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大抽奖(校对)第6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6/1042

  左小右淡淡一笑:“孟德以为呢?”
  曹操明白了,左小右绝对知道其中的利害,只是左小右并非士族子弟,也没有入朝为官,作为一个在野乡绅,传授孩童文武,对他非但没有害处,反而好处多多。
  十年时间,左小右至少培养出了六七百个才学、武艺不凡的文臣武将,这些人虽然目前没有身居高位,只是被世家大族或别的势力吸收进去,但他们的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觑。
  比如这些人在和好友言谈之间提到小时候免费受到教导,会不会让好友震惊?从而为左小右扬名?而有了巨大的名望,就算皇帝也不敢乱杀人。
  比如不久的将来,董卓进京掌控朝政,董卓意欲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讨,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情,而议郎彭伯也赶紧出来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董卓这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
  因为卢植名望太大,连董卓这种杀人不眨眼的魔王都不敢杀,由此可见名望对这个时代的人有多重要。
  左小右虽然不是海内大儒,也不是士人之望,但他已经培养出了一批人才,而且未来还会源源不断的培养更多人才。再有十年、二十年,当左小右的学生遍布天下之时,就是他收获硕果的那一天。
  曹操冷汗直流,心里再也不敢小看左小右,袁绍虽然才智不如曹操,却也能想通其中关节,但他对袁家的未来并不担忧。
  天底下免费受徒的不只左小右一个,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左小右能教的只有附近的一些人,一年能教几十个就到头了。外地学子,除非求学之心甚坚,不然很难长途跋涉跑过来学习。
  而这个时代的人均寿命很短,谁也不知道左小右能活多久,搞不好过两年就得病死掉,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太常见了。袁绍真的一点也不担心,所以他只是单纯的佩服左小右,在这个时代免费受徒的,也只有那些辞官退隐的老士子。
  比如卢植,卢植这辈子辞过几次官,在一次辞官后,就在幽州开馆授徒,教出了两个名震天下的学生,一个叫公孙瓒,另一个叫刘备。
  所以这个时代,愿意开馆授徒的老师是非常高尚的,左小右虽然年轻,却足够得到袁绍和许攸的尊敬。尤其左小右的诗才,即便颇为自负的曹操也自愧不如。
  当晚三人在隐龙庄留宿一夜,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告辞离去。
  送走三人,孩子们也陆续来庄上学习,待上午的课业结束,孩子们陆续离开后,左小右才闲下来,享受着毒岛冴子美妙的膝枕和头部按摩。
  毒岛冴子就是传授孩子们刀术的黑衣蒙面女子。上个世界结束之后,左小右特意去了一趟《学园默示录》的世界。
  左小右的归来让众女惊喜万分,然后众女知道了左小右真正的来历,之后在众女一致的恳求下,左小右带她们去现实中玩了几天,但之后又把她们送回了学园默示录的世界。
  说到底,学园默示录的世界才是她们真正的世界,她们在现实中和左小右的女人们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让她们很不舒服,所以她们决定回自己的世界,反正左小右随时都能回来,只要有左小右就够了,别的不重要。
  但毒岛冴子听到左小右下一个世界要去《三国演义》的世界,顿时心痒难耐。
  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历史当中,就有三国这个时代。三国时代,谋士如云,武将如雨,尤其是关张赵马黄这五虎大将,更是受到了无数日本人的喜爱,毒岛冴子也不例外。
  毒岛冴子很想看看三国演义里的武将都是什么模样,所以她请求和左小右一起来这个世界看看。
  在三国演义这个世界,如果吕布的武力值是100,那毒岛冴子至少是500,安全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左小右毫不迟疑的满足了她的请求。
  但这个世界对智子来说太弱了,没有任何挑战性,所以最终只有左小右和毒岛冴子来到这个世界。在隐龙庄建好之后,左小右负责传授孩子们文化,冴子负责传授刀术。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年。
  这十年,日子过的虽然平淡,但冴子却非常喜欢,因为这是她一个人独占左小右的十年,而且在这个时代,总有很多的匪徒和该杀之人,冴子闲着没事就会把附近的土匪恶霸清理一遍,让整个南皮的治安越来越好,也满足了她自己喜欢杀戮的癖好。
  此时为左小右搓揉着头皮上的穴位,冴子微笑道:“没想到袁绍和曹操年轻时是这副样子。袁绍还好,曹操却比我想象的还要丑,完全没有未来一代枭雄的样子。”
  左小右轻笑一声:“曹操长得丑本就是历史公论,倒是你们日本的漫画家把曹操画的很英武。”
  “真正的历史太残酷了,不经过艺术加工没有人会喜欢。”冴子微笑道:“但不管是历史还是艺术,夫君都是最棒的男人。”
  “你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左小右转个身,把脸埋进冴子小腹中,深深吸了一口气。
  冴子略显羞涩,轻声道:“夫君现在就要吗?”
  “不了。”左小右道:“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钓鱼。”
  冴子微笑道:“夫君要学姜太公吗?”
