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236

  他下意识的说法,立刻让这一天的日程有了越来越详细的安排。
第424章
不同种类的英雄(二)
  林闻方稍微在几个操作台上忙了一会,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了军方和技术协作部门的一些文件。这些都是他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等他再回过头来关注机甲的测试的时候,除了他的游侠之外,四台机甲已经2对2很愉快地战成了一团。分组形式他完全没预料到,居然是岳羽音/朱芷对安莲/耿芒。从一般的准则来看,这似乎是很悬殊的一对对战,安莲的机甲各方面性能都很出色,性能平衡,战术丰富,陨星机甲厚重而有威势,和安莲倒是能够优势互补,另一边不管是天使机甲还是魅影机甲,却都是特质非常鲜明,特定状态下的性能无可取代,但似乎并不太适合有限空间里的机甲格斗……
  可是,实际打起来完全不是大家预料的那个样子。
  原先,机甲师上上下下还在担心岳羽音会不会在这种场合里顶不住,毕竟岳羽音是民间身份,还是他们师座的女人,更是机甲师的技术顾问,大家对她都很有好感。相对的,影魔部队的指挥官安莲以及北方工业集团的总裁耿芒,就不是那么亲密了。
  但等开打之后,士兵们发现他们对岳指导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个看起来娇弱的女子,在机甲作战中的天赋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机甲师的内部对战已经形成了惯例,为了提高拟真度,火药武器内使用的都是空包弹,后坐力等和真实的弹药一点区别都没有,同样会干扰到动作,至于损害评估等,则全部交给了机甲师内部开发的对战程序,并以数据链接口的形式即时共享。不过,这种程序其实并没有让机甲师的机甲维修率下降。现在只要进入了环形营地中间的空地,大家都偏向于近战格斗……不管是拳头还是格斗刃,造成的损害可都是实打实的。
  天使机甲使用的格斗刃和标准版略有区别。天使机甲的格斗刃可是天耀制造集中了几位大师级别的技师合作制成,比标准版战斗刃长了五十五公分。但这还不是最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这支战斗刃实在是华丽到无法形容。握持的部分采用的是表面有细密防滑颗粒的蓝色硬质塑胶,两端的金属护手全部都是立体雕塑,全手工打造。剑刃主题用的是新品种的钛合金,在强度高于普通战斗刃三成以上的同时,重量甚至比普通版本战斗刃要低一些,至于造价这回事,天耀集团的技术人员们在这台给老总打造的机甲上就从来没考虑过。剑刃表面布满了铭文,那是一篇有1900字的战斗祷文。这种铭文不是蚀刻而成,而是采用了两种金属混合熔炼而成。现在这两种金属的氧化还在进行中,等再过一段时间,两种金属会逐渐趋向于同样的颜色和质地,表面的铭文会消失……然后,当这支战斗刃浸润了足够的鲜血,或者是机油之后,铭文又会逐渐显示出来……光是为了这种表面工艺能有意义,这支战斗刃不会在显露它最华丽的一面之前就夭折,技术人员们就动了不知道多少脑筋。无论从强度、对各种环境的耐受性、战斗效率等等都可以说是做到尽可能地完美。按照技术人员们的说法,他们打造的可不仅仅是一支漂亮的战斗刃,而是机甲时代的第一件神器。
