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36

  就算是这样,林闻方在重新回到汉京市中心的时候就接到了来自谢仲麟的电话。这位现在联邦国防军第一人狠狠训斥了林闻方,让他绝不能放松自己的安全问题。林闻方的卫队还有几天就能回来,在这之前,林闻方也需要保证自己身边的警卫力量。对于这份关切,林闻方无言以对。谢仲麟现在岂是一个日理万机能形容的?军队的整备,装备的换代等都需要他拿出方案来和政府方面斡旋,争取更多的拨款,老兵们有许多都到了退伍的时候,但为了几年后能够将这些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用上,他联络各种各样的机构,想方设法让这些老兵按原建制“退伍”“安置”,还要为他们准备相当的经费,保证他们能够进行足够的射击和身体训练;部队的各种建制调整,对战役战术的研究和检讨工作始终在进行;还有通信、情报等等工作,虽然有朱政辅佐他,还有诸多能力出众的将领和参谋在各个领域将事情做到最好,但最终下决心做决定的仍然是谢仲麟。自己的安全值得他花时间打这个电话吗?
  林闻方叹息着来到了汉京的京都一号会所,这里是汉京最顶级的会所,只有12名会员,也压根不是为了挣钱而开设的,只是一个大家可以开会、交流,交换一些核心信息的场所。林闻方来过这里,但拒绝了耿芒送给他的会员卡。对他来说,纵然已经是一个高级将领,知名度、身份和影响力完全配得上会员资格,但他自认为出身草根,还是不要和权势那么贴近才好。
  安莲已经在会所等他许久了,看到朱芷没有跟着他一起来,她挑了挑眉毛耸了耸肩,也没说什么。她和朱芷那种既是朋友又是宿敌的复杂关系,可真不是一时半会说的清楚的。
  “耿芒已经在地下室了,你过去看看我们的技术资料吧。对了,我的英雄机甲做好了,你能不能帮忙调整一下程序?”安莲一边引着林闻方走进会所,避开了富丽堂皇的宴会厅、餐厅直接穿过花园来到了一处孤零零的小亭子里。他们一起站上了亭子,整个亭子一下子就沉入了底下。将电梯这么设置,也实在是有些恶趣味。
  林闻方没有觉得诧异,算算时间也差不都。朱芷的英雄机甲诞生在即,岳羽音的那台也是,现在他不准备再用游侠,估计还需要从安莲这里的列表里找些合用的技术,重新设计自己的英雄机甲。英雄机甲的作用已经被认可,对于提高技术体系的深度广度也很有帮助,军方和复星集团都极为重视此事。
  “怎么了?”林闻方耸了耸肩,很是随意地问道:“那家伙的水准不比我差多少,在这方面,还有姚乐呢。现在这种事情我可手生得很。”
  “唉,跑不动啊。我铁人II难度8级通过,但机甲的操作总是不对劲。我知道是知道是体能问题,你找于肖他们也是为了这个事情吧?我不可能成为一个肌肉女,相信以后也不是人人都能在体能上超越常人那么多,所以走的是智能辅助加强,用尽可能省力的方法来操作机甲,用的是动作捕获直接输出技术,但是,没有了阻尼之后,动作一直会过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安莲苦恼地说:“我们这边解决不好,只能找你这个操作体系的专家了。”
  “动态捕捉直接输出?”林闻方诧异地问:“你居然搞这套?我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啊,这是我觉得最没信心,而且成本最高的操作方式了。”
  “总有些人,觉得你说的未必正确,而且,我对你的支持也未必客观。”
  “哦?有多主观呢?”林闻方笑着问道。他随即意识到这话说得很有问题,有些调情的意味,连忙咳嗽了一声,说:“今天我刚和朱芷说,大家最好都客观一点,大事为重啊。这个……”
  “你有没有觉得你现在自我感觉太好了一点?”安莲皱了皱眉头,没好气地说。
  “哈哈,难免啊。”林闻方想了想说:“今天拜访了于肖那边,又听你说起这个技术,倒是让我觉得,似乎我们有更严重和深刻的问题需要解决了。”
第421章
思维基点
  “以非接触式的动态感知为操作基础的机甲,本质上现在的机甲体系已经发生了变化。音儿的机甲可能在这方面走得更极端一些,但那是我犹豫再三之后的决定。毕竟她不是专门的军事人员,没有时间进行长时间和大量的身体训练。但是,你会这样来解决体能瓶颈,倒是让我有些意外。”林闻方笑着说:“你的机甲需要大量的电子装备来辅助,需要极强的整体计算能力,我想,以你的性格和掌握的资源,恐怕甚至专门开发了芯片和其他技术架构来让这个系统成立。但是,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命题的小小表达:我们对机械、电子,对外在条件的依赖到底有多大。”
