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575

  对方工作做到这个地步,他也无话可说,道:“我试试看,不过,完全由政府拆迁,我们的工作也很难做。”
  “秘书长多体谅,我等您的消息,一旦有事,我立刻飞过来。”季润之状似无意的笑笑,道:“本来应该留在北京的,但公司在青岛和广州还有业务,我明天就得过去。”
  秘书长拧起眉头,联想道:“你们还没决定在哪个城市建酒店?”
  “我们公司计划在两年内建5个左右的高级酒店,100家左右的连锁酒店,所以,青岛和广州谈的是他们的酒店项目,不管能不能谈下来,都不影响北京的项目。”
  “哦,5个高级酒店?另外两个在哪里?”
  “上海和深圳。”
  “也是七八十米高的楼?”
  “5个酒店计划各不相同。上海准备主打的公馆概念,会做几十个公馆类型的房子,就像是钓鱼台国宾馆那样。青岛是滨海概念,我们准备买一条私人沙滩。大概只有深圳和广州的酒店会比较高,但应该不会有100米高。”
  季润之嘴上说的没有影响,秘书长心中还是一紧。他怕其他城市的谈判结果,影响到京城的谈判。
  作为官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100米高楼的概念。
  这可不是电视塔,而是真正的大楼啊。刚刚落成的北京燕莎中心,可以算是最近两年新建筑的代表,由五星级的凯宾斯基饭店、燕莎友谊商城、公寓和写字楼共三栋地面建筑组成,占地16万平方米,但主体建筑的高度,也不过54.5米高,地下三层,地上18层而已。
  100米不说是北京最高的建筑,但也算得上地标建筑了,按照国内的标准,超过100米,就是超高层建筑了,说是本届政府任内的最高建筑也有可能。这样一栋建筑,虽然不会对北京市的主要领导产生什么直接影响,但对操持此事的官员,还是有一定的加分的。
  不管怎么说,市里多了一处地标建筑,不仅没有让政府多掏钱,还赚了钱,仅此一项,就够官员们疯狂的了。
  广州深圳更用不说,他们的行政级别比北京低,从城市建设中获得的好处就更高,说不定愿意接受更苛刻的条件,到时候,大华投资的想法说不定也会变了。
  秘书长想来想去,觉得不能就这样放走季润之,挥手道:“你再留一天如何?我去向书记汇报一下,只要你们是诚心诚意的来北京投资,拆迁这个坏人,由政府来当,也不是不行。”
  说到后面,他还借着笑话笑了笑,缓和适才的气氛。
  “您也是为了大家好。”季润之马上跟着,道:“我们大华可以为拆迁专门准备一笔款子,除了用于新的住宅楼的建设费用以外,拆迁家庭也可以按月得到租房费用,但拆迁的主体,还请政府出面,毕竟,我们公司出面谈判什么的,有很多劣势。”
  “嗯……”秘书长其实不怎么在乎拆迁的事。90年代初,很多居民是愿意拆迁的。因为此时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而新房的条件普遍较好,为换新房而住的远一点,很多人都乐意。甚至有北京上海的居民,自发的掏钱拿物,用市中心的老房子换近郊的新房子。
  92年,不光没有学区房的概念,很多房子的条件也相当差,没有厨房和卫生间的平房和筒子楼是此时常见的居民楼,稍微好一点的平房有厨房,但只有共用的旱厕,较晚建的筒子楼有卫生间不一定会有厨房,几家人在楼道上做饭,日久天长下来,矛盾多不说,周边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即使是有卫生间和厨房的老房子,面积往往也很小,40平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是此时常见的房型,随着房屋所有者的年龄增长,三世同堂乃至四世同堂的不在少数。
  这样的条件,使得正常的拆迁变成令人期待的事情。当然,越是令人期待受人关注的事,反会越是容易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矛盾。
  季润之对于不参与拆迁的要求,是举双手赞同的,见秘书长有点松口的意思,想了想,干脆道:“秘书长,我们公司对于酒店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目前在国内的五座高级酒店,我们计划是一个五星级酒店,4个四星级酒店。如果市里能在短期内审批土地给我们,我可以做主,把五星级酒店放在北京。”
  “像凯宾斯基那样?”