  岳羽音上阵只带了这么一支战斗刃,从一开始就让耿芒和安莲都有些错愕,但当开战之后,他们才发现,机甲本身已经足够灵巧,再加上轻装化,岳羽音驾驶着天使在一开始就将分组对战逼入了自己的节奏,并且一个人就压制住了耿芒和安莲两个人。
  驾驶着天使机甲,手持华丽的双手长刃,岳羽音表现的如同一个战天使,她的每一击都迅捷准确,目的明确,不断在压缩和控制两台机甲的空间。她自己则闪展腾挪,用灵巧的步法规避着安莲和耿芒的攻击。雪舞步法就是岳羽音创造出来的,现在已经是机甲师人人都能接触到的技巧,在岳羽音编制的技术说明书和教程之外,机甲师上上下下又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使用技巧,似乎是让这套步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当大家看到岳羽音使用的雪舞步法,才发现自己原先照本宣科的练习,可能并没有摸到雪舞步法的精髓。
  雪舞步法原本一直被认为太细腻和琐碎,而大家又缺乏林闻方那样结合自身的技术风格,将雪舞带入另一种韵味的技术能力。但是,当能够充分发挥岳羽音的操作能力的机甲出现之后,大家终于看到了雪舞步法的真面目。那些细碎的小步法,配合着机甲的重心移动,变成了极具美感和魄力的战斗方式。连续的琐碎的移动,像是一点一点在滚动着的雪球,不断积累着力量,直到岳羽音有机会可以发出强力到让人难以置信的攻击。哪怕岳羽音在近身格斗中要同时牵制两人,这种蓄势也没有停下,大家能感觉到天使机甲的动作速率在缓慢地增加,但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忽然之间岳羽音转了半个身,靠着全身的力量斜着斩出一剑,在耿芒手中的塔盾上留下了一道难看的凹痕……
  耿芒一下子脸都白了。这面塔盾可不是样子货,而是不折不扣的装甲板材啊。岳羽音这一击该有多大的力量?要是没有塔盾,耿芒非常明白,要是岳羽音不收手,这一击的力量铁定能击穿所有机甲的外装甲,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可以直接将强度一般的机甲一切两段。他从没想到岳羽音居然有如此威武的一面。
  而从这一击开始,岳羽音将雪舞步法发挥到了极限,也将天使机甲发挥到了极限。使用电磁关节动力的天使机甲,功率输出和动作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不需要有发力的机械运动空间,这让岳羽音的步法更具隐蔽性,往往看机甲的小腿微微一动,仿佛只是脚尖点地那么轻微的动作,整个机甲却能异常迅速地扑向有一定距离的目标,这种突然性和隐蔽性让安莲和耿芒都觉得头痛万分。
  听到几个士兵一脸崇拜地在议论着他们的岳指导的超卓表现,邰清远和霍涤两人相视苦笑。他们和岳羽音的关系比较好一些,也没少和她交流机甲操作和战术等方面的技巧,他们对岳羽音的了解比普通士兵们更深一些。岳羽音的步法可不是开玩笑的,这完全是她当年还没进行断肢再植手术的时候就练出来的底子。她对于腿部动作的细微掌握,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操作机甲的时候,只要机甲的输出功率有极高的一致性,不会波动,她的步点的精准度是以厘米来计算的。有了最贴合她作战风格的机甲,这种精度发挥出来,又岂是一个可怕可以形容的?另外,虽然她不是军人,只是挂名的军方合作伙伴,可大家都忘记了她在《人类》游戏中赫赫有名的音尘雪的身份了么?要说用机甲PK,就场次总数来说,她一个人抵得过机甲师两个营。这种战斗经验,又怎么是耿芒和安莲能比的?
