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575

  温兆洪看不出喜怒,道:“没有信心?”
  此情此景,熊有信能说什么,咬牙说:“有!有信心。”
  “好,我这次来,又带了几位科学家,都借给你。另外,石油学校刚开学,我让他们带几个四年级的班级过来,给你们打打下手,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温兆洪好像考虑的很全面。
  “太好了,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人手了。”熊有信等于被逼到了墙角。如果说,他昨天还有机会找大华实业的技术员沟通的话,这票人到了之后,就再没有沟通的余地了。
  但温总的面子是不能驳的,熊有信悄然下定决定,翻个底朝天,也要把苏城秘密找出来。
  成则奠定学霸之基础,败则丢脸到家。
  熊有信没有选择余地,眼神亦坚定了。
  温兆洪满意的点头,拍拍熊有信的肩膀,道:“你别看我多年不搞技术了,但做技术的,有没有信心,有几分把握,我是能看出来的。那天听了你的电话,我就觉得大有机会,现在看来,你确实有可能抓住苏城的痛脚,好好做……”
  熊有信只好再次表态。
  这厢的迎接完成,温兆洪才去见池院士。他虽然已经是副部级干部了,但比起国家智囊的院士,并没有直接的威慑力。池院士年纪又大,也就不必参加迎接的队伍了。
  稍作停留,温兆洪又返回了厦门办事。熊有信等人像是癫狂的羊似的,开始在海沧的甲醇基地里乱窜,再不提后退的事了。
  第二天,更多的中石化的研究员抵达。
  第三天,乘坐火车而来的学生仔们像是傻羊似的,冲进了石化基地的羊圈。
  熊有信再没有遮掩,开始仔细到超出评估的检查。黎涣祥一方面虚与委蛇,一方面通知正在密切关注深交所的苏城。此时正是深交所最紧张的时刻,童经理等人都忙的嘴上冒泡,但比起石化基地来说,深交所只是一支偏师,苏城毫不犹豫的回到了海沧。
  再见到温兆洪,是在大华石化公司的办公室里。
  温总借用了一层楼,将大部分的研究员和研究资料都安放在了这里。所有的检查信息,随到随装订,摆满了十几张长条桌子。
  温总就站在这些检查的文件前,面见苏城,笑着说道:“苏董不会是想要提前结束评估吧?这次评估虽然是由池院士发起的,但评估中的信息应当是公开有效的,报喜不报忧的评估,就没有意义了,您说是吧。”
  他已经决定了,只要苏城结束评估,他就要用行政手段干预,这种官司打到御前也是赢的。
  苏城来前就获得了一些信息,他笑了笑,道:“我正是请评估团严格遵守评估规定,不要涉及大华的机密资料,不要涉及大华的机密信息和设备。”
  “这是当然。”温兆洪没准备从评估中获得技术。对他来说,政治是第一位的,盈利和技术都要靠后站。
  苏城不置褒贬的笑了笑,然后低头看起了检查资料。
  边文光有心阻止。温总摆手道:“无妨。”
  苏城于是安心的看了起来。
  温总看着他的表情,暗自判断苏城是否知情,或者有多大的问题。
  看着看着,却见苏城笑了出来。
  “苏董看出什么了?”温兆洪的语气听不出心情,但他自己其实是相当紧张的。
  只听苏城轻笑道:“早知道你们是从润滑油减少查起,我就给你们一些资料,免得无用功了。”
  “什么意思?”
  苏城不答,却道:“你们这么多人,就没人查看我们的主动维修的记录?”
  温总是接触过技术的,也许是六十年代前后。那个时候,主动维修的概念也就刚刚兴起,他哪里知道。
  边文光脸色大变,在温总探询的目光下,低声道:“主动维修是相对于被动维修来说的。不等设备出现问题就修理。”
  “这有什么稀奇的?”温总不高兴的说。
  边文光轻声道:“判断设备会出现问题是一个难点,要是不懂设备的话,搞主动维修不等于是乱花钱。所以……”
  言下之意,大华实业对设备非常了解。
  温兆洪皱了一下眉,问道:“这和润滑油有什么关系?”
  “因为主动维修的关系,我们的润滑油的用量,还有所有的零件的用量都大大减少了。当然,我们现在施行的方案,只是基础的集中,只减少了60%,未来的目标是减少80%。”
  要是在中石化自己的分公司,温兆洪就要直接骂人了,减少80%的零件消耗,运行成本要降低多少?这不是胡说吗?
  他不能骂苏城,于是转过头去,低沉的道:“去把熊有信找来,让他看看那个主动维护记录。”
  苏城笑看着温兆洪。
  一会儿,熊有信气喘吁吁的来了,瞅了一眼苏城,说道:“我们没有见到什么主动维修记录。”
  苏城“呀”的一声,问黎涣祥道:“怎么回事?”
