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0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306

  杨锐这些年,既是做出了实际成绩,也是争取到了大量的支持者。
  旁的不说,光是德令组的老少爷们,就很是帮了杨锐许多忙。他们从德令农场返回之后,经过三四年的发展,有的恢复了以往的权力,乃至于有所精进,有的虽然下野了,依旧能够发挥不小的影响力,而他们对杨锐的感激,不仅是出于本心的,也是出于一种集体意志——帮助杨锐是德令农场归来的诸人的集体意志,顺着这个思维走,就是在为德令组这个集体做奉献,逆着这个思维,就等于是偏离了集体的航向。
  如果杨锐是从政了,德令组的老少爷们,或许还会矜持着些,但是他进入了学界,还做的风生水起,那大家帮起忙来,就是毫无顾忌了,更不要说杨锐还很会做人,从不让他们为难,且常有回报。
  除此以外,杨锐在北大的声望,在科学院的声望也是很好。
  中国学界以北京为尊,北京学界的三驾马车,就是北大清华中科院,没有例外。
  这样的环境下,杨锐稍微挑动一番风潮,就能形成很大的力量。
  80年代是中国最后的精英时代,诗人们可以喊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奔赴全国,北大学生也可以举起“小平你好”的旗帜穿越天安门,牟其中高喊着“凿穿喜马拉雅山”走遍神州,所谓的领袖力量,让这个时代变的风起云涌,变的璀璨绚丽……
  而这份汇聚起来的力量,也为杨锐铺平了道路。
  再没有哪一个时代,比80年代的中国,更需要诺贝尔奖来证明自己。
第1301章
造个大新闻
  曹达大使的就职宴,办的极其迅速,或者说是仓促。
  场地是早就有的,但是,只用两天时间就布置和食物准备,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另一方面,这一次的就职宴也是使馆建立以来,邀请人数最多的几次。请的人多了,靡费自然增加,使馆以前的经费有限,向来都是往小里做,而非往大里做。
  这一次,却是不仅限于使馆界和瑞典政府,还将范围扩展到了学术界和经济界。
  不过,大使更替对于大使馆来说,确实是件大事,中方邀请的人虽多,也多不过那些发达国家搞的就职宴,所以并不很引人瞩目。
  察觉到不同的,主要还是使馆的员工们。
  国内给的经费是多少,部委的指示是什么,周英耀等人都是一清二楚的。以往的就职宴,能不能上蛋糕,蛋糕能上多大的,都是需要请示的,至于邀请的客人的范围,那更是一张详细的单子,并不是使馆方面想扩大就能扩大的。
  然而,所有这些禁锢,随着曹达大使的到来,似乎都不是问题了。
  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因此而显的兴高采烈,有钱做事和没钱做事是两个概念,谁都愿意跟一名更有前途的领导。
  来自马赛的曹达大使,只用一个就职宴,就收拢了人心,令瑞典大使馆内安宁下来。
  之后自然会有人调来,有人调走,但那是外交官们的正常生活,此时的安宁,却是大家所追求的。
  曹达就职的第二天晚上,就职宴就在灯火通明中开始了。
  杨锐与景语兰提前过来,帮了些忙,打了打下手,时间就差不多到了。
  此时,杨锐才真正见到传说中的曹达大使。
  四十余岁,身板又宽又厚,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
  杨锐听着他用英文讲话,低声对景语兰道:“以前还说吃海鲜减肥呢,你看咱们的曹大使,吃了几年的马赛鱼汤,结果也没有瘦下来的样子。”
  景语兰听的很是无奈,道:“你怎么知道人家就有减肥的要求呢。”
  “在国内还不流行减肥,到了国外,人人都在聊减肥啊,他肯定也是想过办法的。”杨锐一副肯定的表情。他现在身材保持的极好,也是牺牲很大的,不说每天要抽时间跑步锻炼,频繁卧推,就是吃的方面,也都是有所收敛的,牛排之类的美食,最多吃到一千克就会停下来,想起来总是免不了惆怅。
  景语兰听到耳中,突然有些紧张地问道:“我是不是也应该要减肥了?”
