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575

  如果不是知道后世石油行业的高价值,如果不是知道后世石油行业的高门槛,如果不是知道自己获取的油田的高利润,苏城也很难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里,不去做捡起玉米丢芝麻,捡起西瓜丢玉米的事。
  苏城冷眼旁观,他能理解国企的迷茫和混乱,但他并不同情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拥有全中国最好的政策,拥有全中国最熟练的工人,拥有全中国最垄断的市场,同时还有比私企低几倍的融资成本,竟然还不能做到盈利,这绝对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这些国企的负责人,心里想的永远是个人得失,而非企业得失。
  在建设祖国,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激情过去了,中年危机不仅体现在这些中老年的国企人身上,也体现在了这些中老年的国企身上。
  方总颓然坐下以后,许部长又点了几个名,却都未能得到认可,第四航空公司的负责人更是被驳的站不稳。
  气氛愈发紧张,大家都担心被叫起来,可又知道避不开,一个个在伸头死还是缩头死中纠结,倒是苏城轻松的紧,他看的出来,这位许部长绝对不想自己出彩。
  然而,死掉的道友每多一分,费老的脸色就难看一分,许部长也就心凉一分。
  后娘的孩子死完了,炮灰却不能少,许部长心一横,点了自家的孩子,道:“高总,你介绍一下首钢的项目。”
  高岗也料到这一遭了,不安的起身道:“我们首钢这次拿出来的是高强度的镀锌冷轧钢板,屈服强度280,可以用于汽车生产,能够显著的提高汽车寿命。目前,我们的镀锌冷轧钢板已经销售给了一汽、上汽等企业,希望参加展会以后,能够扩大钢板的销量……”
  “280兆帕的屈服强度,这样的镀锌冷轧钢板只能算是低强度的镀锌钢板吧。”殷平这次连资料都没看,手按在首钢的文件夹上,说道:“生产镀锌冷轧钢板,现在来说应当是有利润的。不过,要在国际展会上得到认可或者订单,那到岸价一定要低于日本、韩国、巴西等国的价格……就首钢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太可能。而且,参加国际展会,还是应当以高技术产品为主……”
  这是现实的阻碍,高岗干脆不解释了。
  殷平没去追问,拿起钢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写了两句话,就将目光投向许部长。
  许部长在人群中巡视许久,才又点出了一个名字,结果却是一般无二。语言尖锐如刀的殷平像是屠夫似的,将对方的技术剖成了数段,令专业术语的神秘性丧失殆尽,只留下一堆二流三流的影子在飘荡。
  装备制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积累和投入的行业,奈何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恰恰是耐心和资金。要从一堆腐朽的老牌大型国企身上寻找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因子,无异于缘木求鱼。
  最早要到10年以后,中国的机械工业才会重新启动,用更多的成本获取市场的一席之地。
  那时候,他们追逐的也不是世界市场,而仅仅是期望着能收复国内市场的失地罢了。
  许部长再点名。
  殷平再解剖。
  许部长继续点名。
  殷平继续解剖。
  到了剩下不多几家企业的时候,许部长已经点不下去了。这些都是归口机械工业部管辖的大型国企。作为刚刚分拆出来的部委的负责人,许部长不能在明知山有虎的情况下,还把他们往虎山上送。
  这真要是被吃人不吐骨头的殷平给咬碎了,那些不屈的灵魂,不知要给新部委闹出什么乱子来。
  “许部长?”殷平等不住了,抬头催问。
  许部长心一横,道:“苏城,你代表大华实业来说吧。”
  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口机械工业部的企业不能全军覆没,它们也是许部长安身立命的本钱。
  剩下的近十家企业负责人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费老似乎来了精神,一改适才只听不说的模版,指头虚点道:“大华实业前面不是说,有开发一个船用钢板吗?这个是不是比首钢的更好?”
  这一句话,铁道部的司长和首钢的高岗就热泪盈眶了:怪不得殷平是费老的幕僚,两个人根本就是一类人,都不是给人留面子的主。
  许部长不想首钢受二次打击,忙道:“费老,大华实业是做石油的企业,并不生产钢板。”
  “技术是技术,生产是生产。大华实业有大华船业这个产业,又有大华实验室这个研发机构,只做技术不生产是可行的。”殷平帮着解释了一句,他实际上也有些好奇,刚刚得到阿塞拜疆油田的大华实业在民间的名气不显,在上层却是震耳欲聋。
  许部长聚起眼中神光,看向苏城,希望他“知进退”。
  可惜,苏城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在今天杀出一条血路,又哪会谦让,无视许部长和高岗恶狠狠的目光,起身即道:“说到高强度的钢板,我们在开发船用钢板期间,的确是有一些副产品……”
第五百八十六章
副产品
  “副产品”这个词,灼烧着高岗等钢铁企业负责人的脸面。
  但是,前有590兆帕的船用钢板,大华船业或中船重工再掌握高于280兆帕的钢板技术几乎是肯定的。
  作为必然的对比的对象,高岗唯有寄希望于钢板的厚度等外型参数能有极大的不同,毕竟,用于汽车工业的冷轧钢板和船业工业用的钢板还是有细致的不同。
  可惜,苏城并未给他留下希望的空间,而是直接道:“能够用于汽车工业的高强度钢板技术,我们目前掌握的有热镀锌高强度钢板,340Mpa的屈服强度,可以用做越野车的横梁和纵梁,也是良好的船用钢板。至于生产,我们目前是委托给其他几家钢铁厂来做的。总体来说,热镀锌高强度钢板的强度更好,技术水平更高,当然,没有590的船用钢板的技术难度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比280的冷轧板明显有优势。”
  中国的钢铁厂多如牛毛,90年代是又多又小,到21世纪,则是又多又大,总体结构并无真正的改变。因此,在大华船业的技术开发过程中,大华实验室遵循的就是纯粹的技术导向,以生产全外包,技术换低价的方式来做。
  这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室的固定成本很高,要充分利用大华实验室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华实业找不到能委托开发技术的钢铁公司。航空科技集团都要派恳切团找蓝星公司,还很难委托他们去做自己所需的化学品,大华实业即使更主动,花费成本更高,也很难说服那些自傲的钢铁集团。所以,早在大华船业开始阶段,大华实验室就有考虑相关的技术储备了。
  如今,有了这些技术和生产外包,大华实业才好游刃有余的寻找合作公司和关联公司,大华船业的高利润,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他们能够低成本获取原料,而低成本的原料,又来自于相对高效的研究投入,如何选择一个适当的比例以得到回报,同样属于并行工程的范畴,是钟志根领先于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殷平只比苏城的年纪大一点,天生就对投资技术懂经济的公司有好感,紧接着问道:“大华实业的参展产品,是否包括这项高强度钢板?”
