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575

  康庆峰就这么僵着,想弄明白苏城究竟在想什么。
  还是毛主任咳嗽一声,笑吟吟的道:“苏董,大华是什么想法?”
  苏城暗擦了一把汗,心想,找个捧哏的还真不容易。
  转瞬,苏城正容道:“毛主任,我是想要证明按出资比例决定投资的方式不正确。”
  这下子,打酱油的中海油代表都把头抬起来了,横看竖看苏城的牙齿,想不明白他怎么逮谁咬谁。
  毛主任也无奈道:“你怎么证明了。”
  苏城摊开手,道:“中石化到1995年都建不成石化基地。大华实业只要2年时间就能建成。这不就是明证?”
  康庆峰急了:“我没说1995年都建不成石化基地……”
  “如果大华2年内不能建成70万吨乙烯的石化基地,任凭处置。”苏城说话还是留了一份余地,任凭处置其实就是一句托词,只是说明态度而已。
  但是,康庆峰哪里有权力说明态度,就是一句托词也不行,无奈的坐在哪里大眼瞪小眼。
  毛主任打圆场道:“能不能2年内建成海沧计划,和出资比例有什么关系?”
  “如果中央决定1995年建成也可以,大华石化公司独资都能做到,每年7亿美元的投资而已。我们也不用什么海沧计划了,独立申请,发改委能不能批准?中石化既然除了资金以外,没有做任何的准备,不如只收起资金分红算了。”
  毛主任不得不承认,苏城的说法很有道理。如果大华实业单独申请一个大乙烯项目,在海沧计划暂停或结束的情况下,确实很有可能批准,只是手续比接手海沧计划的复杂一些,条件苛刻一些。
  这时候,毛主任突然明白苏城对海沧计划为何如此积极了。
  中央白给了15000公顷的土地,预先投入了数亿元的平整费用,又划出了特区……除了台塑,中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要来这样的政策和实惠。
  台塑不做是因为眼光高,对大华实业来说,这确实一块再好不过的根基了。
  会议室里只有苏城一个人的声音:“中石化完全没有完成海沧计划的准备,但大华已经准备一年多了。所以,我建议,出于尽快完成海沧计划的考虑,出资比例只做分红的参考,经营权和建设权交给大华完成。”
  苏城眼里闪着星光。如此庞大的石化基地,对于国内国际的石化市场将产生巨大影响,这就像是拥有了一个湖泊,想养什么鱼都行,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康庆峰终于明白了苏城的陷阱,他是想让中石化出钱,但不想让中石化有经营权。等于把中石化当作了一个银行,不仅是资金的银行,还是人力和技术的银行。
  这当然不可以。康庆峰据理力争道:“按照出资比例形成董事会是最正常的模式……”
  “中石化决定接手海沧计划吗?”苏城打断了他。
  康庆峰的嘴巴张合了两下,没办法说下去了。他没资格说“决定接手”的话。
  苏城于是继续道:“现在的情况,不是谁来接手海沧计划,而是中石化根本无法接手海沧计划。所以,不如由大华实业来接手,中石化出资获得分成等条件,不是各得其所?”
  “但你们没钱。”
  “启动资金只要7亿美元,如果投产的时间延长,需要的资金也减少。”
  康庆峰被气笑了,道:“大华现在有5亿美元吗?”
  苏城反问:“中石化有吗?我可以明确的给出大华实业的融资时间表,你能吗?”
  康庆峰说不出话来。他的级别,哪能知道石化总公司的资金状况。
  能源部的徐部长不能坐看大华“抢夺”海沧计划,不得不出声道:“台塑还没有退出海沧计划呢,大家先不要着急。”
  苏城摊开手道:“他们要是退出了呢?”
  徐部长一滞,他是管环保和安监的啊,怎么好回答这个问题,于是看向毛主任。
  毛主任见苏城舌战群儒似的,头痛的道:“咱们今天是座谈会,不做决定,哦,不做决定。”
  苏城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众人刚刚轻松下来,就见苏城转了个身,面向后方道:“麻烦,会议记录给我一份,我想写个报告。”
  做记录的是毛主任的秘书,征询的看向他。
  刘秉眯了一下眼,帮忙道:“也给我一份会议记录。记性不好,回去要汇报呢。”
  拷贝会议记录是正常的程序,毛主任也许可以特例不批给私人企业主苏城,但不能不给刘秉。
  想到苏城能从刘秉那里得到复件,毛主任也懒得做恶人了,摆摆手道:“给每个单位一份会议记录吧。一会儿就复印出来。”
  刘秉得意的向苏城眨眨眼,同时感慨这家伙的胆大包天。一家小小的私企,竟然妄想让资产数百亿美元的正部级央企给它做私人银行,这样的话,估计也就苏城能说出来吧。
  刘秉将自己放在中石化领导的位置上思考,都觉得肺部膨胀,真是可气啊!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两个方案
  “真是可气啊!这还给发表出来了。”
  中石化的总经理办公室里,宣总经理将新华社内参“啪”的丢回桌上,表情颇为无奈。
  副经理温兆洪不动声色的捡起内参,道:“这个苏城提的1995方案和1993方案确实有嚼头。国家扶持独立建设,1995年完成70万吨大乙烯。合作筹资合资建厂,1993年完成。别的不说,两个方案拿给台塑看,立刻能吓他们一身冷汗,内参不刊才是怪事。”
  形成书面的内参,逻辑性和宣传性又有增强。“1995方案”和“1993方案”就是总结自苏城在碰头会中所说的两个方向。
  “1995方案”是指由大华实业单独接手海沧计划,预计1995年完成70万吨大乙烯项目,但不包括1000万吨的炼油厂。这个时间点是经过仔细测算评估过的,和中石化等大型央企独立接手所需的时间差不多,显的很有竞争力。
  真正的杀手锏则是“1993方案”,只要给予大华实业充分的资金支持,苏城就保证在1993年内,令70万吨大乙烯投产,同样不包含1000万吨炼油厂项目。
  作为一种资金密集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石化项目,炼油厂就是苏城丢出去的肉骨头。它的供应链更长,所需的工人更多,管理更复杂,同时国产化程度更高,相对利润较低。但是,对中石化这样的大型国企来说,大炼油厂其实比大乙烯还诱人一些。
