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精校)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575

  无论是油田、大华实业还是公安局,都有城市户口的指标。这是他们巨大的行政权力之一。
  五郎和徐凤却有些不能置信。
  在他们眼中,改户口是天大的事。
  如果家乡有谁的户口改成了城市户口,那简直是要翻天的喜事。所谓“吃商品”粮的,意味着除了粮食之外,所有的待遇都与农民不同。
  70年代兴许还有农村招工的好事,到了80年代末,招工就几乎绝迹了。
  如果不是因为苏城是“厂长”,徐芬也不会开这个口。
  但是,见苏城言之凿凿的说好,他们也不能不相信。
  中午,急不可耐的两人,就去照相馆拍了照片。
  向来舍不得花钱的五郎,在这上面,是一点都不犹豫。
  等他们将照片拿回来,苏城也就不说改天的话了,直接让人来办理户口。
  不用多长时间,就有派出所的民警来到研究院。
  徐凤给她泡了茶,就坐下细看民警贴照片,非常认真。
  民警被她看的很不习惯,动作都快了三分。
  等看到他写“非农业户口”几个字的时候,徐凤摇摇晃晃的都站不稳了。
  晚间。
  苏城依旧在研究室吃饭,由食堂送过来。
  仍在工作的研究员都可以免费点餐,苏城与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不仅是年轻的毕业生们,就是中老年研究员,也喜欢和他聊天。
  总有一些改进的技术,是从这种聊天中出现的。
  苏城则注意观察孙立宪等几个人。
  80多个人里,将近四五十人,是他记得名字的。但是,是否有重名,是否有人记错了,还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苏城也愿意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天才并不是天生就有才华的,将他们留给母狼喂养,充其量是一只聪明的泰山;只有现代教育下的人,才能完成现代改造。
  就目前看来,他们的进展不错,孙立宪等少数几人已经能够独立进行工作,让苏城也心生羡慕,心想:未来的大牛,果然是有牛起来的潜质的。
  正想着,舒兰和徐凤从外面走了进来。下午时间,舒兰就带着徐凤去打扮了,此时,两人换上了黄色和绿色的衣裳,梳上了“招手停”的发型,一下子吸引了男人们的目光。
  这可是极时髦的发型。那些港台女明星,几乎每个人都梳过这个发型。她们将额前的刘海高高吹起,趁其蓬松的时候,用发胶固定,像是招手的浪花一样。
  徐家的基因相当不错,徐凤又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健康的身体和不错的装束,令她步履轻盈。
  苏城轻轻叹了一口气,只希望飘扬的青春,不至于被官老爷的权力所禁锢。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参观团
  临6月,80多名毕业生陆续与大华实验室签约,他们差不多全都选了私企编制,300元的工资与70元的工资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八十年末到90年代初,也是白领最逍遥的时候,拿着最少四五倍于普通公务员的工资,又多身在沿海的大城市中,着实不将区区编制考虑在内。其实,到了后世亦如此,只是被小白领们搅浑了市场。
  同时签约的还有三次采油委托研发合同,将大华实验室与三次采油所的职责与利益注明在书面文件中——说明大华实验室拥有全部的专利,而三次采油所能够免费使用这些专利。
  做完了这些,林永贵等人又在苏城的带领下,从头到尾的参观三次采油所。
  随同的除了研究院的领导,还有分管技术的朱副书记。
  他们都迫切的感觉到三次采油的重要性,自然想看看苏城掌管三次采油所之后的成绩如何。
  走进三次采油所大院内,就见里面又起了一幢二层小楼,外墙漆成了蓝白色,自下而上渐变,异常漂亮。
  苏城介绍道:“这是我们大华实验室捐助三次采油所的大华楼。等到明年,还会有更大的楼建成。”
  三次采油所后面是一片旧果园,有不长苹果的苹果树和不长橘子的梨树……如今只留下道旁的一排,剩余的全部挖出来,正在平地起楼。
  林永贵饶有兴趣的看了苏城一眼,还是先走进采油所的二层小楼。
  每一间物资,都是两两成组的研究员在工作,从墙壁上,就能看到进度表。
  朱副书记好奇的翻看,就见里面写着“1988年2月3日,完成轴向测试……并申请专利。”
  整整一页,全是轴向测试的参与人与器械的详尽记录,但没有具体的测试内容。
  朱副书记好奇的问道:“这个申请专利,是怎么回事?”
