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575

  “没钱呆家里怎么整?我可不想去摆摊?”摆摊还是能赚到些钱的,但大多数工人是抹不开面子的。
  庄泳看着打退堂鼓的人,摇头道:“想去也不是就能去的。国内一样要考试,而且,要等国外的工人选完了,再选国内的工人……”
  刘工不为所动,道:“去哪里报名呢?”
  “据说要先寄个人简历过去,简历通过了,大华实业就会报销来回的车费。”
  “报销车费?”大家这才激动了一下。
  国企已经多年不招聘厂外工人了,偶尔有几个进厂指标,只听说应聘的人送礼,没听说过厂子给应聘者报销车马费的。
  这种正规的做法,立即攫住了人心,顷刻间,老厂长房间里的人就跑没影了。
  几天后,成堆的信件出现在大华实验室。钟志根率领着100多名经过培训的研究员,开始审查这些简历。
  除此以外,不免有人顾不得路费,主动来到东营参加考试的。大华实验室照样得接待他们。
  工作量最繁重的自然是承包工程的单位,尽管大多数人对垫资并不感冒,但却能够承受相当低的工程报价,而且是以人民币结算的方式,这对苏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有四五千万的人民币在资产,美元却几乎全是借贷来的,前者的支付手段自然比后者灵活。
  台塑和长荣也是要派会计核实费用的。
  当然,最大头的,永远是材料费用,瑟坦地区可是一个纯粹的新油田,而且是高规格的浅海油田。说是重建一个胜利油田也不为过。
  这么大的规模,台塑和长荣集团都准备了总共3亿美元的资金。苏城还要再想办法融资2亿美元才算。按照官方汇率换人民币,这是20亿人民币,但实际上是35亿人民币,已经超过胜利油田的资产额了。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又自拍了放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让全国的工厂想不注意到都不行。
  100万元人民币,能全天候的在央视一套和二套播广告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的类型也多了起来。相关的工厂自己亦会考虑:他们总得要吊车吧?他们总得要电缆吧?他们总得要饭盒吧?他们总得要穿鞋吧?
  这些国营或私营的工厂,都不在乎一两张火车票钱,借着春节前的机会,无数人直奔东营前来送礼,还有人担心苏城不收,呼朋唤友的找到本地政府或胜利油田的关系,然后再带着礼物来拜访。
  他们多虑了。
  苏城又不是公家人,企业股份也是百分百的归属于他,收礼根本不是问题。他甚至专门弄了一个仓库,用来陈放各单位的礼物,并记录在案。
  除此之外,苏城对于每个拜访者都很亲切。尤其是大型以上的国企单位,省域规模的私企,厅级以上干部,都是由他亲自接待。
  首钢的人来了,苏城就拍着对方的手,承诺购买特种钢。这是油田必不可少的建设材料,也是钢铁厂利润最大,销量最少的钢材类型。
  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人来了,苏城就拉着对方的胳膊,承诺购买专用车和改装车,并且联合起来搞天然气运输车。
  熊猫电子集团的人来了,苏城就搂着对方的肩膀,承诺购买通讯设备,机电仪一体化装备……
  上海石油总厂的人来了,苏城也不嫌弃人家中石化的身份,照样陪着喝酒,承诺购买石油石化产品和天然气甲醇生产设备……
  不仅如此,苏城还主动联络中船重工、中国一重、中国二重、哈尔滨汽轮机厂、中国建筑总公司等正部级企业,向他们订购设备和服务。
  瑟坦油田要用到的重工产品非常多,光是三五个座底式钻井平台,就要上亿美元。对普通的中小型工厂,苏城肯定是要付人民币的,对于中船、一重这样的企业,苏城就甩出美元诱惑他们。
  才半个月的功夫,苏城就已经漫漫的撒出去了4亿美元,他手头融资的5000万美元,全都付了定金还不够,又请长荣集团和台塑集团融资5000万美元。
  这个时候,苏城才前往北京,接受能源部的约谈。
  1988年到1998年期间,能源部掌管着能源政策,是海外投资能源绕不过去巨石。虽然在具体执行方面,能源部总是以协调的面目出现,但是,一旦得到了下属企业的支持,能源部的威慑力是相当大的。
  郭部长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虽然看到了大华实业的广告,却只以为是招聘员工和一些省钱的小企业,并未予以重视。在他想来,只要得到中国石油总公司、中石化和中海油的支持,再加上能源部本身,四座大山压下去,大华实业只要还在中国,就只有就范的份,他甚至拜见了国台办的领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空间。
  这半个月,郭部长过的同样忙碌,自觉准备充分了,方才拉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三位副总经理,一同进行约谈苏城。
  四位副部长的模版,再加上四五位陪同官员,以及同时被约谈的胜利油田等企业官员,会议厅内,林林总总的出现了近20人。
  郭部长和另三位官员坐在主席桌上,苏城面对他们坐在矮一点的位置,后面则是胜利油田的官员,与其说约谈,不如说是质问。
  看着状似镇定的苏城,郭部长总算笑了出来,道:“我们今天来,主要是讨论瑟坦地区的石油分配问题……”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约谈
  早有预料的苏城,微微抬头,看着郭部长和其他三位,心想:这四个人,大概就是想要从瑟坦油田捞好处的代表了吧。
  坐在中间的是郭部长和石油总公司的朱副总经理,然后是中海油的崔副总,中国石化总公司的肖副总。
  要是正常时候,这样四个人,确实能将苏城压的死死的。
  他在石油总公司的关系,也就是刘秉一位了。两人认识的时候,刘秉还是人事司的司长,如今虽然当了副总经理,排名依然靠后,与坐在台上的石油总公司朱副总经理还差着级数。
  何况,郭部长虽然有私心,但他并没有要把好处要往私人兜里装的意思,好处最终是要落在三桶油兜里的。在这种情况下,刘秉逆势说话,估计也不会得到同僚的认同。
  这也是郭部长的优势,他不能说通胜利油田,但他能说通三家央企的高层。
  看着苏城的脑袋,郭部长一阵快意,压抑着笑容,作色道:“大华实业是一家私人企业,但它仍然是一家中国企业,这一次约谈,是我们能源部对地方企业的关心爱护,约谈不具有强制性,苏城董事长请注意。”
  苏城微笑。
  郭部长也笑。约谈就是部委和下面的企业谈判,能源部和中石油约谈,就是平等的谈判,能源部加三家央企和大华实业谈判,自然与公平无关。
  朱总经理清咳一声,道:“苏城,你们大华实业是从石油总公司出来的,我们也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有能力将瑟坦油田开发出来吗?”
