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575

  哪个地方的钻井队先探出石油来,毫无疑问是又出名又出彩的事,不光有荣誉,而且肯定有实际上的好处。秦世维对此也没少经历。
  所不同的是,国内大会战的竞争,要受到统一的管理和限制,不能赔本赚吆喝。竞速勘探没有了限制,投入越多,继续投入的必要性就越高,赔本很容易就发生了。
  秦世维提出的办法,就属于简单易行又有效的。
  苏城稍作思考,就道:“那再给他们增加一个单位的人手,保证能24小时钻井……嗯,野营房等生活设备也要跟上,大风天气是真的难熬。”
  秦世维是总调度,得了苏城的授权,马不停蹄的去做了。
  不多时,阿里克塞也来拜见苏城。
  李政夫大约早就盯着呢,尾随着阿里克塞进来,笑吟吟问:“苏董亲自出马,现今回来,想来是有好消息了?”
  他摆明了是来打探消息的。但伸手不打笑脸人,苏城只淡淡的笑说:“我们发现了20多个含油层。”
  阿里克塞抚掌大笑,道:“那就提前恭喜苏董了。”
  如果有工业流产生,竞速勘探就算是成功了。阿里克塞自然希望早一点见到石油。
  李政夫保持着笑容,好像对阿里克塞说话似的,笑道:“我们选定的重磁力点,也发现了10个左右的油层,很快也能完钻,苏董可不要放松警惕。”
  同一个油田,两地相距不到100公里,两口勘探井同时出油毫不奇怪。
  苏城瞥了他一眼,笑道:“10个油层,是1000米的深度了?”
  同一片油田的地质状况是相似的,从油层数量上,就能推测出对方的油井深度。
  李政夫毫不示弱,笑道:“看来苏董是在2000米完钻的?2000米的深度不大,要提前祝贺阿里克塞先生了,如果这个深度能出油的话,成本会很低。”
  “新马集团准备在几千米完钻?”
  李政夫眯眼一笑,谎话随口就来:“我不太懂这些,似乎听到了一个数字,也没有记下。”
  油井钻的深,用的时间就长,但油层就多,试油的机会也多。因此,深度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新马集团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也可能根据情况进行修改,就像苏城一样。
  见李政夫不想说,苏城也懒得逼迫,只是轻轻一笑。
  阿里克塞哈哈一笑,道:“不管怎么样,都感谢两位。最近,我有几个老朋友听说了竞速勘探的事,对大华实业、新马集团和伊藤商社的印象很好。过两天,我介绍他们给你们。”
  他的老朋友,肯定是想要涉足油田的前苏联或俄罗斯的高官显贵。李政夫的眼睛一下子眯了起来,笑呵呵的道:“太感谢阿里克塞先生了。您说过两天,是说他们会来库瓦克吗?”
  “再漂亮的话,也比不上金灿灿的现实。库瓦克油田能产出石油以后,他们才会确定进入石油业。”阿里克塞顿了一下,又笑道:“我的几位老朋友,都是有身份的人,比秋明油田现在的那些人,要厉害的多,你们见到以后就知道了。”
  ……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井深
  随着南2号油井完钻,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来到库瓦克的临时营地。
  寒冷的空气和混乱的烂泥地都不能阻止前苏联人向往金钱的心。人总是要有信仰的,要么是崇高的理想,要么是金灿灿的理想,当戈尔巴乔夫葬送了苏联的希望,当欧美国家开始骄傲的宣告《历史的终结》的时候,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面朝西方,向往着金银满身。
  短短的几天时间,苏城就见到了好几个前苏联的高级干部,还有正在俄罗斯联邦任职的实权官员,也急火火的跑到了秋明油田。
  此时的俄罗斯,就像是一座予取予夺的仓库,管理员们想尽办法,要从里面搬运出更多的财富出来。俄罗斯石油早在八十年代末,就已经是人尽皆知的金矿。
  不过,石油开采的费用实在是不低。别的不说,以前苏联的穷困,许多官员想在西伯利亚养起300人都做不到,又如何去开发石油。
  此时西方国家的贷款,主要集中在电力、冶炼等保值的工厂项目上,石油公司则倾向于趁火打劫。正如苏城所预知的那样,英国、挪威、美国等国的石油公司都选择了自己占有油田,自己投资,自己开发,自己钻探,自己采油,自己运输,自己销售的模式……虽然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两名俄罗斯的合伙人,但权力和好处是很少的,也已难以满足高管们越来越高涨的欲望。
  在某些合同中,俄罗斯商人开始的时候尚能获得数成的股份,但是,随着投资额度的不断增加,俄罗斯人的份额就被不断的稀释了。等到真正产出的时候,俄罗斯人的份额已经少的不能再少。
  合理合法的手段,加上外国石油公司的强势,很快就让俄罗斯人明白,要想在石油行业赚一大笔钱,库瓦克的模式是最好的。若是能开采出石油来,初期赚到的钱可不会少,前苏联的高官互通声息,加上竞速勘探前就有已获得油田的老板关注,临时营地聚集的人着实不少。
  伊藤信重和李政夫也密切关注着大华的情况。他们的勘探速度比大华慢,第一口井钻的也就晚,如果大华的第一口井就出油,他们的油井不管能不能出油,竞速勘探都算是输了,为此付出的5000多万美元,也就等于打了水漂。
