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575

  安尚宇急了:“现代和大华实业的合作,是有利于双方的,是有利于大华的。”
  “我们的合作继续。”苏城才不会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转头问:“裴忠勇是现代重工这次竞标的负责人?”
  安尚宇低声说“是”。
  “他的底线是什么?竞标获得多少条船?”
  安尚宇沉默了,这已经出于商业机密的边缘了。
  苏城笑了笑,换了个话题道:“你是赞成现代和大华集团合作的,对吗?”
  “当然。”
  “这么说,你和裴忠勇不是一个派系的?”
  安尚宇没说是或不是,扭头道:“这次竞标,我的任务是辅助他,不是破坏竞标……”
  “你是副手,裴忠勇是负责人?你觉得对吗?”
  “苏城先生,现代集团是家族企业,多年以来,我们就是这样运行的。”安尚宇说的自己都不舒服了。现代集团学习的是日本财团的模式,也就是康采恩的模式。他们虽然是家族企业,但始终致力于淡化血缘色彩,任用职业经理人的传统由来已久,安尚宇若非是工程师出身,本该负责此案的。
  不过,人都不愿从自身寻找问题,安尚宇嘴上释然,实际上还是有不爽的。
  苏城摸着下巴笑道:“让我猜猜,现代的底线,应当是10艘船舶?”
  他是以企业董事长的身份在思考问题。如果大华实业的规模达到了现代的程度,他会要求派出的竞标负责人获得什么样的成果?
  裴忠勇大言不惭的说所有订单,肯定不能是现代董事局的要求,就连20艘船的要求都有些过分了。那可是百万吨的订单,够船厂忙活好一阵了。
  10艘船舶,想来是一个不错的划线。
  完成了该奖,完不成的可能也有。
  安尚宇勉为其难的点了一下头,这也就是他的底线了。
  做完这个动作,安尚宇快步小跑回了裴忠勇的队列。
  苏城抖了抖衣角,看着白西装进入到会议室内。
  他不着急进去,而是叫过董峰,道:“你去问一下李沧,如果我想多签几艘船的订单,限制是什么?”
  签订单也不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这种交货时间限定的比较死的轮船,虽然利润较高,可完不成的违约金也高。若是签的多了,赔钱都会赔死。
  董峰依言而去,片刻后回报:“总段和分段车间才建了11个,要在9个半月内完成5艘船,是极限了。”
  “把总段交给别的船厂来做呢?”
  “那公差要求就高了。”
  “不一定全部放在国内订货。再打电话给张超,问问他能做到否?”苏城憋着这个想法很久了。船舶制造和飞机制造是一样的,除非战争状态,否则全部由一个国家的工厂来制造就太扯淡了。中国的国企和前苏联的企业倒是喜欢这样做,以军事工业的名义行垄断之实,结果是整个国家的工业都乱了套。
  不过,93年的中国还很缺乏外汇,加上大华与中船的关系刚刚缓和,苏城想等等再讨论此事。
  向国外订货,等于是将大华实业的供应链扩张到其他国家,并不是说说就行的事。若是平常时期,9个月时间也许还不够供应链整合的,张超早就在做此事了,苏城想知道他是否能完成最基础的部分。
  答案是肯定的。
  “苏城董事长,竞标会即将开始了。”新加坡航运集团的工作人员彬彬有礼的前来邀请。此时,其他人都进去了。
  苏城颔首,对董峰道:“再找李沧确认,准备提高船舶订货的数量,缩减合同时间,给我一个数据。把你的BP机给我。”
  董峰连忙取下来。他的BP机是到了新加坡才买的,临时联系所用。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时间紧缩
  竞标的会议室很大,大桌子被拆开搬走了,留下的是一张一张的小桌椅。
  每张小桌子上,都放着一叠牛皮纸袋,用来封好写好的标书。
  各船厂的竞标代表,就坐在小课桌前,像是等待考试的学生似的,将自己的标书填写完毕,塞入牛皮纸袋中,等待结果。
  船东代表们坐在会议室的另一端,有点像是监考老师。
  当然,形象归形象,竞标代表们还是可以随意说话询问的,交头接耳也没有问题。
  这种情形,恍然让苏城回忆起自己补考的考场。
  他左右看看,就见荣尚国坐在右侧的椅子上,昏昏欲睡。
  “荣总。”苏城坐到了荣尚国的前方,侧着身体,嘴唇微动道:“我可能要提高订单数量了。”
  “哦?提高到多少?”