  因为中石化此类企业,本身的规模就大的吓人,员工总数动辄几十上百万人,增加一个万人或者数万人的工厂,根本感觉不到人力资源上的压力。或者说,它根本不用重新招聘,光是闲置下来的,白得工资的职工和管理人员就足以运行一个大型炼油工厂了。
  此外,国内每年1万多吨的原油产量保证了原料供应,联接全国的炼油厂又能轻松自如的消化掉每年1000万吨的成品油……
  这也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相对于民企的比较优势了。
  苏城要做1000万吨的炼油工厂,他就要重新招聘工人,竞聘管理层,购买技术专利,设置全新的研发部门,协调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如中石化这样的企业要新建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工厂,所要做的就是调配人员,让吃闲饭的人动起来,再配置一些骨干力量,就可以等着建设投产了,几乎没什么附加成本。
  大乙烯项目又是另一个形态。
  尤其是海沧计划里的70万吨乙烯,它是由数个成套的大乙烯装置组成的,每一个的技术难度都高的吓人,全世界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包括台塑也要进行成套采购。在这方面,新生的大华实业不仅没有落后,反而因为提前一年准备而有所超前。
  可以说,抛掉1000万吨的炼油项目,大华实业真正做到了轻装上阵。只需要和中石化拼管理就可以了。在这一点上,私企无疑拥有天生优势。
  宣总经理默默品咂着内参上的两个方案,思考了一会儿,问道:“要是被上面问起来就尴尬了,咱们能在1994年独立完成海沧计划吗?”
  温兆洪问:“不包括炼油厂?”
  “嗯。”
  “实话实说,不行。”
  “包括炼油厂呢?”
  “当然更不行了。多开一个工地。”
  宣总经理眉头竖起,气道:“那你还问包不包括炼油厂?”
  “我好算具体的时间嘛。”温兆洪缩了一下脖子。
  “说吧。”宣总经理也无心发脾气了。
  温兆洪来见总经理之前,就抓了壮丁计算过的,此时一笔一笔的数着指头道:“12月快要结束了。到1994年的12月,也就是4年时间。现在开始做计划,到春节结束各部门上班,开始派人到世界各国考察设备,估计要三到六个月。然后又要三到六个月才能完成竞标的流程。确定了设备才能确定培训方案,估计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宣总经理听着听着不高兴了,打断道:“一个竞标就要3到6个月,买下设备要一年?”
  “快的话七八个月,不能再短了,容易出事。”温兆洪点到即止。
  大乙烯设备每套都是以“亿美元”做单位的,配属的零部件和备件也动辄百万元,购买的系统服务亦然。从西方国家购买成套的大乙烯装备,选购清单是数本装潢优美、厚度堪比辞海的大书,里面的猫腻数也数不清,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别说是制度不健全的中国国企,即使是西方国家的大型企业,都需要一年半载的程序要走。否则,欧美的大型石油公司不介意用整箱的钞票攻陷采购团。即使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采购团也要走满完整的程序。
  只有苏城这种中小规模的石油石化企业,由老板亲力亲为,才能省下各种考察、审计、会计、复核程序。
  这得益于大华实业集团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它的资本金刚刚扩充到能购买大乙烯装备,但又没多到老板脱离业务的程度。换成小一点的私企,买不起也不敢买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换成大一点的企业,即使没上市,老板也在重点关注,但要说亲自遴选配件,那是不可能的,一家资产上百亿的公司,若是事必躬亲到这种程度,下场比诸葛亮好不到哪里去。
  台塑的王永庆就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典型老板。他的台塑扎根于台湾岛内,但他本人常年居住在美国,虽然能够遥控指挥少数的高管,但以他70多岁的年龄,所能遥控的高管数量也多不到哪里去。至于满世界的穿梭考察,谈判竞标,身体根本是不允许的。
  苏城是将自己的优势用到了极致,因为他早就知道海沧计划的始末,早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开始准备。
  相反,中石化被动接招,还在考虑接手海沧计划的利弊,在战略上已经落后太多。
  宣总经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脱下眼镜,揉了揉眼睛道:“得好好调查一下大华实业了,要全方位的资料,资金的,技术的,管理的,政府关系的……竞标海外油田,咱们输了老外也输了。海沧计划可是家门口的石化基地,要是再被人拿走了……”
  说到这里,他换了个语气,道:“老温,大华实业这边,我就交给你了,每天都要向我汇报。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见台塑的王永庆一面。”
  中石化在想办法摆脱尴尬局面,大华实业也没有闲着。
  经过整合后的大华实业集团公关事业部,不仅拥有勤劳奋进的员工,也有没那么勤劳但同样奋进的关系户。他们像是工蜂一样飞舞在京城各部委,邀请一些相关部委处室的处长和副处长们了解情况。苏城也遍撒英雄帖,每日奔波于京城的酒场饭局,邀请的同样是处长们。
  在中国,处长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曾有国务院领导就开玩笑的说,我们这里处长最有权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