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58

  事到如今,多想无益,对东营前来求援的军士冷冷道:“告诉罗章,没有援军,他五万大军若是还挡不住代州军,也不用来请罪,自己抹了脖子吧。”
  这时,代州军已经撕破雍军东营的第一道防线,林碧耳边传来沉闷的鼓声,几百面大鼓同时发出隆隆巨响,令人心中仿佛压着厚厚的阴云,林碧抬目望去,九个雍军步军方阵正严守以待,每个方阵都是由三千人组成,最前面是一人多高的巨盾,后面是密密麻麻的长矛,然后是刀斧兵,再然后是弓箭手。最后面还有一个方阵,里面竖着雍军的将旗,上面是一个龙飞凤舞的“罗”字。
  林碧眼中闪过寒芒,一举银枪,指向雍军方阵,喝道:“放箭!”代州军并未放慢马速,第一轮奔射的箭矢射入雍军方阵的时候,距离尚有两百步,第五轮箭雨,两军相距已经只有五十步,百余步内射出五箭,代州军箭术足以称雄天下,精准的箭术压迫得雍军无法抬头,几乎是躬身缩颈避在盾牌之后,气势不免稍弱,就在这时,代州军已经冲入了雍军的军阵,战马撞击在盾牌上,长矛刺入人体,两军都没有放松射箭,暴雨一般的箭矢在天空飞舞,雍军的弓箭手拼命地放着箭,想要阻挡代州军的前进,而代州军则如同鬼魅一般,一箭一箭地还击,他们在马上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闪躲,挥刀,枪刺,槊挑,但是却仍然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射箭杀敌。第一个军阵被突破了,第二个军阵被突破了,就在这时,代州军身后喊杀声再起,那些刚刚被代州军突破防线的雍军骑兵重整旗鼓,从后面攻上来了。代州军后面的骑士反身射箭还击,两军胶结在一起,代州军的攻势受到了遏制。
  就在这时,地平线上出现了北汉军的帅旗,旌旗招展,铁骑如风,经过一顿饱餐之后的北汉军气势如虹地冲向雍军的中军大营,看到飞舞在战场上的“龙”字大旗,李显精神一振,立刻连连下令,调动军队上前迎敌,龙庭飞冲阵虽然是势不可挡,不过李显早已有所准备,随他阻击龙庭飞的都是从沁源败退的沙场余生的勇士,本就是武勇过人的精兵,心中的屈辱感又是十分强烈,他们几乎是用性命和北汉军拼杀,绝不能让一个北汉人从这里突围,这是这支军队的唯一信念。两军硬生生撞击在一起,一方舍命突围,一方立誓雪耻,这一场厮杀堪称惨烈。一个雍军刚将敌人挑落马下,被马槊贯穿身体的北汉军士惨笑着紧紧抱住敌人的兵器,另一个北汉军士趁机将他刺倒,另外两个雍军左右包抄过来,两柄马槊几乎是同时刺入这个军士的身体,不远处一个浑身是血的北汉军士,瞪着血红的双眼按动手中的强弩,弩箭穿透了在马上摇摇欲坠的北汉军士和两个将他刺杀的雍军军士的衣甲和身躯。
  龙庭飞冷眼看着两军混战的战场,即使是破釜沉舟的北汉军勇士也不能轻易突破雍军的防线,他深深呼吸了一口春日微凉的空气,空气中除了泥土的芳香和青草的气息之外,就只有浓浓的血腥气息,他合上面甲,举起手中长戟,大喝一声道:“随我来。”便冲入了军阵,在他身后,身穿赤色战袍的亲卫高声呼啸着挥舞着兵刃,如火如荼的攻势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北汉军自动地向两侧分开,火红色的洪流形成锥矢阵,楔入了雍军的中军,其余的北汉军自动附在锥矢阵的尾部,洪流越来越庞大,雍军的军阵开始动摇,开始动荡。
  李显见状冷冷一笑,多年征战,他和龙庭飞不知道多少次沙场交锋,早就看惯了龙庭飞的嚣张气焰,虽然心中不免佩服,可是想要让他俯首认输却是休想,马槊一举,号角声破空而起,李显刚要策马上阵,身边的侍卫庄峻上前相阻道:“殿下,如今龙庭飞已经是虎落平阳,束手就擒只是时间的问题,殿下乃是千金之躯,不应该再披挂上阵,如果有什么损伤,岂不是功亏一篑。”李显大笑道:“主帅若不亲身赴险,如何能够激励士气?本王与龙庭飞交战多年,今日怎能不送他一程,你闪开。”马槊轻挥,迫得庄峻闪开,李显已经一马当先迎上了北汉军的前锋,他身边的亲卫训练有素地随之冲上,将李显护在当中,两团火焰在战场中心碰撞交缠,战马的嘶鸣声和战士声嘶力竭的喊杀声以及勇士身死之前的痛苦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几乎每一个人都被血腥和杀气冲昏了头脑,疯狂的气息弥漫了整个战场。
  龙庭飞和李显的目光在战场上交缠在一起,虽然两人中间隔着许多亲卫,令他们根本无法当面交手,可是两个人的目光始终落在对方身上,手中的兵器只是本能的将身边的敌人清除,多少次沙场上相逢,虽然两人始终没有机会面对面的厮杀,可是却已将彼此的身影刻在心头,今日终于到了生死相决之时。几乎是同时发动,两人穿过自己的亲卫的阻碍,长戟划过一个半圆,马槊则是直刺,两件兵器交击在一起,又迅速的分开,两人的亲卫几乎潮涌般冲来,想重新将自己的主帅保护起来,可是两人的兵器荡起的劲风蓄满真气,让那些亲卫无法靠近,两人猛烈的战在了一起,龙争虎斗,谁都没有退后的意思。
