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158

  这时帐外传来爽朗的笑声道:“说什么呢,皇上若是能够看穿你,就不会总是吃瘪了,天下有几个做主君的像皇上一样,总是由着你的性子,什么事情,你不说皇上就不问,这样的宠信,让我都嫉妒呢。”然后齐王大步走了进来,挤眉弄眼地道:“随云,你对苏青很怜惜呢,怎么样,要不要我为你作伐,长乐贤惠得很,不会怪你的。”
  我正色道:“殿下不要胡说,若是苏姑娘听见岂不是心灰意冷,她可不是以色事人之辈。”
  李显被我硬顶了回去,赧然道:“我也是好心,苏青至今仍然孤身一人,一个女子这样苦撑,本王也看不过去,她这样心机手段,若非是你,谁能消受得起?”
  我冷冷道:“我都不是殿下对手呢,何况是她,干脆我请长乐去向皇上禀明,将她许给王爷为妃如何?”
  李显吓了一跳道:“别别,我只是开玩笑,这个苏青恐怖得很,我可不敢冒犯,再说如今她是三品的将军身份,可不能拿她开玩笑。”
  我瞪了齐王一眼,也不知是谁先开的话头,不过我又奇怪地道:“我正想让小顺子派人去请殿下和宣松、荆迟呢,怎么殿下倒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齐王正色道:“也没有什么事情,不过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进军的事情。”
  我笑道:“在下也正有此想,等到两位将军到了之后我们再谈吧,不过这些事情,殿下足可应付,哲只能听听罢了。”齐王道:“我来的时候已经派人去传他们了,很快就会到了。”这时,帐外有侍卫禀道:“荆将军、宣将军求见。”
  我和齐王相视一笑,大举进攻北汉迫在眉睫,决定大雍命运的一战即将开始,这一战若能速战速决,天下再也无人能够阻挡大雍一统天下的步伐,若是陷入长期作战的泥潭,那么就是大雍被群起而攻的局面,这一战,至关重要啊。
  南楚,陆灿愤怒地将诏书掷到地上,本已计划好,一旦大雍北汉开战,那么自己立刻将蜀中的防务交给下属,自己亲率大军渡江攻击大雍,这是南楚唯一一次夺取天下的机会,错过这一次,没有了北汉铁骑牵制,南楚最多不过能够偏安江南罢了,可是雍使苟廉却用金钱和恫吓轻而易举的吓住了朝中群臣。望着那封阻止自己出战的诏书,陆灿真的觉得浑身无力。
  这时,有人禀道:“将军,辰堂首座求见。”陆灿皱皱眉,心道,韦膺怎会前来,他伤势尚未痊愈,而且因为东海惨败,他的很多权力被凤舞堂和仪凰堂分割,如今正是韬光养晦的时候,他怎会前来和自己相见呢?不过虽然鄙夷韦膺的为人,但是对他的才华还是颇为看重的。陆灿传令让韦膺进来。
  韦膺神色有些憔悴,毕竟从火海中脱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路上又遭遇大雍的追缉,能够安全回到南楚已经是非常不易了。他从容地向陆灿行了一礼,笑道:“陆将军想必是十分头痛,不知道在下可否有所谏言呢?”
  陆灿淡淡道:“韦首座有何高见,朝廷已经有了旨意,本将军难道还能抗旨不成。”
  韦膺笑道:“将军也太迂了,抗旨有什么要紧,令尊早已不问军事,南楚三分军权,将军掌握二分,荆襄守将容渊声威不如将军,平素也多听将军调遣,将军若是有心,我愿助将军清君侧,除去误国奸相,从此将军便可以大展宏图,膺也可以附诸骥尾,得报大仇。韦膺此心,天日可表,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陆灿拍案而起,斥道:“韦膺,你怎可出此无父无君之言,当初你们落难至此,若非尚相和王上恩德,你们焉能在南楚立足,如今刚刚得势,就像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别怪我翻脸无情,绑了你送去给尚相,让他看看你们凤仪门的丑恶面目。”
  他这一大怒,帐外的卫士拿着兵器冲了进来,陆灿的亲卫长冷冷的看了一眼韦膺,道:“将军,可是这人冒犯将军么,请将军示下。”
  韦膺面上带着讥诮的笑容,道:“陆将军,要杀要绑也得等到在下说完肺腑之言啊,难不成将军不敢听在下的妄言么?”
