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236

  “算了,在机房里吃饭,要是让以前带过我的几位老师知道,非抽死我不可。知道现在对机房来说,洁净度其实没什么用了,毕竟是个好习惯。”丁天笑着说,他走到圆桌边上,将工具箱摆在桌上,说道:“你们决定吧,从哪边开始?”
  “按照全网情报分析,预定加入的节点的流量并未突破计算资源许可范围,但为了保证计算资源的冗余,开启E14到E18五个机柜。线缆的连接图我发到你的腕上电脑上。”文毅平和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将对E9到E13,以及F1到F5进行重启和压力测试。根据你以前的工作效率计算,整个线缆安装与割接预计持续3小时29分钟。软件安装预计时间为1小时17分钟。全部完成之后,将进行综合测试,预计时间15分钟。全部完成之后,距离林闻方预定的系统联络与握手事件还有2小时51分钟。”
  “这个……什么叫做按照我以往的工作效率?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你是在吐槽我?”丁天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从工作效率上而言,相比于林闻方,你低了44个百分点。很难想象这是年龄相近的两个成年男子能够相差的效率啊。”文毅不依不饶。
  “要和师座比体能,现在不要说同年龄,恐怕同物种里都是个问题了。”丁天摇了摇头,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了。虽然被电脑吐槽怎么说都是很难堪的事情,不过,那也就这样吧。
  “希望不会有什么意外。”丁天问道:“你们能了解到那边进展如何吗?那种秘密潜入的事情,太多不可控因素了。”
  “有我在呢。”天瞬清冷活跃的声音悠然响起:“今天火羽老大特批我进行远程技术支持,对周边动态进行监控和干扰,我会让那些不可控因素都去控别人去。”
  “你的意思是,那边今天会很热闹?”丁天哈哈笑着问道。
  “应该不会,我并不擅长那种热闹的事件处置方式。”天瞬无奈地说:“尤其是火羽老大特别吩咐,不能出现任何足以上新闻媒体的事情。”
第433章
适当地小题大做
  邢襄、文毅和天瞬能够提供的系统支持是别人想象不到的,但这些攻击行动如果纯粹按照预定程序来执行还是容易让人看出端倪来,至少以后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使用同样的方式做些同样见不得人的事情了。作为资深的系统安全大师,林闻方比别人更明白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要胜过绝对的速度和程序优势。在计算机和网络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人更不可能有任何程序是无敌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林闻方在进入德累斯顿共和国同时,通过天耀集团在德累斯顿的分支机构,运入了一辆看起来完全没问题的系统维修服务车。看起来这是为天耀集团推出的诸多实体产品提供售后服务,运送技术人员和备件的常规的厢型车,天耀集团之前已经陆续引进了几辆了,一点都没有引起怀疑。
  可是,这辆车却是特殊的。表面安装的那套设备用起来没问题,但启动另一个模式之后,这辆“维修服务车”就变成了一辆极其先进的电子战指挥车。通过车顶的卫星天线,车子可以获得足够的带宽连接任何网络,能够将自己的指令通过本地或者其他网络系统分布执行下去,能够同时监控多信道的信息并进行智能过滤,将有关的内容筛选出来让指挥者参考,并迅速按照指挥者的决定,执行预定的程序,或者执行指挥者键入的新程序等等。这种电子战指挥车,全世界只有六辆,其中两辆在机甲师,一辆在复星集团的警卫部队,一辆在天耀集团的警卫部队,除了他们在使用的这辆,最后一辆在天耀集团研究所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每辆指挥车的载体都不同,机甲师里的那两辆采用的就是轻型装甲车来当作载具,但究其根本,设备和程序几乎完全一样。现在这套电子战指挥系统还在测试评估阶段,要不是这次的行动至关重要,林闻方还真不舍得现在就把这玩意拿出来。
