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4/1306

  从这一点上来看,瑞典人为诺贝尔奖付出良多。
  用某位卡瑟琳医学院的院长的话来说:如果说诺贝尔奖带给我们什么好处的话,那就逼迫我们不停的阅读最新文献。
  杨锐从休斯顿拿出的文献中,看到了深深的模仿的痕迹。
  他看的很快,因为里面确实没有什么新东西,三名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基本是将杨锐做过的研究,玩过的实验,换了个角度重新来了一遍,无论是PCR也好,基因组学也好,都没有多少新意。
  怪不得没有听到什么名声。
  杨锐想归想,倒是不敢因此而轻视人家。
  PCR或者基因组学只是生物学的一个小小分支而已,虽然非常重要且前沿,但终究还是一个分支,就像是基因学也不过是一个分支而已,以瑞典的研究者总数,能够投身于此的学者本身就不会有多少,再分散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在场的三名教授说不定就是大部分的力量了。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眼前的三名教授,说不定就瑞典支持杨锐的中坚力量了。
  有点弱小也是没办法了。
  PCR毕竟是新生的技术,大部分的知名教授都有自己的一摊项目在做,就像是杨锐这样,不是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什么高阶技术了,他就不管不顾的扑上去的。
  会进入某个领域开展研究,除了兴趣爱好和个人志趣之外,很多时候也是有运气因素的。
  总算起来总共就是两年左右的时间,瑞典的一所大学里有三名教授愿意跟随着杨锐开创的领域,继续研究,已经不能说是弱小了。
  也就是PCR的发展足够快,吸引力足够强,才会这样子。
  就此方面来推演的话,杨锐倒是真得帮他们一把。
  这就好像一个宗教在国外开分基地一样,好不容易有几个虔诚的信徒了,弄不好还是有神职的,帮他们就是帮自己啊。
  或者再从另一个方面看,杨锐就好像是某生产厂家,在场的三名教授,就好像是瑞典的分销商,在产品还没有铺开之初,厂家理所当然的应该给对方一些支持的,就是让对方多得一些好处,似乎也是没问题的。
  杨锐这么考虑着,脸上已经是挂上了笑容,道:“没想到在瑞典还能遇到几位知己。”
  “我们确实对杨锐先生开发的PCR,深感赞同……”休斯顿看杨锐的表情,也是松了一口气。
  作为世界科技交流中心的斯德哥尔摩,休斯顿教授见过的专家学者是很多的,这些人通常分成两类,一种是不通人情冷酷到底的,另一类是容易交谈但不容易了解的,但不管是哪一类,他们都是倾向于与赞同自己理论的人交谈。
  休斯顿采取的就是这样的策略,他们拿出自己撰写的关于PCR的论文给杨锐看,就是这样的目的,但是,对于二十几岁的杨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还真是没底儿。
  如果杨锐不愿意将PCR实验室的筹建交给他们,那休斯顿等人也就只能无功而返了,因此受些奚落,想来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筹划可能失败——PCR实验室可是一个实验室呢,而且肯定会有市政府和警方的拨款,经费总归是少不了的,对于休斯顿他们这样的教授来说,这可是超强的诱惑,反而对于外国人的杨锐,没有什么鸟用,他还能天天坐飞机来瑞典玩实验室吗?
  休斯顿一直在考虑此事,也在想要不要向杨锐阐述他的想法。
  这个时候,杨锐自己已经是想通了,道:“你们想怎么建这个PCR实验室?或者说,斯德哥尔摩方面,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PCR实验室?”
  他看看休斯顿,又看看舍伍德局长,也是判断两人是否有什么想法。
  舍伍德放下了酒杯,道:“我们警方的想法,是要最好的PCR实验室,更高的效率,更准确的鉴定方式,还有可监督和重复的体制。另外,尽可能的快的建设起来,也是很重要的。”
  这就相当于甲方给出的要求了。
  杨锐点点头,又看向休斯顿。
  休斯顿道:“我们斯德哥尔摩大学在人力方面,应当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比如时间上,如果先采用我们的研究员,然后再培训警方的技术人员,首先就可以省下来大量的时间……”
  他说的有点详细琐碎,杨锐都认真的听着。
  但是,老实说,斯大目前的水平,也就是一代PCR的水平,他们连PCR仪都得从华锐公司购买。
  至于更高端的PCR,华锐没有释放出来,他们也就无从接触了。
  “如果以斯德哥尔摩大学为主来建设这个PCR实验室的话,你们有什么想法?”杨锐再问了一句。
  休斯顿等的就是这个,和其他人对视一眼,忙道:“杨锐先生,如果能由您来指导我们工作,这就最好了。”
  “指导?”