  林闻方的话让安莲一下子愣住了。可以看出,林闻方在进行的思辨已经完完全全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对技术的依赖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痼疾,似乎还无法摆脱。复星集团作为海夫纳学会最重视技术的一支,在这方面可能走得比别人更远。对技术和人类关系的思辨虽然一直也在进行,但由于一直以来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得出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似乎并不介意对技术的依赖。
  “你的意思是,于肖他们在搞的,是另一个大方向吗?”安莲问道。
  林闻方耸了耸肩,说:“大家的根本目标都是未来,其实都是为将来人类走向宇宙做准备。不过,除非于肖能够将铁人系列方案推展到小说里修仙练体的高度,不然说这是个大方向就是扯淡了。我们都知道宇宙里的环境到底是怎么回事。铁人系列方案是一个庞大方案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超级士兵计划。超级士兵计划里的不少装备现在都已经在实用阶段,包括多功能全隔离战斗服、个人战场信息化装备、急救维生系统等等,其实,那就是一个没有动力的机甲了,完全以人自身作为动力来保证持久的战斗力。说人体是第一序列机甲……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无稽。相比之下,我们的机甲更复杂,对技术条件的依赖更大,同时也出现了技术应用方面的分野。从猎人开始,其实我们对技术的依赖不断在上升。猎人机甲哪怕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靠着人体自身勉强也能动,本身只是个沉重一点的助力体系和一些装甲罢了。甲士就不同了,甲士是所谓的典型性装甲:依赖技术,依赖于机师的操作,越强的机师能发挥的作用越大。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可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主流,就是这种典型性机甲。然后,你的英雄机甲,还有岳羽音的那台,可能就得算是超级系机甲了。战斗力更强,对乘员的保护更好,作战手段更丰富,技术含量更高,但操作机甲的门槛更低。我知道你们最爱进行技术的思辨,那你想像一下,这种体系发展到极限是什么?”
  安莲没有吭声,这是复星集团早就推演过的东西,有关人类未来的东西。早在海夫纳学会建立初期就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全面论述了。是个人就会操作机甲或者是类似的机械,生活的全部都依赖于此,而人本身的机能集中于思考,也就是大头小身体的人类未来想象。
  林闻方微微笑了笑,说:“我知道想的是什么,的确是这样的。在我的角度来看,你有你的担心,我有我的担心。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必然,但真要走到那一步那人类就被机器统治了。你担心火羽,或者是现在以及以后诞生的任何人工智能统治世界,和这个有区别吗?不过是有思想的机器和没思想的机器的区别罢了。”
  安莲苦笑了一下,说:“你该不会是不想帮忙,在找接口吧?”
  林闻方平淡地笑了笑,说:“我现在想做什么或者不想做什么,还需要找借口吗?”
  安莲无奈地点了点头,说:“好吧,的确如此。”
  林闻方说:“走吧。看起来今天的预定议程多了不止一项。”
  安莲耸了耸肩,说:“我对你所说的被有思想的机器通知还是没有思想的机器统治的概念持保留意见,其他的……我们回头再谈好了。”
  会所地下室的面积大到林闻方瞠目结舌,一间间宽阔的图书馆、阅览室、机房、研究室等等都环绕着电梯,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展,林闻方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第四圈的外层,那应该距离电梯已经有200多米了,似乎已经不在汉京一号会所的地下了。
  安莲解释道:“这里附近一大片地区都是我们集团的,应该说……以汉京一号为中心的九个街区都是我们的。当然,表面上看起来不是。这里有几个出入口,工作人员平时都通过其他口进出。大部分人都有掩护身份。至于你,你要是从其他口出入,那才更引人注目吧?”