  更何况,虽然她近身压制着对方,但并没有全然要将全部战斗承揽下来,她是个团队意识非常强烈的机师,非常明白朱芷能够给自己什么样的支持。而朱芷,虽然这种有限场地的格斗并不是她的专长,但已经有了岳羽音在前方压制和牵制,当一个强力的远程火力输出还是做得到的。她手里的狙击炮毫无疑问是所有英雄机甲系统中单发威力最强的武器,只要瞅准机会发动攻击,只要一发,就足够给对方机甲造成重创了。同时,朱芷可是机甲师的师长,在机甲战术上的造诣远不是耿芒和安莲能够比拟的。她虽然在一段距离之外进行火力输出,但并不是站桩式的输出,而是不断在跑动,随时做出准备冲前支援的态势,不时在中距离上用转管炮发动攻击,协助岳羽音的近身格斗战术。两个使用有着极端特性的机甲的女子,硬生生将机甲特性和战术默契度发挥到了极限,完全颠覆了大家先前对于胜负态势的预料。
  “看到了没有?这就是机甲和战术的魅力了。”霍涤不胜唏嘘地对手底下的战士们说:“技术比别人好,战术意识比别人强,哪怕处于对自己不利的环境下也一样可以赢。你们这些兔崽子,看你们再不好好练。”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机甲师驻地的各个地方。幸好安莲和耿芒听不见,不然,以这两位的傲气,在知道了自己居然变成了反面典型,还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子呢。但这却是让人无奈的事实,要说性能,安莲现在的机甲可能是全世界最强,无论是技术指标还是实际的操作感受来说都是,但是,安莲却不是能够将这台机甲的性能发挥到极致的人。耿芒也是如此,陨星机甲的特质,在他手里只能发挥一半多,一台英雄机甲被用到这个地步,让场边观看着的邰清远、霍涤、杭逐龙、关欢等人都暗暗摇头。
  就在大家胡思乱想着的时候,战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岳羽音忽然闪身,直接冲击到安莲的背后发动了冲击,将安莲撞到了前面,那个位置正好挡住了耿芒的前进方向,虽然两台机甲不至于撞在一起,但身形都微微一滞。而就在这个时刻,狙击炮一直含而未发的朱芷出手了,她连续射出两发炮弹……然后,战斗就结束了。岳羽音终于给她创造出了一个炫示狙击技术的瞬间:两发连射,双爆头……
  看着这种结果,不少战士们暗自摇头。
  “我们换个组合再打打?”岳羽音有些意犹未尽,直接打开了扬声器大声建议道。
  “好。”安莲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自然希望有机会正名。
  “让我来玩玩?”林闻方被这样的战斗挑动了心弦,忽然按着场边维护人员那边的扬声器对场内说:“耿芒你下来吧,然我用你的机甲,我就不费事把我那台再倒蹬出来了。”
  耿芒很有自知之明地哈哈大笑了一声,说:“好啊好啊。教我两手。”
  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机甲操作能力相比于机甲师的普通战士可能都不会超过很多。毕竟他是一个大集团的领导者,忙到压根没多少时间去练习机甲操作。林闻方操作陨星的话,却可以让他学到许多东西,学到如何将这台机甲发挥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对这一点,他毫不怀疑。
  “2对2的话,你上来就不太公平了吧?”岳羽音嘻嘻笑着说。她知道自己的机甲操作是什么水平,但她完全无法得知林闻方到底到了什么水平,哪怕现在有那个评估体系,但这种评估体系并不能将一个优秀战士的灵感和战术意识这些包容进去。
  “大概吧。那3对1好了。”林闻方的声音很轻快,但他并没有开玩笑。“这样总不会不公平了吧?”
第425章
不同种类的英雄(三)
  当林闻方驾驶着陨星出现在场上的时候,整个场地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场中,大家脑子里想到的是,林闻方会如何赢得这场一对三的比拼?没有人去想林闻方到底会不会赢的问题,甚至朱芷、岳羽音、安莲她们三个都是这么想的。胜利,似乎永远和林闻方站在了一起。她们作为对手当然不会放水,那会让林闻方的胜利变得没有意义。她们会竭尽全力,让林闻方的胜利来得不那么容易,让他的胜利对大家来说都有更多的教益。
  在那么短的准备时间里,能够对机甲进行的调校很有限,主要是在座舱的舒适性,和几个主要的操作位置的固定点上。林闻方和耿芒的身高体重都有比较大的区别,腿长、臂展等数据自然也不会相同。这些调整只需要几分钟。林闻方似乎也只进行了那么点时间的调教。但是,当林闻方踏上场地的时候,几乎所有懂得机甲操作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他们不约而同的感觉到了一种变化,不仅仅是步幅和节奏,而是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大家对林闻方的机甲操作风格都有些了解,将陨星和以前他驾驶的机甲的动作对比,似乎陨星在重现林闻方以前驾驶机甲的动作,哪怕最细微的动作也是。
  那些动作有什么意义么?大家看多了林闻方的操作,或许将那些当作林闻方对自己的机甲的调校,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但当林闻方用陨星同样呈现这些细节的动作,大家就不由得要多留心一些。林闻方在机甲操作方面并不藏私,将他所有能传授的技巧都教给了大家,但是,战斗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伟大的战士,总有一些他自己都无法形容的战斗感觉。
  “我明白了,他的没个动作,联系起来看,都不断地在将机甲的关节系统活化,永远不让任何一个关节锁死。难怪他的动作总是比我们快,他的关节操作细微到这个地步,永远不会从零开始加速。天哪,这是什么样的操作啊。”邰清远首先发现了这种操作的奥秘,一下子惊叫出来。
  “啊?”霍涤、关欢注意着林闻方的动作,不到一分钟也都立刻叫了起来。“丫的这得多出多少操作量啊,这真的能做到?”