  周永达作为资深的情报官员,看到这套系统就挪不动脚步了。这套系统同样采用了林闻方之前开发的根据操作者的注意力深度来调节系统信息过滤方式的系统,林闻方现在很喜欢使用这套系统。但在操作方式上,这套电子战指挥系统采用的却是全虚拟手势操作,非常科幻。运行的时候,厢型车后面的车厢中间会安装一张特殊的转椅,周围一共有六个实体的光幕提供固定的,不断即时更新的信息。但更多的信息则是通过戴在头上的目视光幕进行虚拟投射,能够将周围的景物、建筑等等都虚拟化和数据化,也能够随时切换放大视角,既能够跟踪特定目标,也能够随时查询周边信息,语音、手势的操控方式让系统非常有效率。系统也会自动评估相关信息的权重和相关性,将对正在执行的主要目标任务有影响的部分提交给操作者参考。这种带有自我学习系统的大型程序本来是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学习才能够应用裕如的,但作为人机工学大师的林闻方却能够借用原先自己几次电子对抗和使用魔眼系统等的经验,将那些经验库移植到这个系统里。周永达坐在那张操作椅上稍微尝试一下,试了试在附近的若干个监视器画面里切换,并同时在电子三维地图里注意目标的行动,就迷上了这套简单却极其实用的系统。虽然说是为电子对抗指挥而设计,但其实用来指挥特工的外勤行动也一样好用。
  看到周永达的表情,林闻方就知道大概自己又会被敲竹杠了。他无奈地说:“你先试试看,等一下就要靠你来支援了。你要是喜欢,回头我通过军方和情报系统合作的口子把这套东西给你好了。其实都是利用现有硬件做的,没有任何新硬件,就是在软件设计上有些不同而已。”
  周永达笑了笑说:“这敢情好。情报系统现在外勤活动很多,这可是好东西啊。不过,用来国内反间谍比较好,在外面使用要是万一落到了别人手里,这可要遭殃了。”
  “你觉得我会没考虑做系统保护么?怎么可能什么人都能用。”林闻方淡淡地笑了笑说:“我的自我保护程序,能在完全不被我发现的情况下破解,恐怕没人能做到。”
  周永达赞许地说:“果然是滴水不漏的大师级人物啊。话说,你真的要自己去做渗透?你虽然机甲在行,体能也不错,但渗透可也是专业的活呢。”
  “除了我,估计没有人能够在这点时间里搞定。德累斯顿人的系统也不是我想破解就破解的。”林闻方无奈地说。现在林闻方还穿着一套橙色的工装,那是天耀集团技术服务人员的制服。工装下面却是一整套的战术服。
  “真的要把事情搞那么大吗?”周永达心里还不是很有底。情报战线从来就是静悄悄的,哪怕是实际上非常激烈的生死搏杀和牵连到方方面面的宏大行动部署,可能在进行的同时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不少大事件甚至就是在不知情的行人的目光下发生的。周永达习惯于这样的行动部署,对于林闻方要引动整个伯恩市的行动有些惴惴不安。
  “物质世界里发生的事情足够大,才能让段时间内的信息量暴增不被注意到,我设计这样的行动,初衷和你没什么不同啊。”林闻方耐心地解释道:“如果单单是要在机房里植入一个木马程序以后好进行破坏,那就没那么麻烦了,甚至我都不用来这里。但要让这个机房成为整个监控网络的一部分,还要不知不觉地,至少要进行和本地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的两次系统对接。这个数据流量会很诡异,如果没有掩护,压根瞒不住。等到完成了系统对接,以后这边全都是自动地梳理相关信息,提交给监控中心,然后从监控中心得到各种更新包,那时候流量就一点都不会引人注意了。放心好了,德累斯顿毕竟是盟国,我心里有数的,不会玩得过火,不会有什么伤亡出来的。”
  周永达笑了笑,他相信林闻方在政治和外交上不会那么幼稚。正因为德累斯顿是月海联邦的重要盟国,所以情报部门才会尤其注意这边发生的事情,了解德累斯顿的各种实体和虚拟资源的分布。要不然,这次也不会邀请林闻方来参与行动了。真要在德累斯顿策划什么大场面,搞得腥风血雨,周永达还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合作愉快啊,回头情报部门的信息监控就要多仰仗你了。”周永达耸了耸肩,不以为意地说。完成这次行动之后,他就会回到国内,成为联邦对外情报系统的二把手,到时候有的是要和林闻方协作的机会。对已经逐渐完成系统部署的林闻方来说,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非是在检索系统里增加一些情报部门需要的关键词和名字罢了,但有周永达合作,那意味着这整套监控系统在相当长的事件里都不会曝光,这对林闻方来说就太重要了。