  林闻方苦笑了一下。地位真是个怪物一样的东西,现在的他的确有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并不太多,但看到安莲亲自作陪带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大家还是表现出足够的诧异。或许也说不上是陌生人,林闻方可是穿着军装的,肩膀上的将星,手臂上的机器人绣标都足够表明身份了,何况林闻方还没少在联邦各种媒介上露脸,认识他的人太多了。
  “会长,您这是带着林将军去哪里呢?”一间办公室里忽然探出一个脑袋,用尽可能漫不经心的语调问道。
  “哦,林少将现在是协会的盟友,我带他来这里了解技术资料。耿芒刚才就是去准备的。”
  “好吧,不过不要涉及我的领域。”说完,脑袋就缩了回去。
  安莲耸耸肩,说:“信号分析系统专家,雷洛。”
  林闻方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不以为意。信号分析系统在机甲的系统中占到的比例其实挺大的。从观察、目标分析、信息提示、数据库管线、结果判定与数据链共享等等子环节都涉及到相关技术。这个雷洛看来对自己意见很大啊,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当面跳出来这么折腾。
  “这样的多吗?”林闻方问道。
  安莲随意地说:“谁知道呢。这种问题上我可不需要听我的下属的意见。”
  林闻方笑了笑。安莲这么说已经足够了。她受到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不止一个人反对让一个学会之外的人来了解,或许还要分析研究他们的技术体系。对于自诩领先世界平均水平多少多少年的他们来说,别人能看懂他们的设计和意图本身就是一件足够羞辱的事情了,能看懂,那意味着他们的技术没有比现在的通行技术领先一代以上,这就足够他们认为是失败了。
  很快林闻方就来到了整个地下研究所最宽阔的房间,安莲的那台机甲和一系列的高性能计算机分别放在房间左右两侧。这里显然是为今天接待林闻方特意安排的,恐怕地下研究所里相当不少人不希望看到林闻方到处乱跑。
  “我先看看机甲好了。”林闻方淡淡地说。
  安莲的机甲在操作上的确是非常轻盈。座舱是半悬垂式,机师坐在里面主要靠着腰部、胯部和上背部的靠垫支撑和固定,其他地方都是用纤细却坚韧的合成丝质制成的动作捕获的外罩衣。整个人坐在机甲里之后,座舱里会亮起一均匀的浅蓝色灯光,捕获系统的外罩衣表面,那一个个反光点都会亮起来。座舱内的摄像头能够更好地追踪每个反光点,然后转换成机甲的动作。这套内部捕获系统的确是非常先进,对动作的感应精度和响应速度都很高。机甲的操作系统高度智能化,因为动作捕捉虽然能呈现大部分的动作,但由于座舱结构的问题,一些身体重心、高度调整的姿态无法呈现,机甲可以通过口头、组合动作等等来将这些动作呈现出来,遇到紧急情况,机甲可以自己反应。
  总的来说,这套操作系统让人很是惊艳,但恰是因为动作捕捉需要的空间比较大,让这台机家虽然有着灵活的动作,但本身体形也是目前所有机甲中最大的。其他机甲,机师都可以直接钻进座舱,不用任何其他装置的辅助,但这台机甲却在膝盖内侧的位置设计了一个梯子,可供机师上下。
  机甲采用了多点动力,那种电动机是林闻方从来没见过的,输出功率非常大,而且安静无声,电动机里采用的居然是液态轴承。这种技术以前基本上只在很小型的电动机上使用,比如硬盘啊,光驱啊之类的。那么大号的液态轴承,制造难度可不是翻了几倍的问题。电力分配系统和电池也是围绕着这种发动机来设计的,可靠且耐用。动力传导采用多项差速齿轮组来进行,一组组的复杂的齿轮看得林闻方瞠目结舌,但这样的齿轮组不但动力分配非常准确,耐用性好,本身的损耗低,还能够让机甲做出尤其复杂的关节动作。
  林闻方还没看完整台机甲的特征就觉得,这玩意应该就是复星集团的研究部门的炫技之作了,不然没道理用那么多让人头痛的技术。
第422章
炫技
  雷洛一直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关注着林闻方的一举一动。在这个地下研究所里,大部分的程序都是他牵头编制的,不管是安保监控、内部局域网的信息分享平台、内部的即时通信工具等等,他这个信号分析系统专家都很擅长。这些平台的建构让雷洛在这个地下研究所里有这相当超然的地位。当然,他不会拿自己去和某某人比,那是能够进入集团高层的技术人员,和自己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只是,现在来的是林闻方,一个外来者,一个要涉及到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的外人。一想到林闻方会接触到他们从小到大浸染长大的技术环境,许多人就心里不舒服。要给林闻方一点颜色看看这可不仅仅是雷洛自己的主意。
