技术难度,那么,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是不是能够在这个产业兴起的时候抓住机会,是不是能够在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保证自己的行业龙头地位。丰富的产品线,良好的售后服务,到时候,这些就成为了关键。
  除了这些,叶韬还建议管因航去尝试制作琉璃质马赛克。琉璃的烧制技术现在只有少数商家掌握着,主要问题是材料里的杂质没办法清除,但对于烧制马赛克来说,杂质完全不是问题。
  管因航十分高兴地去详细设想这门生意怎么做。而在和叶韬进行大量谈话的时候,不知不觉之间,管因航对叶韬的称呼也变成了极为亲密的“叶兄弟”。
  过了几天之后,管因航又不得不找叶韬,详细讨论陶瓷材质的零部件生产是不是能建立起又一个新产业的问题。白石城附近能采集到的粘土的成分很特别,坚硬度极高,耐磨程度极好。同样形状的零件,陶瓷零件比起木质零件的寿命要高出一倍都不止。而可以使用模具来批量生产尺寸均一的零件,比起木质零件生产更是简单得太多了。虽然陶瓷零件比起金属零件来,可能在耐冲击等方面稍逊一筹,精确度方面也会有问题,但只要不是用在钟表里,用在一些日常会使用到的器械,或者用在一些大型军械里,还是很好用的。
  管因航的灵感来源于按照叶韬的图纸,制作出的云窑的鼓风机构。完全采用陶瓷构件来组成的同轴风扇的运转很顺畅,叶韬建议制作好的模具一定要好好保存,以便将来生产零件替换破损的,但实际证明,这些陶瓷零部件的性质极佳。在同轴风道这种不可能遇到什么冲击力的地方,这些零件的寿命说不定长达一年……说实话,这年头,主要是做出来的超过两个以上部分组成的东西,还没有任何商家敢说一年里不出问题的话。连叶氏所属的宜家家居和天梭钟表,也仅仅提供一年免费维修和三年有偿维修的服务承诺而已。
  叶韬没说别的什么,只是画出了几种零件,尤其是几种齿轮,然后让管因航试制一批,还说只要质量到位,他将直接代表叶氏工坊订购一批。在兴冲冲地去开模试制的同时,管因航也没有忘记将这些事情写在信里,向昭华公主谈玮馨汇报这些事情。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意识到,拼瓷和陶瓷零部件这两项生意,要是能和管家原先在陶瓷行业里的地位,技术积累等等结合起来,再有叶韬在技术上大力支持,很有可能将发展成一门有着极为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而在信中,他表示想要管家所持有的股份里,划出相当一部分,让叶韬能够和管家的陶瓷业结合在一起。
  没想到的是,当公主回信到来,附上却是一份文书。谈玮馨从自己所持有的以管家用于销售自家产品的产业庆宁行为名的四成半股份里分出三分之一,让渡给了叶韬。随信附上的,则是给管家留证的一份回执。而在信中,谈玮馨对管因航做出了发展陶瓷零件和其他制品制造的明确的指示,并且要求管因航在血麒军集结之前,将庆宁行分店开到丹阳去,方便在管因航回到血麒军之后,遥控白石城的窑区,不断获得新的技术支持,也获得更多订单。而谈玮馨在信里,大大方方地说她的东西和叶韬的东西没什么两样,则更让人感觉到叶韬在谈玮馨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看起来,对于叶韬的“罪责”应是有了定论,或者至少有了大致的界定。叶韬还是会回到丹阳,回到东平蓬勃发展的中心去。发配流放或者任何其他处置方法,对于这么一个天才来说,都是暴殄天物,都是那么残酷。
  
第九十七章
回到丹阳
  在很多人想要置叶韬于死地,而同时又有许多人想要将叶韬的罪责完全抹去的持续许久的争论里,唯有谈玮馨什么话都没说。除了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叶韬在丹阳倾注了心血的所有,再派出了人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在白石城折腾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打发无聊的时光的叶韬之外,她并没有向什么人说自己的什么想法。但是,当心里斗争了好久,谈晓培终于下了决心之后,结果并不坏。
  谈玮馨并不是不在乎对于叶韬的处置,她不在乎的是,在处置之后,叶韬的任何情况,尊贵也好,贫贱也罢,在谈玮馨的眼里,叶韬都是那样一个人,他是个敢于提着巨剑面对远古巨龙的勇士,一个刀斧和火焰无法让他有任何犹豫彷徨的英雄,而她自己则是那个被拯救的公主——这是多合拍的身份。
