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575

  小胖想了半天,做恍然大悟状,说道:“不知道。”
  苏城莞尔,道:“我们应该想办法进行三次采油了。”
  油藏内部,并非全是液体。
  它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类型各有不同,大庆油田的石油天然气就是顶好的类型,能够用来直接加工化肥。
  气体之下,才是人们熟悉的原油。
  依靠天然能量喷出来的原油,如苏城的自喷井,采收率仅仅5%到10%,这被称作一次采油。它就像是梦遗,只有憋足了气的油藏才能自喷。
  自喷结束以后,油藏就进入二次采油阶段。需要一些机械运动和注水注气的补充,这样才能将里面的液体给换出来。通过这种方法,能得到油藏中30%到40%的原油。
  但是,还有60%到70%的石油留在地下。它们多数是好像沥青一样的石油,黏稠近乎凝固,用普通方式无法掘出。自20世纪50年代起,油田开发人员就在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式进行三次采油。这就好像是吃药了,不同的人要吃不同种类的药,就像是不同的油藏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为了发明这些处理方法,石油界进行了60年的努力创新,终于有了“聚合物驱”、“伟哥”、“蒸汽驱”等各种三次采油的方式。
  中国也进行了一定量的实验,但离推广尚有数年。
  苏城对此倒是有一定的熟悉。在他看来,无论是通过外国引进技术,还是将中国现有技术改造,都很方便。
  他在上学的时候,三次采油技术正是热的发烫的技术,各种论文也层出不群。苏城心想:只要弄到一些现成的技术,再进行要点改造,弄出有效的三次采油,还是很容易的。
  小胖约略的知道一点三次采油,也知道里面的技术难度很大,但是,出于对师父的崇拜,他无条件的赞同道:“那我们就用三次采油。”
  他的语气,有点像是“今天晚上吃北京烤鸭好了”的感觉。
  苏城满意的点头,他也没觉得三次采油能有多难。如果让他自己白手起家的去做,弄一套最基础的蒸汽驱油技术也许要好几年时间,但若是用已有的技术改造,那不过是花多少钱的事。
  像是哈利伯顿,手底下少说有几种相关技术了。
  回到工厂,苏城先让人去查三次采油的资料,看看国内外的具体发展情况,手底下也在摊开一张纸,算计着哪种方式更合适。
  正想着,电话响了。
  “哪里?”
  “我是小刘,油田指挥部办公室,林书记请你下午来一趟,时间大约在下午3点左右。”
  “好的。多谢刘秘。”苏城看看手腕的表,又是1点多的样子了。
  他赶快将几个要点记下来,又到车间去绕了一圈,就往油田总部去了。
  88年的东营建设的已有现代化雏形,虽然楼房低矮,路上的尘土飞扬,但是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行人们的装束,与去年已有了极大的改变。
  人最幸福的事不是拥有多少,而是增加了多少。
  80年代,无疑是中国人最感幸福的时代。这是以后20年都无法相比的。
  苏城车速极慢,眼角余光处,闪过一丛又一丛的红裙子和黄裙子。
  春天到了。
  80年代早期的日剧《血疑》让幸子衫布满大街,中期的电影《红衣少女》让春季红裙一统街头,然后是86年《中国纺织报》的黄裙子,让女性着装红黄并存。
  不知怎的,苏城的脑中闪出一串电影台词:你以为是你选了这个颜色……并非如此……
  鲜亮的红色和黄色,都是容易做的染料,就像是革命年代的八路军,他们之所以选择灰军装,既不是因为好看,也不是因为伪装,而是因为染料易得。
  现代化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苏城微踩油门,心想:至少我为中国男人谋福利了,至少我为中国女人谋福利了!
  到了林永贵的办公室,就见早来的采油厂领导,敞开着双排扣西装,西裤上挂着一串钥匙。
  苏城哀叹一声,坐在等待的沙发上,目不斜视。
  这次当然不会再有谦让的好事了。
  大约到3点20的样子,才轮到苏城进去,他坐下时就想:当官也真是辛苦,不停的谈话啊谈话,一天8个小时估计都不够。怪不得古代的官员要学文,说错话的后果比做错事的后果大多了。
  秘书泡了一杯茶,就退了出去。
  林永贵抬了一下头,见是苏城,就笑道:“昨天可是开心?”
  “开心。”苏城笑道:“多谢领导。”
  这一句话也就够了。如果不是背后有林永贵,他也不敢一口气买下超过半数的油井。薄荣设计的拍卖会,得到的好处竟然没有苏城多,薄荣因此而生气,并不奇怪。
  林永贵见他明白,就笑着摆摆手,道:“我叫你来,主要是听说你把好油井换成低产油井了,这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等同兑换的话,低产油井更有价值。”苏城也不隐瞒,直接道:“我准备试制三次采油装备。”
  “三次采油?你有信心?”
  “总归是能弄出来的,不过是花多少钱的问题。我准备用玉门油田或者大港油田的蒸汽驱。相对成熟的技术,稍作改进,效果应该不错。”
  “蒸汽驱啊。”
  苏城听他的语气,问道:“油田对三次采油有兴趣?”