  监控摄像头实际上这个时候在向整个地下研究所的各种技术人员实况转播工作间里的发生的一切,同时,设置在那些高性能电脑上的信息传播节点则可以将林闻方所做的任何操作都反馈给大家,到底他在技术方面有多真材实料,大家一看就知道了。一些不怎么反对林闻方进入集团的人,其实也挺关注这些,一个个也都打开了电脑,调出窗口,一边吃着地下研究所特色的可丽饼,吃着燕麦黄桃酸奶,一边看着林闻方在工作间里的举动。
  林闻方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些传播节点。作为魔眼系统的开发者,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信息安全专家,他对这种东西太敏感了,但林闻方并没有切断这些信息传播。既然大家对他来到复星集团有疑虑,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一味对抗绝不是好办法,尤其是在技术人员的圈子里,为了对抗而对抗是很傻的举措。当初他凭着自己的技术和意识折服了一大帮疯狂的技术人员,这才有了现在的天耀制造、天耀智能的技术团队班底,为什么他就不能折服复星集团的这些人呢?
  林闻方没有将这个情况告诉安莲,而是一边和安莲交换着机甲操作的看法,让安莲想明白她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机甲,一边不动声色地将腕上电脑和工作间里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了一起。随着林闻方激活了一段程序,一些变化在每个人的电脑屏幕上发生。
  “您好,我是林闻方的数字助理,鉴于您对他的工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解说林闻方的工作内容,便于大家理解。”
  一个Q版的可爱的女生卡通造型在屏幕上弹了出来,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秘书,先向大家鞠了一躬。她的头上冒出风格很一致的对话框,里面显示说话的内容,但下面还有两个选项:语音模式和虚拟偶像模式。
  选择语音模式,这个小小的程序会立即下载一个语音包,然后全程用清亮的声音解说林闻方在工作间里的操作,准确、温和,虽然不多用术语,但每个细节都清清楚楚。虚拟偶像模式同样会下载一个程序包,然后会将屏幕锁定在全屏,一个虚拟投影出现在画面中,就好像工作间里出现了第三个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虚拟投影都看不出多少破绽来,无论是动作还是光影细节,似乎都非常完美。但这个虚拟人物却会不断冲着镜头,指着林闻方的动作进行解说……
  雷洛稍微试了试,额头上冷汗就涔涔而下。他对天耀集团的产品线非常了解,他知道那个虚拟投影的人物就是天耀娱乐在运营的三大虚拟偶像之一的雨晴。这也是三个虚拟偶像里人气最高的一个。可是,在平台上和虚拟偶像交互,和在自己的系统里看到这样的情景,感觉完全不同。这里面牵涉到太多的计算了,系统要在一瞬间将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分析清楚,不仅是工作间里的房间结构、光影散布,人物的动作和动态等等,还包括林闻方在操作的那些东西,要瞬间给出解释并转化为合理的语音。这里面是多复杂的一个计算流线啊,牵涉到信息分析、人工智能、语音语义系统、光学分析系统、渲染引擎等等……但林闻方就能随意地抛出这样的一个程序来。这个程序是如此小巧如此精致,却又是如此无孔不入,以至于这个程序直接进入到大家的电脑的时候,大家还没意识到。内部防火墙也是雷洛的作品,虽然他不觉得自己能够和林闻方在这方面相提并论,但也没意识到差距居然是如此之大……可是,这个程序来做什么来的?解说?雷洛想到这个,就不由得心里发苦。林闻方这是在挑衅,是在炫技,是在告诉你们:我做的事情,你们未必看得懂。
  可是,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却发现,似乎的确需要一个这样的解说,林闻方在进行的操作,他们的确看不懂太多。
  林闻方查阅了一下安莲之前的机甲操作记录和练习成绩,询问了一下她的作战方式之后就动手对机甲的操作系统大动干戈。林闻方一开始动手,雷洛就觉得一股热血冲上了脑门:他居然直接对核心处理组件下手了。