  挡开刺向自己咽喉的长戟,李显眼中满是热烈的火焰,就是这个人,让自己一次次饱尝失败的苦痛,一次次死里逃生,这几年身上添了不少伤痕,都是这人的赐予,可是奇怪的,李显却不觉得这人可恨,或许是从前拜此人所赐,让自己每每在生死关头挣扎,消磨了自己心中伤痛的缘故吧。这一生,他输给了皇兄李贽,虽然没有在沙场上见高下,可是很明显的,夺嫡的失败让自己永远成了皇兄的手下败将。而另一个战胜自己,让自己无能为力的就是眼前此人,败退冀氏将其诱入重围虽然是一大胜利,可是扪心自问,李显宁愿在沁源堂堂正正的胜了他。可是除了心中的敬意,李显心中还有一丝莫名其妙的妒意,明明这人陷入重围,生死已经不能自主,可是李显却觉得自己情愿是龙庭飞,情愿战死在沙场之上。狠狠的骂了自己一声莫名其妙,李显奋力地挡开刺来的长戟,反手一槊刺向龙庭飞的胸口。
  就是这个人,明明屡次战败,可是却败而不馁,一次次前来迎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龙庭飞有的时候觉得自己仿佛一块试金石,将眼前这人磨砺成了最锋利的兵刃,每一次见到眼前这人舍生忘死的冲锋陷阵,悍不畏死地断后血战,龙庭飞心中总是生出一丝敬意,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眼前这人一样,明明是皇室贵胄,千金之子,却不惜性命拼死作战的。心中轻叹,如今眼前这人百炼成钢,而自己却要折戟沉沙在沁水之畔。抬眼望去,看到李显那双满是火焰和杀气的幽深双眼,龙庭飞微微一笑,长戟横扫,若是能和此人并骨沙场,倒也算是值得吧。
  两军主帅在战场上单挑,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奇观,不过两军亲卫都是浑身冷汗,若是让主帅死在自己前面,可是他们身为亲卫者的奇耻大辱,虽然龙庭飞和李显越战越猛,罡风四逸,迫得周围之人不得不退到数丈之外,可是这些亲卫仍然在两人周围厮杀起来,同样颜色的衣甲混杂在一起,虽然样式不同不至于让他们看错了敌人,可是在远处的两军将士看来,却是很难分清敌友,所以箭雨不再向这里覆盖。
  苦战了几十回合,龙庭飞和李显两人都已经额头见汗,两人都是万人敌,马上功夫都是出类拔萃,相差有限,所以拼杀起来越发耗费真气体力,不过明眼人已经可以看出,龙庭飞已经隐隐占了上风,毕竟他曾受过魔宗指点,武艺比起李显来说要略胜一筹,而李显的优势在于他的坚韧,数年来苦战连连,李显不知道多少次以身赴险,武艺在杀伐之中锻炼得炉火纯青,最是坚忍不拔,虽然龙庭飞占了上风,可是李显也是守得森严非常,就是再战上百十回合,也不会落败。
  两人缠战许久,龙庭飞已经觉察出来己方的攻势变缓,雍军却是越来越稳,若非是眼前有机会杀了李显,只怕龙庭飞已经要抛开李显继续冲阵了。心中有些急躁,龙庭飞开始有些不顾一切,几乎每一招都是两败俱伤的杀招,李显却是丝毫不畏惧,反而和龙庭飞抢攻起来,这样一来两人都是频频遇险,看得双方亲卫心惊胆战。
  这一刻,庄峻终于忍不住了,高声道:“保护殿下。”说罢举起马槊冲了过去,再也顾不上是否会被李显责怪。就在他冲出的瞬间,九支羽箭如同幻影一般穿越凝结的杀气,穿越交错的人影,射向龙庭飞,龙庭飞长戟划了一个圆圈,九支长箭仿佛泥牛入海,但是龙庭飞也是连人带马后退了三步,长箭里面蕴藏的真气让龙庭飞的身躯摇摇欲坠,长戟荡开,露出了身前要害。那是端木秋射出的箭矢,身为齐王亲卫的他除了箭术之外,并非特别擅长马上功夫,所以故意落在了后面,此刻他发挥了他的箭术的最高水平,成功的钳制了龙庭飞的攻击,让李显取得了良机。李显策马上前,马槊毫无怜悯之意地刺向龙庭飞心口。一个北汉骑士目眦欲裂,左手短刀狠狠的扎在马臀之上,战马一声长嘶,疯狂地向前冲刺,正好挡在李显马前,人立而起,李显的马槊狠狠的穿透那匹战马的马首,马上的骑士在翻身落马之际短刀脱手而出,射向李显的咽喉。李显这一槊几乎用尽了浑身力气,明明见到短刀飞射而来,却是无力闪躲,他的双目突然变得雪亮通彻,淡淡望着将要夺取自己生命的暗器,神情却是冰一样的冷静。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的亲卫已经赶到,一声响亮的佛号震耳欲聋,“阿弥托佛”,一个亲卫翻身飞掠,转瞬间越过数丈空间,一掌劈去,那柄短刀斜斜擦过李显的脖颈,那名亲卫力竭飘落,他的战马恰好跟上,亲卫落在马鞍之上,高声道:“殿下不可轻身涉险。”这名亲卫却正是法正大师。他话音刚落,齐王的亲卫已经蜂拥而上,将他保护起来,李显无奈地一笑,抬头望去,只见龙庭飞正俯身将那名落马的军士救起,那名军士翻身坐到龙庭飞身后,龙庭飞正策马远离,当李显看去的时候,龙庭飞似有所觉,回头一望,四目相对,两人眼中都是倾慕之色。李显又是一笑,高声道:“杀!不可放走北汉军一人。”龙庭飞已经冲入雍军军阵当中,原本有些混乱的北汉军自动跟随在他身后,锥矢阵再次形成。