  日本、新加坡这样的公司,和欧美公司是不一样的。后者的石油公司经过多年发展,都成了巨大规模的超级公司,即使是做技术服务,也是给整装大油田做。一张合同几亿美元都不一定能看在眼里。因为他们的各种成本高,给小油田做技术服务,光是人力成本一项就不划算。
  至于大华实业、新马集团这样的大中型石油公司则不同。要是拿一个20亿吨储量的超级整装油田出来,光是前期垫付的数亿乃至十数亿美元,就可能让他们背上沉重的负担,反而不如小油田的灵活利润。
  可以说,俄罗斯市场上,大头的油田最终归了石油七姐妹那样的巨无霸,中小型的油田归了俄罗斯的高官,只有技术服务市场还空了出来,被大华实业等石油公司竞争。
  假如不是预知到未来的俄罗斯会再国有化,苏城说不得也要竞争一下俄罗斯的油田。现在却是避之不及。
  到普京2000年上台,也不过剩下了8年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就是丢给苏城一个大庆油田,他最多也不过能赚回一个成本,等到油田国有化,钱没有赚到不说,8年的时间也要被浪费了。
  无法长期获得油田的情况下,技术服务其实是最赚钱的行当,苏城拿出数千万美元豪赌,为的也不是小小的库瓦克油田。
  因此,趁着等待期间,临时营地每天都有酒宴。一瓶瓶的伏特加、威士忌和二锅头流水价的送上桌,每天都能灌倒五六七八个俄罗斯壮男或壮女。
  李政夫和伊藤信重也混在宴会里,想趁着机会,多认识几个人。
  司空冠做老了银行业,怎么保住客户是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只要见到新加坡人和日本人就灌酒。
  俄罗斯人和中国人类似,也喜欢喝酒起哄,几次三番下来,日本和新加坡人只要出现就逃不掉。他们都是标准的国际大公司里的职业经理人,过的是小酌两口红酒的日子,和国企银行酒精考验的战士哪里能比,一来二去的,连靠近都不敢了。
  陪着俄罗斯客户醉生梦死的过了一周,油田渐渐传来了各种消息。
  “第一次试油失败。”
  “第二次和第三次试油失败。”
  ……
  “第12次试油失败。”
  ……
  “第20次试油失败。”
  一条条的消息传来,全是失败的消息。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能淡定的对待失败——试油20次能出一次油,都算是邀天之幸了,失败几次又算得了什么。
  然而,当“第20次试油失败。”的消息传来,许多人都淡定不能了。
  “我亲自去南2号井。”秦世维在大华实业呆的越久,感情就越深厚,不愿看到大华失败,急匆匆的在办公室里找到苏城,丢下一句话就想跑。
  苏城赶快拽住他,道:“你去南2号也于事无补,他们试不出油,也许是技术问题,也许是确实没油,不管怎么样,最多明天,试油就要结束了,你难道能用一天时间,就指导他们试出油来?”
  “总是多些机会。我在胜利油田的时候,勘探出的油井几百口,怎么的也经验丰富一些。”胜利油田油2万多口油井,确实是一个锻炼勘探的好地方。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胜利油田仍然在继续勘探,试油产量依然不少。
  “就算要去,也是去第二口井,那里马上也要开始试油了。1号井不能出油,也来不及了。”
  秦世维打的就是这个主意,马上道:“那我就去第二口井,非得给它试出油来。不过,新马集团的油井听说也要开始试油了,你得派遣直升飞机送我去那里,另外,我要带些设备走,你得给我找一架大的运输机,否则路上就要2天,再有什么耽搁了就麻烦了……”
  “没问题。”苏城都不用他说完,一口答应了。
  秦世维见他不像是说笑,不禁道:“现在租赁直升飞机可不便宜,重型运输机就更贵了,你得找阿里克塞帮忙才行。”
  “你就算不说,我也要给你找直升飞机的。大华的首席钻探工程师,用两天时间在路上跑,那算是什么。”
  秦世维在国企呆久了,习惯了出差前的讨价还价,听了苏城的话,反而有些奇怪的表情,摇头笑道:“你们做资本家的,还真舍得。”
  在1992年以前,资本家可不是开玩笑的话,是相当严肃的帽子。不过,随着南巡讲话,国人不问姓资姓社了,资本家也就可以拿出来当玩笑了。
  苏城淡淡的笑了,道:“你只要能把直升飞机的费用赚出来,我就赚到了,剥削劳动力才是真的剥削。”
  “最好你能剥削成功。”秦世维还是不太习惯大华的花钱的方式,不过,此时节省两天时间确实有用,否则他是一定要厉行节俭的。
  第二天。
  大华的第二口油井开始试油。
  同时,新马集团的新1号油井也进入了完钻状态,深度2300米,比他们预计的短了200米,也是为了争取到时间。
  这天的酒宴上,喝酒的人就少了许多。
  即使是嗜酒的老俄罗斯人,也只是浅酌两口,和个半斤八两的就住口,然后口齿清晰的与人谈论试油的事儿。
  从早到晚,不停的有电报往来,但代表试油成功的消息,是一条都没送来。
  大家虽然有点失望,但也都习惯了。
  第三天,依旧是什么消息都没有。
  李政夫一边感受着压力,一边观察着苏城。
  伊藤信重看出了他的压力,安慰道:“如今是考验钻井队水平的时候。咱们花费的大价钱,此时就该得到回报。他们的人手再多,一口钻探井也投入不了多少人,反而是咱们的技术,能起到大的作用。”
  “说的也是,咱们赢下来的几率,本就应该是最大的。”
  两人说着话,好像压力也小了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