  “开始吧。”林闻方笑了笑,然后打开了车门,提着一个工具袋走进了边上的一栋住宅楼。通过住宅楼里电梯下面的特意留出的通道,他将进入到伯恩市斥巨资建造的应急排水系统,然后进入到伯恩市的地下铁系统中。在繁忙的地下铁系统中,他要陆续穿过四条隧道,不能被任何人发现,然后进入到距离目前他所在的住宅楼足足有4公里的莱德森产业大厦,那也是他这一次要去的机房所在。莱德森产业大厦戒备森严,考虑到里面有许多重要的机构,还不时有各部门大佬来召开相关会议,地下有一条应急的小铁道通向地铁主干道。林闻方会通过这个口进入大厦,然后伺机侵入到地下四层的二号机房。大厦里一共有四个机房,二号机房不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却是关联着所有的网络的数据交换中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在那里,林闻方将按部就班地攻破整个系统的防卫机制,然后让整个系统变成自己掌控信息流动的可观的百分比。按照初始的计算,从林闻方进入地下通道开始,到他完成任务之后撤出,总共只有三个半小时。而其中最关键的可能就是他进入机房一直到他撤出的不到10分钟。
  周永达在林闻方离开之后,打开了电子战指挥系统,淡然地吩咐道:“全体注意:开始吧。”
  首先全面启动的是从一大早就一直在陆陆续续进行,就是为了这一刻进行铺垫的网络攻击,分散在全世界的各个火力点一下子加大了攻击力度,不到20分钟就攻破了德累斯顿的铁道局调度指挥系统。事出有因,而且还是德累斯顿国内的黑客们自己发起的活动,为的是抵制两辆装满了高精度机床和各种珍贵的技术资料的列车进入基尔港,装船运往瀛台。对德累斯顿的一些政客们来说,这是在政治和外交领域分散风险的行动,但却意味着将有1000个高精度加工的技术岗位流失和德累斯顿赖以生存的加工技术的扩散。对政客们这种行径,德累斯顿国内已经前后有过不知道多少次的游行抗议了,这次国内黑客们纠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行共同行动,算是比较极端了一些。
  这个系统攻破,立刻让德累斯顿全国范围内的铁道运行乱了套。好在铁道系统反应迅速,立刻全线暂停,全部手工切断了所有列车的运行。一个小时不到,整个系统就切入了备用线路,开始自检,逐步恢复正常。但就在这个时候,几个铁道官员惊恐地发现,一辆装载着1100吨化学药品的列车在没有驾驶人员的情况下,全速冲向了伯恩市。如果没有奇迹发生,列车会在进入伯恩市之后的减速弯道区失控倾覆……
  伯恩市立刻全城进入了紧急状态,整个城市所有的公共服务系统全部启动到最大限度。为出现可能的最恶劣的情况做准备。当市内的各种联络和信息交换流量不断攀升的时候,林闻方已经靠近了莱德森产业大厦的地下通道。
第434章
一切顺利
  外面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影响到莱德森大厦。负责大厦运营的莱德森数据科技集团技术服务部的员工看到网络流量剧增,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一套套机组纷纷启动,机房内的温度在不到20分钟内攀升了8度之后,淡定地摇了摇头,一边啃着热狗一边打开了机房的几个通风道。强力的气流经过过滤网、离心旋转筛分、静电吸附和超精度滤网四重过滤之后,进入到半导体空调机,再吹入机房。对应数量的管道从机房中央位置将最热的空气抽走,从上下一共四条风道里吹出去。这套过滤和冷却系统让机房始终维持在45度以下,虽然这温度不让人舒服,但反正机房全自动化,连一些简单的修理工作都是通过装载在轨道上的机器手臂来完成的,只要机群的运行不出问题就行。
  林闻方靠着墙蹲着,头顶上就是排风通道之一。他现在所在的位置距离大厦的地下撤离铁路的出入口仅有30米,毫无疑问也是摄像头严密监控的区域。但是,对他来说,摄像头和电脑监控什么的,真不算是个大问题。莱德森大厦的监控和警报系统毕竟没有完全形成内部闭路,还是有几台监控室里的电脑连在网上,靠着那几台电脑,天瞬和文毅已经悄然进入了系统,单独将能够拍摄到林闻方的摄像头的信号处理掉。看起来屏幕一点问题都没有,除了林闻方,其他一切如常。在监控系统里,林闻方是“隐身”的,这种侵入手段可比截取一段录像循环播放高端多了。连在远处监控着的周永达也有些咋舌,对于情报人员来说,这该是多好用的系统工具啊。
  在排风口下面稍做停留,林闻方就听到头顶上传来了电动机卷动的声音,排风口打开了,一股热烘烘的干燥空气喷涌而出。
