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575

  “互换股份呢?”荣尚国一咬牙,道:“集团那边,我去说,兑换比例,咱们再谈。”
  旁边人直接呆住。
  此时的国内,尚处于股份制改革当中,大家理解的股份只是很初级的概念。互换股份和用现金收购,在政治上的意义截然不同。
  用现金收购,只要价格敲定,那就银货两讫了。互换股份,则会引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赔了怎么办?
  以目前的官方思路,如果大华船业的价格贬值,甚至只要是红利不足,荣尚国的行为就有可能被判做是国有资产流失。
  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说,愿意承担这么大的风险,荣尚国的诚意可谓十足,决心可谓坚决。
  但苏城还是拒绝,用很官方的话说:“大华船业的目标是做LNG船,在此目标达成以前,船业的资产价值是无法被正确评估的。”
  不管江南造船厂有多值钱,苏城都不想和他们合资造船。
  荣尚国无言,场面一时间冷了下来。
  旁边本埠的官员急坏了,呼吸都粗重起来。这7个船厂里面,可有3个是经营困难的。他们的工资有中船兜底没错,但他们的供应商多是市属国企,是要政府来兜底的。
  副书记李阳名下,就有一个帮扶企业,市仪表厂陷入困顿当中。它曾经大量向江南造船厂、平江造船厂等企业供应设备产品,如今,双方的货款也没有完全结清。
  几个星期前,李阳还曾走访了一趟欠款大户平江造船厂,掏空了对方的家底,也就拿到了60多万元。
  假如平江造船厂能赚到百万美元,只要拿到其中一半,李阳的帮扶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他见船厂的代表都不吭声,干脆自己问道:“苏董,你说的4个总段能赚百万美元,4个总段,要做多长时间?”
  “一个总段工厂,同时开工两个总段,完工要求往往在2个月内,而且会逐步缩减的。”
  “也就是说,4个月赚百万美元?”
  “那肯定不行。”
  “为什么?”
  “一个工厂才做一个总段工厂,那不如不做,我们的要求,最少要做两个总段工厂,最好是3个或者4个,所以,2个月赚百万美元都是少的。”
  李阳的表情生动极了,从失望到惊讶,从惊讶到惊喜,从惊喜到期待。
  苏东元和苏刑也都听的傻住了。他们都听的明白,这些总段工厂的生产,都是为了供应大华实业,那么,大华实业要赚多少钱?
  两人几乎同时想到,这些钱要是用来投资政治,又能产生多少成果。
  ……
第四百三十二章
静待佳音
  “苏董,咱们暂时休息一会儿吧。他们大老远的跑过来,估计都累了。”副书记李阳耳中听到现金,就像是驴子看到了红萝卜似的。
  国企的状况不好,政府的压力也很大。1993年,下岗这个词刚刚在广州被发明,尚未进入全国传播的阶段,换言之,所有净亏损的国企,全都要政府买单,上海的财政收入向来不错,但也有着坐吃山空的隐忧和恐惧。
  假如有一天,净盈利的企业上缴的盈利,不够填补净亏损的国企的大坑的时候,怎么办?
  没人知道国企的下滑趋势会持续多久。某些专家,甚至预测国企将掉落深渊,再也爬不起来。
  这样说其实也不错,如果光是将目光集聚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企身上,他们确实缺乏活下来的条件,也缺乏活下来的必要性。
  不管怎么说,寻找财源是一切政府孜孜不倦的目标,而90年代的政府欲望,会更强烈一些。
  李阳眼看着几家船厂有可能获得大笔的资金,心中的热忱不言而喻,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不好公开要求平江造船厂或者其他船厂怎么怎么样,人家毕竟是央企国企。
  但是,作为厂子所在地区的领导,作为债权企业的主管领导,他完全有资格私下里施加压力。所以要求休会,方便自己,也暗示了苏城。
  只需要2秒钟,苏城就领悟了他的意思,马上赞同道:“那就休息,咱们2个小时候再开会。”
  荣尚国等人明知道怎么回事,也只好捏着鼻子答应。
  李阳向苏城点点头,跟着平江造船厂那个宽鼻阔嘴的总经理,一起出了会议室。
  苏城静静等待。
  在9艘船的合同令人惊讶的提前完成的背景下,苏城若是调集全部资源,本身就有极大的机会获得想要的船厂股份。
  但是,为此动用包括周老在内的力量,在苏城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这是一项合则两利的交易,船厂出售股份给自己,既让大华实业省去了再建新厂,再培训工人的麻烦和投入,也能让船厂获得更低成本的制造方法,和相对的高利润订单。几家国企老总,只是思想上转不过弯来罢了。