  陆灿面色一沉,挥手令亲卫退去,道:“韦膺,南楚不是大雍,本将军希望你好自为之。”
  韦膺微微一笑,道:“将军可想知道苟廉和尚相密谈的内容?”
  陆灿心中一惊,道:“你怎会知道这等机密大事?”
  韦膺没有回答,模仿苟廉的语气道:“相爷乃国主外祖,警缨世家,此诚贵不可言,然国统存亡不在文臣,而在统兵大将,如今贵国兵权三分,陆公父子掌握二分,荆襄守将容渊掌握一分,相爷手中之兵不过可以控制建业一城而已,比起陆信陆公爷、陆灿陆将军和容将军来说,可以忽略不计,陆公爷虽然忠君爱国,但是总不会和自己的儿子为难,容将军也多听从陆将军之命,若是陆将军起意谋反,则贵国社稷顷刻颠覆,就是陆将军心无反意,相爷也要早做提防。如今我大雍有事北疆,陆将军少年轻浮,不惧螳臂当车之险,竟然意图渡江攻我,若彼败,我大雍皇帝盛怒之下,北疆事了,必定兴师问罪,到时两国交兵,血流成河,不免重现昔日惨状,何况贵国王上尚有兄弟在我国为质,若是皇帝震怒之下,改立新王,则贵国王上和相爷如何自处,若彼胜,不过是我大雍两面作战,不得已暂时退却,大雍兵甲百万,钱粮丰足,纵使一时落败,也不会伤害元气,而陆将军挟大胜余威,功高震主,即使陆将军本无反心,只怕到时也难免不生异心。相爷每每掣肘陆将军,到时候陆将军竖起清君侧的大旗,只怕南楚上下一呼百应,相爷不免死无葬身之地,就是贵国王室,恐怕也会遭到池鱼之秧。由此可见,两国交兵,不论胜负,于相爷都是无利可图,相爷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一旦兵戈蔽日,相爷权势皆成泡影。为相爷计,莫过和议,昔日贵国战败,曾经立约年年赔款,至今贵国军民仍然深受其害,若是相爷以此为条件和我国和议,我国陛下为了北疆战事,必定同意减免赔款,到时候朝野必定赞誉相爷功劳,岂不胜过交兵之害。若是相爷同意,我国还可以与贵国重结秦晋之好,我陛下愿以爱女许以贵国王上,待公主及笈之期,两国便结姻亲之好。北汉兵强,没有十年八年,无法攻克,陛下心切北疆战事,更希望和南楚和议,不知相爷意下如何?”
  陆灿初时还有些不明白,只听了几句脸色便沉了下来,等到韦膺说完,他叹了口气道:“尚相想必是答应了。”
  韦膺冷冷道:“苟廉舌灿莲花,尚维钧昔日被大雍俘虏,早就心胆俱寒,只想偷安,更何况将军手握重兵,本就受尚相猜忌,陆公爷又卧病在床,如今和议已经谈成,将军除非是使用兵谏,否则绝没有挽回的机会。”
  陆灿神色一动,道:“你今日来此,是你一人的意思,还是凤仪门的意思?”
  韦膺神色有些焦躁,道:“她们畏惧大雍兵势,怎敢和大雍作战,只想施展阴谋诡计,沙场厮杀,她们早就没有参与的勇气了,这次是我一人的意思,不过若是将军肯起兵,我保证她们会选择支持将军。”
  陆灿深深叹了一口气,道:“韦首座,我知道你今日乃是一片诚心,可是陆某身为南楚臣子,绝不能作出这种目无君上的事情,所以我不会起兵,你的心意我领了,也不会将今日之事泄漏出去,你去吧。”
  韦膺失望地道:“你可知道今日若是妥协,再没有踏上大雍领土的机会?”
