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5/1306

  他面对一群瑞典人,嘴角含着笑,无比顺畅的推销着,道:“大家可以看到,探寻者便携是我们自一代以来,设计制造出的最小的一款,主打便携式,通过将之分解为多个部分,就可以轻易携带,总重量只有20公斤左右,能够放在汽车的后备箱中,当然,最好还是在专业的车辆中放置,这样就不必拆卸了……”
  杨锐听的悄悄扶额,要是日后的学者听说一台PCR重20公斤,还自称便携,估计能笑出三片肺叶出来,这就和三十好几岁过着儿童节一样,放在老家里,孙子都可以过儿童节了。
  但是,80年代的PCR就是这么真材实料,包括电机在内的各项设备,远没有后世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所谓的便携式PCR仪,不过是能搬动的PCR仪而已。
  即使如此,也很难得了。
  对于不懂行的市政官员和警局高官来说,他们或许不明白PCR的好坏,却能看出大小的区别。
  “很不错的新技术。”
  “这样就可以在犯罪现场进行证据分析了吗?”
  “应该能节省不少的时间。”
  一群人当面讨论,或者用瑞典语,或者用英语。
  休斯顿身为学者,却有些听不下去了,不禁道:“PCR运行时间有比较确定的,基本都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再加上核对的时间就更久了,证据分析是不能在犯罪现场做的。”
  舍伍德局长最在乎这个,马上问杨锐道:“是这样吗?”
  “基本是这样。”杨锐点头认可。
  “那便携的意义是什么?”
  麦克斯认真的道:“方便,省钱。我们有配套的车辆,将便携PCR装载进去的话,车到哪里,哪里就有PCR仪了。你们想想看,这就相当于一个流动的PCR实验室,不仅能够方便斯德哥尔摩市的警察局,还能够满足其他地区的警察局的需求,如果再出现一次要大批量的筛查PCR的情况,还可以调派PCR仪进行支援,加快速度。”
  警局和市局的官员听的连连点头。
  杨锐听的又想捂脸,相比运输PCR仪,最方便的当然是转移样品了,试管可比PCR轻多了。
  不过,麦克斯的回答却符合一般人的想法,也让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教授们暂时找不出驳斥的论点。当然,休斯顿等人其实也不想驳斥,他们今天是来合作的。
  “我继续介绍我们的第二款PCR仪,探寻者稳定型,它采用更好的电子稳定系统,能够更精确的操纵温度,并且有能力进行长时间的循环,也就是可以长期进行工作。”麦克斯道:“这是警局最需要的装备,如果你们现在开始DNA鉴定的话,一定是需要它长期稳定的运行吧。”
  舍伍德点点头。
  “这就是你们所要的了。”麦克斯摊开手,道:“长达三个月的日期保证你们能够尽可能的利用这台机器,最重要的是,它的稳定性,能够减少很多的麻烦。”
  舍伍德看向休斯顿,道:“听起来不错?”
  休斯顿眼睛都要突出来了,忍不住问杨锐道:“长期稳定,你们怎么做到的?”
  PCR的循环是会产生废物的,同时,它还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物,后者还不算什么,往里加就行了,要提出前者就复杂了。这就像是一间不允许倒垃圾的餐馆,休斯顿完全想不到是怎么做的。
  杨锐耸耸肩,道:“我们改造了聚合酶。”
  更具体的内容,他就不需要介绍了。
  舍伍德奇怪的问休斯顿:“有问题吗?”
  休斯顿缓缓摇头,他也提不出反对意见。
  麦克斯面向杨锐,满脸笑容。
  就像是其他技术一样,PCR也不是永成不变的,它不仅要变化,还会在发明初期,发生剧烈的变化,极快的发展。
  但是,如何更新换代,对于公司来说,却不是技术问题所能决定的了。
  给斯德哥尔摩警局做PCR实验室,或者说,与斯德哥尔摩大学合作PCR实验室,对于PCR的市场推广都有极大的好处,在这种场合,放出PCR的进阶技术,自然是非常恰当的。
  不过,这对于休斯顿等学者来说,就实在意外了。
  “没想到你们已经向前研究了这么多。”休斯顿有些不好意思。
  杨锐笑笑,心道,这才是哪到哪啊。
  “你们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做一些研究和探讨。”杨锐说的很谦虚。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几名教授却是连连点头,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杨锐实在是位大好人。
第1314章
AOE
  “对了,还有第三款PCR吧。”休斯顿投桃报李,主动请麦克斯推销产品,当然,他也是好奇。
  工人们安装探寻者稳定型用了不少的时间,它可比便携型的大多了,部件也要多一些,以至于尚未卸开第三个箱子。
  麦克斯此时哈哈一笑,大手拍着箱子,道:“我们的第三款PCR,可是特别定做的型号,原本是准备明年再上市的,是杨锐先生的特别要求,我们才决定现在拿出来。当然,贵方有决定是否使用的权力。”
  “是什么样的?”舍伍德已经好奇了起来,限量款什么的,从来都是很激动人心的。