  原先的核心处理组件将光学、声学、红外等等观察系统,战场信息共享系统等渠道接收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之后再反馈给机师,由于复星集团在芯片技术、计算技术上的领先,信号采集系统上也有很大优势,实际上这个核心处理组件是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过滤的过程。但林闻方却将这种处理管线完全打破了,原先线性的采集、分析、提交、呈现的线性流程变成了并行流程。林闻方将机甲内的目视瞄准设备的高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根据机师注意力集中的目标来选择呈现什么样的信息。
  假如安莲注意到的是200米之外的某个目标,那所有的信号采集系统都会聚焦这个目标,提交一系列的相关信息给她参考。当她转换目标的时候,系统也自然而然地跟着转换目标。系统的信息采集功能始终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但有选择地呈现机师需要的信息,而不是按照程序遴选出来的信息,这似乎更符合战场上的需要。仅此一项修订,就足以显示林闻方对机甲作战的了解和战术素养之高。真个系统里,能够凌驾在机师的自主选择之上的,只有紧急情况提示系统了。在机师聚焦注意力的目标之外出现已经锁定瞄准自身,或者出现在相当近距离,或者身侧、身后的敌对目标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将该目标高亮提示出来。当然,是不是要进行应对,选择权仍然在机师自身。
  这是项说起来简单的设定调整,可实际上牵涉到了多项核心算法的改动。尤其是将原先的过滤系统去除,差不多是重新编写了一个过滤、呈现联动的核心组件,这意味着林闻方完全不认同雷洛原先的做法,认为他的过滤程序不符合战场需要。雷洛的确没在战场上呆过,如果林闻方只是简简单单地修改程序他也就认了,他不可能和林闻方比战场经验。但是,当初雷洛编制这个线性管线的核心程序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但林闻方进行这些调整,用了还不到半个小时,几个组件连接在一起,看起来非常平顺和谐。这让整个研究所上上下下都觉得简直难以置信、难以想象……林闻方居然只用了四个公式,然后用不到700行程序就写完了这个核心组件,然后尽可能地使用了原先的接口,让整个程序连接运行起来了。按照他自己对安莲所说,先试试看,要是好用再做程序封装好了。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林闻方除此之外,只进行了一个调整,就彻底改变了机甲原先操作上的所有问题。他居然直接将系统的动力输出、阻尼直接和目视操作系统连接在了一起。现在的目视操作系统除了瞄准,也同时能够进行各项选择和调整,由于复星集团这方面采用了精度极高的设备,林闻方能够使用这方面更多的资源。他将系统和观察系统结合在一起之后,注入了一段新的程序,程序能够通过对机师的瞳孔、表情等等的观察,结合目标距离、方向等等数据,将整个系统的操作阻尼和机师的注意力专注度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机师越是专注,整个机甲的阻尼体系就更有利于做出更精准的动作……
  这个设计太天才了。如果说之前的调整是因为林闻方非常了解战场,非常了解战场上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知道要如何去应对那样的场面,那现在这个调整,则表明了他几乎瞬间就洞悉了复星集团的这台英雄机甲上应用的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劣势,知道如何将优势发挥到极限,如何去趋避那些不利因素。这只是林闻方第一次看到这台机甲,接触到这台机甲的全部内部系统,但用了不到四个小时,他就已经做到了雷洛他们忙活了大半年都没做到的事情。没有比这种事情更打脸的了。
  但是,也没有比这种事情更能让大家服气的了。这样的林闻方,即使排斥如雷洛,也实在兴不起任何抵抗的念头,他现在想的是,怎么修补一下关系……这种大拿,能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真的是受益无穷啊。
第423章
不同种类的英雄(一)
  “觉得如何?”看着安莲在虚拟的环境里尝试使用调整过的机甲系统玩得不亦乐乎,林闻方松了口气,问道:“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实机尝试一下?”