  陆灿正色道:“不论将来如何,陆某不能做出不忠不孝之事,若是人臣都可以抗旨兵谏,那么朝廷威严何在,若是陆某做出这等事情,南楚从此王纲失统,与其如此,陆灿宁可将来苦战大雍,保住江南半壁江山。”
  韦膺叹道:“你如此愚忠,怎是江哲的对手,罢了,是我瞎了眼睛,当你是可托付的主君,既然你下了决定,我也无话可说,只是从今之后,我可能会多有得罪,还请将军体谅。”
  陆灿眼中杀机一闪,继而泄气地道:“我知道你想转而控制尚相,不过尚相虽然不明军略,那些钩心斗角之事,你未必是他的对手,无论如何,你若做得太过分,别忘记我手上还有大军。”
  韦膺轻轻一叹,道:“我若是能够掌控凤仪门,必定除掉尚维钧,让你可以控制朝政,可惜这一点我无能为力,罢了,也是韦某命该如此,没有可能借助你南楚大军攻下长安。”说罢,韦膺转身走出,陆灿想要出声唤他,却终于没有出口,他既然不能做出不忠不孝之事,那么和韦膺决裂也是必然之事。深深叹息了一声,陆灿低声道:“纵是粉身碎骨,陆某也要保护着如画江山,只是这谋逆犯上之事,陆某却是死也不能从命啊。若是江先生在此,必定嘲笑自己我太过迂腐吧,昔日从他读书之时,先生就曾经取笑,唉,我终究是不如先生洒脱啊。”
  走出陆灿大营,韦膺茫然地走了许久,良久才从彻底的失望心寒中恢复过来,身为丞相之子,又曾经做过高官,韦膺的军略才能绝不是泛泛而已,当今天下,大雍兵强马壮,南楚、北汉都无力与争,如今正是唯一的机会,南北夹攻,削弱大雍势力,只要大雍损失惨重,就是一时不能彻底灭亡大雍,它也无力再一统天下,若是天下一统,那么自己的仇恨就再也难以报复。凌羽、纪霞、燕无双这些人虽然也是略通军政,可是却是目光短浅,只想着让南楚偏安江南,对她们来说,大雍想要灭亡北汉,消化其地其民,没有十几年是不行的,而南楚虽然暗弱,但是毕竟占了半壁江山,只要守住长江,不惧大雍铁蹄南下,所以她们宁可用各种手段阻碍大雍的一统进程,却不敢正面对敌,生怕大雍索性先出兵南楚。在她们心中,有了十年的缓冲,足可以让南楚积蓄力量,至少几十年之内可保平安。而凤仪门主的仇恨,在她们来说,早已是昨日黄花,只要能够自身荣华富贵,她们不愿意豁出性命复仇。如今她们最想的是像昔日在大雍一样,暗中控制南楚朝政,而两国交兵,不符合她们的利益。这些愚蠢短视的女子,自己怎会和她们搅在一起。恨意重重中,韦膺清醒过来,他果断的放弃了无益的抱怨,既然不能利用陆灿向大雍出兵,那么自己就要借助凤仪门的力量,想尽办法控制南楚的朝政,然后集中所有的力量,向大雍报复,向江哲报复,为了这个目的,自己宁可付出任何代价。脸上闪过坚毅的神色,韦膺加快了步伐,他不能再浪费任何时间。
  第七章
阴云密布
  流水一般连绵的琴声从龙庭飞府中的一处华轩传出,琴声宛若天籁,在仍然冰凉的微风中回荡,萧桐匆匆走来,隔着窗棂看到那黑色的身影,心中不由轻叹。一个多月前,自己无意中查到一些久远的几乎湮灭的情报,发觉青黛曾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在北汉境内失去了踪影,心中生出不妥感觉的他立刻回来准备将青黛拘禁起来。可是却得知段无敌带着青黛出门了,而且不知两人去向。正在忙乱的时候,凌端说出了偷听来的消息,萧桐心中不安,请秋玉飞和自己一起前去寻找段无敌和青黛。而在石英墓前,两人看到的是被杀死的近卫和昏迷不醒的段无敌。段无敌是中了一种大雍密谍特制的剧毒,这种毒虽然不够强烈,不能让人立刻身死,可是却是很难治愈,中毒之人一两个月之内都很难恢复健康,常常被大雍密谍用来生擒目标。而段无敌清醒之后说出青黛所为之后。萧桐大受刺激,谁让他没有发觉青黛居然是大雍密谍呢?