  “头儿不是用操作,那就是他的本能了……”邰清远有些灰心丧气地说。如果这是有意识的操作,那意味着每一步、每个动作都要增加至少两到三个步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哪怕最基础的正步刺击这个动作会从原先的二十七个动作关键点变成五十七个动作关键点,意味着这个本来只需要不到一秒就能完成的其实很协调和简单的动作几乎没可能在一秒内做出来。林闻方或许自己也没意识到,但这正是他的可怕之处。邰清远想了想,补充道:“头儿的体能难怪消耗得快。这肯定不是机甲本身的动作库,他驾驶机甲恐怕从来就不用动作库来补充完成,全部是实际操作出来的。唉,这就是差距啊。”
  “练吧……”霍涤恶狠狠地说。
  林闻方的这种操作,岳羽音是知道的。天耀集团出于研究需要,自然会录入林闻方的全部基本动作,然后和机械运动序列对应起来,寻找可以精简和优化的地方。这个发现当初震撼了整个天耀集团,但他们并没有反馈给林闻方,而是希望将这种操作纳入到机甲的研究中,成为天耀集团的机甲的一种独特的优势。林闻方可以自己完成,但天耀集团既然知道了这种情况,他们可以用程序来辅助机师做到这一点。
  岳羽音叹了口气,她知道当林闻方用陨星做出这样的动作的时候,他就已经习惯了这台机甲,掌握到了要领了。岳羽音没有再犹豫,她直接打开了天使机甲上的某组程序设置,让机甲也进入到了这种玄妙的微微振动的状态中,然后,她毫不犹豫地率先发起了攻击。她手持着长刃当面朝着林闻方冲刺了过去,由于天使机甲强大的动力输出特性,她可以将自己的冲击折成Z字形,连续不断地微微变动着轨迹而不会损失太多的冲击力,她一连串的细碎的脚步,要是将没个脚步的发力方向标记出来,大家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步点和前一个有一样的方向。有时候这种调整可能不到一度,但正是这些细密的变化,让她的这个简简单单的刺击变得丰富和莫测起来。
  “天哪,岳指导太强了……这也不是人能做出来的啊。”一些战士一开始还没意识到,等关欢和邰清远开始解说的时候,大家才恍然意识到这个简简单单的刺击有多高的技术含量。
  林闻方自然是不会误判这样的攻击的,他并不担心这个刺击,他此刻的注意力更多地摆在了朱芷和安莲身上。岳羽音的主动攻击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繁复的方式?尤其是刺击并不是有多大威力的招数,增加了操作还减弱了冲击力和速度。岳羽音不过是在用这个华丽到掉渣的刺击给安莲和朱芷打掩护,只要林闻方的注意力稍稍分散,朱芷和安莲都会有更好的机会。
  安莲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机甲的操作还有待磨练,以她的操作水平,一旦进入近身作战几乎就是在给林闻方送菜呢。她很理智地用火炮扫射,靠着计算机强大的辅助能力,她打出了一片弹幕,侵消着林闻方的活动空间,逼迫林闻方只能向着岳羽音刺击的方向迎上去,不能朝着其他方向跑开。
  朱芷从来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林闻方和岳羽音的华丽表现让她无比专注了起来,她连续射出三发炮弹。炮弹几乎是擦着岳羽音的机甲射向了林闻方,由于岳羽音不断的连续转向,炮弹几乎像是穿过岳羽音的“残像”在攻击林闻方。
  “你什么时候练会这招的?”林闻方大声赞叹道。他抢前了两步,略微降低了一点重心,三发炮弹接连打在塔盾上。由于大家采用的都是空包弹,电脑立刻开始计算爆炸威力和光影的干扰,但就在此刻,林闻方做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想到的动作:他直接将盾牌抛了出去。盾牌在地上一顿,然后立刻滚动着飞了起来,直接拦在了岳羽音面前。
