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校对)第6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817

  众军陆续聚集到了一片稻田的南侧,将士们都下马了,站在地上观望着山脚下的光景。前面的那片稻田、是由很多块小水田组成的,中间有不规则的田坎道路,但是都比较窄。两军相距近两百步,弓箭射程之外。
  下午的空气很干净,视线也很清晰,双方的动静都能大致看清楚。一路明军从山脚下绕行的调动,日军也估计看见了,因为他们正在出动步兵、进入其南边的林子里。
  不多时,林子里隐隐约约传来了瘆人的惨叫声、呐喊声。但远处的人们看不太清楚,不知里面发生了甚么。
  等了一阵,一股骑兵纵队奔出了树林,向稻田后面的敌军发起了进攻。弦声持续不断,骑兵队已经分成小队,在树林和干旱的荒地庄稼地之间、进进出出来回奔跑。
  平安指着一条田坎旁边的旗帜道:“那边的小旗队,拿盾出发,单列进攻。”
  “末将得令!”一个武将抱拳道,随后举起樱枪喊道,“弟兄们,杀!”
  十骑冲上田坎,沿着小路以稀疏的队形,向前慢跑。最前面的一骑冲至百步左右,立刻拍马加速,大喊着冲过去。空中一阵箭矢飞来,不一会儿,那骑兵连中多箭、摔进了稻田里。马也中箭嘶鸣,踩进了稻子之中。
  第二骑随后冲至,又中箭落马,空马沿着小路,奔过了稻田。
  “唉!”在平安身边有个军士握紧拳头,紧张地锤了一下手心。但平安依旧面不改色,安静地等待着。稻田里的人没死,还在淤泥里挣扎着往回走。征日陆师是京营精锐,装备十分精良;骑兵们都披了铁甲,似乎并未被射中要害。
  第二个小旗队,也随后上了田坎,陆续拿着枪盾出发了。
  就在这时,远处两股小队明军骑兵、陆续冲到了稻田旁边,那些日军弓箭手被追得四处逃跑。平安这边的骑兵,趁势不断冲了过去。日军的一股步兵喊叫着、向田坎这边冲来。明军各处的小队在武将的吆喝下,很快合拢成稍大股的马群,然后直扑日军援军侧背。
  场面逐渐开始混乱,越来越多的明军骑兵、沿着狭窄的田坎小路冲过了稻田。
  平安也随后冲了过去,他率亲兵直扑一群乱糟糟还没散开的日军阵队。一群铁马像冲进了羊群一样,很快驱逐开了一条道,平安挥舞着铁斧,重斧冲击力太大、没人能招架得住。他左手的圆盾也是铁锻的,偶尔挡一下倭刀、直接把敌兵的刀给崩断了。
  “铛!”平安轻飘飘地拿着铁圆盾挡开一把倭刀,那武士在旁边一个踉跄。就在刹那之间,平安的身体一侧挂在马上,扔了圆盾的同时、一把拧住了那武士的盔甲,将那人给提了起来。战马“嘶”地一声,剧烈摇晃着斜冲出去。
  “平将军,山上大股敌军下来了!”有人喊道。
  平安抬头看了一眼,转头道:“鸣金收兵。”
  “得令!”亲兵应道。
  平安拿斧背在怀里的武士颈窝上轻轻一敲,一边跑马一边喊道:“南边!带上受伤没死的弟兄,走了!”
  身边的骑兵队齐声呐喊:“全军南撤!”
  各处奔袭冲杀的纵队,渐渐向大旗合拢,陆续向林子里奔了进去。日本国的乔木林,树木似乎长得很稀,骑兵从林子里跑路,并不会有甚么阻挡。
  众军纷纷拍马撤离战场,离开了山脚一段距离,平安才勒马停下。
  平安调转马头,张望了一番附近的这座山,说道:“守高地,易被围困啊,死地一处。”
  部将问道:“平将军,咱们要围住这座山吗?”
  平安愕然道:“几百人怎么围?赶紧找个四面通达的地方扎营,先盯着这股日军。万一他们还有别的援军,咱们可以伺机退走。”
  部将忙道:“将军英明。”
  平安将怀里昏过去的武士扔到了马下,说道:“弄醒,那个谁会说鸟语的,死了没有?”
  过了一会儿,一个没穿盔甲的汉子骑马而来,下马向平安行礼。
  平安大摇大摆地在马背上道:“问问,他们是要去哪?”
  那汉子叽里咕噜说了一通,但是武士一声不吭、置若罔闻。
  平安又道:“你告诉他,咱们还俘虏了不下百人。最后问他一遍,如果别人先说出消息,就把他的双手双脚砍了喂狗。”
  没多久,翻译便禀报平安:“这些人马是志摩郡的守军,得到了大内盛见的撤军命令。他们要撤到钵伏山南麓的山谷中,在那里构筑多道防垒,就地防守道路。小的问他,钵伏山在哪里。他说在此地的东边,乃通往粕屋郡平原的必经道路。”
  平安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道:“派出三路信使,去告诉盛将军,咱们去钵伏山南面山谷了。派出一个小旗队,送伤兵去大营找自家弟兄。召集弟兄们,出发。”
  周围的人们无不惊讶。因为平安每次决策,时间实在太短,一般人对此很容易有儿戏的感觉。
  一员部将道:“困在山上的敌军怎办?”
  平安道:“那是日军将领考虑的事。”
  部将又问:“俘虏怎办?”