  何况,除了她之外,还有太多人关注着叶韬。齐镇涛亲身来到丹阳,代表整个七海商社,和朝中不少大臣会面,表达了他必定要保下叶韬的意愿。而谈玮馨牵头的九州商社在谈玮馨并没有什么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不少成员都或明或暗地给了齐镇涛不少帮助,一些原先齐镇涛不太熟悉的官员,和大氏族的执事都成为了齐镇涛的座上客。或许是因为叶韬不是朝廷的官员,也明确表示了不想成为官员,谦和平淡的叶韬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印象都很好。而京城的各大世家里。不乏邀请了叶韬设计庭院和园林的,对于叶韬的事情更是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血麒军里的诸多世家子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大家虽然被禁足,但这种实际上没什么约束力的命令并不能让这些人停止互相串联着造势。战场上结下的交情是含糊不得的,在叶韬的问题上,哪怕是一些互相之间关系不那么和谐的家族,只要有同在血麒军中学习试炼的子弟都会为了同样的目标而说服家里人合作。
  朝中包括司徒黄序平在内的诸位大臣都在为叶韬说话,卓莽更是以信件方式提出,希望能够让叶韬处于东平整个朝廷,尤其是军方的大力培养下,希望能够让叶韬真正成为能通晓军政的未来的宰辅之材。
  在这种情况下,谈晓培做出的决定在大家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最终对于叶韬的处置是:血麒军的所有阵亡将士的抚恤由叶韬承担,按照东平兵部抚恤标准的三倍执行,款项由东平朝廷垫付,叶家以名下产业的两成股份偿付此款项;罢两军查阅府咨议,迁两军查阅府书记;召叶韬回丹阳,继续督察丹阳新区与铁城的建造事宜,在两地建设完工前,将有一队内廷侍卫负责监视叶韬的行止,在两地完工后,视完工情况再议定功过;在此之前,擅动大军的罪责搁置;叶韬任工部议郎,领军师将军衔,任兵部议郎,与同职级官员一同任事,不计入官员考评,无俸禄。
  任何一项都看不出来是对叶韬的所谓惩罚,怎么看都像是在以某种方式褒扬叶韬,奖励叶韬。国家持有叶氏两成股权后,叶氏蓬勃发展的制造业就有了国家的背景。在氏族和商人的利益得到保护,技术掌握在世家和商家手里的这个时代,东平王室可以借由叶氏亲手掌握住了最为高深的一系列制造技术。而叶韬的创造力决定了,叶氏会有越来越丰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发展。以后,无论是谁,再想对付叶韬,就不得不考虑这一层关系:叶韬和东平王室已经是利益统一的一体了。而以代偿抚恤金的名义接受叶氏的股权,实际上起到的是对叶氏的整体价值的评估,而这个价值,以这样的方法来计算,相当可观。
  两军查阅府并不是东平朝廷的正式机构,而是一个联席会议的形式来协调各种问题的。说起来,谈晓培对两军查阅府内的人事安排进行干预,没什么意义,但谈晓培这么做,却隐含了要将两军查阅府提高级别,使之成为东平朝廷一个正式机构的意味在。
  召叶韬回来督造铁城和丹阳新区,的确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建造少不了叶韬。尤其是丹阳的钟楼,要是没了叶韬,可能之后的工作都进行不下去,只能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烂尾楼”了。所谓的搁置罪责以观后效,只不过是某种推脱罢了,在历来的官方处置中,凡是出现这类话语,多数这件事情就算是了了。
  而最让大家看不懂的,则是对叶韬的工部议郎、兵部议郎的双重任命。那个军师将军衔什么都不是,只是让没有正式军职的叶韬有一个身份上的参照,在和军中的将领打交道的时候,能够定出双方的上下级关系而已。可两部的议郎职务,隐含的意思就太多了。大部分人,甚至是朝廷中的官员都只当作是朝廷对于叶韬恩宠有加,以这种形式正式肯定了叶韬的功绩,并给了叶韬身份。但真正了解叶韬,也了解其中关键的人,都会会心一笑。叶韬是很怕当官的,当谈晓培同意他可以不出任任何正式职务的时候他松的那口气显然让谈晓培记忆犹新,现在,叶韬没了讨价还价的余地,那就乖乖来给朝廷打工吧。这个任命里,多少有些谈晓培恶作剧的心思在。因为,即使没有这两个任命,实际上叶韬还是会参与到相关的事情中,没有任何疑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