  李显知道身边的侍卫是绝不会允许自己再次上阵厮杀了,也只得开始专心的指挥军队消磨北汉军的锐气和力量,两军交战最酣的时候,雍军临近沁水方向的西营突然喊杀声震天,李显心中一震,目光望向龙庭飞,方才一番冲阵,李显已经有所发觉,龙庭飞身后旌旗虽然显示的是全军,但是仔细看来似乎只有两三万人,李显心中一阵激荡,明白龙庭飞以己身为饵的真意,可是这一方向的主力都在自己大营之内,负责西营的是荆迟,手下只有四万人,恐怕会让北汉军突围成功。唇边露出玩味的笑容,李显心道,荆迟也是大雍的一员虎将,有他阻挡,北汉军也没有那么容易突围,长孙冀可不是吃素的,前后合围,北汉军也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李显心道,只要杀了你龙庭飞,就是跑掉几万人又有什么要紧。想到这里,李显也不打算增援西营,反而继续下令围歼龙庭飞。北汉军的后面,长孙冀已经率军逼近,这次北汉军摆明了要决战,没有被北汉军趁机从后方突围的可能,所以长孙冀也开始露出了危险的锋芒。
  雍军西营,荆迟指挥着军队抵抗着北汉军原来越强大的攻击,将近六七万的北汉军在局部战场上占据了优势,荆迟完全是死守营地,他早已得到消息,知道林碧和龙庭飞正在东营和中军大营冲阵,只要自己能够死守营地,那么等到另外两营取胜,自己就可以得到支援,东营或者比较难于脱身,但是齐王那里有六万骑兵,两万步兵,应该可以稳胜。整个冀氏方向的防线,除了合围时候的十万军队之外,齐王将所有泽州大营的败退军队都集中到了这里,这样的兵力,加上长孙冀会在后方收缩包围,绝对不会让北汉军突围成功。
  此时若有一双眼睛在苍穹俯视,必然可以看到,北汉军三路突围军队,都陷入苦战之中,作为多年的对手,泽州军早已经习惯了和他们的苦战,兵力占优,后面又有己方大军的他们完全没有顾忌的用尽了一切战力,将北汉军死死挡住,若是没有意外,龙庭飞的突围大计便成了泡影。然而龙庭飞何许人也,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怎会定计分兵突围,这样的战势他早已想到,若非是齐王必定会亲临他突围的战场,他又怎会定要以身为饵,自始至终,他突围的主要方向就在西营,不仅仅是因为那里靠近沁水,可以顺便接应水军突围,另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的守将乃是荆迟,而在荆迟身边有一个魔宗弟子潜伏。
  就在荆迟专心致志指挥的时候,突然耳边传来亲卫们惊恐欲绝的叫声,荆迟几乎是下意识地闪身,身躯在马上收缩,尽力减少可能会被袭击的范围,即使如此,他仍然感觉到锋利的刀刃刺入自己身躯的冰凉感觉,剧痛袭来,荆迟圆睁双眼,看见身后偷袭自己的人正是近日颇得自己宠信的偏将戴钥,此刻他面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在他身后,几柄横刀刺入他的身躯,五六支马槊将他刺穿,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来不及阻止他将一柄匕首刺入荆迟的肋部。荆迟的身躯开始摇晃,在他即将跌落马下的时候,几个亲卫扑过来将他抱住。戴钥眼中闪过明亮的神采,用尽最后的力量,高声喝道:“王上,宗主!”然后缓缓合上双目,他的生命之火就这样悄悄熄灭。
  这时,北汉军阵中的萧桐轻轻侧过脸去,虽然戴钥的喊声没有能够传到他耳中,但是大雍军阵的混乱已经说明了一切,神色有些黯然,他沉声道:“三位鹿将军,可以突围了。”北汉军中号角迭起,开始了势不可挡地冲锋,骤然失去主将的雍军开始混乱,终于,雍军的防线被突破了一个口子,北汉军蜂拥而出。
  雍军阵中,荆迟的亲卫将他抱到安全之处,军医连滚带爬地被几个亲卫架来,卸衣甲,拔出匕首,上药,鲜血从伤口泉涌而出,很快的就渗透了包扎的布条,军医欲哭无泪地道:“属下无能,将军,将军的伤势恐怕……”就在众人心灰意冷之时,荆迟突然清醒过来,他勉力道:“颈下,锁片里面。”一个亲卫立刻伸手,将荆迟衣领撕开,原来荆迟颈上挂着一个金锁片,亲卫打开锁片,里面是一枚龙眼大的蜡丸,白色的蜡衣上有一行细如蚊足的小字“寒园秘制”。军医眼睛一亮,一把抢过蜡丸,轻轻捏碎白色的蜡衣,一缕清香沁人心脾,露出一颗红艳如火的药丸,军医将其塞到已经浑身冰冷的荆迟口中。药丸入口即化,几乎是转瞬之间,荆迟的体温开始转暖,然后伤口的血流渐渐减少,在军医敷上数倍的伤药之后,伤口不再流血,荆迟的呼吸开始趋于平稳,虽然再度陷入昏迷,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性命保住了。
  一个亲卫看看混乱的战场,北汉军已经大部分突围出去,只有六七千人被接替指挥的副将生生挡住,满目都是雍军狼藉的尸体,他颤声道:“怎么办,怎么办?”另一个亲卫高声道:“快去禀报殿下这里的情况,咱们先作一个绳网,将荆将军送到楚乡侯大人那里,监军大人医术通神,免得咱们将军伤势变化。”这个亲卫乃是多年跟随荆迟的心腹,他的话很有道理,众人立刻分开行事,用四匹马中间拉上一张绳网,将荆迟放到上面,免得受到震动,加重伤势,亲卫们护着荆迟离开了战场。