  他们如果是私企老板,恐怕船厂的规模再大两倍,也会求着苏城来做技术转让的。重工行业,普通的技术或许不能发生决定性的作用,有的企业用落后一两代的设备和技术继续生产销售也做的风生水起。然而,当决定性的技术出现,它们对重工业的影响是远胜于其他产业的。卡内基的钢铁托拉斯,福特的汽车流水线概莫能外。
  江南等船厂已经确定了大华所掌握的两套技术的价值,若是坚持不愿转让股份,那只能说,他们内部的政治角力远比经济判断来的重要。这样的企业,苏城也不一定会与之合作。
  现在,有李阳出面,说出苏城需要说出的话。苏城自己,只要等待最终的结果就可以了。
  2个小时后,平江的老总回来,直接提出休会两天的建议。
  “其他人觉得呢?”苏城故意问。
  “休会吧。”荣尚国也这样说,其他人都无异议。
  “那就休会。”苏城从善如流,知道事情在向好的方向进行。
  休会的唯一原因,只能是有他们不能决定的决策要做。就目前而言,就是股权转让的条件和比例了。
  苏东元也猜的到情况,神色复杂的看着苏城。
  平心而论,如果京政府下面有船舶制造公司,他也会倾向于出售股份给大华,以换取技术和资金。
  每两个月百万美元,或者每个月百万的收入,想想都觉得诱人。
  这能盖多少栋办公楼,多少栋住宅楼啊!
  换个思维来想,大华实业若是得到了中船下属的3个船厂的20%的股份,苏城的行政级别该怎么算?
  大华实业获得这么多的中船下属船厂的股份,那相对于中船的级别,又如何计算?
  别的不说,中船下面的学校、医院和疗养院,就比一个普通的城市多。他们还有自己的专业队伍和研究所,数十万名的工人……
  苏东元觉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似乎都没这么多的庄稼。
  还是出手的晚了。
  他并没有正常的父亲,因为儿子的成功而感到欣慰的情感。相反,苏东元是以纯粹的理智在考虑此事。
  趁着众人离开会议室的时间,苏东元做了仔细的考虑。然后留在最后,道:“苏城,我在国资委还有些关系。其实,此时运作一下,20%的股份也许用不着多少钱,你可以把节省出来的现金,用在别的地方。”
  “还是按照规矩来吧。”苏城的语气平平淡淡。在这一点上,他毫不怀疑苏东元的能量。也许,苏东元的一个电话,就能减少大华实业上千万的支出。
  但无论是理智还是情感方面,苏城都不能接受这种方式。国企在目前这种崩溃浪潮中,价值本来就是被低估的,再减少数千万元的支出,贱卖的痕迹就太严重了。
  不通过苏东元,苏城还可以说是自己的投资眼光,通过了苏东元,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苏东元一叹,转而笑道:“大华的现金充足是好事,但有家族的帮助,你能发展更好不是?收购中船下属船厂的股份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若能趁此机会,确定你的政治地位,对你未来的发展,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果需要家族帮助的话,我会去找苏老的。”苏城一句话,就抵消了苏东元的努力。
  苏刑又是庆幸又是嫉妒,趁着苏东元转身的空档,他凑在苏城耳边,低声道:“不知好歹的东西,等我腾出手来……”
  啪!
  苏城顺手就给了苏刑一耳光。
  站在会议室的中央,当着剩下的七八个人的面,被苏城甩了一巴掌?
  苏刑从未想过这样的场景,也不知道这样的尴尬如何化解。
  呆滞了两秒钟,他仿佛突然觉醒似的,“呀”的一声,就想扑倒苏城,用拳头将巴掌还回来。
  然而,隐在身后的古洪军发挥了作用。他一个错步,就提住了苏刑的衣领,像是狗爹叼小狗似的,将他远远的甩开,丢在一边。
  “怎么回事?”苏东元转过身来,诧异万分。
  苏刑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似的,大声指着苏城道:“他莫名其妙的打了我一巴掌。”
  青年时期,做纯纨绔子弟的苏刑,不止一次的请老爹出面。那时候,苏东元还是一个权责不重的副职,却也很是收拾了几个苏刑的“对头”。
  苏刑摸着肿胀的脸,又眯着眼,想看苏城怎么辩解。
  然而,苏城却没有丝毫要辩解的意思,他只是笑笑,说:“看着烦,就打了。”
  他确实是看着烦,随手一打。
  打了就打了,那又如何?
  比起苏刑的所作所为,就是再打几巴掌,又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