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575

  苏城也颇有些期待。阿塞拜疆的油田开发是一个大工程,光是一丛丛的野猫井,就能打的人心烦意乱。
  前往法国参展,一方面是可以散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感性的看到现在的机械技术的发展程度。
  这对大华实业的整体发展,都是有用的。
  当然,若是能得到一些大订单,趁机扩大旗下分公司的规模,自然更好。
第五百八十七章
内部福利
  得到了国际展会的门票,又是费老关心的国际展会的门票,参展的准备工作就变的异常简单,包括护照等信息,都有外交部的人员特事特办,专门帮忙处理,却是比大华实业自己办理方便快捷的多。
  只是所有的信息,汇总到鲁主任的桌面上的时候,他才意外的看到,大华实业申请参展的工作人员竟有160人。
  “160人!难不成让我包一架飞机?”鲁主任连看了两遍的数字,整个人都呆住了,他也不是第一次出国做团长了,但这么直接而嚣张的要求,还是第一次见。
  负责出行事务的下属不镇定的问:“要不,我叫他们过来,让他们把名单限定在5人内。”
  5人也是特别优待了,这是一支国家团,意味着副部级的国企都不一定有特权,而全团数十个公司,不可能每家公司都得到5个名额的。
  鲁主任犹豫了一下道:“费老很看重苏城啊……5个名额也许少了点。”
  “那加到6个?”同为科工委的干部,这位下属并非小气,而是因为90年代中期的出国名额是如此的宝贵,前往欧洲的名额更是万金不换。
  在现在的京城部委里,能想办法去一趟欧洲,是极为值得炫耀的事,不少跑步进京的地方官儿的独门秘笈,就是送部委干部去欧美学习参观。要再过三四年,这招用烂了,部委官员们也玩腻了欧洲以后,出国名额才会变成普通货色。
  而在此之前,出国的名额根本不容一般干部随意增加,也就是有高层关注的国际展会,才能得到稍微宽裕一点的经费。
  就是6个名额,说不准也要把谁给挤下来。
  鲁主任当然可以稍微大方一点,可他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道:“就5个吧,否则其他单位又要来要。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大华实业那边?”
  “你亲自去一趟,给苏董解释清楚。5个名额呢,别给出去了还招人怨恨。”鲁主任知道这份团长工作的难度,问题不在于你提供了多少优待,而在于有多少人感觉到了冷落或烦心……
  满足所有人要求的团长,一定是个破产的团长。
  负责出行工作的科工委干部也是个大忙人,只是因为鲁主任的吩咐,他才准备了一番,坐办公室的小车前往大华的北京分公司总部,心里埋怨:一个下午的时间又浪费了。
  他也没办法,到了地处北京二环的大华公司,来不及去看数夺设计大奖的优美环境,就直冲接待大厅,问道:“我是科工委的沈丰,我想见苏董,烦请通知。”
  前台的接待小姐咯咯的笑两声,道:“现在是见不到苏董的,今天是开放日,大家都要上台演讲。”
  “开放日,那是什么?”
  “明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天就可以来大华实业参观学习……”
  “我有急事。”沈丰绝对不愿意漫漫无期的等待。
  “这个……”
  “你代为通报就行了,是关于国际展会的,非常重要的事。”
  “这样啊,那我带你进去吧。这里也不方便直接找苏董。”前台的接待小姐很有礼貌的说。
  沈丰看看天色,很无奈的问:“进去没关系吗?如果是你们的会议?”
  “今天是开放日,就是给人看的。”
  “什么内容?”
  “分红和内部拍卖。”
  沈丰讶然:“分红我知道,内部拍卖是什么?”
  “一些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商品,内部拍卖就可以遇到。有点像是你们的单位福利,不过要花钱。”接待小姐说的很自然,这显然不是她今天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了。
  对于大华实业的分红的传说,坊间始终都有流传。因为数额巨大,独树一帜的大华分红每年都有人讨论。沈丰也抑不住好奇的问:“内部拍卖有什么?分红有多少?”