  “只好不差。”
  “那就一言为定,你等我消息。”秘书长再无二话,虽然明知道100米高的大楼,只有五星级酒店才能配得上,但确定和猜想,还是不一样的。
  “太感谢了。对了,我们还想再选10到20个地块,做连锁酒店,这个……”
  秘书长大方的挥手,道:“你们自己挑地方,最好是空置的地块,如果要拆迁的话,再看。”
  “那太好了,我们尽量选空置地块,连锁酒店只要一两百亩就够了。”季润之说的脸不红心不跳。
  岂止是够了。
  正常的连锁酒店,有两亩地就该偷笑了。后世在市内的四星五星级酒店,也不一定能有200亩的地界,以后若是开发房地产,200亩的土地能做两个小区出来。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土地,季润之已经做好了计划,准备用“都市度假村”的概念,打造一个连锁酒店品牌……
  以时间来推算,这大概也是中国商人,最后一次浪费土地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父子
  4月,大华投资就拿到了北京和上海的22个地块,总面积3800亩,总价仅6亿,平均每亩的价格是20万不到,堪称白送了。
  这样的效率,大大超出了苏城的预料,在把准备好的3亿元紧急注资以后,不得不再次调集资金,同时向银行申请贷款。
  季润之对大华的财务信息了如指掌,没有须臾的停顿,马不停蹄的奔向广州和深圳。他的策略仍然是相同的,用超高层的建筑项目吸引城市管理者,用尽可能低的价格拿地以后,再附加一系列的小地块。
  这种策略,不光是他在用,全中国都在用,而且非常好用。
  风行一时的巨人大厦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是在1993年,珠海市政府为了扶持巨人大厦的建设,先后批给他们4万平方米的土地,平均每平方米125元,折合每亩仅8万元……这个时候,巨人大厦的原设计高度,也不过18层罢了。
  和手握1亿元人民币现金的巨人集团比起来,大华集团的现金流就充沛太多了,只要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海沧基地不倒,总值上百亿美元的瑟坦油田不去,没有哪个机构和个人,会怀疑大华实业的实力。
  100米高的五星级酒店,换取20万每亩的土地价格,对90年代初期的城市管理者来说,是相当划算的买卖。在此时的人们看来,满地图都是的空地并不值什么钱,反而是有了建筑物,才会让地产增值。
  季润之挥舞着支票和设计图,时而拿出十几层高的三星四星级酒店,时而拿出近百米高的四星五星级酒店,原计划要用1年的10亿元,竟是2个月就不见了踪影。
  不过,季润之也没有向苏城追加款项的意思,在得到他的同意后,季润之通过已经购买到的地产和在建的项目,轻松获得了银行5亿元的贷款,在北上广深相机入瓮之后,开始奔赴沿海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杭州、苏州、南京、厦门、福州……
  比起京城和上海,这些城市的土地价格要低的多,好些城市在此时的地标建筑还不足20层,季润之只要拿出设计图,就能轻松自如的在中心城区挑选土地了。
  5月初,苏城暂时放下做到一半的船舶,和董事局的成员,一并前往京城视察。
  站在三环边上的北太平庄的空地上,张超遥望着前方的不远处的北京师范大学,感慨连连的道:“我当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师范大学边上有一套房子,从此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唉……”
  “你读大学,是10年前的事了吧。80年前后,你就敢偷偷摸摸?”说话的是体型保持的不错的小胖,据说他吃素的时间比吃肉多,总算没有继续膨胀下去。
  张超面色红润,回忆着道:“80年代初,我们都想方法设法的出国,再加上都年轻……还好学校跟前的公园多,否则都不知去哪里遛弯。”
  “真是为了遛弯?”小胖贼兮兮的笑了两声,然后“嗷”的一声叫。
  那不是学狼叫,是被秦筠给掐了一把。
  “舒兰,咱们不理他们了,去里面逛逛吧。”秦筠搂着舒兰,走了两步,突的转头对张超笑道:“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说不定能碰到以前的小情人。”
  “早毕业了。”
  “说不定留校了?”秦筠抓住张超的心理,咯咯一笑,走了。
  张超站在马路牙子上,想了半天,最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转头回来,道:“不行,等大华投资要出售这片土地的时候,得给我留一块,苏董,给我留着啊。”
  苏城没说话呢,季润之一笑,道:“你要是想买就趁现在,再过几年,怕是买不起喽。”
  “怎么会?不是说,买入价是每亩十几万元吗?”张超的年薪和季润之相当,也有百万的水平。不过,百万年薪是最近两年的事了,他的存款大约是两百万元上下,能买10亩地。
  对个人来说,10亩地绝对不少了,在农村都能养活一家人了。
  季润之含笑摇头,道:“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用不了五年年,这里的土地价值就要翻番,最多10年时间,你的钱就只够买一块建别墅的土地了。”
  张超整日陷在供应商们中间,哪有机会接触地产,听的一愣道:“你的意思是,这块土地10年能有四五倍的涨幅?”
  “现在每亩是20万以下,10年涨到百万不成问题。”季润之肯定的说。作为投资经理,他对自己投资的项目自然有相当的认识。
  只有苏城笑而不语。中国的地产变化,是用资本主义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等到20年以后,北上广的中心城区价格将上升到万元每平米的标准,也就是每亩土地700万以上的标准,增加了30倍有余。若是自行进行开发的话,利润还能上升一倍。
  可以说,即使20年以后,苏城无法再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了,他的资本总量,也会庞大到能够后发致胜的地步。
  张超偏头看到苏城的表情,不由道:“苏董,你信老季的?”
  “当然,否则我为什么组建大华投资?”这次轮到苏城一脸的奇怪了。
  张超哑然。与其他的大华员工类似,在公司呆的越久,他们就越相信大华的判断力。
  想了想,张超咬牙道:“这么看来,我要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了,老季?要不要合股买块地皮?”
  “利益冲突。”季润之简单的说了一句。
  张超嘿嘿笑了两声,然后继续看着师范大学的院墙发呆。
  看着看着,一辆庄重的黑色奔驰,出现在了学校后方,两人走了出来,倚着墙根商量着什么。
  张超捅了捅小胖,指着跑车上下来的人,道:“好面熟。”
  “嗯……”小胖定睛一看,讶异的道:“是苏刑!”
  他话一出口,苏城和苏刑,同时看了过来。
  两人的目光也触碰到了一起。
  苏城的目光向后延伸,出乎意料的看到了苏东元。
  副驾驶座上的许秘书也推门出来了,不知所措的看看苏城,又看看苏东元。时隔五年,苏城已从一名人人可欺的毕业生,变成了一方诸侯,他多多少少是有些心虚的。
  苏刑迟疑了一下,继而坚定的走了过来,苏东元缓步跟在后面。
  苏城的目光,转移到了苏刑身上。
  经年不见,如今的苏刑已是一副商人的模样,考究的短款西装和金灿灿的手表,以及锃亮的尖头皮鞋,都是此时流行的打扮。
  曾经驻留在他脸上的傲气,多少有些被磨平了,伪善的笑容颇有些火候,倒是不会让人看了生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