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575

  但是,埕岛油田的师傅们,手已紧紧的抓住了栏杆。对他们来说,海上钻井平台的创建,是一个创举,有了它,就不用再搞什么海油陆采的把戏了,而是真正的向海洋进军了。
  苏城静静的看着,没有露出心中的激荡,他已经练成了一副荣辱不惊的表情,但实际上,他的心里也在激动。
  钻机一步步的转下去。
  由于是浅海的关系,很快就有泥沙翻上来,总量并不是很多,钻机也保持着如一的声音。
  对紧张的人来说,这是漫长的过程……
  当海水停止泛出泥沙的时候,钻井的声音骤变。
  这一次,连林永贵都扶住了栏杆。
  对讲机中很快有沙鸣印的声音传来:“进入岩层,钻机运行平稳。”
  捏的手指发白的几个人,不由的笑出了声。
  来自总公司的人,已经开始抚掌相庆了。
  在测试钻台的情况下,是否钻出油并不是重点,钻机能够稳定运行,就已说明钻台正常了。
  林永贵等待了一分钟,转过身来,对苏城颔首道:“祝贺大华实验室,完成了座底式海洋钻井平台的国产化研制和生产。”
  “感谢胜利油田管理局的支持。”苏城说的话,全被随行的记者拍摄和记录了下来。
  钻机依旧稳稳的钻动。
  通讯船转向,开会岸边。
  那里,收到消息的人群,早就沸腾了起来。
  舞动的红旗和疯狂的奔跑,是发泄精力的好方法,还有人冲入海中,在冰冷的海水中拼命的扑腾。
  西蒙不能理解的看着,这些腼腆内敛的黄皮肤中年人和年轻人一样,狂热的庆祝,不自觉的说道:“只是一个浅海钻井平台而已,而且是试运行的小型平台,如果采用我们的装备的话,效果只会更好……”
  苏城隔着两个位置,听到他的话,想了想,道:“西蒙先生,我在读书的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始终不敢忘记。”
  “什么话?”
  苏城站直了身体,微微扬声,用中文道:“海上钻井平台,就是‘流动的国土’,西蒙先生,我们是不会将自己的国土,交在外国人手中的。”
  这句话说的掷地有声,立刻引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共鸣。
  西蒙等了10秒钟,才听到了翻译,立刻收起了笑容。
  国土,永远都是严肃的命题。
  林永贵一把搂住苏城的肩膀,待船停稳,与他一同走了下去。
  西蒙与詹森,都留在了后面,听着成百上千人的欢呼,心下蠢蠢欲动。
第一百七十六章
湖畔工厂
  苏城所谓“流动的国土”的说法,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流行于各大报刊杂志,将整个胜利油田都给炒热了。萌动的春季里,许多人在谈论物价和商品之余,说到最多的就是海上平台了。
  第三日。简易平台首钻出油,给岸边的庆祝活动,添上了一把火。
  出油当晚,西蒙借故又去了一趟简易钻井平台。
  嗡嗡的电机声老远就能听到,虽然已是下午六点,但工人们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全都在平台上忙碌着。和国外的全自动化钻井平台不同,大华实验室设计的这款装备,手动部分极多,水闸、放油、变压力等等,全得跑上跑下的操作。对工人而言,差不多每时每刻都处于忙碌状态,平台人数和工作量都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翻译抓着船帮,叹道:“这么好的平台,我要是在上面工作,就买个鱼竿,天天钓鱼。再弄几本书看。”
  “钻井平台是很苦的,等你上去了以后,就知道了。”西蒙嘴上说着,眼睛却看都看不看一眼钻井平台,反而不停的在海面上巡回。
  船开的越近,西蒙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到了后来,他差不多半个身子都倾到了外面。
  “您在找什么?”翻译不得不过去拉住他。
  “油迹。”
  “那不是?”翻译指着前方黑漆漆的海水。刚开始出油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原油泄漏出来,真正进入开采状态,反而没有原油了。所谓的“滴油不下海”,说的乃是采油阶段。
  西蒙看看时间,摇头道:“才2个小时,太少了。”
  “太少了?”
  “油迹散布是有规律的。”西蒙说了这么一句,就戴上了潜水镜,认真的在腰间系上船帮的一根缆绳,道:“我要下去看一下,我扯三下绳子,就把我拉上来。”
  没等回答,他捏着鼻子,“噗通”一声,就倒坐入海。缆绳“嗖”的一声,快速滑入海中,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
  翻译傻乎乎的看看船帮的缆绳,以及海面上消失的缆绳……
  开船的渔民幽幽的道:“缆绳断了,没来得及换呢。”
  西蒙被捞出来的时候,浑身打抖,像是脱毛的企鹅似的,摆来摆去。翻译给他一条毛巾,又披上一条毛毯。
  渔民大叔默默的抖干净海水,将他腰间的缆绳解下来,挂在船粱上,挽了个花儿,像一根绞刑的绳子似的。
  西蒙愣愣的看着缆绳断开的毛边,道:“你们的防渗漏系统做到了世界级,就不能买个好点的绳子?”
