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575

  “听说你在造船?”苏刑一直走到了苏城的正对面,才近距离的说话。
  “算是吧。”
  “还要搞房地产?”
  “投资而已。”
  “你的船厂还没什么起色呢,又买起了地皮。”苏刑嘴角挂着一丝笑,道:“你就不怕银行贷款中断,现金流断裂?”
  苏城笑而不语,小胖出声道:“就算所有的银行收回贷款,大华也有足够的资金,你们的生意太小,不明白吧。”
  “地产我是不明白,造船我倒是知道一些。长宁基建当年也涉及过的。”说到长宁基建,苏刑眼中射出一丝恨色,旋即收回,道:“一艘3万吨的船,正常的合同期应该在2年左右,才能保证交货。即使船的建造时间只需一年时间,也要防着有什么天灾人祸,延误了时间,大华船业的胆子,可真是够大。”
  苏城眯眼笑了笑,不以为意的道:“不是我的太大,是你的太小。你可以试试去大华船业捣乱,看看是什么结果。”
  船厂的独立性很强,要保证厂区的安全,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但通常来说,一个有防护意识的船厂,是很难被外人破坏的。
  苏刑重重的哼了一声。他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自从被双开以后,围拢在他周围的狐朋狗友就少了许多,他又没什么积蓄,做生意赚来的钱根本存不下来,日常生活虽然没什么问题,要想养几个能用得上的帮手,却是不可能的事。
  苏东元听着他们说话,不禁有些出神。
  早在数月前,苏振国就和苏东元讨论过苏城的事,要求他们缓和关系。苏东元还没想好怎么处理,就遇到了苏城。
  此刻,苏东元思绪万千,也不知从何说起。两人仅有的几次见面,可不能用融洽来形容。
  但是,眼见着大华以无可阻挡的趋势,日渐壮大,苏东元也不能熟视无睹,他就着苏刑的话,道:“苏刑也是关心你,其实,苏老和我,都问过船舶专家,没有一个人敢肯定的说,9个月内能做出三四万吨的大船,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可以找我们。”
  苏东元的前半句话,苏刑还能淡然处之,听到后半句,苏刑首先傻住了。他没有预料到,自己的父亲苏东元,竟然主动向苏城提供“帮助”。
  苏城对此,却一点兴趣都没有,撇撇嘴道:“帮助就不必了。合约船只,大华已经做了一半了,正要组织供应商参观,用不了两天,你们就能在报纸上看到消息了。”
  苏东元脑中,霎时间有了一个想法。
  ……
第四百二十九章
舾装中的大船
  翌日。
  就在大华船业准备着供应商参观的戏码的时候,市府传来消息,有京城的官员要顺道来大华船业视察。
  京沪两府的级别相似,来视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苏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苏东元。
  “他过来,想要什么?”坐在办公室里,苏城有些迷糊。
  窗外的榉树正是枝叶繁茂的时候,春天里新生的柔嫩枝芽正在变的强壮,浅绿色越来越少,青绿色越来越多。
  舒兰正在帮他整理和分类今天的新文件,按照轻重缓急放在红黄蓝三色的文件匣里,见苏城接了个电话就表情不对,不由问道:“有什么事吗?”
  “苏东元要来。”苏城吁了一口气。他对苏东元其实没什么感觉,仅仅是不喜欢而已。然而,在潜意识里,苏城是尽量避免和苏东元有什么交集的,这家伙的抛妻弃子,自己虽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但心有所感是必然的。
  以前的时候,苏东元大概也在刻意避开苏城,除了重要而无法避免的事情,由许秘书出面说明以外,双方就好像陌生人似的。
  随着大华实业的力量增长,苏城的地位提高,双方避让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了。
  或者说,苏城和他的大华实业终于映入了苏东元的眼帘。
  巧取豪夺?
  苏城暗想,豪夺的话,苏东元怕是实力不够。经营数年以后,他已不再是毫无根基的浮萍了,苏东元地位不低,但比苏振国一层,差的不止是一两个行政级别。
  豪夺不成就只有巧取了。苏城自己梳理了一番脉络,没有找到自己有什么明显的漏洞。
  若说有什么漏洞,也就是自己苏家人的身份了。
  苏东元以父亲的身份,若是要染指儿子的财产,道理不通,现实中却有可能,亦有先例的存在。
  只是,有这样的必要吗?
  苏城再次摇摇头,心情复杂之至。部分来源自自己,部分,来源于莫名的地方。
  一只柔嫩的小手,轻轻的搭在苏城的肩膀上。
  舒兰捏着他坚硬的肩膀,轻声道:“他也许是关心你的成就,再怎么说,都是一家人。你不是说,苏老曾经帮过好几次忙吗?”