  林闻方带上了护目镜,冲着对讲机轻声吩咐道:“好了,通道打开了,我准备进入大厦。其他各单位都准备好了吗。”
  一声声“OK”传来,确认所有单位都发出了声音,并且声纹比对无误之后,指挥车那边周永达松了口气说:“好了,行动吧。”
  林闻方用不到一分钟时间拆掉了排风口外面连接着电机的金属格栅,爬进了通道。两分钟后,一个穿着地铁应急维修人员制服的小伙子就跑了过来,将格栅再拧上,然后继续跑开等待。穿着同样制服的好几个人出现在了附近几个关键地点的通道中,纷纷向地铁运营总部发出同一内容的汇报:隧道中出现中等程度的渗水。地铁运营总部也没办法,现在全城都陷入紧急状态,警方、军方和各个部门一边想方设法应对列车的问题一边全城范围内希望得到市民们的配合。固然,伯恩市的大部分市民对于军警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信心,乖乖呆在家里看电视,关注进展,不出去添乱,但也有大批市民乘坐地铁希望离开市区,朝着远一些的地方走。其中的一些或许比较悲观,只希望能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够和家人在一起。这种时候,地铁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们能做的,最多也就是略微降低地铁班次,让检修人员能够有一些时间去做应急处置罢了。运营总部也是这么做的。这些联邦的情报人员和他们买通了好久的本地人一起,悄然控制了莱德森大厦外面的区域。他们没有别的目的,仅仅是希望不要出现捣乱的家伙,以及在林闻方完成任务撤离之后,扫除一切证据。
  在这个全城都在焦虑的时候,莱德森大厦里面气氛也不全然是平静的,不少员工恪于公司的纪律不得不在大厦里呆着继续上班。还有大批的技术人员,实际上是莱德森集团和国家的信息产业部门的双重身份,他们要尽一切可能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这个数据交换中心的安全。
  负责这项事务的,是莱德森集团的技术副总裁彼得森,他如坐针毡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有十分钟,然后拿起电话对技术团队吩咐道:“现在系统的负荷如何?”
  “全线接近70%负荷的黄色区域,没什么问题。如果可能,我希望能把温度再降低一些。机房的温度的确是45度一下,但核心部件区域恐怕还是有略微超过警戒线的情况。”一个冷静的声音回答道。
  “带宽占用情况呢?”彼得森继续问道:“我知道现在为全城的公务部门提供数据服务很紧张,对……留出至少15的带宽来。”
  “可以,没问题。”电话那头的技术人员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回复道:“先生,真的有必要这个时候做异地备份吗?”
  彼得森叹了口气说:“我马上会下来。我希望是我想多了。”
  作为大规模的网络数据交换中心,莱德森大厦自然也同时担负着相当多的在线文件储存、中转的工作。尤其是大量军方、警方、民政、经济方面的重要数据,还有本集团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各种文件,都是怎么估计其重要性都不为过的玩意。安全地保存这些文件,让客户能够在他们的客户端上按照权限不同进行各种操作,仅仅这项业务就让莱德森集团能活下去,这是他们核心中的核心。原本每五天进行一次异地备份的,现在才过了两天,但彼得森很清楚,就在两天前,莱德森集团的重要客户之一:德累斯顿共和国国防部接收了一大批的常规保密文件。这些文件在国防部看来机密度一般,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联邦产的武器、军用设备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以及大量大量的操作演示视频。这是两国军事技术交流的一部分。德累斯顿国防部要自己去做文件的分发,估计文件会在莱德森集团的服务器上停留两周左右。国防部的确不怎么在意这些东西,要不然也不会将这些文件的储存在一个服务供应商这边,但对莱德森集团来说,他们却不能安之若素。要是万一伯恩市出了什么状况,哪怕只有一个文件损坏了,让国防部不得不去问联邦再要一份,那也是大大丢面子的事情。为了杜绝这种事情发生的哪怕最微小的可能,彼得森还是决定多此一举地远程备份一下。
