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357


  另外一个问题,叶韬也提得很明确。他的确能够让建筑换壳,但大量的工程准备是有昂贵的成本的,将来每次换壳的拆卸、安装、休整同样是有成本的。这部分成本并不在原先的预算里。在这一次的建造中,增加的成本需要拨款,而以后,每次的重新安装费用,也必然不能让叶氏工坊或者戴越阁的建筑队来承担。
  九州商社慷慨地买单,同时提议建立钟楼管理局,由各方人士加入,来协调钟楼将来的装饰方案的选择,以及费用的筹措问题。而叶氏工坊则一次在叶韬的带领下开始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
  不得不承认,波斯工匠们的加入对于这一次的装饰工程是巨大的助力。在波斯,以及更西的地区,以石材进行建筑的技术要比这习惯于木构建筑的东方更成熟,而对于石材的装饰工艺,有着更多种多样的手段。辅之以叶韬对技术运用方面的技术,以及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波斯工匠的能量迅速就绽放了出来。金箔、银箔、钴蓝、青金石、丹砂等待多种的矿物颜料被有效率地运用了起来,装饰工程的进度十分迅速。
  丹阳的钟楼,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和宜城的七海塔有着极为巨大的区别。塔的四角,四条从地面直拔顶端的石条上雕琢着经典、质朴、永不过时的云纹。而四面墙体,当一面面的石板被挂接在铸铁框架上之后,整个高塔将威严与活泼两种特点整合在了一起。虽然采用的是色彩丰富的装饰方案,但用色和图案设计上都经过精心设计,没有将钟楼弄成浓妆艳抹庸俗不堪,而是显示出一种昂扬的气质来。
  叶韬又完成了一项其他人绝对无法想象的高难度的工作,大家都这么想。可对于叶韬来说,他只不过是解决了一个他压根不想碰到的麻烦而已。
  然而,在钟楼全部完工之后,仔细测试了钟楼觉得没有什么大的安全隐患了,已经到了年底,叶韬不得不准备在丹阳过完这个新年再说。反正他麾下那许许多多的官员也都陆陆续续地回来过年了,他这个时候跑去溯风镇也无法开展工作。可是,恰恰在这个时候,自愿留守在溯风镇主持详细勘探工作的石秀传来的消息:溯风镇那里情况不太好,有一大批当地富户豪强联合在一起。想要对抗东平朝廷修建运河的计划。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分化
  这一年的新年过的尤其有趣。叶韬、叶劳耿乃至于叶韬的几位师兄们都被邀请到了王宫做客,和东平王室共进晚宴。通常,哪怕叶韬已经是驸马了,也没有这种规矩。但谈晓培决定用这种平常人家的方式来对待叶家,一方面充分显示了对叶韬的重视,而另一方面,也将谈晓培作为一个谦和大度不拘小节的君王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运河总督府方面,在溯风镇那里发生的事情,叶韬倒是一点都不着急。谈玮馨现在虽然仍然沉浸在自己的货币改革方案被驳斥、不太愿意再处理乱七八糟的太多事情的心绪里,但却并不妨碍她想帮叶韬把他的差事办好。在谈玮馨的指示下,曾曼派出了他最得力的一组下属去溯风镇调查情况。而曾曼在征得了谈晓培的同意之后,还从他现在已经不能全权调用的大内资料库里调出了已经储存着大量的资料,从中甄选出相当一部分交给了叶韬参考。
  情况并不复杂。运河的修建计划虽然有可能带来大量的利益,但对于当地的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来说,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溯风镇原本并不是一个有着很大规模的城镇,光是本身的扩建计划就要占用周围极大面积的土地。
  运河的修建牵涉到的土地则更多。和在丹阳修建新城区的时候迁移那些居民的情况不同,在丹阳,既然新城区已经是国主首肯了的,哪怕有一些人会在整个计划中利益受到些损失,也不敢怎么作怪。但在地方,哪怕这地方距离丹阳不算很远,情况也就完全不同了。一些当地的家族靠着手里的土地生存、发展。也指望着用这些土地保持这样的情况,而运河,虽然各个家族中的有识之士能看到将来的利益,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运河能够带动起来的是多大的资金和物资的流动,能够融汇多多少少的商机。面对变革,总有人会选择性忽视一些机会和好处,来避免进入到自己从来不熟悉的领域,任何时代都一样。