  “拍卖的东西可多了,进口的彩电冰箱,金银首饰,成箱的年货,房子,还有汽车……”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接待小姐明显主动许多,很有心得的道:“现在最赚钱的还是大华实验室,然后才是大华战略部和投资部,看他们买东西就知道了,大华实验室的人买汽车,眼睛都不眨一下。”
  “汽车?什么汽车?”沈丰自己就是坐小车来的,但在部委,他的级别只能请小车班出车,不能让小车班配车。享受过小车的便利以后,他偶尔也会想到自家的车的问题,却从未奢望过。
  90年代的汽车实在是太贵了,别说一辆桑塔纳20余万,就是夏利都要十多万,普通的面包车也得数万元,是比房子还值钱的配置,一听说大华的员工能自己买汽车,沈丰才将十万级的分红与其价值联系到了一起。
  是啊,想十万级的分红,都能买汽车了。
  接待小姐却眨巴眨巴眼,说道:“就是小轿车,什么牌子,我说不上来。”
  这反而勾起了沈丰的兴趣。追逐财富已是中国社会的惯例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少不了各种财富的讨论。从万元户到首富,从全民下海到全民炒股,中国人追逐财富又嫉妒财富,羡慕财富又畏惧财富,就在一年多前,媒体报导还报导了歌星出场费的‘惊人’数额:当年走红的韦唯出场费是6000元,毛阿敏5500元,杭天琪5500元,刘欢5000元,李玲玉5000元……解晓东3000元,蔡国庆是3000元……
  与后世的歌星收入相比,此时红透全国的歌星们,收入少的可怜。尽管如此,这么接地气的歌星出场费反而令大家看到了差距。
  此时的歌星出场费更接地气,但也更容易让大家看到差距,尽管如此,在尚不能做到打飞的走穴的年代里,一名歌星要想做到每月10场,每年100场还是很难的。
  而大华实业的最高红利,已经派发到了1200万元,获得者是并不显山露水的钟志根。也是有他坐镇大华战略部,通过世界领先的并行工程,大华实业才能完成海上钻井平台、海沧工程、船业兼并、碳纤维研发、哈萨克斯坦新都改造等等一系列的项目,而且管理出色,成本低廉。
  在90年代中期,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屈指可数,也就是通用等少数几家而已。即使扩展到20年后,能完美操作并行工程的公司依旧不多。这种企业管理,就像是六个西格玛一样,都属于传说级管理,需要自上而下集权的同时,又要尽可能的发挥员工的智力和体力,换成素质参差不齐的乡镇企业,再过五十年也没有指望。
  跨国公司之所以能用庞大的体积,依旧在某些主流产品上获得成本优势,管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钟志根是世界级的管理专家,他给大华实业创造的价值,远比1200万元多百倍千倍,仅仅是并行工程提高的大华船业的造船速度一项,就能产生10亿元以上的利润。
  不过,在1994年的中国,1200万元实在是一个庞大令人难以理解的数字。假如将买房买车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的话,1200万元能实现24次理想,相当于每两周完成一次理想。
  毫无疑问,大华实业的红利数额,绝对超出了正常人理解的范畴。
  沈丰怀着极度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大华实业的小型运动场。
  只见运动场的正中,有人正举着话筒,高声叫喊:“还有想去法国的吗?公司福利,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现在竞标价格……”
第五百八十八章
展会安排
  “你们把去法国当作旅游?”为了国际展会做准备,做的精疲力竭的沈丰同志出离的愤怒了。
  接待她的女孩子理解不能,眼中闪着星星,双手交织,满脸期盼的说:“法国啊,美丽的巴黎和壮丽的埃菲尔铁塔,还有唱歌一样的法语,不是旅游是什么?”
  作为随员曾经去过法国的沈丰愣住了,是啊,那么美的法国,哪个去的时候,会把它当工作?都是当旅游当福利的……不对,哪里不对……
  一瞬间,沈丰反应过来了,气道:“你们大华实业申请有上百人的名额,结果是当年末福利,还给卖掉了……这,这不是挖国家的墙角吗?”
  接待的女孩子一听,眨眨眼笑了,问:“你们可能给大华实业上百个去法国的名额吗?”
  “当然不可能,经费就那么多,哪有给私企花上百个名额的。”
  “那就不成了,苏董多半是要你们帮忙办一下证件,最多借你们的翻译用一下。”
  沈丰的表情一僵,和先前的奇葩念头相比,这样的解释明显更正常一些。
  而且,沈丰越想越正常,不禁揉着鼻梁,怀疑的道:“难不成真的是挂靠?”
  “说的好像是想要多少个名额,你们就给多少个名额似的。再说,去法国虽然花钱不少,大华也不至于占你这个便宜,今年拿分成的人都抢疯了。”女孩子说到大华的时候,充满了自豪,说到拿分成的人的时候,眼中更是要冒出星星,如果要说90年代中期的钻石王老五,大华实业的精英骨干绝对其中的一员,尤其是那些“特殊贡献”清单上靠前的人员,他们的工资水平已经无线逼近在华的外企工作人员的收入,而分红已无限逼近外国石油公司的平均季度薪水,也就是每个月能在北京上海买一套一室户,每年能买一套郊外的三四环别墅的水平。
  沈丰冷静了一下头脑,催促道:“苏董在哪里?我要见他。”
  “就要到了。”女孩嘟嘟嘴,她挺想听听有哪些人竞标到了法国旅游的名额的,都在集团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能遇到这样一个充满前途……嗯,又帅气的年轻人。
  沈丰天天在政府泡着,哪里知道这些小女孩的想法,说:“你不快点让我见到苏董,就没法证明是挂靠还是侵吞,事情会很麻烦的,所以,咱们走快点?”
  女孩子认真的看了他一眼,觉得不是胡吹牛,这才迅速穿过人群,前往主席台的位置。
  沈丰暗笑了一声,他其实已经有点相信了挂靠的说法。
  90年代的出国游可不容易,护照办理是个麻烦不说,境外的出行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现在的旅行社有面向国外的,但他们是面向外国人在中国的旅游,而不是中国人去外国的旅游。事实上,有些旅行社还挂靠在外事部门的旗下,接受他们的领导并上缴利润。这与后世的公务旅游反而聘请旅行社是截然不同的。
  语言与翻译同样是个难题,90年代学习小语种的,尤其是能够迅速无误的给人做翻译的小语种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轻松的找到体面而舒适的生活,导游也许赚钱,但吸引到的人数并不多,最重要的是,在国内给法国人做翻译,要比在国外给中国人做翻译好的多。
  所以,苏城借着代表团的模版,给自己的员工发福利,也是情势所限的合理选择。
  对大华的员工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不是每个大华人都会将钱攒起来的,高薪和超高的分红,注定他们愿意和有需要选择一些昂贵而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梆!”
  站在运动场中央的拍卖师敲响了锤子,吸引了包括沈丰在内的许多人关注,他和前面领路的女孩子,自然而然的停在了路口。
  只见拍卖师用手托起一张门票,高道:“竞标金为6万元,恭喜杨先生获得了两张共同前往法国的旅行机会。”
  “多少?”沈丰拍拍耳朵,他不是没见过钱的人,每个月经他手批出去的经费,肯定是不止6万的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