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30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谷强不知怎么想起这个词了,竟有士为知己者死而后已的感触。
  想当年,他虽然是个桀骜不驯的超级实验员,但是,顶级期刊却是个不敢想的梦,甚至连梦都不算,他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至于现在——诺奖之外的荣誉,对谷强的难度,都比不上当年的顶级期刊对谷强的难度。
  “你有难题就说出,咱们又不打仗,不用死来死去的。”杨锐开了个玩笑,将话题拉到了喜庆上来。
  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里面,刊发论文到顶级期刊,就是比结婚还喜庆的事,有时间的都会来庆祝。
  事实上,这也就是比结婚喜庆的事。中国一年就有1000万对新人结婚,没有几个值得全球知道的。
  “只要攻克目前的显微镜瓶颈,我们就能解决第一模块的主要问题。”谷强也不是个擅长说话的人,开口就是工作。
  “这个已经有解决方案了,我们回去就说。”
  “啥方案?我怎么不知道?”谷强身份第一模块的负责人,马上不干了,直接拉住杨锐。
  学阀比军阀就这么一点不好,遇到的傻子比军阀还多。
  杨锐走不脱,只好耸耸肩,道:“国内在显微镜方面有专长的人不少,我们准备补几个给你。”
  “从哪里补?”
  “不知道,反正明天开始调档案,你看中谁就拿谁。有想要的人吗?”
  “我想要的多了,人家都是大拿,不可能来的。”谷强笑了起来。
  “8811项目是国家重要项目,你想要谁,就请谁来。”簿耿鑫很少说话,说话的语气却很肯定。
第1443章
螺丝钉
  在全国一盘棋的时代,科学家同样是国家建设的一枚螺丝钉。
  有些时候是重要的螺丝钉,有些时候是强行拧上去的螺丝钉。
  后世由学者自己申请项目,拨款单位只管批准与否,最后用同行评议的模式判断成果,是80年代中后期才渐渐开始施行的,但要到全面施行,那还得小十年的时间呢。
  而在此之前,真正拥有科研自由的学者是极少数的。
  当然,任何学者的科研自由都是相对的。例如正打的如火如荼的两伊战争,如果一方突然祭出超牛的生物武器,甚至基因武器,那杨锐是否需要配合做相关的研究跟进,就是国家层面的考量了,并没有多少任性的空间。
  邓稼先最终成为中国核武器的总设计师,也是出于各方面考量的。他的学术能力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低调的性格,单纯的背景,适合的年龄等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杨锐的实验室,以前做的项目,要说重要也是重要的,但时效性终究差一些。所谓的改变世界,有的项目在完成的那一刹那,就改变世界了,比如原子弹,比如飞机,比如互联网,但有的项目,虽然也会改变世界,却只能说是润物细无声似的,比如钾离子通道的研究,它会在接下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挽救百万人的生命,并进一步的在未来五十年乃至百年间,以更新的技术模式,挽救上千万人的生命,可要说它改变世界,还显的不够。
  PCR倒是称得上改变世界。在PCR发明的瞬间,刑侦的世界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像是指纹改变了所有的犯罪方式一样。生物学和医学的开发模式也被永久改变了,无论是疾病的筛查还是治疗,它改变了很多现有技术的操作模式。
  不仅如此,所有改变世界的技术革新,带来的还有人类精神世界的改变。
  就像是原子弹,以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的能力,真的要用核弹洗地,轰平日本列岛,他们起码得再等一年甚至更久。铀浓缩决定了原子弹的生产进度就快不起来。
  但是,原子弹事实上终结了二战,而且永久的,立即的改变了战后的态势。
  飞机也是如此。
  不同于热气球和飞艇的自由,令飞机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彻底的改变了世界。如果看100年前,当时社会对未来的设想,不同的飞行模式永远都是重点。
  克隆羊,带来的亦将是人类思维的永久改变。
  多利羊本身自然算不得什么,它是一只患有关节炎的绵羊,软弱如鸡。
  然而,多利羊从出生的那一瞬间开始,它生存的每一个状态,都代表着非凡的含义。
  在此之前,如牛的胚胎移植,都只能选择现有的胚胎进行移植,想要迅速的扩大一个种群的数量,依旧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克隆羊之后就不是这样了。
  理论上,一个人是可以无穷无尽的克隆出成千上万的克隆人的,克隆熊猫或者克隆金丝猴亦是如此。
  俯视历史上的长河,多利将是比一切二战将军更显眼的存在,或许比所有的二战领导人都重要。它那患有关节炎的膝部,将比罗斯福的小儿麻痹症更重要;它的肺炎与咳嗽将比丘吉尔的雪茄更出名;它坚持活下来的每一天,将比斯大林在红场上的讲话更重要;它的邪恶,如果发生了邪恶之事的话,将比希特勒的计划更庞大,更有威胁。
  以1988年的观点来看,很少有人能比杨锐看的更加深远。
  但是,仅仅是普通的生物学家看到的内容,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了。
  谁也不知道,这只即将开启的潘多拉魔盒,将展示给大家什么样的成果。
  换做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此时说不定就会忍不住讨论叫停了。可是,在这个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绝对不会因为太过于先进而被叫停。
  “你可以直接点人,也可以找人推荐。但是,保密级别不够的,你不能给他们描述细节。”簿耿鑫将谷强带到一间密闭的房间内,给了他一个大名单。
  写满了姓名和一句话简历的名单,厚重的能塞两个西瓜进去。
  谷强讶异的问:“这是全国的生物学家名单?”