  林闻方这时候已经钻进了机房,一路上在管道里爬来爬去,可让他受了不少罪。热风烘烤在脸上、身上也觉不好受。不过,林闻方对机房这种环境有着足够的熟悉度。进入机房之后,由于有天瞬和文毅掩护,他不用躲着摄像头,于是他找了个相对比较舒适,正对着一根冷风送风口的机柜边上坐了下来,从背包里抽出了折叠键盘,插在了服务器上,同时也将自己的腕上电脑连接了进去。
  “火羽,进行连接。”林闻方吩咐道:“动作小一点,别让人发现了。”
  “天瞬、文毅,进行掩护。摄像头系统的隔离20秒之后移交。这部分带宽留出来。立刻进行系统的互联测试。”
  一组组的数据悄无声息地进入到了莱德森大厦的数据交换机房,然后通过直连电缆进入到中央机房。一组组嗅探软件已经开始分布在各个和外界的连接点上,立刻就开始根据原有的关键词设定进行过滤。林闻方仔细地看着系统的负荷压力和带宽流量监控,一边在调整着软件处理信息的方式。这是他掌控的监控系统第一次大规模地部署在联邦之外,使用别人的系统做自己的事情,很多事情不得不慎之又慎。连信息交换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联邦境内,反正信息安全委员会和情报部门给自己打掩护,流量数据有时候夸张些也没什么,但在德累斯顿,要是引起了别人注意那事情可大条了。林闻方倒不是担心别人循着系统找到自己,火羽,以及呆在自己精心经营的中心机房的三个智能有足够的智慧应付这种事情。他更担心别人隔绝了系统的所有外联之后,就可以一点点地拆分系统,找出他放置在系统中的程序和智能核心,从而对他的技术系统有更深的了解,甚至能够仿造出能力相近的智能核心来。程序这回事,说复杂是复杂,但有了样本可以学习的情况下,真不需要太高的智慧。林闻方在莱德森大厦里安装的程序,采用的是更集约和低调的数据流通方式,并且并不是直接将数据包发向联邦,而是通过位于伊顿公国的一个服务器集群中转,那个集群属于一个独立研究机构,现在悄悄地被天耀集团控股了。
  安装完周边系统之后,林闻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轻声说道:“天瞬、文毅,你们撤退吧。丁天,进行系统割接,五分钟后进行系统并联。”
  然后,林闻方对火羽说:“好了,进行最关键的环节吧。分出一个D级的智能,然后进行本地网络的过滤测试。”
  “好的。”火羽的声音很平静。对她来说,产生一个智能核心是个简单的工作,却也是个足够庄严的工作。一个新的智能,就如同一个新的生命。不过,暂时这个智能生命还只是一个躯壳,需要在学习和试炼中逐步发展,当有一天能够觉醒出自我意识的时候,才真正能够称得上是新的生命。火羽做这种事情也有几次了,驾轻就熟,她也不会自比为这个或者那个智能的母亲,不会投入任何不必要的情绪。是的,情绪,这目前还是她学习着理解和应用,并没有完全自发的能力,虽然已经很是圆熟了,但毕竟不同于真正的情绪。在这个新的智能里,她甚至没有多加入多少情绪环节,反而是大大增强了这个智能核心的逻辑性和判断力。这个智能核心的名字是“克劳德”,一个纯粹理性的角色,一个分析家和怀疑者……
  “系统的链接没什么问题,但接入系统后会对整体系统造成一定的计算压力,预计系统负荷会在20秒内攀升2个百分点,温度提升1.7度。”火羽分析道:“我进行一下处理吧。”
  “你别关掉别人必要的进程就行,要是一下子把警方的通信停掉了,这要出大问题的。”林闻方连忙吩咐。
  “安啦,对我有点信心好不好?”火羽呵呵笑着回答。现在的火羽可是非常人性化的,有时候连莽撞的做法都很人性化,只不过,她的莽撞往往是毫无顾忌地选择最有效率的做法,不考虑对周边的影响。在现在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时候,这还真不是什么理想的法子。
  当数据全面联通之后,一组组的数据立刻被过滤,计算,然后发送了出去。由于掩护工作做得非常好,莱德森集团的技术人员们完全没有注意到居然有一个新的庞大的程序系统在运转了。系统联通之后,周永达立刻看到虚拟投影系统上投射出了现在伯恩市的三维地图,一个个光点表示现在各个警方军方单位的位置,他们之间的联络用一条条红线标注了出来,一些对话内容直接变成了对话框形式,出现在了那些单位的头顶上,一片片地不断刷新,一些关键的对话,比如调整处置方式的决定等等,声音被直接选取出来播放给周永达听……周永达一下子被震慑住了。这样的系统,岂止适合用来指挥电子对抗,几乎任何情况都能胜任,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坐在这张操作椅上,就像是坐在了一张数字王座上,能够掌控一切。周永达瞬间就沉迷在了这种感觉中,“好了,立刻撤离吧,看起来没问题。”