  “好啊。”安莲愉快地回答。经过林闻方的调试,她明显感觉到整个机甲的操作感觉完全不同了。林闻方向她解释了进行了哪些调整,她知道这些调整不容易,但她毕竟不是搞技术的,觉得林闻方那么快就能够做好这样的调整,应该不太难。原本她预计要让林闻方来个几次才能落实机甲系统的调整,没想到他三下五除二地就都搞定了。现在的时间对于他们这些并不把常规作息太当回事的人来说,还真的算是挺早的。既然林闻方有兴趣去试试机,那她当然也乐于奉陪。
  “耿芒?”安莲按下了通信器,吩咐道:“准备一架青鸾,我们去研究院。”
  “收到,要带这边的团队过去吗?”耿芒回答道:“或者我们直接去机甲师那边?”
  “带上团队。”安莲想了想之后,肯定地说:“那边的场地好一点。不介意的话,帮我叫醒朱芷小姐,我们可以较量一下。”
  林闻方耸了耸肩,很无所谓地说:“要不我让音儿带着机甲也过去吧?这次调整的这个平台很有趣,我想她也用得上,一起调整好了,正好几台英雄机甲可以一起比试一下。”他想了想,说:“也正好可以一起修。”
  安莲笑了笑,很愉快地接收了林闻方的说法。几台机甲凑在一起,所谓的比试无非是大打出手一番。林闻方虽然不准备多用游侠机甲,但好歹摆在那里,要用也拿得出来。耿芒的机甲早就调试好了,但一直没有机会拿出来试用。耿芒也是大忙人啊,不管是北方工业集团还是机甲研究院都是一大摊子的事情,今天要不是安莲和林闻方特意嘱咐,他也未必会到地下研究所来等着。现在正好凑一起,他那台机甲也可以让林闻方出手调校。至于机甲师和天池山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朱芷的机甲,以及天耀集团自行研发的岳羽音的机甲,大家也都很有兴趣。不过,这么一次突如其来的试机,注定不可能是几个人凑在一起自娱自乐。安莲和林闻方立刻就分头通知相关的机构。机甲研究院的值班科学家们会立刻打包启程,前往机甲师,军方也会派出以徐拂为代表的团队来现场观看。军方早就习惯了机甲相关的这些单位在时间和日程上的不着调,不以为忤,相反的,他们略略吐槽,然后立刻找直升机过来,反而更能和机甲师、研究院、复星集团的人更好地打成一片。关系好了,各种资源自然就来了。赵臻铎卸任之后,军方和复星集团的大规模合作重启,不必太在意赵臻铎的反垄断态度了。一直以来,军方和复星集团的关系就非常不多。
  但是,这次紧急召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完成。毕竟一大堆机甲和相关的设备要全部运到机甲师的驻地也挺麻烦的,林林总总加起来好几百吨东西呢。让林闻方没有想到的是,复星集团召集起来的技术团队里,雷洛等人赫然在列。
  当第二天早上,林闻方稍事休息,从营房里出来的时候,他看到的就是复星集团极尽奢华的技术团队。雷洛没有好意思直接凑上来说什么话,而是认真地在那里对安莲的机甲进行最后的调校。安莲没有战斗任务,她的机甲自然也不会奢侈地准备一个复杂庞大的团队,而是尽可能地使用复星集团现有的资源。耿芒也是如此,他的英雄机甲甚至没有用研究院和复星集团的任何资金,全部个人出资。他有这个家底,也就越发不愿意留下任何以权谋私的劣迹。
  耿芒的机甲驾驶能力相当不错,但他的那台英雄机甲看起来却是那种厚重的,不挑剔操作的类型。当然,这只是表面上来看。耿芒的机甲被命名为陨星,采用了非常先进的多层复合装甲,武器则是一门用来抛射弹药的双轨电磁抛射器和一面巨大的塔盾。抛射器和机甲差不多高,外形非常粗壮,坚固度也足够直接用来当近战武器使用,所有陨星机甲没有再配备双手战斗刃,只是另外配备了两支短匕首和两支短枪。陨星看起来厚重,但远程和近战风格非常不同,远程投射弹药的时候,由于电磁抛射器非常安静,很适合进行偷袭。