  “不用。”杨锐连忙摇头,道:“衣服店里那么小尺码的衣服你都套的下,再减就要把不该减的地方弄没了。”
  景语兰脸一红:“你胡说八道,我就不和你聊了。”
  “我以为我们探讨的是学术问题。”杨锐一脸懵懂的样子,装的很是纯洁。
  景语兰更加脸红了,却又莫名其妙的有些喜欢杨锐这样说,比起国内谈色而色变的环境,斯德哥尔摩反而更令人放松。
  台上,曹达的致辞很快结束,老外们没有听出什么新意来,只当是中国换了个人过来,并不当一回事,只是自然而然的上来接触一番。
  86年的中国不比以后,虽然地缘影响很庞大,但在经济和国际事务上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落到实际,就是严重的问题只有中方高层才能决定,而普通的问题则没有人在乎,像是曹达这样的大使,能够发挥的政治影响力就比较弱小了。
  不过,政治影响力归政治影响力,曹达身为中国大使,在瑞典受到的关注程度必然是不低的,他走下讲台,就与在场的宾客打成了一片,端着杯子先将主要人物给认了一遍。
  宴会过半,曹达才抽出空来,找到杨锐,笑道:“杨主任,早就想见您了,结果被人给拦的死死的。”
  “今天是个大场面,我本来准备隔天拜访您的。”杨锐陪着谦虚。
  曹达摆摆手,坦然道:“不用说大场面,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这个场面就是给你做的。”
  “深表感谢。”
  “我只是执行任务。”曹达淡定的说了一句,道:“怎么样,有没有想要认识的人,我帮你引荐一二?”
  “您认识瑞典方面的人?”杨锐有些惊讶。
  曹达爽气地笑道:“不用认识,我是驻瑞典大使,带你见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引荐。”
  “霸气。”杨锐乐了。他最想要的,就是这种风格的大使,要是都像凌大使那样瞻前顾后的,他别说今年参选了,围观都不一定有份。
  曹达呵呵的笑两声,道:“我们做外交官的,说起来好听,实际上,都是在国外单打独斗,所以更加能够体会你们研究员的心情。在科学世界里单打独斗,一样不轻松吧。”
  曹达温言温语的,顿时令杨锐有所触动。
  深夜里,背对窗棂,面朝实验桌的生活,又何止是单打独斗呢,简直像是在与世界做斗争。
  好的外交官,大约也是如此吧。
  杨锐抬头笑笑,叹口气道:“做什么都不轻松啊。”
  “确实如此。”曹达端起酒杯,和杨锐的轻轻一碰,道:“我这次来,就是希望能让一些工作变的轻松些。”
  他很会说话的转入正题,道:“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提出来就好了。”
  杨锐迟疑了一下,道:“要是有机会的话,我想做个大新闻。”
  “大新闻?”
  “是,越多人知道的越好。”
  “不是只要学者们范围内吗?”曹达压低声音询问,转瞬摇摇头,道:“你也不用给我解释,你若是需要,我们就来试试好了,我还不知道使馆在宣传方面的能力怎么样,得回去询问一番……”
  “大使馆目前的宣传能力,估计是不够的。”杨锐笑笑。
  得诺奖,听起来像是一种学术行为,但实际上,它只有一部分是属于学术的。
  杨锐并不担心学术部分的考察,但是,如果只看着学术的部分,以他的条件、背景、年龄、种族、学历等等来说,都是不稳当的。
  而且,若是错过接下来的两三年,中西方的关系骤然转冷,再想得诺奖,就更费事了。
第1302章
粗浅
  X光为什么能得诺奖?德布罗意为什么能得诺奖?甚至历史上的PCR为何能得诺奖,都与当时的舆论环境有关。
  当然,这并不是说某人的诺奖源于宣传——诺奖的名额太少了,造成的结果是,每一个得诺奖的学者和研究成果,都可以说是价值非凡的,但是,为什么是他们得诺奖,而不是同样非凡的其他人得诺奖?这就不免有无数的变数了。
  最大的变数,归根结底就是人的作用。
  当舆论环境中,某位获奖者具有优势的时候,他获得诺奖的几率就要大的多。
  这不仅体现在评审委员会中,而且体现在提名者中。
  虽然诺奖始终都不谈提名人数的问题,但现实的角度来看,得到越多提名的学者,毫无疑问会更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而负责提名的人选,不管是卡洛琳医学院的教授,之前的诺奖获得者,或者受邀请的全球多所高校的教授,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舆论的影响。
  杨锐并不需要向曹达详细描述,但他大略的说一说,已经自习过的曹大使就明白了过来,道:“所以你想得到瑞典范围内的宣传?”
  “最好是全球范围内的宣传,做不到就只能是瑞典范围内的了。”杨锐有些无奈。当年穆里斯为什么能通过PCR得奖,其公司为了推销PCR,可以用了两年时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PCR的各种宣讲会。
  可以说,全世界的实验室,全球的相关领域的学者,没有人不知道是穆里斯做了PCR的。
  在最喧闹的那段时间里,但凡是参加什么生物相关的国际会议,或者是医药产业方面的论坛,就一定会听到PCR,听到穆里斯。
  发展到90年代初,每当一名学者启动PCR机的时候,就想到穆里斯的名字。这样的宣传是极其可怕的。
  但是,当杨锐率先完成PCR之后,他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一方面,他本人希望更多的做科研,而不是做宣传,另一方面,杨锐的中国人身份也并不是销售公司愿意力捧的类型。
  这是透明天花板,不能像是白人那样轻轻的飞上去,非得一次运足了力气,才能撞开来。
  再者,杨锐要筹集这样的资源,也是相当艰难的,成本只会更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