  “呃,恐怕有点小问题,不过这次行动算是成功了。等我出来了和你说。”林闻方看着火羽在本地暂存的各种文件中找到的相关联的一堆文档,皱着眉头说。
  撤出行动比起进入要快得多。林闻方将之前取出的各种工具和杂物塞回包里,然后取出了一个折叠的银光闪闪的桶装织物。他将机房那边的格栅装好之后,就钻进了桶状织物里,大量的气流在他的脚下聚集,然后将他瞬间推送了出去。靠着气流推送,前进的速度和进入机房时候一点一点爬可不能同日而语了,虽然牵涉到几个关键地点的减速,要防备着不要被卷入风扇的叶片中,但总体还是比较轻松的。不到两分钟,他就从通道里一跃而粗。
  两个在怀里藏着冲锋枪的特工立刻接住了林闻方,恭敬地问道:“林先生,没什么意外情况吧?”
  林闻方笑着说:“解决了,合作愉快。”他看起来轻松,但刚才翻找出的文件让他的心情很不愉快。掌握越多的信息,就得为更多的事情操心,哪怕这是他早就想到的,但却也没想到这种情况来得那么快。
第435章
落后的那一步
  由于隧道内渗水,在这个精心计算的时间,地铁终于停止运营。就在距离莱德森大厦不远的隧道里,一辆列车停了下来,车厢的门都打开了,乘客们有秩序地下车然后从就近的出口离开隧道回到地面。隧道里虽然也有应急的灯光,但毕竟不会很充足,大致能够照亮道路也就是了。倒是有不少乘客随身带着应急的灯具,甚至是不少战术手电之类的玩意。德累斯顿作为老牌强国,一直有着非常浓厚的军事传统,随身携带应急用品的人着实不少。虽然大家都循规蹈矩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性和公民素质,但小小的混乱还是免不了的。林闻方轻松地混进人群,排着队慢悠悠地走到了地面,还和那些或是庆幸或是惶恐的市民们互相拍拍肩膀,来上几个有力的拥抱互相安慰鼓励了一番。林闻方表现得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刚做了些会让普通人心虚不已的事情的家伙。
  通过摄像头的监视画面,周永达将这些看得很清楚,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林闻方现在越来越老练成熟了,他的心智和意志都远远超过同龄人,哪怕在全军范围里都是上上之选。尤其是他之前去莫亚潜伏的经历让他有了新的成长。或许别人或许会更关注林闻方在机甲师、天耀集团等领域取得的成绩,看到他不断将新玩意拿出来给大家一番惊讶或者是惊吓,但周永达却并不太注意哪些。一个人会有天分,会有后天能够学习的技能,有能够使用的各种资源:人力的、物力的或者是最简单的财力上的。但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的并非是这些或者那些,归根到底还是他在性格上能够成长到什么地步。或许这种善于掩饰的能力并不会得到多少人的称颂,对林闻方这样一个指挥能力卓绝的战将来说,似乎也没多少用武之地,只能很偶尔地拿出来晒晒太阳,但无论如何,这都能表现出林闻方稳定的心理素质。
  20分钟之后,在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地点又换了一套衣服,从小巷里钻出来的林闻方重新登上了指挥车。他松了口气,靠着车厢的墙壁喘着气说道:“看起来是完成了,简单的连接测试已经完成了,我那边也腾出了足够的带宽容纳有关信息。剩下的全面测试和数据互通测试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有结果,尤其是要等到现在不正常的带宽状态都平息之后才能看出到底能不能行。”
  “这些问题既然你都考虑到了,那我还是很看好的。”周永达摘下了头上佩带着的头盔和光幕装置,揉了揉眼睛说道。周永达并不擅长这种全电子状态下的指挥,他可是全世界最好的外勤特工和指挥者之一,今天两人的任务分配其实是有些倒过来了,但是周永达毕竟不擅长计算机系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先别急着高兴。他们这边的数据库里放着不少文件,其中就有20份特种金属的配方,这些配方我看着很眼熟。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去再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林闻方的语气严肃了起来。
  “金属配方?”周永达的语气随之严肃了起来。“什么样的配方?”