  “我原本没有准备拿340的镀锌高强度钢板参与国际展,不过,如果高总拿出来的就是280冷轧板的话,那不如用大华的板子参加,多少能拿些订单。”苏城早就不准备给对方留面子了。
  高岗则默念了两遍340Mpa屈服强度,心里猛然一惊:市场上的340原来真的不是进口货,怪不得价格那么低。
  他虽然不会站出来说评价大华实业的技术,但还是不自然的处于劣势,硬话也说不出来了。
  毕竟,技术是很客观的东西,他要证明自己的280冷轧板比340的镀锌高强度钢板好,那难度比再开发一个340高强度板都难。
  堂屋内坐的人精们一看这厮的表情,全都明白了,得,又一个丢人丢遍全国的。
  一家钢铁公司的钢铁产品比不上一家石油公司的副产品……
  许部长有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挣扎道:“钢板和大华实业的主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吧……”
  “大华实业是集团公司,我们的分公司的实力也相当强,大华船业就是一家产值超过十亿元的分公司。”苏城不准备给高岗留机会了。
  许部长张张嘴,还真说不出反驳的话。90年代的10亿元产值是不少了,许多大型国企的资产规模也就是10亿,何况大华船业还能赚取外汇。
  鲁团长笑笑,和稀泥道:“大华愿意用这项技术参展,我们欢迎。不过,我建议首钢的钢板也参展,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价格,也比较能够说明咱们的多样化的产品与结构。”
  能把稀泥和到这个水平上,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首钢保住了参展的机会和地位,大华实业也占了便宜。
  唯一觉得不妙的是高岗。他们的280钢板与340钢板一样,都是用途广泛的船用钢板,若是分开参展还好说,一起上阵,有了比较,怕是更显的孱弱。
  万一丢了面子,多疑多惧的总经理,又岂能饶了他?
  其他人纷纷向高岗报以同情和庆幸的目光。
  殷平率先道:“苏董,你继续说。”
  “好的。”苏城抬起下巴,道:“这一次,我们准备参展的技术有以下几种,分别是用于石油管道的工业压缩机……”
  哈泵集团副总的冷汗也流下来了,他们的参展项目,也包括了一套工业压缩机组,不过,用不着比较也知道,石油管道所用的压缩机的规格绝对要超过普通的工业压缩机。
  苏城的声音继续在堂屋内回荡:“各向异性的沥青基碳纤维,高模量,低成本……”
  安化集团的总经理早有所料,苦笑着拍了拍大腿。碳纤维是化工集团不可逃避的攻关项目,安化集团虽然没有采取沥青基的生产工艺,但用更贵更好的聚丙烯腈做碳纤维,却没有做到沥青基碳纤维的水准,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2000千瓦以上功率的大型直列柴油机……”
  北方机械的代表一甩手上的演讲稿,满脸的悻悻然。他们这次拿出的是80年代中期的经典产品,稍微改了改,倒也骗了好几个国家科技奖,但和2000千瓦的功率一笔,改的那些东西就不够看了。
  苏城的说明还在继续:“大乙烯成套装备体系……”
  中石化的代表心想:幸好还有其他准备。
  “顶部驱动钻井泥浆泵……”
  中石化的代表一咬舌头,果然还是庆幸的早了……
  苏城看着剩下的国企干部,几乎是挨个数了过来,一口气谈了十几项技术和产品,惊的众人合不拢嘴。
  不期然间,堂屋的气氛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殷平依旧低着头,发出微不可闻的叹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技术研发本质上就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极好的技术是有概率的,大量的技术同样是有概率的,这就像是赌场的老虎机,如果只塞一次钱,的确有碰到狗屎运的时候,可要想频繁的得到回报,就只能频繁的大量的塞钱。
  以中国目前的国企和机械装备业的现状,哪个公司要是有能力在研发方面大笔的塞钱,它首先得到的不是褒奖,而是一双双伸过来的手。
  在所有人眼里,连技术研发这种烧钱的业务都有做的公司,一定是大土豪,不被打就算好了,想不分田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企业技术研发,实际上是有周期的,而且是随着经济周期而浮动的。
  像是94年前后,这就是中国国企的金融危机,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活下去,却不可能巨资投入技术行业。
  如大华实业这样源源不断的开发新技术的公司,称得上是此时的一朵奇葩之花了。
  苏城的说明称得上是言简意赅,可背后透漏出来的信息,着实令这些国企的负责人惊讶。
  就连费老,都悄然的点了两三次头。
  在苏城描述完以后,足足过了三分钟,才有殷平的确认,说:“大华实业若以这些项目参展,必须准备充分的实物和资料……”
  三言两语间,大华实业的参展资格就确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