  岳羽音眉头一皱,只好朝着边上闪了一下。可她这么一闪,刺击的冲击态势势必无法持续下去。可更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她朝着边上一跳,居然正好凑上了林闻方双手持着陨星那奇形怪状的武器的一击。林闻方当然不会真的要砸碎天使这台陶瓷装甲的机甲,而是在最后关头将伤害判定教给了电脑,自己收住了攻击的势头,然后急退了两步……
  “他是什么时候开火的?”旁观者清,在朱芷和安莲对林闻方采取的极具针对性的攻击感到震惊的时候,场边的大家纷纷注意到了已经在半空中的几枚智能弹药……那是陨星特有的电磁导轨发射出去的。
  “也许就在刚才挥舞那根棍子的时候……他只动了那么几下,这很好猜。”杭逐龙挠了挠头,无奈地说。但没有人嘲笑他,大家也都有这样的感觉,哪怕他们在旁观着,眼睁睁地看着林闻方驾驶着陨星做出的每个动作,但很多事情还是只能猜测。
  在林闻方向安莲冲去地时候,对岳羽音的天使机甲的伤害判定出来了:37%损毁,机师中等程度伤害,操作能力保有50%……仅仅一击,一台英雄机甲就毁了。当然,判定系统的结果未必准确,因为岳羽音的机甲采用的装甲板的测试数据程序里面完全没有,只能按照一般装甲板的强度来计算。但是,这个判定还是很准确的,实际上,由于岳羽音并不是军人,也没有人要求她成为军人,中等程度伤害之后,恐怕50%战力都不会有。不是因为岳羽音没有那种毅力,而是她从来没去熟悉过受到伤害之后如何保有战力,在军队中,这是一门很特别但很有实际意义的学问。
  站得最远的朱芷看到林闻方瞬间解决了岳羽音,冲向了安莲,立刻就准备冲上来配合安莲,可就在这时候,几发智能弹药在她身周落地、爆炸,虽然并没有让她受到什么损害,但这个瞬间让她也丧失了第一时间支援安莲的机会。
  安莲可不会束手就擒,她同样发挥出了平时几乎没可能发挥出来的本市,居然强硬地顶住了林闻方连续的攻击。两台机甲双掌互抵,在那里顶了一秒多一点,然后又各自朝后跃出。
  朱芷发现林闻方居然在和安莲短暂的交锋中,借着位置调整,将安莲定在了朱芷和他趾尖,变成了最好的盾牌,让远程攻击力超强的朱芷几乎完全丧失了射界。要知道,在高速运动作战中,可不是随时能开火的。朱芷必须不停地预计林闻方的运动,来计算提前量,甚至还得考虑安莲的位置,不然很有可能瞄准的是林闻方,炮弹却砸在安莲的身上……
  安莲坚持了不到一分钟,就在林闻方的连续攻击下被判定损毁、出局了。然后,本来就不太适合这种竞赛场合的朱芷,高速回避了林闻方的追击一分钟后,终于被一发智能弹药命中……
  从林闻方驾驶陨星进入到场地一直到分出胜负,前后猜三分钟,但这却是机甲领域目前来看可能是最具技术含量的三分钟。几台机甲都将自身的特点发挥了出来,只是她们遇到了林闻方,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
  看完了这场比拼之后,徐拂若有所思。而两天后,他向军部提交了一份详细地观察报告,建议以这些英雄机甲为基础,简化成下一代的机甲列装部队。机甲部队应该以类似于甲士这样的通用型机甲为基干,以英雄机甲所代表的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为补充,形成特质丰富的作战联合体。通用型机甲之外,速度型、远程火力投射型、侦查刺杀型等等,都应该有相应的地位。徐拂在一份附录中提出让机甲技术受控制地扩散,因为机甲技术体系本身就不太成熟完整。现在问世的这些英雄机甲,在技术体系上差距极大,每一台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在机甲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体系之前,更应该让更多想法和技术注入到这个领域,以高度的竞争来提升联邦的机甲装备质量和研发速度,而将机甲研究院从目前的设计和试生产机构转变成为概念研发、理论探讨和试制一部分特殊机甲的机构,将这个机构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招投标和完善技术体系上。