  黎涣祥轻松的道:“主动维修涉及到的许多技术,都是我们研发的新技术,所以,记录作为机密,没有交给他们。”
  温兆洪愕然。
  苏城人畜无害的笑了,道:“既然是机密,那就没办法了。不过,文件不能看,就去看看现场吧。”
  他不由分说的出了门。
  温兆洪落在了后面,寒着脸问熊有信道:“这个主动维修技术,能做到减少60%成本吗?”
  “理论上……能做到。”
  “我们怎么没有用?”
  熊有信不知道我们是谁,误会道:“电力和铁路等部门都用了,重化工里面,要做主动维护的技术要求很高,有几个研究院听说在尝试,不知道有没有结果。”
  “那大华怎么就做了?”
  “他们估计是做了一部分。”
  “一部分就有60%?”
  “这个管理要求很高的。因为是主动维护,设备还没坏就要维护。所以说,维护了还是没有维护,维护的成效如何,都不好判断。而且,咱们中石化的设备普遍老化,反馈来的维修要求都难以达到,主动维修就更困难了。所以,我根本就没有想到主动维修的事,大华石化是个私企,能开人,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优势……”熊有信只能解释,希望能把自己摘出来。
  温兆洪哪能放过他,狠狠的瞪了一眼,走了出去。
  跟着苏城到了现场,也就是一个大罐子配一堆管道的地方,只见大华的员工正在对润滑油进行取样分析。
  他们每隔两个节点就进行一次取样,然后贴上标签装入箱中,旁边的车上还有一台简单的仪器,进行初步的分析。
  熊有信看的捶胸顿足,他已经见过大华的员工换润滑油了。当时他们换掉的润滑油并没有坏,他当时就有些奇怪,但并未多想……
  此时,不用苏城解说,他也知道苏城采用的主动维护技术,是以油品监测系统为主的了。
  但很快,熊有信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华石化的甲醇基地内并没有油品监测的实验室,他脸色略好的道:“你们肯定是买了哈利伯顿的服务是吧?他们向你们提供油品检测的服务,是不是?他们的宣传单我也收到过,据说检测一个项目就有几百块,你们这一箱的瓶子,岂不是要上万块?节省下来的一点润滑油,我看又全都交出去了吧。”
  说完,熊有信就目光灼灼的看着苏城。跟前还有温总、边文光、杜天宇等中石化各系统的人看着熊有信。
  熊有信真希望猜对了。
  ……
第三百一十三章
要来了
  温兆洪狐疑的看向苏城。买了哈利伯顿的服务,虽然不能真的节省成本,但看起来好像节省了成本也很重要,尤其是在评估时期,算得上是不错的优势了……
  温兆洪扪心自问:如果有机会,我会不会用这招呢?
  以己度人,他肯定的回答自己:“肯定会用。”
  尽管心情放松了一些,但温兆洪仍然没有放松警惕,接着熊有信的话,严肃的问:“苏董,大华实业是否购买了石油服务商的服务?”
  在众人的注视下,苏城轻笑了两声,道:“油液监测系统,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实际上,就是我身边的这位李舟先生,做出了大华自己的油液监测系统,全部48项专利,完全不用依赖国外机构。”
  苏城把身后的李舟让了出来。这个才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研究员,比周围大多数的人都要年轻,此刻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足足酝酿了半分钟,他才用勉强小声说:“我采用的铁谱、光谱和油液理化指标综合分析的方式。现在只是开始阶段,仅仅是实验室分析的方法,明年的时候,我们就能做到在线监测,然后是离线检测和近在线分析。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组在做图像分析……”
  “嗯……让他们知道这些就行了。”苏城笑着打断了李舟。油液监测的历史很久了,最早在1941年,美国Baird公司就做出了世界第一台油分析光谱仪,用来监测铁路机车润滑磨损状态,效果很好。战后,他们就搞出了名为JPAP的美国三军联合油液分析计划。
  到1991年,几乎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有了自己的油液监测体系。李舟则其善者而用之,本身并不是很难。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对研究者们是混沌的。这也是苏城能帮忙的地方,有了基础的大华实业,已经将油液监测系统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发展了。
  温兆洪听的不是很明白,熊有信听明白了,却不敢解释,勉强道:“这么说,你们有一个实验室,实验室呢?”
  “我们的油品监测实验室在大华集团总部做测试,现在还是试运行阶段,等全部测试完成,就会搬到海沧。到时候,就能做到在线监测了。”
  油品检测实验室是油液检测的核心,按说是要建立在厂区的。但大华的油液检测系统刚刚建立,海沧的条件也不够好,于是先在总部的实验室积累经验。
  熊有信没料到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因,竟让自己召集了数百人的技术团队,连总公司的副总也为此而来……
  他的脸色尴尬非常,温总的表情很不善。
  李舟看他们不说话了,也不知怎么回事,等了一下道:“那边正在做现场测试,我得去看一下。”
  “一起去吧。”苏城又扭头对温总道:“对了,你们最近一段时间的评估检查,一定要留副本给大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