  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萧桐请秋玉飞前去追杀青黛,毕竟秋玉飞武功大进这一点他是看得出来的。可是秋玉飞居然婉拒了他的要求。萧桐素来是知道这个师弟对于战争和权势毫无兴趣,几乎从来不牵涉其中,可是这次秋玉飞去大雍刺杀江哲以及他出面替段无敌缓颊的事实让萧桐淡忘了这一点。因此两人之间发生了不大愉快的冲突,不过最后看在师兄弟的情分上,秋玉飞还是亲自出马了。而且在数百里的追杀过程中,秋玉飞亲手杀死杀伤了大半密谍,若非是大雍军方的接应及时,恐怕就连那个武功超出众人预计的青黛也不会活着回去。而回到沁州的秋玉飞十分不快,甚至立刻就要回晋阳,若非龙庭飞千方百计说服了他暂时留下,恐怕秋玉飞早就离去了。萧桐隐隐觉得,除了不愿涉入军务之外,师弟更可能怨恨自己迫他去追杀青黛,因为他从凌端口中得知,秋玉飞似乎对青黛也颇为青睐。
  想起青黛,萧桐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多年打雁,却被大雁啄了眼睛,这个女子摆出对北汉朝廷痛恨的架势,却让自己完全没有怀疑她真的是大雍密谍,根据段无敌所见,此女身份极为重要,她能够接下师弟百招,这样的武功心机,很可能是大雍在北汉情报网的总哨,让她逃生真是万分可惜。虽然龙庭飞没有怪罪自己,可是萧桐却心中难安,所以更是要想法子留下秋玉飞,这个师弟武功突飞猛进,若有他相助,自己更可以放手而为了。
  琴声终于停了,萧桐轻轻咳嗽了一声,走进了华轩,秋玉飞轻抚着琴弦,没有起身迎接师兄,他们师兄弟之间本就没有明显的身份高低,在魔门,武功和才华决定了很多东西,如今已经晋入先天境界的秋玉飞完全有资格冷落萧桐,即使萧桐是自己的师兄。
  萧桐犹豫了一下道:“大将军需要一个人去东海,阻止东海侯在近期归顺大雍。”
  秋玉飞淡淡道:“如何阻止,东海侯本是大雍外戚,而且江哲在东海数年,我想东海归顺大雍只是时间的问题。”
  萧桐无奈地道:“你说得不错,可是我们需要东海的物资,虽然这几个月我们尽量的囤积物资,可是仍然不足够,如果东海归顺大雍,对我们来说打击太大了,我们希望东海仍然能够保持中立。”
  秋玉飞剑眉扬起,道:“这恐怕不容易,难道大将军有什么对策?”
  萧桐冷冷道:“当年东海与大雍为敌,若没有我国暗中支持,他们早就完蛋了,如今我们不求他支援我方,只要他保持中立,如果这一点他们不答应,那么姜氏父子忘恩负义,理应受到天遣。”
  秋玉飞冷冷道:“你是要我用刺杀威胁他们么?东海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你不怕我死在海上?”
  萧桐道:“以你如今的武功,至少可以逃出东海,而且有师尊作为后盾,东海绝对不敢轻易为难你,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我想他们会同意的。”
  秋玉飞轻抚琴弦,似乎有些犹豫不决,萧桐知道秋玉飞并非担心危险,而是在犹豫自己是否要介入这些事情。萧桐也不敢肯定他会如何答复,心中忐忑不安。这时,站在一旁侍奉的凌端低声道:“四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难道现在大雍还会将四爷当成无害之人么?”秋玉飞心中一凛,想起万佛寺刺杀,想起自己追杀青黛之事,终于叹了口气道:“好吧,我去就是。”
  萧桐大喜道:“多谢师弟体谅愚兄难处。这也是师尊的意思,还望师弟多多用心。”
  秋玉飞漠然,望着琴边那册琴谱,不由想起万佛寺之内那人对自己的厚爱,以及他得知自己乃是刺客之后悲愤的神色。想起那清秀儒雅,却是灰发霜鬓的形容,秋玉飞心中涌起无可言表的悲哀。人生难得一知己,可是自己却偏偏只能和他生死相见。
  帅府节堂之上,龙庭飞对着麾下将领,冷冷道:“你们不用再说,我知道现在军心不稳,可是现在不是手软的时候,大雍齐王已经虎视眈眈,随时都会起兵攻打沁州。石英麾下的将领士卒必须重新编制,不能留下任何隐患,如今我北汉危亡在即,若是不用非常手段,不等大雍铁蹄进入沁州,我们就已经完了。传我谕令,沁州男子十五岁以上者均召入军中,此战之后,我自然重重赏赐抚恤,若是此战落败,社稷不存,还谈什么安居乐业。”