  “三次采油是一系列的专利,不是说最后完成了才去申请专利,那样的话,别的国家早就领先一步了。所以我们是一边完成工作,一边申请专利。”
  “申请给大华了?”朱副书记状似不在意的问。
  “大华实验室。”大华实验室是又一个独立实体,只有苏城一个法人,300万的注册资金。作为一家纯研究公司,投资和产出都将独立结算,例如大华实业和济南动力机厂要使用专利,也将进行议价和付款的流程,毕竟,大华实业中还有49%的油田股份,现在可以做做样子,以后有了职业经理人,自然是各走各的路子。
  朱副书记轻轻的“哦”了一声,问:“那么,三次采油所的职工创造,是怎么体现的?”
  苏城看看林永贵,见他笑眯眯的,就知道朱副书记是油田反对者的代表了。
  于是,苏城抬抬眼皮,道:“为了做这个轴向测试,我们一共购买使用了价值160万元的设备,支付了7000元的加班费,还有10万元左右的材料费。申请一个专利,要1000美金,为了把这个轴向测试的附属专利全部申请出来,我们用了7万美元。如果油田愿意掏钱,并且支付这段时间的利息,我可以转让给油田。朱副书记,你怎么看。”
  “怎么会有这么多!”
  “孙立宪,把实验记录拿出来。”
  苏城喊了一句,孙立宪立即从桌子下面,抱出一个方便面箱子,里面全是装订成册的实验记录。
  几名毕业生将实验记录在桌面上摊开,自有人挤在那里观看。
  只见一项项仪器购买的记录,以及使用方式和记录,还有加班时间和加班费的支付,都罗列其上。
  苏城耸耸肩,道:“如果正常8小时上班,自然省去了加班费,不过,这项技术估计要明年才出来,到时候,咱也不用申请什么专利了,人家小日本早就申请了。”
  他面向林永贵,拱拱手笑道:“林书记魄力非凡,我们这次领先小日本完成了实验,已经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朱副书记脸色红了,随便看了一项,道:“你们新购入的工具显微镜在哪里?”
  “哦,这里。”苏城带着大家到相邻的房间,道:“这里一排放着四种显微镜,全都是国际上的尖端产品,这个就是我们新购进的工具显微镜。”
  工具显微镜除了显微镜的外观之外,还有一个箱子大的外操作面板在旁边列着,以80年代的眼光来看,还是相当高科技的外形。除了苏城这种以前用过的人之外,其他人是有钱也想不起来买的。
  苏城站在显微镜边上,介绍道:“工具显微镜主要是用来计量的,与一般显微镜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在工作台上的运行精度非常高,配有几种特殊的目镜,可以进行平面,或者三维数据的测量,后一种尤其厉害。”
  林永贵兴致勃勃的使用了一下这个显微镜,笑道:“这个器械,和我在上海的医院里见到的仪器很像,要多少钱?”
  “20万。”苏城微微笑着。
  “20万元人民币?”
  “是。它的镜头比较贵,有几种是从国外买回来的,但是用途非常广泛,除了普通的长度角度测量以外,还能做轮廓测量和极坐标测量,能够检查各种孔径、螺纹和齿轮的形状,我们正在试制三次采油设备,这方面的需求很高。”
  林永贵转过头来,似笑非笑的问朱副书记道:“这笔钱,我们油田能不能出?”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手上能批1000块就了不得了,林永贵自己不说批钱,转而问他,自然是挤兑的意思。
  迟疑了片刻,朱副书记无奈道:“我们的预算年前已经批了,没有这笔经费。”
  “这样看来,将专利让出来,对我们并没有损害吧。”
  “自然是没有的。”朱副书记的话也流畅了起来。
  林永贵含笑,转身问苏城道:“你们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投资额,总计有多少?”
  “1200万元,现在样机快出来了。”
  “1200万?”连有所预料的林永贵都小吃一惊,问:“我们给三次采油所拨了多少钱?”
  下面很快有人回答:“一年17万。”
  “好几十倍的投入呀。老朱,我们油田和民间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既加快了油田的技术革新的速度,又减少了油田投资,在成本方面,也几乎没有增加,这样的方式,我们应该推广才对……你怎么看?”
  “林书记说的对,这种新模式,对于提高油田的竞争力很重要。”朱副书记的回答非常官方。
  两人的话,马上被随行工作人员给记录了下来,等回去之后,这些话经过一定的修饰和删改,就会变成文件下发出去。
  朱副书记是管技术的,自然是希望技术留在自己手里,不过他也清楚,油田没有这么大一笔钱。他暗叹一声,道:“苏厂长还真是下得了成本,1200万,连油田都拿不出来!”
  “这次实验用后,仪器终究是要用到的,当然,一些实验材料是无法收回了,这个,只能在卖给其他油田聚合物驱设备的时候,想办法回本了。”苏城笑笑,道:“我们和胜利油田定了协议,这次三次采油技术的成果,向胜利油田免费提供。这样的话,1200万的投资,就得从别的地方找回来。”
  “大华的设备,准备怎么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5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