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精校)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57


  “单先生。礼物请收回。”单则英没想到的是,虽然叶韬很爽快地同意见他。但礼物却怎么也送不出去。别说礼物,就算递给门房的红包也塞不过去。
  “这是小人的一番心意,总督大人为运河之事劳心劳力,造福乡梓,我也只能聊表敬意。”单则英的话说得冠冕堂皇。
  “心领了,但礼物我是不收的。”叶韬淡淡地回绝,“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没地方堆这些玩意。要说技巧有趣,现在全天下也没一个地方能比得上我的工坊。我可不会为了收礼而收礼。”
  叶韬这不咸不淡的态度倒是颇有几分威势,和单则英先前以为,叶韬只是擅长工程,加上有诸多世家子弟帮衬还有公主为他撑腰才能坐稳总督位置的想法很有些出入。
  “既然如此,那在下只得从命了。”单则英拱了拱手,有些无奈地说。
  “单先生,有什么事情就说吧。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必遮遮掩掩的了。”叶韬略侧着头,审视着单则英,说:“你是为了手里那么多地产来的吧。”
  单则英见叶韬直截了当,也就索性放开了,他深深一躬,说道:“大人明鉴。”
  叶韬笑了笑。在怎么和单则英接招的问题上,总督府内已经讨论过几次,大家并没有能形成统一的意见。石秀主张将单则英拿下问罪。石秀虽然是个比较典型的技术型官员,但他身边的一个书吏倒是很有几分刀笔功夫,拟出的文书将单则英的罪责条条款款列了出来,光是“囤积土地”“聚众闹事”“挟制民意”“对抗官府”等等罪名,往大里说可能就要让单则英和他的家族彻底消失。
  石秀哪怕支持对单则英问罪,可也被自己的书吏弄出来的罪名吓到了。而总督府中,虽然也有不少像石秀一样出身平民的官员支持对单则英问罪,但更多更关键位置上的仍然是世家子弟,甚至是谈家、卓家的相对比较疏远的亲戚。在这些人看来,利用比别人更快一点的消息,来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家族谋一些利益很正常,只是单则英做得有些过分而已。卓家的一位旁系年轻子弟提出找大家族的代表去压制单则英,让他自愿平价出让手里的土地,这个建议却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但叶韬的想法却又不同。抛开朝廷权威和这个时代的特点来说,单则英实际上是个有眼光但在行动上不够谨慎的投机商。如果他悄悄囤积土地,不去和其他地主们扎堆串联在一起,甚至在总督府开展工作的时候给予一些表面上的帮助,搞好关系,说不定他现在的情况就不会那么被动了。于是,叶韬觉得,将事情挑明了是个简单明了的,不错的方法。
  “你看看这些。”叶韬将石秀的书吏写成的文书的副本抛在单则英面前。单则英狐疑地拿起文书扫了几眼就开始冒冷汗。作为河道总督,现在叶韬是有权力决定单则英的问题的性质的。如果叶韬真的以这样的罪名将单氏一族都处理了,以叶韬现在的关系,虽然会被言官弹劾,但如果叶韬的确是对单则英的所作所为恼怒至极,真要问罪,单则英却也没有办法。
  单则英紧张地说:“大人,小人只是一时……一时求利心切。断然没有想要挟制民意,对抗官府的意思。”他没有先前的从容,紧张地不停擦着脑门上的冷汗,在这个仍然寒冷的季节,能够出汗出成这样子也着实不容易。
  叶韬适时地说:“你是求利心切?还是想要对抗官府。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今日,我已经下令,在运河总督府所属区域,暂停所在土地交易的登记造册。私下交易的土地如有纠纷,官府概不负责。至于你手里的地,你如实将购置的价格报上来。我加一成半利润给你,全部收下。除去你做这么大一件事情的一些开支,好歹给你留了赚头,虽然你未必能满意。但也算是有个交代吧。你觉得如何?”
  单则英没有说话,他原先考虑的,从土地的一进一出之中,获利三成左右才是正常的。他私底下打听过运河总督府原来准备的土地购买上,对不同类型的土地、田产的不同价格。他买下的那大片土地中间,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低于那个价格买下的。他自然是不能甘心。可是,叶韬拿那份罪名极为可怕的状子压了他一下,倒是让他没什么脾气。东平重商,但对于投机行为的打击不可谓不狠,叶韬这样处置,从程序上和道理上都能站住脚。
  叶韬看单则英不表态,又笑了笑,说:“你大可不必紧张。不管你是不是卖给运河总督府,拿你问罪倒是不至于。运河未必要从你的地头走。石秀大人的方案虽然优越,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备案。我从其他地方选址开凿就是了。”
  单则英斗争了半天,咬了咬牙说道:“大人不知道我单家的苦处,这购买土地的钱,可是单家几十年全部的积蓄了。还借了一些外债。一成五的利润,我恐怕没办法交代。”
  叶韬乐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为自己家族的利益据理力争,不顾全家入狱乃至抄斩的威胁,这个决心可是不好下的。叶韬反问道:“你居然借债去收购土地?你就那么有把握能挣钱?”