  “有困难,但我们掌握着全部技术,剩下的零碎,我们是准备交给别的企业做的。”
  “嗯,那生产出来的石油呢?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我们答应给台塑400万吨每年,剩下的还没有决定。”
  “既然如此,由中石油购入,你看怎么样?”朱总经理说的,显然是他们默认的分配方式,只是用比较轻松的方式说出来罢了。
  苏城笑笑,问:“怎么购入?”
  “现在的国际油价在18美元一桶徘徊,我们考虑到预期,以19美元一桶,全部收购,除开400万吨给台塑之外,剩下的石油就由石油总公司进行分配。合同签订30年。我们估算过,瑟坦油田虽然是浅海油田,但开采成本不超过8美元,我们可以提前付账,让你偿还借来的钱……”
  石油涨价是确定的,朱总经理也不知道能涨到多少,但是,30年的固定合同,划算自不必说。至于随着人工和材料上涨的开采费用,他就不怎么考虑了。
  这种合作方式,去掉两三年的勘探期,一两年的提高产量的时间,中石油准备给苏城3年左右的好处。他们预计,到1999年的时候,石油大概能上涨到30美元。
  除了苏城,没人预料到,2年后,原油就要上涨到30美元了。当然,如果签订这个合同,中石油只会赚的更多的。
  苏城叹了口气,摇头道:“这种方式,我不能同意。”
  朱副总并不意外,笑着劝道:“中石油可以一次性支5000万美元,给你偿还竞标金,另外提前支付1亿元人民币给你。这笔钱给大华实业,也就是给你私人了,中国现在还没有亿万富翁呢……”
  “30亿美元。”苏城突然出言。
  朱副总一愣:“什么?”
  “初步勘探,瑟坦地区的储量是10亿桶,价值200亿美元,假设只有一半能开采出来,一半的成本,也要50亿美元,我只要30亿美元,中石油付钱,瑟坦地区直接给你。”
  “这是什么算法……”朱副总一阵尴尬,别说30亿美元了,5000万美元都要他的命了。
  郭部长笑呵呵的劝道:“不能这样算,30亿美元的利息就不少了,每年要1亿美元吧,勘探两三年的成本也很厉害……苏城你要是想一次性出售的话,2亿美元。”
  苏城翻翻眼皮,道:“如果约谈不是强制性的话,那我就说不了。”
  “我们也是在帮助你。”郭部长的眼睛闪着亮光,他就想看苏城吃瘪的样子,他笑呵呵的道:“如果大华实业对未来没有信心的话,就让我们来开采好了,到时候,苏城董事长睡在家里数钱就行了。”
  “这种方式我也不同意。”
  郭部长无所谓的道:“你这样说的话,只能说明你开采瑟坦油田的准备不充分。你确实可以不同意我们的方案,但这样的话,能源部就要考虑出台政策了。”
  “嗯?”
  “原油要优先供应中国,这一点你没有意见吧,瑟坦油田也要照此办理,石油先运回国内,然后统一销售到国外。”郭部长刚才没有说出这条,也是因为这个条款太霸道了一些。但是,的确属于能源部的权限内。
  苏城并没有出现表现出他所想象的愤怒,而是淡定的道:“长荣集团负责石油的运输,你要先运回国内,再集中出售,其中增加的成本,你们自己去和长荣集团谈。”
  其实,石油运回国内,是他既定的策略,但那应该是五年以后的事情了,总不能向石油出口国反而进口石油吧。郭部长拿出的方案,等于增加了石油成本,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这也是官员的一贯作风:我不一定能给你好处,但我能给你坏处。
  郭部长一笑,道:“就是这么几个方案,我们已经为大华实业考虑的很周全了,你自己选一个吧。”
  “这不光是我要选择的问题,还牵扯到其他公司。”
  “长荣集团的话,我们会向他们说明的。从阿联酋到中国的运输工作,我们还会交给他们。”郭部长与国台办谈过后,就非常明确了界定,只要不让台商的利益受损,那就随他们去。
  苏城微微有些惊讶,但也仅此而已。
  他从衣兜中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旁边的办事员,道:“我说的不是长荣集团,而是其他的公司。”
  郭部长狐疑的打开那张纸。
  第一行就是“中国一重”,然后是“中国船舶总公司”,“中国二重”,“首钢”,“中国建筑总公司”……
  看到这里,已经是5家部级企业了。郭部长吓了一跳,连忙继续看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