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575

  毕竟,挖人的事情放在说明会之后,虽然不会被当场质问,但也是把问题留下来了。苏城担心中船铁了心不放人,用各种手段阻挠被挖的人流动。这种事情,国企不是没有做过。而且,秉承着人至贱则无敌的风格,中船要是不要脸了,大华实业还真把他们没办法。
  放在说明会期间,苏城是希望能够得到上层领导的支持。只要一个批示或者转发,中船的领导再做决定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脸面问题了。
  因此,对于詹志芳的愤怒,苏城是已有过预料的。
  詹志芳没想到苏城说变脸就变脸,而且变的如此彻底,徒劳的道:“胡闹,像中船这么大的企业,薪水岂是说涨就涨的……”
  “那是你们的薪水机制不灵活,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派遣大华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到中船给你们上两堂现代企业薪资调整的课程。”苏城始终抓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命题不放,因为这将是十四大的重要议题,在这样的场合,就是尚方宝剑。
  詹志芳气的手抖:“怎么挖人你还有理了?”
  苏城却点了点头,道:“挖人当然有理,詹总,都什么年代了,中船还吃大锅饭呢。你们的造船厂内,焊工做着最重要的工作,却和年龄相当的仓库管理员拿差不多的薪水,比办公室文员的薪水还要少,这是什么道理?高级焊工的薪水也只比初级焊工多百来块钱,却不光要做自己的工作,还要承担培训初级焊工的任务,要我说,这才是真的没道理。”
  詹志芳在企业,只有他教育别人的,没有别人教育他的,被苏城一通驳斥,哼声道:“这是我们中船自己的事情。你现在挖的是我们中船的人,是国家企业的职工!”
  “怎么招聘也是我们大华自己的事情。”苏城看向毛主任道:“今天就是说明会,那我就说明一下。大华实业认为,市场决定工人的价值。高级焊工就应该拿10倍于初级焊工的薪水,办公室文员的薪水可以比初级焊工高,但不能比中级焊工高,我们开出我们认为合适的薪水,工人自愿流动,企业不应阻止。”
  中船这样的企业,要是铁了心阻止,很多工人还是会犹豫的。尤其是那些水平较高的焊工,年龄通常比较大,思想趋于保守的同时,他们还有很多子弟好友在船厂工作,也许父亲和长辈也是从船厂退休的,让他们抛下一切的离开,也不现实。
  詹志芳年纪大了,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一时间反应慢了些。
  这时候,始终没有说话的丁志鹏却开口了:“我在体改委的时候,就研究过咱们国家的工人薪资问题。要说吃大锅饭不好,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度,就是吃大锅饭的,而且吃到现在,已经成了世界各国研究的对象。但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吃大锅饭的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偏低,而解除了大锅饭的企业,矛盾会比较多。中央的意见,是企业间自己调节。大华的高薪聘用的方式,我觉得很有代表性,我建议,向上级领导报告。”
  詹志芳一听,犹豫了。
  苏城不理他,直接道:“我同意,无论上级领导做出什么批示,大华实业坚决执行。”
  就算不能高薪挖人了,他的损失也没有那么大,再想办法就是了。但若是得到了领导的认同,此事就很顺畅了。
  根子里,他是相信时机成熟,此时一定会得到正面的有利回应的。
  一个搞市场经济的国家,要是劳动者都不能自由流动了,那还搞什么市场经济。
  丁志鹏直接将詹志芳的沉默当作了默认,在笔记本上写了两笔,合上道:“毛主任,那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
  “那就到这里吧。”毛主任也站了起来。
  和国企干部比起来,他们两人的身份地位要高的多。看戏的诸人也没什么意见。
  詹志芳只能看赵利民,示意他出面。
  赵利民勉强露了个笑脸,没吭声。远洋集团下属的船厂,修船的业务多于造船的业务,就算被挖人,也不会是重灾区,另一方面,远洋集团的主业毕竟是海上运输,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到大华船业的地方,没必要出面得罪。
  没有了同盟军,詹志芳也只能偃旗息鼓。
  苏城酣畅的舒了一口气。
  前期的准备,让他避开了道德责难,到了用理智判断的阶段,他相信自己是占优的。
  詹志芳找了台电话,拨通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向秘书问清了情况,才返回来,对同样打过了电话的赵利民道:“你们那边的情况如何?”
  “几个船厂报告上来的情况,大概有五六个人申请离职。”
  “我这边也差不多,差不多是两个船厂有一个人。”
  “他们是在试探呐。”
  詹志芳沉沉的“嗯”了一声,问:“你怎么想?”