  “苏老和他哪里能一样。”苏城苦笑,道:“苏老多大年龄了,仕途差不多到顶了,不说是无欲无求吧,他看我和苏刑,总不会差太多。苏东元就不一样了,每天给他吹枕头风的人,可是苏刑的老妈。”
  舒兰是普通的国企家庭出身,没有大富大贵,但也不用经历这样的烦恼,此时安慰苏城道:“既然如此,就把他当作是普通的领导好了。”
  “就怕他不把自己当作普通的领导。”苏城说着,用手指敲敲脑门,拿起电话,道:“叫董峰进来。”
  放下电话,才对舒兰道:“得想想办法,弄清楚苏东元在想什么。”
  董峰是大华信息局的负责人,他们负责搜集各种公开和半公开的资料,同时负责大华内部的信息安全。理论上,信息局是不会进行任何非法的情报收集的,但若是有人要出售相关情报,却也是由他们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接洽。
  信息局直接向苏城负责,董峰也是向苏城汇报工作,接到杨明的电话,他立刻坐着院内的电动充电车前来。
  苏城先把苏东元的事情说了,然后等了一下,手指敲着桌面,缓缓道:“昨天下午,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北门附近,遇到了苏刑和苏东元……”
  他将当时的场景说了,再道:“你去查查看,他们为什么到那里。”
  苏城总觉得其中有问题。苏刑且不去说,苏东元每天的工作多如牛毛,怎么有时间亲自去一所学校?而且是轻车简随的,假如说是公事,就不该带上苏刑,若是私事的话,内中含义就耐人寻味了。
  董峰“是”了一声,一句话都不多说。
  苏城颔首道:“另外,明天的参观,你们要多多留心,别让人溜进来,有什么问题吗?”
  “人手方面,比较缺乏,船厂太大了,要面面俱到,最少还要200个人。”
  “从老五那里调人,嗯,就七郎那伙人吧。”二舅家的老七,最开始工作就是在俄罗斯。他读书不成,和人打交道却相当不错,在莫斯科的火车站,面对数量繁多的货物,以及混乱的局势,游刃有余的完成了转场搬运的工作,也结识了一票弟兄朋友。
  回到大华实业以后,苏城继续将他派到老五的海上运输公司去工作。他的那些兄弟也全都跟着去了。
  海上运输公司主要是大中型的近海船舶运输,以及渔船和小型货轮的租赁生意,条件相对艰苦。老七能笼络一批人,跟着自己走,也是本事,苏城由此记在心里。
  信息局建成之初,以分析师为主,兼有几名执行队员。如今,随着船厂的扩大,保护厂区的需求日益增加,苏城早有派七郎试试的意思。
  董峰答应了一声,此事就此决定。
  虽然马不停蹄的派人前往京城调查,但一天时间,还是不够他们拿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参观日,来视察的京城领导,果然是苏东元。
  苏刑照旧跟着他,西装革履的好像是随行人员。他的脸色很不好,略显苍白,眼睛里遍布红血丝,像是一夜没睡似的。
  苏城照常打了招呼,没人看出异常。
  然后,闫学灿以大华船业副总经理的身份,带着众人登上通勤车,前往船厂。
  来的共有200多家供应商,足有五六百人,分乘10辆大轿车。苏东元自然而然的来到苏城身边,和他坐上了同一辆车。
  同车的还有30多人,一边兴致勃勃的看向窗外,一边小声的讨论着。
  两个多月前,大华实业分发红利的过程,稳住了大部分的供应商,随着春节前后的结账高峰,账款到期的供应商全都领到了自己该得的钱,供应商们的恐慌其实就消失了。
  不过,进入4月以后,又到了大华的订货高峰。要订多少零件物资,定金多少,怎么付款等等,大都要重新拟定。邀请供应商们参观正在建造的船只,让他们了解大华船业的进度,对于合同的签署有很多好处。
  大华供应链上的厂商,足有数千家之多,来的200多家,几乎各个都是资产千万的主儿,与此时的普通人相比,自然是富贵逼人。
  苏东元挨着苏城,坐在车前方,回望一眼,笑道:“大华的供应商都如此富卓,看来大华实业做的确实不错。”
  见苏城不言语,他也不以为意,接着道:“我这次来,是想给你提供一个机会。你新做的大华投资,不是在做房地产吗?我问了几个朋友,也许可以给你在海南找一处地皮。”
  “海南?”当投资和海南联系到一起的时候,苏城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绝不是什么好词。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南曾经涌起数次席卷全国的投机浪潮。通过倒卖汽车和房地产,有无数的人从中获益,暴富的不在少数。当然,更多的是深陷泥淖的梦想家们。
  苏城对于海南投机潮的起落,并没有升入的了解,也不知道狂热的人们什么时候赚钱,什么时候赔钱。因此,即使明知道海南有赚钱的机会,苏城也没有尝试了解。
  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股投机潮热起来的时候,都有人从中大赚一笔。
  苏刑没有见到预料之中的表情,很是不忿的道:“海南最贵的地皮,已经7000块一平米了,是京沪的好几倍……”
  苏东元伸手挡住他,道:“我知道,过去一些年,亏欠了你们。前几年,你做的石油和石化,技术性太强,我也鞭长莫及。倒是房地产方面,我认识几个朋友,能帮得上忙。海南这块土地,就在海口近郊,位置不错,每平米只要500块就行了。”
  苏刑悻悻然的道:“你哪怕什么都不做,放两年,转手就能买四五千一平。”
  苏东元再次挡住他,对苏城道:“怎么处理是你的事,总共600亩,人家最多也就能批这么多了。”
  600亩差不多是40万平米,按照500块的价格来算,要2000万。若是转手赚10倍的话,这就是2亿左右的利润。
  用作赔礼道歉,从物质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不少了。
  看起来,苏东元确实是想要和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