  挥手斥退了麾下将领,龙庭飞疲倦地倚在帅椅上,这段时日他可是太辛苦了。石英自尽,段无敌中毒,他尽失臂膀,而石英背叛和段无敌走私的消息又不胫而走,为了安抚军心和应对朝廷,龙庭飞几乎费尽了所有心力。虽然如此,段无敌还是降了一级官职,石英在军中旧部也受到牵连,龙庭飞被迫进行了清洗,如今对着下面的将领,龙庭飞总觉得他们沉默中带着不满和反抗,可是却又无可奈何。想要重聚离散的军心是需要契机的。
  目光落到帅案上面的一份文卷,那里面记载的全是大雍楚乡侯江哲的情报,龙庭飞将文卷拿起,再次阅读起来,读到最后,龙庭飞心中恨意渐起,都是这个人,自从他在东海显踪,自己的一切计划都遭遇到挫折,忍不住将文卷扯得粉碎,龙庭飞无力地叹了口气,莫非这人是我的克星么?心中苦闷之下,龙庭飞回到后宅,吩咐下人取来酒菜,独自一人饮了起来,酒入愁肠愁更愁,龙庭飞喝了许久,饶是他酒量不错,也是酩酊大醉。
  “哎。”当龙庭飞从头疼愈烈中醒来之时,已经是正午时分,近卫送上热水面巾,一个近卫小心翼翼地道:“大将军,段将军在外面等了半天了。”
  龙庭飞一惊,顾不上整理仪容,走出卧房,一眼就看见段无敌一身戎装,站在阶下,神情冷峻,面色苍白,龙庭飞连忙上前几步,急切地道:“无敌,你来做什么,你的伤势还没有痊愈。”然后又斥责近卫道:“你们不知道段将军身有毒伤,怎么不请他到旁边花厅里面休息,真是废物。”
  几个近卫凛如寒蝉,呐呐不敢辩解,段无敌却是坦然道:“大将军不要责怪他们,是末将坚持在这里等候。”
  龙庭飞愧疚地道:“无敌,都是我酒醉误事,对不住你,快,到我房中坐下。”段无敌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道:“末将正有事情和大将军商谈。”
  龙庭飞亲自领了段无敌走进卧房,将近卫赶了出去,胡乱洗了两把脸,道:“无敌,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段无敌站了起来,正色道:“末将今日前来向大将军禀明军务,可是大将军居然没有出现,末将问过之后近卫才知道大将军酒醉,末将因此前来相谏,如今我北汉危在旦夕,大将军乃是军心所系,怎能贪杯误事,此时若是流传出去,岂不是令人心寒,末将狂妄直言,请大将军不要见怪。”
  龙庭飞面上一红,继而颓然坐下,道:“无敌,你是我心腹人,我不瞒你,如今的局势我真的觉得无能为力,论军力,大雍是我数倍,论钱粮,大雍可以长年累月作战,我们若是打上几个月,只怕就辎重耗尽了,论将领,大雍拿出一个就是名将,可是我最信任的将领却是死得死,叛的叛,就连你也受了毒伤,我真得有些支撑不住了。大雍有李贽那种明君,李显那种大将,还有江哲那种谋士,我身上的压力你可明白?”
  段无敌肃然道:“大将军对无敌推心置腹,那么无敌也不敢相瞒,我军窘况,无敌何尝不是心中明了,可是无论如何大将军不能流露出这样的心意,如今军中除了大将军,再也无人可以控制军心士气,如果大将军都放弃了,那么如何让麾下将士树立信心呢?大将军,你若是心意如此,那么我们不如不战得好,免得让将士白白丧命。”
  龙庭飞被段无敌的言辞激得面红耳赤,望着神色苍白,额头上满是汗水的段无敌,如今段无敌身负污名罪责,在军中也是处境艰难,石英的部下对他很不谅解,很多下级军士也不明白他所做出的牺牲,可是他却仍然如此坚定不移。望着这样的段无敌,龙庭飞心中豪气渐起,北汉军中都是这样的豪杰,就是大雍再强大又能如何?龙庭飞恭恭敬敬地向段无敌行了一礼,段无敌连忙避过,龙庭飞大声道:“段将军忠言,庭飞谨记,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再这样灰心丧气。”
  段无敌见龙庭飞恢复了往日神采,心中欣然,道:“大将军军略无双,我们沁州易守难攻,大将军也不用过分担忧。”龙庭飞已经恢复了信心,道:“段将军放心,除非是庭飞战死沙场,否则绝不会让大雍军攻下沁州。”