  “目标是10艘,看情况了。”
  荣尚国抬起了头,眼中的嗜睡不见了,声音低沉的说道:“各自竞标,各担责任,合作生产是我们确定的原则。苏董若是能做到10艘船,我没有意见。”
  苏城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就自行决定了。”
  “当然,”荣尚国说着暂停了一下,又问:“苏董为何要提高订单数量?”
  苏城笑笑,道:“韩国的船业集团心很大啊。我觉得,刺激他们一下比较好。”
  荣尚国奇怪的问:“哪家船业集团?”
  “现代重工。”
  “你们不是……”荣尚国转瞬醒悟过来,道:“韩国重工的态度有变?”
  “现代重工是个家族企业,如今看来也是派系林立。”苏城点到即止,又笑道:“大华要是忍气吞声的话,不知会传出什么话去,10艘船的订单,不多不少刚刚好。”
  对企业内的派系斗争,荣尚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他无奈的摇摇手,道:“看来哪里都有这种麻烦事,10艘船的订单也不好拿啊。”
  “我们会再缩短一点时间。”苏城说到这里就不说了。毕竟是在竞标的过程中,让谁听去了底牌都不好。
  荣尚国愣了一下,只能点头,心里暗自嘀咕:9个半月还要缩短?大华难道以为自己在造独木舟?
  苏城自然也有压力。9个月造一艘灵巧型货轮,即使是用工厂生产的方式,压力也很大,说不得要借调更多的海上钻井平台的工人过来。
  和大华船业相比,大华的海上石油装备部的水平要高的多,完全是世界级的,而且拥有产能巨大的生产车间,若非本身的工作量太大,光凭他们,苏城就敢用9个月来竞标。
  虽然会尽量减少借调的人数,但大华的海上石油装备部,确实给了苏城很大的底气。
  万不得已,无法完成的时候,有这数千名熟练工人兜着,大华船业受到的损伤就不会太大。
  考虑好了风险,想好了止损措施以后。苏城再填写标书的时候,非常轻松。
  第一位接受标书的就是东道主,新加坡航运集团。
  他们的标书里面,包含了5艘船。一艘7万吨的油轮,3艘2万到5万吨的灵巧型的船舶,还有一艘小客轮。
  苏城先在油轮和客轮上打了叉,大华暂时只生产货轮。无论是分段造船法所用的分段,还是巨型总段造船法所用的总段,都像是拼接船只的积木,有一定的规格,不同的船只和船东要求,都是相对于确定的积木做出微调。散装货轮是大华目前准备最充分的型号,尤其是灵巧型货轮,更是分段车间和总段车间的主攻对象,此时都有做好的分段等着用了。
  3艘灵巧型的船舶,苏城在4.8万吨的那艘船后面写下了300日。这艘船的要求比较高,有可燃重油等要求,虽然可以通过采购的方式达成,但技术要求高了,时间自然用的多,即使竞争不到,苏城也不觉得可惜。
  另外两艘灵巧型的货轮,是一模一样的两艘2.8万吨的船只。
  苏城毫不犹豫的写上了260天,等于比9个月的时间还短了。
  这样的灵巧型货轮,正是大华船业目前最擅长的,大规模的生产,能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压力。
  将标书中必填的内容填好了,苏城重新检查一遍,就签上自己的名字,将之装入牛皮纸袋中封好。
  自有人来收取,同样挂上封条,再送到后面去检查。
  那里会有新加坡航运集团的律师核查合同与合同修改项,若是符合要求,才会按照时间和价格排序,继而找到中标者。
  在场的有几十个船舶制造商,后室里面,律师和新加坡航运集团的高管,用了20分钟左右,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将中标者写在报告里。
  正在等待的苏城,很快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2艘2.8万吨的灵巧型货轮全中标了。
  苏城意料之中的笑了笑。别人的竞标价格也许更低,但在时间上,260天确实是极限了。
  台上的主持人念出大华实业的名字的时候,就见面前的白板上写出了竞标成功的船舶和船舶制造公司的名字,以及它们的竞标条件。
  260日的竞标条件,明显刺痛了一些人的眼球。
  旁边的4.8万吨货轮的竞标时间是280日,也没有让人轻松多少。
  要说起来,真正吃惊的是荣尚国,他也想竞标这艘4.8万吨的货轮。却是完全没有料到,时间如此之紧。
  “接下来,是马拉西亚的马丹航运公司的标的。”台上的主持人没有给大家讨论的时间,紧接着将又一叠竞标文件散发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