  “对,虽然由我们斯德哥尔摩大学来承建,但是,我们希望杨锐先生能对我们进行全程指导,毕竟,我们对PCR的了解远没有您了解的多。”休斯顿诚恳的道:“关于头衔,我们没有想到特别适合的,不知道名誉董事是否可行?”
  “斯德哥尔摩大学PCR实验室的名誉董事吗?”
  “是的。”
  杨锐心动了两下,更多的是不可思议,现在的节奏越走越偏了啊,就大咧咧的给斯大教授做指导,真的好吗?
  杨锐难掩犹豫的道:“头衔倒不重要,但是,你们希望我做的工作,我还不是太清楚。”
  “基本上……”休斯顿迟疑了一下,道:“您想做什么都可以。”
  杨锐这下子明白了,人家的意思是要他的头衔来用,而他愿意做事,还是不愿意做事,都可以。
  这应当属于好差事,若是懒一点的话,就等于白得了一份荣誉,说不定还有实惠,损失的也不多。
  不过,杨锐却是想做事的,他来瑞典,不就是奔着做事来的吗?
  “名誉主任的头衔太过了。”杨锐缓缓的道:“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头衔,我看不如这样,先将PCR实验室做起来,之后再考虑头衔好了。”
  瑞典人不讲什么名不正言不顺,见杨锐同意了,自然是不会纠结细枝末节。
  照他们的想法,杨锐更多的是属于谦虚。
  杨锐却是眼里闪着光,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展现技术的机会。
  颤抖吧,小瑞!
第1313章
探寻者系列
  两天后。
  斯德哥尔摩警察局,警方高层、市政官员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学者齐聚一堂。
  杨锐提前一步抵达,陪着来宾说着话。
  到了瑞典一段时间,尤其是经过了马尔勒案的宣传,他是终于积攒了一定的声望,说出名字让人都能知道了。
  瑞典警方和市政方面,也相当的认可杨锐的名气,围绕着杨锐,多方询问PCR实验室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休斯顿等人,就只能做陪客了。
  单以PCR论,他们自然不是杨锐的对手。
  事实上,就全世界而言,有资格在杨锐面前谈PCR的也没有几个,创始人和发明人的身份已经够厉害了,更不要说杨锐还顶着多项学术成果。
  杨锐并没有谦让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意思。
  “客客气气”这样的词汇,在学者间的作用寥寥,大部分学者都不太在意其他学者的语气态度,越是高端的接触,大家越在意学术态度和学术声望。
  休斯顿此时在意的就是杨锐即将提供的PCR仪,眼睛就瞅着放置在房间中央的几个大木箱看。
  工人们正在拼命的拆卸包装。
  格兰公司的负责人麦克斯和善的笑着,说:“不好意思,仪器刚刚从伦敦运过来,凌晨才到,实在来不及拆开了,不过正好,能够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的PCR的内部细节。”
  众人纷纷点头。
  杨锐的PCR的各项权利是属于华锐实验室的,而华锐实验室又将生产和销售的授权交给英国的格兰公司的,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
  麦克斯为此没少跑实验室,驾轻就熟的道:“我们的PCR的技术,已经更新过多次了,大家这次见到的,就是我们公司新推出的PCR探寻者系列……”
  杨锐听的嘴角抽了两下,将实验室用品卖的像是日常消费品,他也是蛮佩服格兰公司。
  不过,这样做的效果的确很不错,新的型号意味着新的消费,而PCR是全世界生物实验室都需要的产品,多卖一茬,多赚到的钱,可都是进了杨锐的腰包,格兰公司据此分到的提成,距离杨锐的收入还差很大一截呢。
  照这样的销售模式进行下去,杨锐觉得PCR仪的利润甚至有可能超过他记忆中的1.5亿美元……
  这么大的一笔钱,去掉各项分成和税收的话,落到杨锐手里的,说不定能达到1亿美元。
  想到此处,杨锐的手心都要浸出汗来了。
  80年代的美元还是可以用美金来形容的,1亿美元的现金,只要不是放在银行里吃利息,随便怎么操作,增值速度都会出人意料的。
  “各位,我们今天总共带来了三款探寻者,主要是为了让各位对全系列有全面的了解,到时候,具体选择哪几款,要多少台,再做讨论……恩,我们的工人总算将第一款PCR取出来了,他们现在开始进行安装了。”麦克斯一直在说话,此时才松了一口气,再要让他说下去,非得口干而亡了。
  几名熟练的英国工人,迅速将第一台PCR给装了起来。
  当它的龙阔展现出来的时候,一群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生物学家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休斯顿望着形态完全不同的PCR仪,莫名有些心慌。
  有点不认识啊,一会露怯了怎么办。
  “这一款就是我们的探寻者便携了,由杨锐先生提出概念,华锐实验室完成了核心设计,并由我们格兰公司参与,开发出来的。”麦克斯说了一串,全是为不懂行的市政官员和警局高层做介绍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4/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