  平安道:“穿盔甲的砍了,挂竹片的放了。”
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樱(1)
  黄昏时分,海边的明军大营中,盛庸先后已收到了西线平安传来的两次奏报。
  对于平安率三百多骑忽然调头向东,向明军尚未控制的钵伏山南、孤军深入之事,武将们多觉得是在浪战。大伙儿便在盛庸跟前说了几句。
  盛庸与平安面对面说话时,俩人多半没甚么好话。但在背地里,盛庸倒几乎不说平安的好歹,甚至有时候有点像在维护平安。
  这时盛庸便仿佛自言自语地说了一番话:“咱们初来乍到,还没太了解敌军的部署。敌军事先也猜不到咱们登岸的具体地点,估摸着也没怎么准备好。平安是根本不给人喘息之机。”
  大帐内的文武一时没吭声,众人似乎没明白盛庸的意思,究竟是平安不给盛庸喘息之机,还是不给敌军喘息之机?
  盛庸一面翻阅着地图、以及各部的奏报,坐在上位皱眉琢磨了好一阵子。
  当此之时,斥候已经探明,官军登岸大营的东面,钵伏山北、下山门地区有大量敌军和工事。盛庸凭借目前得到的消息,也在揣测:日军的前期意图、可能是凭借钵伏山一线的山体地形,与明军形成东西对峙的形势;日军欲主动把战事平稳下来,以消耗战的形式开局。
  如果没猜错,盛庸还有点佩服日军这个统兵大将,那厮似乎是个明白人。在朦朦胧胧的全局战场上,双方看不清摸不透,主将要因时导势、扬长避短地搞出章法来,还真得有些经验才行;日本国百年以来、似乎没有甚么大规模的战役,那日军统帅当真是个人才。
  当然也可能是盛庸自己想多了。
  “给他,都给他!”盛庸忽然没好气地说道,“骑兵营主力共有两千精骑,全都调给平安统领。”
  盛庸停顿了一下又道:“下令已经下船的马兵聚集准备,明日一早向钵伏山南开拔。剩下的马兵明日起,优先上岸,集结完毕,随后前往钵伏山南。”
  亲兵武将抱拳道:“末将即刻传令。”
  部将提醒道:“大帅,西线还有一股日军孤军,是否调兵去清剿?”
  盛庸摇头道:“步兵前去便迟了,日军必已进入了南面的山区。是否有必要用骑兵消灭,则由前方的平安决定。”
  “是。”部将抱拳道。
  就在这时,一个武将走进了大帐,站在门口执军礼,向上位看了一眼,便疾步走了过来。他附首在盛庸耳边悄悄说道:“大帅,斥候抓到一个奇怪的小老头。那老头不会说汉话,但拿出了一张写了汉字的字……”他说罢从怀里将纸拿了出来。
  盛庸一看,上面写着:姚芳之友,请见。
  “姚芳来了?”盛庸道,“去问问,若是来了,便把人送过去。”
  武将抱拳道:“是。”
  那姚芳的爹是大明的侯爵,妹妹是皇妃。盛庸根本不怀疑姚芳,何况姚芳来日本国做过奸谍,说不定真的在这边有人。
  ……姚芳认识这个老头,当初姚芳逃亡釜山镇,跟着过去收钱的人、正是此人。
  连大内胜的汉话也说不利索,更别提这种奴仆一样的人了。姚芳立刻到中军,找侯海要了个翻译文官。通过翻译,俩人开始勉强交流。
  老头说:“我家主人找了个地方,想见姚先生一面,做个交易。”
  姚芳问道:“交易何物?”
  老头道:“铜钱和明军感兴趣的消息。”
  姚芳有点纳闷道:“他(大内胜)为何想和我交易?”
  老头道:“姚先生是个守信之人,上次到了朝鲜国,你即便不付钱也可以走脱,但你仍想方设法兑现了许诺。姚先生也是大明国有权势的人,即使在人生地不熟的朝鲜国,也能获得大明国官员、朝鲜李氏宗室的帮助。这次交易,姚先生可以先得到消息,以后再付钱。”
  姚芳问:“甚么消息?”
  老头沉默不答,摇了摇头,意思应该是不知道。
  姚芳又问:“上次那笔现钱,在日本国算是巨资。他觉得不够?他要那么多钱作甚?”
  老头继续沉默。
  姚芳道:“他在哪里?”
  老头道:“钵伏山某处,情势危险,我家主人只等三天。”
  姚芳想了想道:“咱们今晚连夜出发,你带路。”
  他接着对翻译官道:“这是机密,你不能泄露。知道的人也不能太多,我不便另找翻译了,你跟我去。”
  官员有点为难道:“行……吧!”
  姚芳离开了帐篷,去见了侯海一面,说了此事。侯海劝阻了一番,只得向盛庸要了十几个亲兵将士,护送姚芳一行人。
  钵伏山山脉仿佛一个倾斜向左的“丫”字,主峰在山脉的西面,并没有延伸到海岸;东边的旁支山脉,包括海边的下山门、南边的山区。
  日军的防垒和守军,都在东边的旁支山脉地带;只因西面的主峰北麓到海岸,有一片平原,无法形成整体防线。
  姚芳等人去的地方,大致便在“丫”字的中间凹陷处的山林里。为了避开日军斥候,大伙儿沿着钵伏山主峰的山腰树林里过去,夜里赶路倒也比较清静。幸好那老头识得小路,因此一行人不至于迷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8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