  “高薪留人不行。咱们两个集团下属的工人这么多,大华提薪,咱们也提薪,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我觉得,必须要另辟蹊径。”
  “哦?愿闻其详。”詹志芳知道赵利民的鬼主意多,两人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私人交情始终保持着。
  赵利民转了转眼珠,道:“咱们给不出多少钱来,不过,咱们国企里面,官迷其实是不少的。”
  “给他们官做?那不行,工人编制随便转行政编制,那就全乱套了。”
  赵利民不急不躁的道:“当然不是所有人,是去了又愿意回来的人,咱们就给他们官做。拉回来的人越多,官就越多,几十个编制,有什么大不了的。”
  ……
第三百九十八章
缝焊机
  大华船业的招聘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一家船厂需要的人确实不少,但专业的技工人数并不会太多,大华船业暂时将目标确定在1000人。其中的部分职位,从大华实业集团自身抽调工人就能满足。
  济柴一向具有大华培训基地的作用,作为一家数千人规模的大型柴油机厂,他们已经向大华石化提供了数百名工人,再向大华船业提供数百人,也是轻轻松松的。
  向中船挖角的人数,被苏城限定在了200人,再加上来自社会招聘的二十多号人,以及来自济柴和大华船业其他部门的技工,LNG项目部的技工就算是齐全了。
  大华实业内部,一片欢声笑语。
  趁此机会,苏城也带着舒兰,一同视察大华实验室的海洋研究所。
  LNG项目的预研阶段,就放在了海洋研究所里。
  顾海健早早的就穿上了白衬衫,和几名办公室的负责人,站在门口迎接苏城。
  舒兰换上了一套时下流行的一步裙,正是后来的OL装的前置版。她亦步亦趋的跟在苏城身边,小声道:“还好再没有什么列队欢迎了,太不自在了。”
  “大华船业的员工可是我的人,他总不能用我的人列队欢迎我自己吧?”苏城调侃了一句,上前与顾海健等人握手。
  和前几年相比,顾海健明显露出了老态,两鬓也有丝丝的白发出现。做企业管理者比纯粹的技术员要辛苦的多。
  不过,顾海健的精神很好,手握住苏城,使劲的摇了摇,道:“苏董,正要向集团总部报告好消息,我们正在做的殷钢列板缝焊机,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已经获得了批准。分别是电焊机导电轴的发明专利,以及电阻缝焊机的焊接驱动同步机构,通过这两项技术,我们能保证电焊的密封性完全达到要求。”
  大华实验室正在做的技术,苏城都有了解,惊讶的问:“哦?这么快?”
  “半卖半送吧。”顾海健嘿嘿的笑了两声,道:“做这两项发明专利的是我的师弟,一个在法国读书,一个和我一样,在巴西工作。我专程去把他们拉了回来,每年10万美元的高薪,让他们将没有完成的技术也带回来,总算是不负众望。”
  顾海健的语速很快。10万美元的薪水,即使在国外也非常难得了,何况是国内目前的状况。
  大华实业虽然是私企,但顾海健开出这样的薪水,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的。如今出了成果,他才能畅快的说出来。
  苏城本身是支持他的,此时也特别询问道:“专利有没有法律问题?如果有,就请集团法务部门出面,早点消弭影响。”
  顾海健肯定的道:“他们在各自公司的时候,都只是处于构想阶段,没有予以实施,专利是全部属于大华实验室的。”
  “那就好。”
  黎涣祥作为大华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适时的道:“大华实验室正在做的殷钢列板缝焊机预计年内能投入使用,到时候,这将是咱们国家第一台用于LNG船制造的国产装备了。我们今天的行程里面,就安排了这项。”
  造船的过程中,焊接是用工最多的地方,自动焊机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苏城点点头,选择与韩国公司合作,就是为了省钱。他们与法国大西洋船厂签订的合同本身就有漏洞,因此韩国自己首先在国内进行了扩散,使得三星重工等企业也得到了LNG船的技术。
  大华实业通过他们,花的钱肯定比大西洋船厂少。
  不过,这种交易也有一定的风险性。法国的大西洋船厂肯定是不管大华实业的售后的,无论是保修维护,还是设计生产,都要通过韩国这个二把刀。现在的韩国船舶工业可不像是20年以后,水平相当有限。
  苏城要不是对大华自力更生的水平有极深的信任,是不敢用间接购买的方式。继续联络法国大西洋船厂,也是准备用来给韩国施压的,他们若是不愿意卖钱,大华实业就找他们的上家法国人了。
  一行人说着话,就到了实验室里。
  大华购买了两台殷钢列板缝焊机用于研究。其中一台是作为原型机,只拆不改的,另一台则被修的面目全非,安上了大华自己的几项新技术。
  像是这种工业机器,了解了基础以后,想添加什么功能都和玩儿似的。但是,若是要购买一个附加功能的机器,多付的钱却多的多。而在一艘船的建造过程中,一种模式的缝焊机肯定是不行的。
  大华自己研究透彻一种装备,即使不能用于生产盈利,也能减少自己的成本。
  2亿美元的LNG船,哪怕是降低10%的成本也要2000万美元。
  而以中国制造的传统,制造第一批产品的成本可以是超过国家平均成本的,但随后,成本会一路下滑到平均成本的50%以下,最后,中国制造就彻底完成了资本主义的梦想,为全社会提供了更便宜的产品,顺便获得超额利润。
  苏城既然开始做LNG船,就着眼于能够大幅度的降低LNG船的成本。生产工具的改进自然是首当其冲的。
  顾海健的学弟白牧云亲自操作缝焊机,给众人做演示。
  这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大型吸尘器的装置,下方安装的滑轨保证它的焊接方向正确。当白牧云引弧成功以后,就见缝焊机慢吞吞的向前,在焊接的同时,将大量的鱼食状的物料洒在焊缝上,竟是一丝的火光都看不到。
  大约10分钟左右,一块钢板就被焊好了。白牧云兴奋的道:“如果不考虑专利的话,我们已经能自产缝焊机了,但要绕过专利,估计还要一两年时间。”
  苏城也不禁用手上去抚摸,焊接的果然是严丝合缝。
  白牧云在旁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道:“苏董,殷钢是不能用手摸的。”
  “怎么说?”
  殷钢很容易生锈,人手上的汗水粘在殷钢上,用不了一刻钟,殷钢就会生锈,而且各项指标急剧下降,若是在船上的话,这块钢板就要重做了。白牧云说着抬了一下手,道:“我们做工的时候,都要戴羊皮手套,就是为了吸汗。”
  “羊皮手套……”苏城恍然记得自己签字的文件里,是有一票羊皮手套的,当时还在奇怪,没想到竟是给焊工用的。
  负责殷瓦钢焊接的工人少说要几百人,那准备上千双的手套都不够用。苏城摇摇头,LNG船确实是处处都也要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