  而还有些人,虽然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却还觉得不满足,正在为自己捞取更大的获取利益的筹码。运河修建的总预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拨付给涉及的土地购买和人口迁置的,这部分预算几乎达到总预算的一半。这也是由现在特殊的情况来决定的。毕竟现在土地多是私产,这次修凿运河,又是集中在相对富庶的平原地区。要是强行修建运河不给于土地所在者进行补偿,会有比较大的反弹。而在修凿运河方面使用人力物力,反而不占用多大成本,毕竟还有国家的徭役制度在,可以集中征发民夫。需要负担的仅仅是日常的食物、饮水、住宿、药物的消耗。以及万一有民夫死在工地上要给予的赔偿。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单则英的人横空出世。单则英是溯风镇第三大地主单家的家主,从一开始得到要修建运河的消息,他就开始以各各手段收罗相关地区的土地。石秀带领一大批工部官员和一部分血麒军中精于地图测绘的军官进行详细勘测地时候,单则英手下的一些人趁着机会、在那些没什么心机的技术人员口中套问出了更详细的运河路线,然后对着手里已经掌握的土地。又大大收拢了一批位置关键的土地。当然,这里面也有叶韬的责任。由于诸事缠身,他被拖在丹阳的时间太久,让单则英有了充分的时间来操作。而在单则英自认为手里掌握的土地对于运河工程已经有足够影响力的时候,他又捕捉了当地一部分地主宁可持有土地也不愿意去尝试更大的商业机会的心态,将他们纠集在一起,煽动起大家以各种各样的名目消极对抗。这么一来,按照现有的运河修凿方案,几乎有一半长度的运河都要和单则英手里的土地或者是他代表的那部分地方势力有关。单则英是不是肯松口,目前看起来的确是运河能不能迅速开工的关键。
  得知这样的情况,叶韬也有些懊恼,要是一得到运河总督的任命立刻就上任开工,可能就不会给那么多人以酝酿反对情绪的机会,更不会让单则英有机会掌握那么多关键地点的土地来进行要挟了。
  “父王要我告诉你,他已经很给面子地让你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在整个运河总督府的职权范围内,他不会再帮忙了。你要靠自己哦。”在叶韬愁眉苦脸地思考着应该如何打开局面的时候,谈玮馨又送来这样的坏消息。
  “……这个……是为什么?好歹我也算自家人了吧?难道你老爸还在生我的气?”叶韬丧气道,对于这种局面,他可还真没怎么领教过。再怎么说,他以前也只不过是个技术型白领而已。
  在丹阳不算寒冷的天气里,谈玮馨还是有些吃不住劲。她的心脉实在是太弱了,大概是到了冬天,更多的能量要用来维持体温,她显得尤为虚弱。但是,再怎么虚弱也无法让谈玮馨的脑子停止运转,她轻笑着,说:“因为父王研究过,觉得虽然棘手,但是处理好这件事情的关键还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他不觉得在你彻底搞砸之前有必要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叶韬仔细想了想,问道:“你确定都是我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吗?”
  谈玮馨说:“这个……我不知道,我没太多研究你那个总督的职权范围啊。但是,既然父王那么说了,而且,似乎黄大人也觉得不算什么太麻烦的问题,应该是这样吧。”谈玮馨宽慰道:“这大概是想要对你进行一次重要的考绩吧。”
  “考绩?”叶韬愣了下。如果成为总督只是对他的考绩,那将来会是什么?难道真的指望他这样的人去成为一国宰辅吗?以这个运河总督的级别来看,长官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叶韬的警惕与排斥在谈玮馨的预料之中:“驸马大人,我国可向来没有限制内戚当官的条例,就算有,也只是顺应一些言官和御史的忧虑而已。相反的,自家人更值得信任,至少,以父王的性子和他对你的评价来看,是这样的。”
  “可是……”叶韬一下子想不出来有什么好反驳的。他知道谈晓培心底还隐隐有一些对他的排斥,但这种排斥和公事、和他的能力完全无关,仅仅是一个父亲嫉妒于自己最亲爱的女儿被另一个男人夺走的简单的感情,从这一点上来看,谈晓培很是有些可爱。“亲爱的驸马大人的未来老婆大人,为你的父亲卖命并不是很让人憧憬啊。”
  谈玮馨呵呵笑了笑,有些无所谓,她将话题转回了溯风镇上的那些棘手的事情,说:“要说处理这个问题,应该也不难。你只是还没了解当官是怎么一回事而已,或者说,你还不了解权力是多有趣的东西,你毕竟不是个白领了。在那批人里,除了单则英那家伙,还有几个和他比较投契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并没有想着要从修凿运河的事务里捞取什么,而是担心失去些什么而已。虽说土财主对付起来总的来说比商人群体要难,因为他们更单纯也顽固,但他们毕竟不是铁板一块。你怎么能忘记我党我军在统战工作中的优良传统了呢?”