  “还早,还早。”
  现在不过是180年,距离黄巾起义还有四年,距离诸侯讨董还有十年,要学姜太公真的还太早。但他已经在袁绍和曹操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袁绍。在董卓入京之后,袁绍就会回到渤海招兵买马,而南皮就在渤海郡内,到时袁绍很可能请他出山相助。
  想想袁绍那个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的性子,左小右就觉得出山没什么好处,但如果出山相助,又帮袁绍一统乱世,对他的名望似乎很有帮助。
  他要好好考虑一下。
第三章
红脸大汉
  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
  因为灵帝的不作为,再加上灾祸不断,官场黑暗,世家门阀盘剥百姓,导致天下越来越乱,易子而食的情况遍布天下,百姓朝不保夕,哀鸿遍野。
  这两年,河北出现了一个大贤良师,创建太平道,经常用符纸救人,信徒众多。
  左小右虽然安坐家中,却也能从各地学生传回来的消息中了解天下大势。
  很明显,张角是要搞事情了。
  除此之外,左小右也了解到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不同于现实,那些神神道道的人,真的有些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
  三国演义里说的很清楚,大贤良师经常用法术打退朝廷的正规军,刘关张就用黑狗血啥的破解过张角的法术,而智多近妖的孔明更是求过东风,还试图用七星灯续命。所以这个世界多多少少有点神话色彩。
  左小右特意用神识观察了一下这个世界的结构,发现世界上并没有神仙,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奇人异士的确拥有引动天地之力为己用的能力,颇为有趣。
  不过这些神秘力量的引发需要事先准备,但这些奇人异士并没有很强的武力,在没有提前准备好的情况下,就算普通人也能一刀砍死他们。
  于吉就是这么被孙策干掉的。
  但在天下纷乱之际,大汉的北方却有一块清净之地。这里的人吃得饱、穿得暖,有砖瓦房挡风遮雨,每天过的安宁自在。
  这个地方就是冀州南皮下辖的一个大村落。
  过去两年,南皮来了很多流民,这些流民都是老家遭了灾,不得不逃出来的苦命人,但很多地方根本无法安置他们。
  有些狠一点的落草为寇,有些不够狠的就只能易子而食,但最终也难逃饿死的命运。
  只有南皮这边的村子,当近万流民涌入的时候,却硬生生将其吞了下去。
  上万人规模的地方已经不能叫村了。这个时代,一里八十户,一户平均六人,所以一里大约四五百人,有里正一人,类似于现代的街道办主任,十里一亭,有一个亭长,相当于现代的乡长,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就是亭长出身。
  一个亭大概四五千人,而现在这边的村子有一万多人,相当于两个亭那么大,不过依旧可以称之为一个亭,也就是乡镇规模。
  为什么这个村子可以一口气吞下近万流民?因为过去十年,村子里一直在种植非常高产的农作物,比如红薯、玉米、土豆。
  这些农作物产量是当今农作物的十倍以上,所以一个千多人的村子,本来就种出了以前十倍的产量,储存了十几年吃不完的粮食,吸纳八倍于己的流民,完全不在话下。
  不过食物好解决,最大的问题是房屋。这些流民暂时只能住在简易的棚子里,但当地名望很高的一个乡绅却出资让他们修建房屋,修桥铺路,每天干活都可以拿到工钱,有了这些工钱,就可以在村子里购买生活用品,改善生活。
  而这位乡绅也答应他们,等房屋建成之后,他们都可以住进去,甚至还会给他们土地和种子,让他们有粮食养活自己,但他们每年都要拿出其中一成的粮食还房贷,只要连还二十年,这套房子就彻底归他们自己所有。
  这完全就是白送,流民从没见过这种大善人,每天干活十分卖力,只希望自己能尽快报答乡绅的恩情。
  这位乡绅自然就是左小右。这些年,左小右因为名望太高,让当地的县令都不敢打他主意,再加上左小右经常给县令送好处,这才让村民们没有受到剥削。
  说的直白一点,现在这个村子的掌权者就是左小右,县令都管不到。所以左小右才敢大着胆子一口气吞了九千多流民。有了这些流民,左小右增加名望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高,哪怕两年后黄巾之乱席卷河北,也能保证这里成为一方乐土。
  因为这些流民受雇干活,让这里多了许多人气,附近的一些流动小商贩也会挑着扁担跑到这里来卖东西,让这里渐渐变成了一个集贸之地。
  就在这年的九月份,一个红脸大汉推着小推车前来卖枣。
  眼前的集市和外面完全不同,这里的每个人都气色红润,笑容满面,和外面的人完全不同,这让红脸大汉十分震惊。
  “那汉子,卖什么的?”路边一个卖茶水的小贩问道。
  “红枣。”红脸大汉道:“刚打下来的,又甜又脆。”
  “我不管你卖什么,找个路边没人的地方卖,别挡着道。”卖茶水小贩道:“没看我们都排在两边吗!”
  “哦?”红脸大汉一看,还真是,所有卖东西的小摊贩都分列道路两旁,没有一个在路当中。
  “多谢。”红脸大汉一抱拳,推着小车去不远的路边空地停好,打开装枣的袋子,就这么默默坐着。
  但过了半天,别的小摊贩都卖了东西,唯独他,一颗枣都没卖掉,反而被试吃的吃了十几个,但吃完依旧没买,这让红脸大汉很郁闷。
  旁边一个卖桃子的小摊贩好心,呵呵笑道:“兄弟第一次来吧?”
  红脸大汉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嗯。”
  “你这样可不行。”小摊贩摇摇头,道:“看你一脸傲气,好像别人买你东西还要求你似的,就算想买的也不买了。你得笑脸迎人,对顾客要亲切,顾客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你对自己的父母这种态度怎么行?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红脸大汉愕然,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可是……他以前在别的地方卖枣,从来都是这副样子,也照样有人买他的枣,怎么到这里就行不通了呢?
  “多谢这位兄弟。”虽然想不通,但红脸大汉很承情,抱拳道谢。
  “不用谢,我也是跟别人学的。”小摊贩笑着摆摆手:“记住,笑脸迎人,这里的人可不吃别人臭脸。”
  红脸大汉点点头,试着露出笑容迎客,只是大汉的笑容很僵硬,表情看起来很是滑稽。如此一来,倒是惹得过往行人扑哧直乐,其中就有个七八岁的小丫头笑的肚子疼:“你笑的好丑啊!”
  红脸大汉的笑容更僵硬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6/10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