  西营的剧变同时传到了李显和龙庭飞的耳中,龙庭飞松了一口气,笑道:“诸君,我军主力已经突围,现在就看我们自己的了,就是不能生还,也需拉上几个陪葬,杀!”随着他的命令,北汉军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冲杀。而李显则是面色铁青,迅速传令道:“令西营副将暂理军务,追杀阻截北汉军主力,立刻传信长孙将军,让他全力北上,绝不能让北汉军这样轻松地返回沁源。”然后李显肃容道:“事已如此,也不需后悔,全力围歼龙庭飞,若是再有差池,我们还有什么颜面见人。”众军也都是愤怒欲狂,扑向了面前的敌人,绝不能再让龙庭飞突围,这成了每个雍军将士心中唯一的念头。
  第三十二章
碧血忠魂
  〖代州军为先锋冲阵,庭飞自率亲军突围吸引雍军主力,汉军主力从西北出。雍人素惮庭飞威名,以大军阻其冲阵,庭飞冲杀一日夜,马疲力尽,为雍军所困,身被十余处伤,不能行。大雍齐王爱其勇烈,亲赴前敌招之降,庭飞严辞拒之,托以后事,乃自尽,时庭飞年仅三十三岁,其亲卫数百尚存,皆殉死,将军爱马,投沁水而亡。王令筑将军墓于野,又铸“忠义坟”、“义马冢”相伴,后乡老筑祠于墓后,春秋祭祀,凡忠义之士,入祠而拜,往往见其灵异。
  ——《北汉史·龙庭飞传》〗
  四月十九日,当清晨的曙光再次穿透云层的时候,战场上已经只剩下千余北汉军被雍军团团围住,昨日北汉军主力突围之后,龙庭飞冲阵数次,见没有机会突围,便结圆阵固守,雍军四面猛攻,北汉军却是报了必死之心,双方缠战直到日暮,李显大怒,令人举起火把连夜苦战,直到深夜时分北汉军阵才开始崩溃,但是分散的北汉军组成一个个小的圆阵,顽固地做着无谓的抵抗,很多饥肠辘辘的北汉军士就在战场上渴饮马血,生吃马肉,也不肯弃械投降,直到清晨,李显才终于肃清了除了龙庭飞和其亲军之外的所有残余,几乎没有俘虏,所有的北汉军几乎都是至死方休,有些北汉军在无力作战之后,便自尽而死,也不肯被俘受辱,仅有的几百俘虏不是伤重地无法自尽,就是力竭晕倒,没有机会寻死。
  李显脸色铁青地望着被困在重围之中的龙庭飞,双手握拳,气愤非常,这时,身后传来清雅的声音道:“殿下为何面色如此难看,眼看敌酋就要授首,殿下应该高兴才是。”
  李显也不回头,嘲讽地道:“原来是监军大人来了,怎么不生闷气了么?”
  我忍不住摸摸鼻子,缩回颈子,尴尬地笑了一下,暗自后悔前两日不该得罪了齐王。不过说起来也不能怪我啊,我虽然产业遍天下,但是却是摊子大利润微薄,平白地损失了蜀地的生意网,怎能不让我痛心疾首。
  说起来我手上的产业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南楚天机阁,天机阁暗中掌控着江南商业中的三成,可是这三成却不是我能够全部控制的,其中大部分股份属于我的合作者,另外一部分被我分给了秘营弟子,只有一部分还在我直接掌握之中,可是按照我的计划,天下一统之后,我将把全部产业分散出去,也就是说以天机阁名义控制的产业,我不能随便变卖,也不能过分支取金钱,而且为了支撑在南楚的情报网,我所应该得到的这部分利润基本上是见不到的。
  第二部分就是绿耳负责的平安客栈,这是我完全掌控的产业,负责我和其他产业的联络,还是我情报的一个来源,想要控制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金钱难以计数,总之,现在仍然处于收支平衡阶段,虽然将来会有细水长流的收益,可是至少目前,我还指望不上。
  第三部分就是我在海氏船行的股份,这部分可以说是暴利,也是我目前的主要金源,毋庸多说。若没有海氏提供的源源不断的金钱,我哪有可能有一座人间仙境的静海山庄,更别提建立平安客栈了。
  而第四部分就是锦绣盟控制下的产业,当初我本来是为了让锦绣盟那些盟友有个托身之所,也免得他们每天只想着复国报仇,想不到却是财源滚滚,这些锦绣盟中人多半都是颇有才华人脉的俊杰,如果不是这等人物,焉能有心反抗大雍,在这些地头蛇的努力下,锦绣盟的产业可是蒸蒸日上,每年看到收入的帐目我都乐得合不拢嘴。当初我当局者迷,不想放弃锦绣盟,就是为了舍不得这些收益,可是在得知夏侯沅峰的要求之后,我的脑子清醒过来,无奈地发现,我需得放弃锦绣盟,为了不让夏侯沅峰通过锦绣盟的产业渗入到我的势力当中,我痛下决心放弃了所有产业,让陈稹他们将九成以上的流动资金全部通过天机阁送到绿耳手中,虽然我已经尽力减小损失了,只留下店铺、货物和不动产给锦绣盟负责管理这些产业人,在无知中等待夏侯沅峰的强行接收,可是我还是很心痛,想到以后我每年的收入都少了四成,怎不让我捶胸顿足。
  什么,你对我说富贵如浮云,简直是胡说,我江哲虽然不爱权势声名,可是钱财还是爱的,若是没有金银,我拿什么养家糊口,难不成要我贪污受贿么。想当初不就是因为小顺子打了我的闷棍,才害得我去考了状元,虽然因此过了几年安逸的日子,可是却也改变了我的一生,若是我当初就有家财万贯,或许如今还在那个山明水秀的地方隐居,每日里看书品茗,赏花钓鱼,其乐无穷,虽然会平淡些,但是却能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一生吧。再说了,凭我现在的身体,虽然勉强称得上健康,可是若没有足够的金钱让我可以使用各种名贵的药物调养身体,再让我为了赚钱而去奔波劳苦,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柔蓝和慎儿成亲的那一天。想要过上舒心的日子,哪里不用钱啊,我喜欢的名人字画要钱,我喜欢的孤本珍本也要钱,就是写字用的纸墨,弹琴时候焚的清香,满园的奇花异草,不都是金钱堆起来的么。