  渔民大叔听不懂他说什么,憨厚的笑了两声,脱掉上衣,露出精赤黝黑的上身,肌肉鼓囊囊的充满了力量。
  西蒙畏缩的咳嗽两声,又笑:“绳子挺好看的。”
  翻译在边上一脸的无奈,心想:人家哪听得懂你说什么啊。
  自娱自乐到了岸边,西蒙急忙跳下船,对早已等在那里的詹森喊道:“你说的没错,油迹最多只有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
  “我就说,这位苏城厂长,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中国人。他那天的眼神,明显是有秘密武器的。他说‘滴油不下海’,钻井的时候,想必也有技巧。”詹森用英语开着玩笑,道:“这就是我们哈利伯顿的合作伙伴,费诺尔现在能明白我们的选择了吧,大华实业在中国,是相当厉害的公司,我们购买了他们好几样专利使用权,卖的都很不错。”
  “嗯,如果哈利伯顿能买下这项防渗漏的专利,我们费诺尔船业公司愿意购买使用费。欧洲的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了,南美的要求也不低。”西蒙所在的费诺尔船业并不是很大的公司,而是典型的德国中型企业,他们往往掌握着一些关键技术,雇佣高薪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并着力在某个领域不断开发新技术。但对于附属的其他技术,他们往往以最少的钱购买使用费,而不会直接购买专利。
  哈利伯顿则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庞然大物,喜欢设立标准,以资本运作不断的进行扩张,购买专利是家常便饭,购买公司也是平常之事。西蒙劝詹森买下来,也是为了使用的时候方便。
  詹森出乎意料的否决了,道:“大华实业有点像你们,他们规模不大,很少出售专利,只出让使用权。”
  “真是遗憾。”西蒙又晃着脑袋道:“有点浪费啊,这么好的技术,用在这么简陋的平台上,那东西才多大,能够采出石油,都让人惊讶。你看到他们用的油管吗?就是用普通的陆地油管改装的,直接通道陆地上去,不能再简单了。”
  “他们马上会建大的钻井平台了。”詹森心情不错,颇有维护之意。大华实业开建钻井平台,必须外包各种技术和设备,其中的关键设备,大量向哈利伯顿采购,极大的提升了他们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量。
  西蒙不甘愿的道:“大钻井平台,以他们现在的基础,不是要两年时间?真不知道阿布扎比的贵族们在想什么……”
  詹森微笑的道:“已经开工了。”
  西蒙一惊,道:“怎么可能?他们不要设计吗?”
  “听说早就设计好了,工厂进入生产化了,要不要去看?”
  西蒙立刻点头。他本人就是工程学士毕业的,做了快20年的工程技术,才转作管理和销售,现在也没有把技术丢下。
  两人约定时间,分别回酒店休息。路遇篝火晚会,却见庆祝活动依然在继续,新建油田没什么娱乐活动,好容易逮住机会,大家怎会放过机会。而且,实验型的钻井平台首钻成功,的确是值得庆贺的好事。
  西蒙突然有些羡慕,望着大工业时代的工人们,却道:“正在快速增长期的时代,果然是最幸福的时代。”
  “哈利伯顿估计,最多15年,中国大陆将是我们在亚洲最重要的销售地区,你们费诺尔船业,也应该考虑到日后的增长……”
  西蒙警醒的问:“哈利伯顿要插足中国海洋石油产业吗?”
  詹森怎么也不肯说了。
  ……
  济南动力机厂。
  詹森和西蒙换了牌子走入厂区,陈祖年看在他们是老外的份上,给配了一名办公室的向导,也是防止他们走错了地方。
  四千亩的土地,已经重新平整规划过了。宽广的纵深一眼望不到头。宽阔的马路足有8车道,此时只有几辆自行车形影孤单的经过。
  建厂之初就有的粗壮大树随处可见,其中既有正在抽枝的落叶树,也有苍翠丰硕的松柏。
  绕过一片小树林,入目所见竟是一片微波荡漾的人工湖,青绿色的荷叶漂浮在湖中,随风轻动。湖的边缘,是木板和石子路,且有引入的小桥流水,竹林雅亭,建的如同苏州园林一般。
  独立的车间,如同湖边的点缀似的,绕湖修建。
  来自21世纪的工厂模式的,看的西蒙眼都直了。詹森亦是目瞪口呆,望着前方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下方的休息椅,不禁道:“简直像是把纽约的中央公园移植了过来。”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笑而不语,带着他们绕湖而行,听了一串赞叹后,才指着前方的红砖厂房道:“那里就是四车间了,苏厂长就在里面。”
  “在车间?”詹森不习惯的道:“苏董在车间做什么?”
  “就是做普通工人做的事,你们去了就能看到了。”工作人员帮他们向内通报后才离开。
  詹森和西蒙懵然进入厂房,果然见到苏城正在操作一台切割机,溅的满地火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