  望着神采飞扬的龙庭飞,段无敌这才放下心来,道:“大将军请先更衣,末将告退了。”
  龙庭飞笑道:“你先等我一下,看你已经可以起床了,有些事情我还要和你商议一下,若是撑不住,就在我府上休息,让你躺着养病可就太可惜了。”
  段无敌心中一暖道:“末将遵命。”
  同一时刻,南郑东郊一座古寺之内,李康站在大雄宝殿之内,望着庄严的佛像,陷入沉思。
  虽然还不到二月,长安还是十分寒冷,可是南郑可是比长安温暖的多,东川富庶之地,李康在这里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更何况他如今将朝廷安排的将领暗探一扫而空,更是没有掣肘之人,按理说李康应该十分欢喜得意才是,可是李康心中却燃烧着熊熊怒火。
  就在方才,雍帝李贽的圣旨到了,不过不是朝廷使臣送来的,李康在使臣还没有进入东川之前就派出得力手下扮作山贼将使臣杀了,不过仍然将圣旨取了来。圣旨上面是命他严守葭萌关,不可懈怠。看了圣旨之后,李康本应该欢喜,因为这样看来朝廷还不知道东川已经被他完全控制,可是李康却还是十分恼怒,凭什么李贽可以对他呼来喝去。
  李康从来都觉得自己是不幸的,出身微贱,自幼不得父皇宠爱,除了母亲之外,李康从来没有得到什么温情。多少次他眼睁睁看着李安、李贽,甚至李显、李贞,在父皇面前肆意邀宠,自己明明是三皇子,却因为母亲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嫔妾而不敢上前。若仅是如此,李康或者会容忍下去,可是唯一疼爱自己的母亲,却被纪霞那个贱妇生生害死,而父皇只是追封了事,一怒之下李康逃离了皇宫。
  可是逃离了皇宫之后,李康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生活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得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皇子在乱世之中生存谈何容易,多少次被人辱骂殴打,多少次饥肠辘辘,凭着一点武技和心狠手辣,他终于活了下去,可是报仇却是遥遥无期的一件事。多少次他忍受不住外面的苦难,想屈服回宫,可是母亲临死之前的情景却让他终于坚持了下去。而直到他遇到那个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神秘人,李康才第一次觉得上天待自己不薄。而后他练成了高深的武技,回去行刺纪霞,却落败被擒,若非是郑暇仗义执言,只怕他这个皇子就要问罪下狱了,若是如此也就罢了,偏偏李援将他派去东川,无诏不得回朝,这种明是贬斥暗是保护的举动却让李康更加不平。明明自己是天家骨肉,却要让自己向凤仪门低头,李贽还不是明目张胆和凤仪门作对,可是凭着他的大军,谁敢和他为难。抱着这种心情,李康在东川整军尽心竭力,终于掌握了一支不小的力量,可是即使如此,干系大雍社稷的夺嫡之争,李康却没有丝毫机会参与,皇上、太子、雍王、齐王在这一点上似乎有相同的看法,所以李康的势力根本无法在雍都立足,就是最温和的李贽,也曾经写信阻止自己介入长安之事。难道我不是皇家的人么,这种屈辱让李康下定了决心,就是大雍颠覆,也不能任由人主宰欺压。所以超出了北汉魔宗的预计,李康决定反叛,而反叛的第一步就是清除身边的暗探。
  东川数年,李康已经成功的有了自己的力量,而蜀国余孽也为了虚无缥缈的复国上了自己的船,再加上北汉魔宗的暗中支持,终于一举铲除了身边的暗探和卧底,这些人早就被李康监控起来,如今一网成擒,李康终于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然后汰换军中将领,更换官员,李康多年来的谋划终于付诸实施,东川已经是他一人的东川,而只要寻到适当时机,就可以出斜谷攻向长安,到时候大雍朝廷就在自己掌握当中。当然出兵的时机要仔细选择,要等到长安周边的军力被李贽调去援救泽州前线和荆襄长江一带之后,自己才可以如同匕首一般直接刺穿大雍的心脏。