  这样想来,今次的损失足可以让我痛彻心肺,想来想去,都是因为大雍皇室的缘故,既然李贽是皇上,我不敢迁怒,长乐是我心爱之人,我不忍迁怒,自然只有迁怒眼前的李显了,而长孙冀和荆迟他们,谁让他们是李贽的心腹爱将,所以我就一并迁怒了。这些日子借着养病对军中之事一概不理。当然迁怒归迁怒,我也是觉得李显足可以挡住龙庭飞、林碧,作战的事情我又不是十分精通,所以也就没有理会,怎会想到如今战势成了这个模样,不过现在的局势我还是颇为满意。
  龙庭飞被困,迟早就缚,林碧虽然带着代州军趁着雍军无力增援的机会,突破了西营的包围,带着七千代州子弟突围而出,可是代州军实力大损,而且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林碧的突围已经不可能影响北汉的大局,而她的生还,也让大雍和北汉王室、代州林家之间尚有转圜的余地。而最出人意料的就是荆迟遇刺,使得沁州军主力突围成功,若非昔日我在寒园的时候给他一粒保命的丹药,只怕他性命难保,这一点显然超出了我的预计。不过由于李显当机立断,令长孙冀不必担心被围的龙庭飞和代州军,而是专心去追杀逃跑的沁州军。虽然沁州军突围成功,还趁机杀了封住沁水的雍军,救出了北汉水军的残余力量,可是在长孙冀的追杀之下,还是只有三万残军逃回了沁源,如今长孙冀已经封锁沁水河谷,陈兵沁源城下,可以说预期的目标皆已达到,虽然不是十全十美,荆迟重伤,李显也觉得面子过不去,可是这还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看看李显冰冷的面孔,我叹了口气,歉意地道:“臣前几日小病,不免有些思念妻儿,所以对殿下多有得罪,还请殿下恕罪。”
  李显心中知道江哲所说不过是托词,可是他却能够听出其话语中的歉疚和修好之意,再一听到江哲提及妻儿,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慎儿娇憨的模样,心中一软,怒意渐渐消散,再想想虽然早已指腹为婚,可是将来婚事是否能够顺利,还需江哲成全,李显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也放弃了和江哲的小小过节,笑道:“本王也知道其实已是大胜,只是想到这般窝囊,不仅让林碧突围出去,还放了几万残军到沁源,不免有些美中不足,再说荆将军遇刺重伤,也令本王气愤难忍。”
  我见李显已经有了缓和,也笑道:“殿下,如今敌酋已在掌握之中,若能生擒龙庭飞,献俘阕下,这也是难得的荣耀。”说出这番话我原本以为可以得到李显的赞同,毕竟生俘敌军主帅这样的功劳可是足以令李显扬眉吐气的,也可以弥补一下他今次损失的面子。出乎我的意料,李显不但没有附和,反而皱眉道:“很难啊,本王和龙庭飞交战多年,知道他的为人,此人性情高傲,又是北汉军神,若是战败,他是宁可一死也不会被俘受辱的,不说别人,就是本王,若是有落到敌人手中的可能,也只有一条路可走。”
  我心中一震,用崭新的目光看向李显,在经过屡屡的挫折和打击之后,这位昔日飞扬跋扈的齐王殿下,在不改昔日高傲性情的前提下,心思也已经深沉如渊海。目光转向战场上,看到那陷入重围的龙庭飞和其亲卫,每个人脸上都是宁静非常,手上的杀戮好像完全无法影响他们的心绪,那是真正的勇士面对必死之境的神情,我轻轻叹了口气,枉我自认擅于把握人心,对于这种沙场勇士还是有些偏差,龙庭飞是不可能被俘虏的。想起曾有人对我说过,当日猎宫之变的时候,皇上被闻紫烟迫得陷入绝境,曾有意赴死,如今想来,李贽、李显和龙庭飞虽然身份地位相差极大,可是有一点却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都是真正的将军,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战死,可以战败,却是绝不能被俘受辱。忽然之间,我对血腥的战场多了一分敬意和关注,就让我这个心性不坚的软弱之人,亲眼目睹绝世名将的最后风采吧。
  这时,李显叹了口气道:“虽然没有可能,不过本王也不能就这样放弃,若是龙庭飞能够投降,对北汉军心的打击无法估算。”言罢,李显传令停战,如今战场的局势已经完全在雍军控制之下,所以雍军停下攻击,只是将北汉军残余围在当中,而早已濒临绝境的北汉军也没有继续攻击,而是停下来希望能够恢复几分气力,重整一下几乎崩溃的圆阵。战场上突然变得安静下来,除了沉重的呼吸声和战马的哀鸣声之外,天地间一片寂静。
  李显策马上前,朗声道:“龙将军,如今你已经身陷绝境,除了这几百个亲卫之外,再无一兵一卒可以调动,本王敬你忠心耿耿,更是佩服你军略无双,若是你肯弃械投降,本王保证,必然待为上宾,就是对你麾下将士,也不会有丝毫轻辱。将军以身为饵,血战一日夜,碧血忠心,天人共鉴,就是如今你放弃抵抗,北汉国主当也不会苛责,何必还要死战,难道将军不爱惜这些对你忠心耿耿的战士么?”