抛射器的最远射程有8公里,虽然因为抛射弹药的初速度比较低,这个距离上要保持精度必须采用先进的末端制导弹药,但这种技术现在非常普及了,成本也不高,反而让陨星有了多种多样的远程战术。就近战而言,陨星则是靠着大功率和厚重的装甲,可以扛着敌人的攻击进行作战。按照机甲研究院的实际测试,陨星的装甲抵抗120毫米的坦克炮直射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也是目前全世界机甲里防御性能最理想的一台了。由于体形比较大,这台机甲采用的是全连杆助力操控系统,虽然比较原始,但可靠性极高。这也是考虑到了这台机甲作战的方式会非常粗暴,有太多承受冲击的机会,可靠性必须摆在第一位。同时,由于体形也是目前英雄机甲体系里最大的一台,这台机甲能够装载连续作战十二小时以上的电池组,续航力同样是第一位的。看到这台陨星,林闻方也跃跃欲试。
  朱芷的机甲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设计,这是所有英雄机甲中唯一一台不强调单兵格斗能力的机甲,准确地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台强调速度、灵巧、精准和隐密性的刺客机甲。机甲体形相对比较小,但有着非常出色的速度,运动系统完全重新编程,让朱芷的操作动作可以转化为复杂而精巧的连续动作组,几乎每个动作都是自动凝聚全部功率进行发力。压低重心全力奔跑的话,这台名为魅影的机甲可以达到149公里每小时。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速度,几乎没有什么对地的制导武器可以锁定、瞄准。现在不过哪个国家的陆军,对于对地制导武器的要求不过是最高100公里可以准确锁定瞄准而已,地面作战的节奏总体来说和多少年前并没有太大提升,哪怕样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魅影机甲的主战武器是一门加长身管的100毫米单发狙击炮,备弹40发,一台三管20毫米转管近战武器组,备弹300发,一长一短两支特别按照朱芷的要求设计的格斗刃,以及一个可以脱卸的,能够装载40枚炸弹的爆破物舱。魅影的关节、动力、传动系统都是重新设计的,采用了许多新材料,但并没有太多没经过验证的技术。这也是考虑到魅影在战场上其实有很多陷入包围的可能,可靠的技术比先进的技术更实在,而且,这些新材料和新的传动体系,能够将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也更适应高速运动和潜伏狙击。虽然轻巧,但这台机甲的卧姿射击的时候,有最为理想的舒适性……因为这种情况下保持一个姿态的时间最长,林闻方和机甲师的技术人员们用了大力气优化座舱的舒适性。在正常的40到100公里时速之间,魅影机甲的运动噪音仅有47分贝,几乎内部全部的机械运动都非常静默,要追踪魅影,估计也只有依靠对步频进行追踪了。
  相比于低调无比的魅影,岳羽音的机甲却是走了另一个极端。岳羽音可不是战斗人员,仅仅是出于对机甲的兴趣,以及培养天耀集团内部的技术团队的考量才制作这台英雄机甲。岳羽音的体能是好不起来的,当初多年轮椅生涯让她的体能近似于无,虽然之后断肢再植之后不断锻炼,但亏掉了那么多时间和体能,不是那么容易补充起来的。天耀集团的研究所明白这点,他们设计机甲的出发点就是轻巧灵动,完美适应岳羽音的操作风格。至于武装什么的……天耀集团的那些家伙还真没考虑太多。虽然岳羽音的PK技术其实挺不错的,但哪里有让集团老总上战场的道理呢?倒是他们正在为萨科夫打造的机甲,更具战斗力一点。岳羽音的机甲通体洁白,外装甲全部采用高科技陶瓷,在镜面打磨、钢琴漆表面处理之后,又加上了集团最新科技的防污涂层。