李康心中明白,如今虽然自己手上有十万兵马,可是这些兵马毕竟是大雍的军队,若是给大雍朝廷发觉自己的反叛,那么这只军队很可能会被朝廷分化招降,所以切断长安和东川之间的联系,隐蔽自己背叛的事实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而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凭着自己一人的力量是很艰难的,如果不能得到原蜀国势力的支持,自己只能功败垂成。而原蜀国势力除了那些想要恢复昔日荣耀的旧世家之外,至今仍然暗中反抗大雍的锦绣盟就成了他最想招揽的力量,经过多次谈判协商,今日就是锦绣盟主和自己会面的日子,霍纪城的谨慎很令李康叹服,他是辗转多次,才最后得知在此地和霍纪城相会的,为了安全,除了叶天秀和几个亲信侍卫,李康没有多带人马,他相信霍纪城也是很有诚意的,锦绣盟近些时日协助自己断绝长安和南郑通路,这就是诚意的证明。
  将近黄昏时分,大雄宝殿的殿门突然无风自开,两个黑衣人站在门前,其中一人正是多次和庆王会过面的陈稹,而另外一人则戴着遮阳斗笠,青纱低垂,看不见形貌如何。李康欣然上前道:“陈副盟主,这位就是霍盟主吧,小王闻名久矣,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那黑衣蒙面人上前施了一礼道:“殿下礼贤下士,霍某也是闻名久矣,霍某不才,心中只有复国一念,多年来碌碌无为,真是惭愧,听陈稹说,殿下府上的蜀王遗子身份已经核实无误,殿下之恩,蜀国遗民无不感激涕零,霍某今日前来,除了致谢之外,也想和殿下商量一下合作事宜。”
  李康道:“盟主太谦了,当初盟主刺杀南楚国主、害得李安户部事泄,就是凤仪门不也被盟主在江湖上狠狠打击了一番,这种种丰功伟绩,小王可是不敢忘记,尤其是洛阳一事,盟主义子少年英杰,凭着一人之力将洛阳两大世家几乎是天翻地覆,凤仪门在洛阳的影响力也削弱到了极点,这件事情长令小王击节而叹,不知可否有机会见见这位少年英雄。”
  黑衣人轻声笑道:“小孩家的胡闹,倒是让王爷见笑了,霍离乃是我心腹爱将,又是我的义子,我素爱之,可惜此子身负重责不能脱身,若是王爷喜欢年少英杰,在下另一个义子霍义武功高强,办事放心,如果王爷不弃,请允许他替王爷效力。”
  李康笑道:“好啊,贵盟英才辈出,本王真是羡慕得很,就让霍义到我身边作个亲卫吧,若是才能不凡,本王自然会重用他,霍盟主,关于我们的合作,不知道盟主意下如何?”
  黑衣人沉默片刻,道:“王爷说得不错,这才是正事,在下冷眼旁观,王爷反意坚决,所以霍某才不畏陷阱的可能,来到南郑和王爷相见,可是王爷毕竟是大雍亲王,让在下怎么相信王爷会恢复蜀国江山,蜀王遗子身份虽然没有问题,可是这种使用傀儡的把戏也很常见,昔日霸王项羽不也拥立了怀王,可是最后怀王死在项羽手上。王爷凭什么让在下相信蜀国会真的复国呢?”
  李康早有准备,坦然道:“小王也不说什么冠冕堂皇的大话,世上不会有这样的好事,本王起兵作战,却让小儿承受王位,所以这大权一定要在小王手中,拥立蜀王不过是个幌子,要让蜀国遗民支持小王的计策,可是本王也可以担保不会过河拆桥,毕竟如果没有蜀人的支持,本王也不可能割据一方。所以蜀国宗室我一定保全,甚至本王可以改奉蜀王宗庙,不过若是本王能够有所成就,这蜀王之位我是要定了的。诸位要得不过是荣华富贵,难道我李康就没有可以给你们的么,盟主不是愚忠之人,蜀王之位也不是他一家之物。”
  那黑衣人虽然看不清神情,可是只见他身躯微震,就知道他心中激动,良久,黑衣人才道:“王爷说得不错,蜀王之位能者居之,王爷需要依靠蜀人,所以只要仔细筹划,二十年后,蜀人就会将王爷当成自己人。王爷如此推心置腹,霍某感激不尽,若是王爷说什么没有二心,倒让霍某小瞧了,好,若是王爷肯再答应霍某一个条件,你我盟约就在今日达成。”
  李康大喜,他经过仔细揣摩,能够作出这种种匪夷所思之事的锦绣盟主绝非食古不化之人,所以料定霍纪城不会着紧蜀王遗子,果然如他所料,他稍微放心一些,道:“盟主请说,只要合情合理,本王一定答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