  被亲卫簇拥在当中的龙庭飞闻言,缓缓向四周望去,只见不过数百人的亲卫,都已经是人困马乏,战袍破碎,鲜血渗透赤色的战袍,让人分不清哪里是血迹,哪里是战袍的本色。弓箭早已折断,钢刀也已经砍钝,每个亲卫眉宇间都是深深的疲倦之色,眼中除了绝望便是漠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早已知道死亡随时都会到来。龙庭飞微微一笑,道:“诸君闪开,让龙某和齐王殿下说几句话。”
  那些亲卫神色不动,迅速的分开一条道路,从圆阵的缺口处,龙庭飞和李显再次面对面的见到了彼此,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是已经足以看清对方的容颜,那些亲卫没有丝毫犹豫,反正已经是必死之局,就是齐王趁机攻击又有什么关系,而且他们虽然对敌军主帅恨之入骨,却也知道那人也是当世豪杰,绝不会作出出尔反尔的事情,真正的英雄豪杰,本就只有通过沙场血战才能相互了解。
  龙庭飞的目光落到李显身后,那个一身青衣,形容憔悴,却是意态悠闲的书生身上,这一次自己之败,是败在了李贽和李显联手之上,若非自己没有料到李贽会在这种危险的时候出动大军协助李显对付自己,焉能有此惨败,而能够让李贽和李显顺利合作,在其中穿针引线之人,就只有这个青衣人——楚乡侯江哲。不过他的目光一闪而过,终于还是落在了李显身上,不论计策如何周详,若无此人苦战,自己也断不会落入重围。
  摘下头盔,随手丢落马下,龙庭飞笑道:“齐王殿下,你也是一军主帅,焉能不知主帅被俘,乃是奇耻大辱,龙某不才,也是一员大将,我龙家世代受国主大恩,付与重权,妻以公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焉有束手就缚的道理。”
  李显道:“本王也知道龙将军大义凛然,绝不会甘心束手,但是将军可以甘心赴死,难道你的麾下将士也都该死么,这样吧,本王可以全君忠义,龙将军何妨下令,命麾下将士投降本王,本王可以保证他们的性命无恙,将来皇上大赦天下,本王保证会让这些将士解甲归田,与其让他们随将军而死,不若将军放过他们,让他们可以娶妻生子,安守田园,难道将军不想为北汉留下一些壮士豪杰么?”