  单则英决然道:“我相信是这样。”单家原本还真的只是一个以收拢土地为发展基础的家族,但是这些年来,似乎土地越来越不值钱了。尤其是由于东平这些年来粮食的来源逐渐多样化,从春南购入粮食的渠道越来越通畅,以土地来维持家族发展越来越困难。单则英不太了解怎么做生意,但要修建运河的消息却让他想出了这个或许十分鲁莽,但他确信能挣钱的方法。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土地政策
  叶韬没有和单则英多纠缠价格的问题,他将土地收购价格提高了一成,随后在支付方式上动了下脑筋。碰巧借钱给单则英的是九州商社的一个比较基层的成员,他就将单则英手里的债务加上利息接了下来,作为付款的一部分。而他同时体谅单则英想要让单家开始进行一些粮食和粮产品之外的生意的心情,将一部分款项转化为对九州商社和七海商社一些会员商社的订货。对于叶韬来说,这实际上是对单则英的延期付款,毕竟运河总督府手头能够支配的资金实在不足以让几乎运河的所有分段同时开工。但是,对于单则英来说,这却是个巨大的机会。他从来没想到,通过叶韬他居然能够和九州商社、七海商社里的那些大商人们搭上线。对他这个生意场上的菜鸟来说,这样的机会比起在田产上挣钱更难得。
  这么大宗的土地交易和单则英忽然之间的态度转变不能不引起当地富户和大批主们的关注。但单则英这样的超级大地主的缴械投降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一方面,一部分中小地主纷纷前来试探总督府对于土地田产的政策到底是怎么样的。虽然对之前地主们相互串联的事情还是有些不满,但叶韬还是主持了一次运河工程的说明大会。在大会上,他开宗明义地说了朝廷拨款对于涉及到的田产的收购方法,以及在收购价格上遵循的原则。当听到土地一律按照合理价格进行收购。哪怕是河道边上。会在工程中受影响地田产,也都会给予一定补偿,依附在土地上的百姓和各家族的佃户在工程十将被优先招募。以补充徭役制度征发民夫的不足。这部分雇佣费用,比起这些百姓、佃户种田地收入还会高出不少,在工程结束之后,这些人中间学到石工木工技术的将被妥善安置,而其余人等则将和各家族协调安置方法。
  除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之外,叶韬还找来了东平的几位大商人和户部、工部的官员来向大家介绍一旦运河修建完成,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将聚集起多大的物流人流,将带来多少商机。
  这种说明会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很接近于叶韬印象里很多大型工程的说明会了,只是由于条件所限。茬溯风镇可没有办法像在丹阳的弈战楼讲解大厅里那样用投影仪来表现大量的图表。
  土地的问题一解决,总督府大量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涉及到的大批的土地田产需要评估、定价、定约转让、支付、接收,原先土地上劳作的百姓,也迅速被组织起来。年轻力壮的先开始在预定河道边上修建工棚,平整出堆科场。壮年妇女则可以承担一些做饭和浣洗之类的辅助工作,也能有一份工钱。至于年老体弱的,则分片安置在附近的村落里。为数不少的孩子,却被集中到溯风镇。在溯风镇临时蒙学中识字,学习基本的算术。
  叶韬只是给所有的文书工作定出了合理的流程,制定了各部门协调的准则就开始闲了下来。整个运河工程被分成了总共二十二个工段,分段开始施工。由于运河主要航段都处于清洛平原上,船闸之类的工程需要很少。而在组织大量人力进行基础的土石方工作,有着数十年治理河道经验的石秀可要比他老到得太多了。叶韬一点也没有贪恋发号施令的权威感,几乎将全部权力放给了原本大家都当作是闲职的石秀副总督去指挥。石秀虽然累了个半死,但却明白这么一来,从倡议运河一直到将运河凿成。这个奇特的运河体系,他的功劳可就占全了。虽然他并没有将来进入东平决策中枢的野心,从不认为自己有宰辅之才,可他却能青史留名。对于他这样的官员来说,这是最好的褒奖。
  而叶韬,则坏笑着给出了溯风镇扩建成为城的大致的设计图。现在的叶韬,自然不用像几年前刚开始带着叶氏工坊和戴越阁的施工队造园的时候那样将所有设计工作一手揽下。这几年里,戴越阁手下的施工队从一支增加到现在一共有十支,每个施工队虽然有不同的专精的方向却都能独当一面。其中最善于城池类建筑的两个施工队都曾在兴建血麒军军营和铁城的项目里发挥巨大的作用,虽然现在铁城的大工程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另一支施工队却可以调来使用。而在铁城的那支施工队里,对于营造设计方面有经验的人,也可以抽调过来协助完成溯风城的详细设计。