  “那当然,采油研究院弄了好几年了,主要是搞聚合物驱,没什么效果。”林永贵点了一根烟,道:“蒸汽驱已经有了,但不太适合咱们胜利油田,效果比较一般。”
  聚合物驱就是用化学聚合物将的稠油软化采出,苏城知道,他们要弄出效果,非得四五年时间。
  他思量一番,说道:“林书记,我预计很快就能拿下蒸汽驱的技术,用在低产油田上,赚回本钱没什么问题。聚合物驱,是用聚丙烯酰胺吧?这个估计时间要长一点?如果油田有兴趣,等我做好了,可以分给油田用。”
  林永贵听出了他的意思,问:“你估计多久?”
  “聚丙烯酰胺是早就有的,那就只需要解决分散溶解装置了。”苏城边说边算道:“大概2年时间,应该够了。”
  “那要是给你更好的条件呢?比如在油田已有的基础上研究,借调油田的人员和设备?”
  “有足够的资源,也许1年时间。不过,我比较倾向于自己研究,这样的话可以得到专利,大华实业现在的研究力量挺不错了。”苏城只是讨价还价而已,只要有一点机会,他还是愿意加快研究速度的。
  林永贵却不太关心专利的归属,直接道:“专利归你,油田免费使用。如果你能在一年时间里,把聚合物驱的技术弄出来,油田现在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员设备,还有技术资料,全都给你用。”
  停了一下,林永贵又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咱们国家的石油资源很不充沛,稠油资源就更显的重要。只要提高10%的采收率,胜利油田就能多出300万吨的油,大庆、长庆等等油田加起来,要多出几千万吨的油,对国民经济和国防都有深远的影响……”
  苏城自然点头,道:“无论是否有油田的帮助,我肯定会投资制造聚合物驱的设备。如果油田要加入,我要有全权,否则宁可不要。”
  他不准备走纯技术路线,如果闷头设计的话,也无法在一年时间里完成。
  林永贵缓缓点头。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所长大人
  林永贵是真心想在三次采油方面大做文章的。
  在国内的几个超大型油田中,胜利油田的先天条件是最差的。开采到88年,2万多口油井,一年只能采出3000多万吨,平均每口油井的日均产量仅4吨!悲催的是,这个数字已是历年来的高峰,逐年降低几成定局。
  这并不是说抽油机抽上来的液体变少了,而是液体里含的油变少了,平均90%以上的含水量,意味着抽油机抽上来100吨的液体,只有不到10吨是原油,剩下90吨全是废水……不仅浪费了抽油机的电能,而且还得再次费电将油水分离,且以管道的形式将水送回供水站重新注入地下。
  整个工程费工费时费钱,意味着二次采油阶段,也快要走到尽头了。
  不过,液体状的原油没有了,并不意味着油藏就变空了。
  至少还有50%以上的稠油,潜藏在液油下。
  如果能利用好这部分稠油,胜利油田就能保证10年左右的高产。作为油田老总,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政绩了。
  正因为如此,苏城只消说出“一年成功”的话,无论什么条件,林永贵都会同意的。
  别说是苏城已经用“双驴头抽油机”证明了技术实力,用“抗偏磨系统”证明了整合能力,用“基础五小”证明了管理能力……就是换成一个普通的技术干部,只要敢说出“一年成功”的话,林永贵也乐意授权。
  但除了苏城,谁又敢立这个危险的军令状。
  等苏城离开了办公室,林永贵坐着沉思片刻,又将秘书给叫了进来,道:“采油工艺研究院下面的三次采油所好像只有一个副所长?”
  “是。现在的所长是由采油工艺研究院副院长万广超兼任,商遨是副所长,另一个副所长年前调走了。”采油工艺研究院是油田的二级部门,里面的研究所又是重要的三级部门,各个头头脑脑都是秘书要熟悉的。
  人事大权已经全归林永贵掌握,他颔首道:“那就让苏城兼一个副所长。日常事务仍然由这个商……”
  “商遨。”
  “日常事务给这个商遨负责,研究方面,可以全部交给苏城来做,人员调配、实验室,都归他管。”林永贵说到这里,还有点不放心道:“你给苏城通知后,亲自送他去采油研究院。另外,明天让袁院长来见我,党委会也把这个加进去。”
  秘书一一记录下来,并没有立刻离开,却道:“苏厂长现在是合资厂的厂长,级别还一直是副科。三次采油所是副处的编制,商遨副所长是正科级。”
  直到2001年,国企才开始去行政化的路线,1988年的国企内部,行政级别仍然是第一位的。如果苏城以副科级的身份进去,商遨身为地头蛇,很容易就压他一头。
  林永贵的秘书也是被茅台酒和中华烟三番五次轰炸过的,此时就非常为苏城着想。
  林永贵做了一辈子的官员,只听一半就清楚了,等秘书说完,他马上道:“那就给苏城提正科,胜利机械厂以前是副厅级的厂子,他已经低配了……嗯,你去看一下这个商遨,他们如果尿不到一个壶里,那就给他换一个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