  徐拂也意识到,一旦执行这样的策略,联邦的一部分机甲技术必然会扩散到其他国家。为了回收机甲研发费用,一些集团肯定会将没有被采纳的机甲设计方案、技术扩散到国外去,并最终让一部分以莫亚为首的敌国收益。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方案会扩大联邦的技术优势。
  提出这样的方案之前,徐拂当然是和林闻方、朱芷和岳羽音、耿芒等人充分交换意见的。耿芒并不希望全部的机甲制造业务都集中在北方工业集团手里。之前那是因为战争中,需要效率,现在虽然时间紧张,可也没紧张到一定要让北方工业集团来垄断的地步,还是有时间去协调发展的。而天耀集团对于能够进入到机甲的研发、生产和军队批量采购的领域很有兴趣——那是当然的,卖军火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特权。天耀集团需要这种特权,这意味着他们从提供机甲零部件向整机迈出了一步,成为不折不扣的真正的军火商。
  英雄机甲的大比武同时催生了新一轮的对机甲操作技术的研讨。机甲师上下都带着一种奇特的狂热情绪苦练着各种越来越高端的技术战术动作。外界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平静了下来,大家都在关门认真做事,但是,就在这种奇异的安静之下,一些异样的东西在不断酝酿……
第426章
事端(一)
  新一届政府有新的想法,徐拂提出的部分开放技术限定的措施似乎是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打破现在研发、生产、应用机甲坚不可摧的联合体的希望。他们已经用了各种方法了,但没有人敢于触怒一支正在备战的军队,真正的有识之士也会努力控制任何可能削弱军队的举措。但是,对一些项目的招标,部分放开对这部分技术的垄断,的确让一些人心里稍稍轻松了些。和民生派集团关系比较良好的西山重工、金兰电子、大江机械联合起来的技术团队绸缪已久,终于在松开了这个口子之后,乘着北方工业集团、天耀集团在整合技术体系,机甲类产品产能严重不足的当口,赢得了两个军区直辖机甲团的订单。西山机甲产业集团拿出的机甲并不尽善尽美,但胜在有特点。
  西山机甲集团主打产品是通用型机甲“雷霆”,军事编号为K-9。“雷霆”机甲乍一看和甲士机甲的外形非常类似,也是略显得有些粗壮的标准比例的人形外形,看起来也像是披着重甲的古代武士。但雷霆采用的却是更安全可靠的设计。雷霆的头部的活动范围相当有限,只能进行45度的俯仰和114度的左右转动,并且这两者还不可能同时达到极限。但由于机甲可以采用外部的其他光学和电子观察装置来补充视野,实际上也不需要全方位的头部旋转。雷霆采用的是双骨骼结构,一个支撑骨骼系统和一个动力骨骼系统相辅相成,设计极为精巧,不但不会互相妨碍,反而大大增强了整体的强度。雷霆的正面采用的是结构极为复杂的混合式装甲,整体的框架上安装了层层叠叠的金属与陶瓷粘合而成的小型甲片,像是古代的鱼鳞甲一样,形成了完整的吸收动能的系统。由于不用考虑头部的活动和视野问题,背面是整片式的三层复合式装甲。再加上整个机甲外面那层薄薄的碳纤维外壳,让机甲的整体防护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不过,正是因为提升了防护性,雷霆的机动性略显不足,功率倒是足够,但由于双骨骼架构,最终平衡下来,整体反应速率和甲士在一个水平线上。