  叶韬马上就明白,谈玮馨所说的,应该是那个“团结……争取……打击……”的什么什么,点了点头,具体应该怎么操作,还是要等他到了溯风镇正式开始工作了再说。
  没有在丹阳多耽搁,新年一过完,叶韬就带领所有回丹阳过年的官吏,正式转入运河总督府治下的三千禁军,五千各地抽调的城防军,在血麒军两千名临时归他指挥的第一批进行实习的本年度新兵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溯风镇。
  溯风镇上,总督府已经颇有规模,秉承叶韬大办公室和隔间相结合的准则,最主要的几个部门都已经有了比较合格的办公空间,原有的小凌河河道衙门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热闹。虽然总督宅邸按照叶韬的意思选择了一个距离总督府很近的,小巧而低调的宅院,但那森森的庭院和搭配十分合理的园中的花草树木仍然让叶韬十分满意。
  而在叶韬安顿下来之后,副总督石秀就来拜访了。这个很老实的官员脸色有些不好看,他有些歉疚地说:“我原本以为修凿运河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家一定会鼎力支持的,没想到,没想到啊。”
  叶韬没有怪石秀天真,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前,他自己还不是以为,这个河道总督只不过是指挥民夫和工匠把运河以及配套的城市建造出来就了事的?他可能更天真呢。
  虽然还没有定计要怎么处理,但叶韬还是镇定地劝慰石秀道:“不妨,我们仔细了解一下情况,总有办法解决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心
  有一万大军随行,叶韬这个总督的说服力显然要比之前溯风镇上的所有人预料得都要大。当得知总督府下大大小小的官吏中居然有不少都是各个世家的子弟,当地的富户们心里更有些忐忑。然而,单则英却很快打消了大家的顾虑。他的解释很简单,尤其因为叶韬是将来的驸马,而且看起来将来必定是宰辅之才,所以现在他必然更重视官声,决不会采取断然措施来强行修凿运河。
  从一个方面来说,单则英说得没错。虽然手里掌握着一万军队,假如地方发生了变乱,用来弹压那是足够了的。可叶韬,对于是不是使用手里的暴力机器,和如何去使用,自有心里的一番想法。在叶韬看来,谈晓培将一万军队,尤其是那三千禁军调拨给他,最大的原因不是为了让他去使用,而是让禁军在和血麒军的新兵训练的同步进行中进行比较、补充,隐隐有让叶韬来帮忙解决现在禁军的战斗力和精神面貌远不如血麒军的尴尬局面。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叶韬毕竟是成长在自由民主的环境里的穿越者,对于国家暴力机器的理解和使用还有着诸多的顾忌。而他,哪怕面对的是这样一大批大地主的联合,也丝毫兴不起打土豪分田产的兴趣,毕竟,说到底,除了个别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只不过是想要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已。
  既然情况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叶韬也就索性不着急了。这一边调整着总督府各级管理的办公流程,定下了每三天进行一次各部门负责人的联席会议的协调制度,派出了调查组。对于运河总督府所能管辖的范围进行更详细的调查。这一次的调查,一方面继续落实运河河道的勘察,一方面深入民间,了解各地的物产、百姓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等等要素。另一方面,叶韬从各地的治所调来了所有的土地交易记录和土地所有权记录。从开始透露出来的口风看。叶韬似乎在清查所有没有集中在大地主手里的土地,和那些无主的土地。
  叶韬按部就班却又有些奇怪的举动让聚集在溯风镇的地主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原本以为,一旦总督大人正式开始工作,那对于掌握着大批土地的他们。如果不是积极拉拢,那就是要拿出雷霆手段来压制了。而单则英则在传出的一点点消息里,嗅到了一丝不好的气息。莫非。叶韬有意不按照石秀的方案来修凿运河吗?
  宜城和丹阳的两座钟楼,尤其是丹阳的那座可以换壳的钟楼的落成和投入使用已经让叶韬成为当之无愧的东平工程第一人,如果叶韬下了决心,恐怕没有任何工程能够难住他。如果不使用石秀的运河方案,为了避让被单则英和其他地主们掌握着的用来当作筹码的土地而改道,基本上也就是放弃了最容易修建运河的路线,虽然工程成本会有所上升,但从节约下来的土地置换成本上捞回来,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单则英有些紧张,如果叶韬真的这么做了。那他前期在想方设法获得石秀的运河方案上、在购置大量土地上、在交通那些居心各不相同的大地主们的过程中的花费可就会打了水漂。运河一旦建成,以叶韬在运河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在东平不断提升的影响力,不但他乘机捞一笔的心思要落空,将来更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
  单则英越想越不好,终于耐不住性子,备齐礼物登门拜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