  麦克斯看看杨锐,再转身,道:“各位,请稍等,让我们把它拆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麦克斯说着,就让工人们放弃继续安装探索者稳定型,转而拆开第三个木箱,安装了起来。
  比起稳定型,第三个木箱里的设备就比较容易安装了,类似模块化的安装方式,使之很快立了起来。
  “探索者易用性?”休斯顿读着上面的英文。
  麦克斯点点头,道:“这是官方名,我们还给它起了一个通俗的名字。”
  麦克斯有点得意的样子,故意停顿片刻,吸引到所有人的注意力以后,道:“我们在公司内部,将这一款的探索型,称为傻瓜机。”
  望着众人傻眼的表情,麦克斯就想笑,道:“这是杨锐先生叫起来的名字。”
  杨锐咳咳的两声,道:“这是为了说明它的易用性,傻子都能操作的意思。”
  中国已经开始出现傻瓜照相机了,事实证明,大家都很买账。
  休斯顿等人有些不以为然,但舍伍德等警方高层,却对此异常的感兴趣,连忙问了起来。
  杨锐当场在没有装好的PCR上演示了起来。
  完全的傻瓜当然是做不到的,就像是现在的傻瓜照相机,也要自己换胶片一样。
  但是,相对于同时代的PCR机,格兰公司确实在杨锐的要求下,对功能性做出了诸多修改。
  这些修改,相对于PCR本身的意义其实并不大,它既不能提高PCR的灵敏性,也没有荧光标记等先进的功能,但是,就简易性来说,这款傻瓜机是达到了一个高峰的。
  而且,提升PCR本身的水平是很难的,再怎么说也是诺奖级的技术,虽然说起来是傻瓜级的诺奖,但是换个地方大学的教授去做,一样可能傻眼。至于相关的聚合酶之类的东西,价值没有PCR大,难度却是翻天的,华锐实验室做了一年多,取得的成就也就是那么点儿,纯粹的水磨工夫。
  做人机互动方面的设计,麻烦是麻烦了点儿,但是有杨锐的一些介绍,半年多时间就很有成果了。
  后世的PCR机,不管是什么型号的,找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研究员,一两天的时间绝对用的纯熟。
  而在86年,这方面的培训就没那么简单了。
  舍伍德等人听着杨锐介绍,一下子都围拢了上来。
  不一会儿,舍伍德就动心的问:“这一款机型的性能如何,与其他两款比呢?与其他PCR仪比呢?”
  “性能与便携型的差不多,比早期的PCR型号还要好一些,肯定够警局使用了。”华锐公司和华锐实验室都是离岸公司名下的,杨锐本身与之并没有什么关联,说起来也异常轻松的道:“斯德哥尔摩警方如果想要将PCR实验室尽快投入使用,我建议先将这三台机器留下来,然后快速决定采购哪种型号的,从而能够保证前期的定罪率。”
  杨锐停了一下,看舍伍德等人用瑞典语商量,再道:“各位,我无意催促,但是,当马尔勒案开始让全国了解到PCR和DNA鉴定的时候,我相信是有一个黄金时间的,就像是凶杀案的最初48小时,或者绑架案的最初48小时,新技术带来的突破,也不应该等闲视之,你们应该立即将以往的案件分解出来,哪些案件是PCR能够解决的,哪些是不能解决的。然后从解决的里面,分解出立即就能解决的,这是第一类案件,有合适的物证就在你们的证物室,并且没有被污染,这些可以做初期的开胃菜,我相信数量并不会太多。”
  听着杨锐的话,众人纷纷点头,警官们的思维也从用什么PCR仪,转向了怎么用。
  杨锐其实是懒得和一群外行讨论怎么用PCR仪,虽然三种PCR仪各有哗众取宠的地方,但那是一种销售策略,PCR本身还是非常好用的,而且,所谓的黄金时间,也是失不再来的。
  见警官们都在听,杨锐继续道:“第二种,就是没有合适的物证,但是能立即采集到物证的,这些要安排警察去采集,但是,必须是要经过相应的培训,最好是两人一组互相监督,以免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
  “第三种。”杨锐继续道:“重大案件可以拆分出来,请你们的警官分析,是否有需要PCR配合的地方。”
  舍伍德听的眼睛明亮,说到底,他就是警察局的局长,破案才是他的主要目的,花钱多少其实是不在意的。
  他看着面前的PCR仪,突然问道:“如果我们留下全部三台,每天的处理先速度是多少?”
  “算上核查的话,每天200份左右吧。”麦克斯代为回答。
  “比马尔勒案的时候的还慢吧。”舍伍德皱皱眉,道:“马尔勒镇有800多人呢,用了三天时间。”
  “他们只处理了成年男性的,而且也没有处理完。”麦克斯道:“如果您需要更快的处理速度的话,我们还有几件存货……”
  “我们全要了。”舍伍德根本没问价格,以瑞典的豪富,全世界的商品在他们看来,就没有价格昂贵的品种。
  舍伍德转向杨锐和休斯顿,道:“现在就开始做PCR的话,我们多久能见到结果。”
  休斯顿更想要的是实验室,不禁道:“关于实验室的筹备,还需要一定时间来……”
  “弄一间房,我们先开始做实验。”杨锐一句话打断休斯顿的踌躇,展现出特有的雷厉风行。
  算算时间,自建立离子通道实验室以来,杨锐也做了三年的实验室主任了,期间做过的重要决定极多,现在更是显出与普通学者不同的风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5/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