  在节省驾驶者的体能方面,“雷霆”倒是走在了前面。它采用的不是仿生态的操作方式,而是更简单的操作台式驾驶方式。机师双手操作武器,但行动部分基本完全交给了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如果机师的能力足够,自然可以越过系统进行直接的操作,但那可是对手速有着极高要求的事情。林闻方作为军方派出检验机甲能力的代表,在阅读了说明书之后就直接上机操作,结果直接让机甲做出了极为复杂精准的动作,也算是证明了“雷霆”机甲的潜力,也证明了这种机甲很好上手。可是,哪怕是以前玩惯的一些动作,雷霆机甲都没办法完成,比如他现在已经作为招牌的近身攻击技能的正步刺击的连环动作,他在雷霆上明显感觉到手速不够……可天晓得,全军比手速的话,比林闻方快的真不会太多。
  西山机甲产业集团并没有想要一步登天,他们对于进入机甲这个利润丰厚的领域很感兴趣,仅此而已。虽然民生派这次算是给了他们很大的甜头,但他们却也不愿意交恶林闻方等实权派的军人,更是邀请林闻方为他们的“雷霆”修改基础操作系统。林闻方也同意了下来。但林闻方很明白,雷霆的诞生,看起来是解决了机师的体力消耗和作战续航力的问题,其实这是将问题导向了另外一面。它将那些最消耗体力的精密操作都取消了。
  在有数量的情况下使用雷霆或许是个不错的注意,用于战场正面对抗,警卫类任务等等都很好,但在更高端的应用上,雷霆相去甚远。机甲师上上下下对雷霆机甲都不怎么在意。
  西山机甲产业集团围绕着雷霆推出了高寒地带加强型、救灾与消防型、警用防暴型、湿地与沿海地区修正型等几个型号,还迅速建立了庞大的周边武器库系统。在两个军区采购之后,又陆陆续续拿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订单,然后迅速准备转向出口。这种以外养内的方式能大大降低机甲的单件价格,如果不是北方工业集团的产能一直上不去,他们本来也准备出口的。由于现在商务部门和外交部门毫无疑问会倾向于西山集团,北方工业集团也只好作罢。
  本来,短短几个月里取得了这样的进展,一些人已经有些沾沾自喜。可是,北方工业集团、天耀集团、天池山研究所联合推出的机甲标准模块化设计体系,让西山集团的成绩荡然无存。
  虽然英雄机甲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人形机甲的路子,而且外形相差不是很大,所以在那一场比试之后,由邱铭牵头,大家索性搞起了模块化机甲的路线,将各个子部件都以标准接口串联起来,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合。非接触式动态捕捉、骨骼支架式动作感应、电磁动作感应、外骨骼直连四种操作方式;轻装甲、标准装甲、重装甲三种不同的装甲装载方式;擒纵式骨骼系统、电磁关节、多点动力分配关节等一共七种动力和传动体系,还有不同种类的电机,不同容量的电池,已经林林总总加起来不下五十种的近战远程武器,让这一次大家通力协作推出的机甲立刻就成为一整个体系,并且毫无疑问将主导联邦乃至全世界的机甲发展。
  由于部分公开了机甲的技术体系,这种事情瞒不过别人,安莲和耿芒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能瞒住其他人,反而大大方方地公布了基础架构,并且向外界公开征集各个组成部分的新方案。除了软件与操作系统、观察瞄准系统不对外公布之外,动力、传动、座舱、装甲、武器配备、骨骼系统材料、实用附件等类目全部都对外招标了。机甲师担负着主战任务,没有那么大的灵活性,但各个地方的机甲部队都面临各自不同的地理和作战任务需要,需求就五花八门了。有些部队则索性将模块化的优势发挥到极限,需要让部队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按照作战需要进行整备,那就需要多套不同的配备。而且,这部分费用还不用从联邦的军费里出……每个军区几乎都有自己的小金库,也有一些奇奇怪怪不足为外人道的收入。尤其是一些边境军区,实际上边贸上的军火走私就是联邦授权他们在进行的,小金库相当丰厚,这也让之前赵臻铎批下来的资金能够在机甲领域得到更大限度的使用。