几乎任何污垢、不管是粉尘、液体还是别的什么,在表面都停留不住。这种涂层光是刷上装甲片就是一项很先进的技术了,非常麻烦,非常考究,容错率极低。这台被命名为天使的机甲,采用了天耀集团刚刚发展成熟的一项动力技术:电磁关节。不过,由于电磁关节刚刚起步,还做不到环形的电磁关节,而是每个关节处有六片关节导轨,根据动作不同进行输出分配。这项技术的难点不在于电磁关节本身,而在于如何节能,如何控制电磁外泄,对其他的电子元件产生干扰。天耀集团完成了这项技术之后,已经准备在林闻方的下一台英雄机甲上采用更先进的电磁关节系统了。天使机甲的反应速度极快,座舱内对于过载等都进行了优化,可以让岳羽音在最低的身体负荷状态下做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虽然对机甲的电磁稳定性有信心,但天耀还是开发出了全新的全隔离战斗服,不但能隔绝电磁信号对人体产生的任何副作用,更能够帮助内建的系统更好地感知机师的动作。天使机甲的武器系统稀松平常,但天耀集团将刚刚完成的附件也拿出来,倒是让大家都把下巴惊掉了。天耀集团居然开发出了机甲用的“翅膀”。翅膀附件居然是照着鸟类的羽翼结构进行仿生设计的,只是每一根羽管都是一个矢量喷口,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只要有三分之一的羽管喷射空气,就能够支持本来就很轻的天使机甲腾空。由于还没来得及设计软件,这套羽翼现在只有聊聊几种飞行状态,更别提有复杂的空中机动动作了,但光是能飞起来这点,就足以证明天耀集团研发部门到底有多强,也有多无聊了……这完全不是事先给他们的课题,但他们不但完成了,看起来还很有前景的样子。这套夸张的玩意拿出来之后,大家都纷纷围拢在周围仔细琢磨着……机甲难道要开始空战流了?至少,天耀提出了这种可能性。
  加上林闻方的游侠,现在这五台英雄机甲,代表着机甲领域不同的技术风格导向,至少是人形机甲的技术导向,是现在最新技术体系的集成。五种机甲,在动力、传动系统、武器配备、座舱配备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光是将这些技术列出来就让人心潮澎湃。徐拂本来就对机甲作战的前景非常看好,看到这种形同技术展示的盛会,更是激动得不能自己。在机甲师环形营房中间的宽阔的场地上进行的各种测试,几乎每次都有新的指标记录被打破。他们都明白,这些目前绝对是世界纪录了,莫亚的那些机甲在这些指标上压根没办法相提并论。但是,其实比较可观的也就是这些数据了,在场的无论官兵或者是技术人员,都知道等下所谓的实战演练其实没什么意义,不说明问题。这些机甲的设计风格、特点,与之匹配的战法都不同,实战怎么打法?可是,不打的话,却又辜负了大家把机甲弄到这边来的一番麻烦。
  林闻方不断在做各种调校,将几台机甲的状态都调整到了比较理想的状态。有时候只是几个参数,但可能机甲的操作特性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岳羽音问起到底怎么实战演练的时候,林闻方正趴在操作台上,在反复演算几个公式到底是不是正确……这些机甲的操作方式都有很大区别,战力体现也很难用一套方法来全部圈进去,哪怕是之前没多久才指定的那套规范。可是,机甲的评估又不能没有标准,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粗略的标准都行。岳羽音问林闻方的时候,他脑子里塞满了这些想法,对岳羽音的问题,他几乎下意识地回答道:“个人战结合团体战,就都解决了。近战吃亏的机甲也就是你和朱芷,但你们又不是近战不会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