  龙庭飞淡淡一笑,从容地道:“齐王殿下说得也不错,龙某既然已经四面楚歌,也不必拖他们和我做伴,诸君,你们已经为了王上,为了龙某,付出的已经够多,今日龙某陷你们于死地,你们仍然拼死作战,于情于理,你们都已经尽到职责,忠义无愧于心,龙某现在下令,你们可以弃械投降,这是龙某的命令,将来若有机会重见国主,你们可以禀告于王上,就说龙某所言,你们并非贪生怕死的懦夫,而是我北汉擎天立地的勇士。”
  这些亲卫听到龙庭飞这番话,都是眼含泪水,沉默不语,他们自然知道眼前的情景,主帅已然声明不会投降,却让他们弃械,龙庭飞这番心意,他们自然可以领会,可是弃主偷生,如何能够让他们安心。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亲卫突然掩面大哭,他面上都是血迹,泪血混合,越发狼狈不堪,他的哭声仿佛是一个信号,一个亲卫黯然低头,手上的钢刀坠落尘埃,接着,一个又一个的亲卫开始哭泣,他们的兵刃开始脱手,显然已经接收了接下来的命运。
  李显没有传令让雍军前去接受俘虏,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龙庭飞露出灿烂的笑容,道:“齐王殿下,你我交战多年,也算是神交知己,有一事托付于你,不知道你可肯答应。”
  李显慎重地道:“本王与将军,惺惺相惜,非是一日,只要李显能够做到,必然尽心竭力。”
  龙庭飞的目光变得温柔幽远,他思索了一下如何措词,才开口道:“龙某青年丧妻,并无子嗣,后事自然无需担心,至于族中父老子弟,都是北汉忠臣,生死祸福也无需龙某忧心,他们自会与北汉共存亡。只有一事,龙某放下不下,就是嘉平公主林碧,龙某的未婚妻子。”
  李显愕然,林碧乃是北汉公主,龙庭飞纵然不放心,也不应该和自己说起此事啊。他神色古怪地道:“将军不必担心,嘉平公主已经突围成功,如今应该已经回到了沁源。”
  龙庭飞淡淡一笑,道:“非是龙某矫情,北汉若是能够不被大雍吞并,此事提也无用,若是不幸,纳入大雍版图,虽然碧公主乃是王室成员,但是她也是代州军的统帅,代州军百多年来捍卫疆土,御胡蛮于雁门,功在社稷,除非大雍想要尽屠代州之民,否则终究是要安抚代州的,若是杀了碧公主,只怕代州永无宁日,所以请殿下相机进言,保全林氏,龙某可以保证,代州林氏一旦归顺,就不会有二心异志。”
  李显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此事事关重大,本王不敢保证,但是必然尽力一试,我皇兄英明神武,必然不会轻易加害忠勇之士。”
  龙庭飞眼中闪过一缕宽慰的神采,又道:“还有一事,若是大雍一统天下,碧公主又是平安无事,龙某希望殿下能够代我照顾于她。”
  李显身子一颤,若非及时抓住缰绳,几乎要滚落马下,仿佛是心底的秘密被人揭穿,他涨红着脸道:“龙将军,你胡说什么?”
  龙庭飞似乎是看穿了李显的心意,凝重地道:“龙某非是胡言,我与碧公主虽然名份已定,可是尚未大婚,我两人虽然是有缘无份,可是毕竟人人都将她当作了龙夫人,只怕纵然是碧公主有意另择佳偶,也是无人敢有求凰之意。碧公主乃是女中豪杰,我不忍她担此虚名孤苦一生,王爷乃是当世英雄,龙某也是敬重万分,碧公主提及东海相遇之事,龙某相信两位也有知己相惜之意,若是有可能,龙某希望王爷能够好好照顾她。”
  李显更是满面通红,良久才道:“碧公主才貌双全,又是当世名将,女中豪杰,李显却是风流纨绔,声名狼藉,焉能配得上碧公主,何况……”说到这里,李显突然停住了话语,只因他突然发觉了心底深藏的秘密,东海一会,他竟然已对林碧钟情,只是碍于罗敷有夫,以及敌对的身份,才从来不敢多想,如今突然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机会让自己追求林碧,他心中自是不愿轻轻拒绝。
  龙庭飞见状不由莞尔,道:“若是将来碧公主也有许可之意,不知道王爷可愿答应这桩婚事?”
  李显狠狠心,顾不得身后那些目瞪口呆的亲信,道:“若是碧公主首肯,李显绝对不负所托。”说完这句话,李显松了口气,但是心底却是苦笑不已,大概自己没有机会生个嫡出的郡主,招慎儿为女婿了。
  龙庭飞神色一松,笑道:“龙某自然希望我北汉国运昌隆,但是也衷心祝愿王爷诸事顺遂,虽然有些矛盾,但王爷应知龙某一片诚心。”
  李显面色赧然,说不出话来。龙庭飞也不再理会他,低声道:“碧血黄沙,忠魂深埋,龙庭飞今日一死,犹有余恨,若是死后还可为国主效忠,该有多好!”说罢,龙庭飞长剑出鞘,寒光一闪,碧血横流,众人惊呼声中,身躯跌落马下。两军将士原本见他谈笑宴宴,虽然是嘱托身后事,可是却自有一种从容气度,竟然都生出他不会求死的错觉,谁知方见他俯首低语,却突然引剑自绝,都是措手不及。龙庭飞的坐骑也是难得的龙驹良马,此刻浑身皆是血染,浑不见昔日英姿,见到主人跌落马前,那战马一边哀鸣,一边不时低头拱一拱主人渐渐冰冷的身躯,嘶叫声哀凄悲怆,令人闻之断肠。
  李显黯然,正欲下令善后,龙庭飞一个亲卫突然大声喝道:“将军平日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何可以令将军孤身上路。”这个亲卫原本兵器已经丢弃,但是他作战之时本已受了重伤,一支利箭穿透手臂,箭身虽然截断,但是箭头仍然深深扎在肉中。那亲卫此刻一腔悲愤,竟然不顾一切伸手拔出箭头,带出一团血肉,那亲卫不管不顾,箭头直刺咽喉,立刻气绝身亡,仆倒在地。本来正在哭泣流泪的另一个亲卫见状,大吼道:“将军!”俯身捡起丢弃的佩刀,自尽身亡。他们的举动感染了众人,那些亲卫本就是听了龙庭飞之命才弃械的,如今正是满腔羞愧,悲痛难忍,见状都是高呼一声“将军”,各自自绝。