  虽然是模块化,但还是要定出标准来的,实际上模块化更适合让一些技术尖子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搭建,虽然比原生设计的英雄机甲会差一些,但想去也不远。但在基干部队全面采用自选配备,那就是在给自己找难看了。机甲师采用的通用型标准机甲命名为“近卫军”,采用的是传统的机甲结构,专门为机甲师设计的改进型多点分配式关节系统,新型安静电动机和动力分配系统,虽然动作控制体系没有做大的调整,但后台软件大幅度重写,尤其是林闻方将之前在修改安莲的机甲的时候想出来的那种随注意力分筛信息和调整机甲力度回馈的软件加入操作系统之后,虽然看起来调整不大,但却能大大降低机师的疲劳。原先驾驶机甲,精神上的疲劳的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太多太杂,必须始终让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了可靠的信息分筛机制,至少精神的疲劳减少了很多。
  从外形来看,“近卫军”和甲士区别不大,但各方面性能都有了飞跃式的提升。经过两个月的定型测试之后,有西山机甲集团的成员参与其中的评测团也挑不出什么毛病,通过了机甲师对“近卫军”机甲的两万台的采购案。另外,就是对侦查、刺杀型机甲“夜影”总计1000台的采购案。
  和近卫军同期产生的则是“魅影”机甲的简化版“夜影”。本来就采用了大量成熟技术的魅影其实改动真不算很大,主要还是在后台软件上,增强了智能化,改动了观察瞄准系统,加强了战场数据通信的保密性和通信距离等。但为了让夜影、魅影机甲能够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天耀集团推出了配套的机甲坐骑“虎王”,装载一门单管20毫米机炮的虎王有着极强的运动能力,能够在山野地形达到100公里以上的越野时速。其实,不用机甲,一般的士兵也能乘坐,只是没有了机甲的自动稳定系统,要骑乘虎王出去跑,那就是活受罪。
  新技术的确在不断提升着联邦的机甲部队的战力,但也随着这些牵涉到极大金额的采购的分流,将联邦国内两派对立的紧张态势一点点揭开。林闻方对此忧心忡忡却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已经努力在弥合着和机甲相关的各种分歧,尽量不让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争端波及到纯技术上,不让任何派别之争影响到军队选择最适合的装备。
  这并不容易,但他的努力也不是没有价值。西山集团现在和林闻方的关系就相当微妙。当机甲师陆续开始装备新型机甲的时候,西山集团也刚好到了成立一周年的关键时刻。他们没有能借着一些有力人士的帮助取代北方工业集团,却也拿到了林林总总4000台的机甲订单。尤其是400台警用机甲,差不多就是林闻方从中斡旋达成的。林闻方不贪图回扣,只提出一个要求:让西山集团专注于研发而不是公关。
  机甲的研发很费钱,不管他们最初是为了什么开始研发机甲,是不是为了政治上的派别之争,但的确他们开发出了有用的技术,补充了机甲技术体系。尤其是能够出口,也能贴补不少军费呢,军费主要流向哪边是一回事,只要切切实实有更充裕的资金进入军队就是好事。
  或许是因为林闻方这种简单而质朴的善意,虽然知道他是天耀集团的幕后老总,也是西山集团要在机甲领域有所建树的最大的技术壁垒,但林闻方还是受到了西山集团周年酒会的邀请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