  当初所设想的抄袭暴风城的方案,现在看起来挺合乎要求。溯风镇原来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城防体系却比较完善,完全要另起炉灶没有必要。在叶韬的设计下,将来溯风城将分成旧城区,运河区,贸易区,居住区和行政区五大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河道,溯风城的位置必然要让将来的河道穿行其中。于是,这五大部分分别会坐落在运河河道两侧,不同的区域之间用巨大的石拱桥连接在一起。而为了城防的需要,每个区域又相对独立地有城墙、望楼。叶韬着力解决的是如何让不同城市的不同功能部分能够相对独立,但又要保持一个统一的风格和互相之间紧密的联系,不要让在溯风城不同部分的人觉得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而当兼顿了各方面的需要的草案定了下来,让石秀啧啧称奇而又在很短时问内就在工部、户部、吏部乃至于在国主谈晓培那里通过的时候,叶韬几乎要笑破了肚皮,这个城市建设的方案和东平,甚至和整个东方的城币体系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的确更像是叶韬记忆中,那个游戏里无数次跑来跑去的暴风城。只是大了无数倍而己。毕竟,以后会填充这个城市的是数以十万计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溯风城的方案一被通过,叶韬就紧锣密鼓地布置起了建设工作。由于毕竟还属于扩建工程,叶韬并没有让这个城市过分现代化。在地下埋设的大量大口径空心陶管,主要还是为了排水,并没有形成密布到每条街道,每家每户的污水管体系,再说了,这个时代暂时也没有这样的习惯。但渐次开展的基础建设还是让溯风镇的居民们兴奋不已。在这个时代,人口流动和各地的发展总是以一种相当缓慢的速度在进行。虽然在整个大陆上有着上百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城市还是不少,但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除非碰上巨大的历史变化,不然穷其一生,想要着到一十村升格为镇,一个镇升格为城市的可能性都非常低。更不用说一个不算重要地镇一下子跃升为东平版图上极为重要的经济、军事要地了。
  而在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同时,似乎地方官和地方士绅也都看到运河总督的手腕和魄力,对于建城的事情,当地官员和百姓都给予了巨大的热情,给予了各方面的帮助。
  如果说在叶韬顺利地履行总督的职能,将各种各样的工作逐步落实下击的时候有谁比较不满意比较郁闷的话。那大概就要数鲁丹了。
  作为河道总督府军事方面的负责人,他手里实打实地有一万军队。其中甚至有禁军和在大家心目中比禁军更厉害一些的血麒军。但是,叶韬除了让各地调来的那五千城防军在徭役还没组织起来之前,在雇用民工的工作还没上正轨的时候承担了一部分掘土和兴建工棚之类的简单的劳务工作外,就压根没调动过禁军和血麟军所部。鲁丹琢磨着以叶韬的性子和地位。绝不是怕调不动禁军和血麒军。情况恰恰相反,作为很长一段时间血麟军的实际负责人,他对于血麟军能够成为公认的东平第一强军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血麟军中的一些老兵和资深士官、军官们对于新兵的灌输使得去年年底刚刚加入血麒军的这批新兵对于总督大人直接指挥和布置训练等极为憧憬。而谈晓培将禁军和血麒军一起塞到叶韬手底下,显然也有加强禁军的训练,不要让禁军太废柴的意思在。
  “大人……”看着叶韬没怎么搭理他。鲁丹有些着急,他加大了声音报告道:“大人!”
  正在绘制着图纸的叶韬有些不耐烦地抬头看了看鲁丹,他倒是不太介意鲁丹现在对他的称呼有些生分。这家伙,按照比较现代的说法,那就是形式感强,他当初第一天开始上仕叶府的总管就将对他的“小叶兄弟”的称呼硬生生地扭转成了“公子”。但是,鲁丹应该是很了解叶韬的习惯的人,在他用心绘制图纸的时候打扰,实在是有些让人不爽。
  “有事情?有事情就说嘛。我们都那么熟了。”叶韬很无奈地说。
  “大人,血麒军和禁军所部一共五千人你到底准备怎么安置啊?那么多天了,你倒是给个准信啊。”鲁丹焦急地问。
  叶韬皱了皱眉头,问:“现在你是怎么安排的?”
  鲁丹汇报道:“溯风镇小了点,现在血麒军驻扎在靠近铁城的林家镇,禁军所部驻扎在溯风镇北面的细叶镇。现在的训练都是按照原来两军各自的训练计划在进行……四平八稳的……”
  叶韬笑着说:“既然四平八稳的,你又为什么要来找我呢?这本来不就是你能决定的事情吗?”
  鲁丹愣了一下,说:“可是,不管是血麒军还是禁军,弄到大人你麾下,不就是为了能迅速提高实力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