  “类似的配比是用在机甲的主动力轴等关键位置的。是联邦的分子合金配方,但从目前看到的配方比例来看,对方还在不断做着调整,现在最多也就达到了粉末合金的程度。虽然还是好东西,但如果要和联邦的类似玩意用在一样的地方,应该会出问题的。”林闻方对机甲的了解是全方位的,材料这种东西,怎么都不会是无关紧要的项目,林闻方在这方面下了大力气钻研。
  但周永达却有些迷糊地问道:“分子合金?粉末合金?这是怎么个东西?”
  林闻方讶然,简单地解释道:“看来你对这方面的信息不太关注啊。分子合金是三年前,战争开始前不久刚刚诞生的东西。搞出分子合金的不是现在主流的这些材料厂,而是位于申海市的科技产业园区的一家私人研究机构。他们原本的专业是高分子合成材料,分子合金出自他们的一个试验性研发项目。本意是将不同的金属材料以分子形态进行搅拌混合,并均匀化,使分子间的聚合力效应发挥到机制。现在已经确定配方的分子合金一共有三种,分别在硬度、抗腐蚀性、柔韧性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不过,这种材料不容易生产,光是分子级别的均匀搅拌就不是简单的活,还需要超高纯度的金属单质。在联邦收复申海市之前,那家公司甚至不敢找军方开口说明有这种材料,他们也只有一套试验性的生产器械,自己制造的。要不是后来被一个什么财团收购注资,根本都没本事扩大生产,哪怕现在,一年也不过是十几吨的产量。全都被几家核心国防企业瓜分了,成本虽然是高了点,但性价比还是很高。这种配方,不是靠实验出来的,完全是靠着计算机进行演算搞出来的,那基本上就是一个金属结构分子模型。”
  周永达立刻举一反三地问道:“那个什么粉末金属就是简化版吧?”
  林闻方点了点头,说:“是,性能还是有差别的。不过相比于传统合金性能提高还是很明显。”
  “申海市?是当时那次数据中心的复制进程中漏出去的?”周永达翻了翻白眼,语带责备地说:“当初你不是花了不少精神破坏数据吗?这个活没做干净啊。”
  林闻方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是神仙啊。当时事件那么紧张,我只来得及篡改一部分数据,破坏了一些磁盘结构而已。差点自己就死在那里了。不过,我没想到莫亚人真的能够把数据恢复到这个地步,我问过那个索兰托,他承认雷蒙兄弟企业给莫亚提供过一部分帮助,但具体进行还是莫亚的那些科学家们自己在做。我低估了他们的进度,这应该不是个例,恐怕对相当庞大的一部分技术都要进行重新评估了。这个,好像就不是我的工作了,你的部门顶得住吗?”
  周永达脸色顿时青了。情报部门最怕的就是这种全面回溯分类细致评估的工作,永远人不够多的情报部门不可能顶得住这样的工作压力。如果有特定目标的技术核实还简单点,但现在可是一整个数据中心的各种资料,这样的工作量哪怕把全世界的情报员加起来都做不完。
  林闻方撇了撇嘴,说:“问题还不仅如此,这份资料是一个注册在德累斯顿本地的一个金属加工企业的单据。企业类数据还需要去核实,但这家公司有问题是必然的。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拿得出和我们那边那么类似的配方,这可不是撞大运撞得出来的。可是,如果这家企业开工得足够久了呢?他们的货品去向呢?这些都需要核实。根据他们的订货量估计,我有一种感觉,对方可能在我们这边推出略微低端的粉末合金之前就开始生产这些玩意了,可能用的不是我们这边认为的完美配方,而是反复尝试过不同的配方。”
  “你的意思是?”周永达说:“他们拿到配方就立刻开始?从时间上算,只有这种情况符合你的猜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