  “保密级别高的。你最好先从这里面选,不够的,你再从外面找,要重新政审,得多花些时间。”簿耿鑫面无表情的回答。
  谷强不禁有些心虚:“谁的名字能上去?这是按照啥排序的?”
  “上面做的名单,你就别操心了。”
  谷强想了想,就开始翻名单,一翻两翻的,就翻到了G打头的序列,明显是在找自己的名字。
  簿耿鑫看见了也不吭声,就站在谷强身后。
  谷强翻来翻去,都看不到自己的名字,有些尴尬又有些不爽,不由问道:“怎么就没我的名字了?”
  “你的通过不了。”
  “为什么?”谷强还是不乐意,问:“你们这个名单太老了吧。”
  簿耿鑫哼哼了两声,道:“不老。”
  “那怎么就没我了?”
  “你政审不过关。”簿耿鑫的眉毛挑了起来,道:“生活作风差。”
  谷强咧咧嘴,又气又羞,不禁站了起来,道:“不就是男女那点事,你们还记我一辈子不成?”
  “当然。”簿耿鑫说的如此理所当然,令谷强完全提不起反抗的劲了。
  再闷头看了几分钟的名单,谷强终于抬起头来,道:“那我要王良才。”
  他是有点找麻烦的意思的。
  王良才是中科大生物学的中流砥柱,虽然因为年龄的关系,还没有晋升扛把子的地位,但在中国范围内,那也是生物学的超高端战力了,恨不得一个人举着几百个项目的那种,身后还有大批的人等着跟他开工吃饭,哪里是能说来就来的。
  簿耿鑫却是眼皮子都不扫一下,道:“记下了。”
  他确实是将名单上的编号给抄下来了。
  谷强不禁有些不安了,抬头道:“你不是真能找来王良才吧?”
  “你是真的要他吗?”簿耿鑫挑挑眉。
  “你要是能找来,那敢情好,人家愿意吗?”谷强有点想象不到,自己难道能用王良才打下手,而且是让人家背井离乡的跑过来。
  簿耿鑫则是淡定的道:“我们邀请和通知,最终愿不愿意来,也看他个人意愿。”
  “那你……怎么给他说?”
  “国家机密。”簿耿鑫垂下了眼睑。
  “好吧。”谷强顿了一下,低头又翻了几页,道:“廉平,武开成,两个人我也要。”
  “记下了。”簿耿鑫照样是不关心具体信息的模样。
  谷强见此,干脆是漫开了叫人,仿佛不信簿耿鑫不还价似的。
  人家还真真的就是不还价。
  直到离开房间,谷强还有些眩晕,合理不合理的要求,都提出来了,退路好像,也就没有了?
第1444章
全心全意
  “王良才同志,这位是军队来的同志,有事找你谈一谈。你不要有负担,有什么说什么。”院长将王良才请到办公室里来,介绍了来人之后,立即就告辞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都丢下来了,像是一只还不起贷款的蜗壁虎。
  王良才亦是有些发愣。虽然身在中科大,经常见到同事参与各种军队的项目,他本人接触的却不多。
  事实上,生物学家与军队的往来向来不多,建国以后比较有名的,一个是云南白药,另一个就是屠呦呦的抗疟疾的青蒿素。云南白药的故事很多,其中不少都是互相矛盾,以讹传讹的。青蒿素的开发则是为了越南战争,美国人用了国立卫生院,中国用了几百所科研机构和数万名科研工作者,中国的参与人数大约数百倍于美国,而美国的经费开支大约数千倍于中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