  李显高声道:“不可!”但是却已经来不及了,不过转瞬之间,数百亲卫竟然都已经自尽身亡。李显颓然放下手去,心中不由怅然,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救下,北汉勇士,果然是个个忠义。战场中心,龙庭飞的坐骑突然一声哀鸣,向东方奔去。雍军谁也想不到拦阻此马,放开防线,任凭那战马脱逃而去。
  我在后面冷眼旁观,龙庭飞此举虽然意外,却也不是不可理解,想必他心中也知道,无论他是否能够突围成功,北汉都已经是日暮西山,所有才有托付后事给李显的举动。不过他将林碧托付给李显倒是我料想不到的,这件事情已经如何解决,是有利还是不利,我开始暗中盘算。
  接下来李显下令打扫战场,我也一直跟在李显身边,想看看他如何安排。李显亲自令人在冀氏之野为龙庭飞造坟安葬,又令人将殉死的亲军葬在旁边,铸成一座大坟,称为忠义坟。下葬之日,有雍军回报,龙庭飞战马奔至沁水,于沁水岸边哀鸣泣血,继而自沉其中。李显闻听,唏嘘不语,我也是心中怆然,便提议将战马尸首运来,葬在龙庭飞坟侧,李显立刻答应,令人照办,这座战马的坟墓被李显赐名“义马冢。”
  我军北上之前,再次来到龙庭飞墓前,虽然只有数日,可是我却看到墓前有香花供养,不知是何人前来祭奠,我亲酹酒于坟前,祝祷道:“龙将军,虽然是我害死你的,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事,你的遗愿我必然助你完成,希望你九泉之下不要责怪于我,你英魂有灵,还应庇佑一方水土,可不要厉鬼作乱,来索我的性命才好。”不知怎么,我觉得坟前有些阴风阵阵,打了一个哆嗦,决定还是立刻离开的好。
  第三十三章
代州烟云
  〖红霞郡主林彤,代州侯林远霆幼女,嘉平公主之妹,郡主素得爱宠,父母兄姐视为珍宝,然主爱武妆,常独出,携弓刀射猎。大雍隆盛元年,北汉荣盛二十四年,嘉平公主赴沁州助战,蛮人攻雁门甚急,时远霆病笃,二兄澄迩战死,代州无主,主挺身而出,率众御蛮人,主虽年少,然威仪勇烈不逊父姊,遂得众人拥戴为将军,以抗蛮人。
  ——《雍史·红霞郡主传》〗
  林彤一身红衣,站在雁门关城头之上,飞快的传下军令,下令抵御猛力攻城的蛮人,虽然他们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可是凭着勇猛善战以及人数上的优势,还是给雁门关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有效地杀伤敌人,林彤精准地选择着投下滚水擂石的时间。敌人的攻击越来越猛烈,虽然蛮人以骑射见长,可是和代州军鏖战多年,他们也学会了攻城的技巧,云梯、投石车的使用让他们有了更大的可能破关,甚至有擅长套索的蛮人用绳索登城。林彤能够感觉得到蛮人这几日兵力越来越雄厚,想必整个草原的蛮人部落已经集结起来合作攻城,攻破雁门关,长驱直入,劫掠一空,好渡过今春口粮缺乏的难关。终于,损失惨重的蛮人开始后退了,林彤松了一口气,她知道不用多久,蛮人就会重新集结兵力,前来进攻,虽然如此,总算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也足以告慰。
  苦战多日,林彤已是玉容清减,但是神情却是镇静非常,为了鼓舞士气,她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下城楼一步,她那一身红衣如同火焰一般,始终燃烧在城上,激励着众军血战。自从兄长出城遇伏,在关前中箭身亡之后,父亲便一病不起,长兄林澄仪只会厮杀,军略粗疏,又生性冲动,军中众将引以为忧,不得已虚尊林彤为主将。这原本是权宜之计,可是谁知道林彤却是以纤弱之躯撑起了大局,指挥作战条条是道,不逊于百战宿将,所以不过数日,代州军民就已经将林彤当成了可以接替林碧的主帅。
  说起来林彤从前虽然没有指挥过作战,但是她天性聪颖,喜欢骑马射箭,对于沙场征战之事本就十分感兴趣,虽然父母兄姐都很有默契地不让她经历战事,可是她平日来最喜欢跟着林碧到处走动,所以耳濡目染,在军略上已经是颇有见地。东海之事后,林彤蓦然成长,更是在军略上十分用心,再加上前几日陪着林远霆在雁门关指挥,天赋见识再加上虚心,林彤在短短时间内成了合格的统帅。即使有些小小的疏失,在代州军叔伯兄长们的帮衬下,也足以弥补,而且林彤生来机敏,对于战场的把握十分恰当,这才成就了红霞郡主的英名。当然此刻林彤完全无心计较这些,更是没有意识到众人已经将她当成了姐姐的替身,只是努力地想着如何对付蛮人。
  拖着沉重的步伐,林彤不顾疲倦,在城上巡视,察看防务,对受伤的军士加以慰问,直到处理完军务,她才寻了一个跺口,倚着城墙坐下,将披风裹住身体,双手抱膝,准备小睡一下。不多时,林彤已经进入梦乡,此刻,她自然不知道有一双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她。
  守关的军士和民壮分为两轮,这一轮都已下去休息,而轮换上来守关的军士和民壮开始接受防务,代州民壮也是以军队标准训练,编成甲伍,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这其中有一支队伍有些不同,他们的动作明显有些散漫,这是代州军征用的外郡民团,每年蛮人入侵的时候,代州军都会将外郡到此的青壮征召入伍,用兵法约束,一来是担心其中有蛮人奸细,二来是为了增强战力,这些人会被编成军旅,由代州老军任伍长什长,有勇力者上关御敌,软弱无能者在下面担浆送水,负责指挥监视他们的代州老军都是经验丰富的沙场勇士,这些人可以怯懦贪生,却绝对没有机会行使奸细的职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