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1/1306

  王良才依旧来的很早,事实上,他比之前来的更早了。
  主要机时调整为早晨,让王良才不用再担心整理时间和腾出位置等等事情,可以专心致志的完成实验。最重要的是,他凌晨能做的就不止是实验准备和前期实验了,进行正式的实验也没有问题。
  为了尽可能的充分使用这部分时间,王良才晚饭后只看一集的红楼梦就睡觉了,面对唯一的娱乐,还能下得了狠心,实在是因为这个项目太重要了。
  王良才很庆幸,自己能够被此国家项目选中。
  克隆羊项目有多重要?
  对于遗传学的学者来说,这基本就是天字第一号的项目了。
  克隆技术如果成熟了,什么育种繁育都是过去式了,住在帐篷里,强迫牛羊马交配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就像是铁匠之于蒸汽机一样。他们还是会有工作的,但是,更多的只是不重要的边角料工作,或者为了省钱,或者为了艺术,不管怎么说,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行为了。
  不过,克隆再重要,给王良才再克隆八十对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自己开启该项目。
  别的都不用扯,一台倒置相差显微镜,王良才的实验室都买不起。
  更不要说,这样的项目,铁定是要与国外同行产生竞争的。
  哪怕你不说自己在做什么,国外搞遗传科学的,也在一步步的向这个目标逼近。
  只要想想世界前列的遗传工程实验室,都有可能涉足期间,王良才就觉得压力倍增。
  也就是在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王良才的心情才能平静一些,能够安心的做实验,而不用考虑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
  对王良才来说,这是他渴望许久的状态了。
  与之相比,每天少看一集红楼梦,早睡几个小时,早起几个小时,算得了什么。
  谁参加高考之前,不是这样干的。
  十几岁的少年都能鼓起勇气和毅力来做的事,人近中年反而做不了吗?
  那才是越活越回去呢。
  在王良才的带动下,很多实验室里的研究员都来的比往常早了。最明显的当属苏帆。
  如今算来,苏帆当属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老人了。
  他是杨锐挖小牛的时候,第一批挖到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以后就还开了自己的课题组,专门就做克隆相关的研究。
  应该说,他的课题组还是有很不错的产出的,在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做牛的胚胎移植的时候,就给予了相当大的帮助。
  之后,苏帆又加入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也承担了不少的工作。
  不管是以哪个时期的评价标准来看,苏帆都算是小有成就的科研员。
  但是,凡事最怕的是比较。
  与苏帆同期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本家苏先凯,开局一条狗,独立开启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苏帆后期加入进去,甚至都不是给苏先凯做副手,而是在范振龙和谷强之后,是三把手四把手的存在。
  其他人或许能忍,苏帆对此却是一点都不能忍。
  从北燕农学院毕业的苏帆,对于差别待遇向来都很敏感。也许是遭受的歧视多了,所以,从很早以前开始,苏帆就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安排。
  学术界的学历歧视,算是最赤裸裸的歧视了,而要打破它的禁锢,就得将学历和能力分开。
  强调自己的能力,从而证明学历只是年少无知时贪玩所致,是受到学历歧视时的常用手段。
  苏帆也是如此。
  直到之前的单位,撕破了能力决定职称的遮羞布,苏帆才跳槽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
  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苏帆过了一段时间的舒心日子,但就心理来说,他的压力并没有减轻。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前缀是北大,因此,苏帆在实验室里见到的最多的就是北大学历的研究员。杨锐、许正平等人不说,后来的焦阳平、王思胜等人又是清华的,再来的满海教授,冯俊明教授和陶学林教授,也是北大出身,这给苏帆很大的触动。
  前段时间的工作太紧张,令苏帆没有时间去仔细的思考这一切。
  派遣到了遗传工程实验室以后,苏帆的比较之心就怎么压都压不住了。
  特别是跟谷强相比,苏帆就更加的不认同后者了。
  谷强也不是名校毕业的,凭什么就带一个课题组?
  虽然谷强连续完成了多项实验,但是,苏帆还是想要与之较较劲。
  当然,文化人不能直接叫板,那太难看了。苏帆就决定学习王良才,先谷强一步,将细胞去核的课题给做出来。
  说是学习,其实就是给王良才帮忙。
  若不如此,苏帆也没有自信能完成细胞去核的工作。
  不像是王良才经久训练,苏帆本身并没有接受过“剥卵”类的练习,北燕农学院不教这个,参加工作以后,他也找不到人去学。所以,独立进行实验,完全是自找苦吃。
  苏帆既是抱着偷师的心态,也是抱着帮忙的态度,开始给王良才打下手。他是想先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重启炉灶,或者开辟一条新路子。
  然而,王良才掌握的技术,显然大大的超出了苏帆的预计。
  大家都是剥卵,谷强的剥卵能力,基本只能说是够用,无非是剥的下来罢了。
  王良才的标准手法,却是好些年练成的,能学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跟着王良才跑了几个早上,苏帆起床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了。
  两人的互动,毫不意外的落在了谷强眼里。
  要说一点都不着急,那也有点假。同是一个课题组的成员,同样是有竞争的,最起码,日后的论文发表了,大家还得争一个三五七九出来。
  但是,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啊。童第周的徒子徒孙,那都是剥卵星人来着,山大出身的谷强,虽然实验能力强悍,可单就剥卵来说,还真是没什么优势。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眼瞅着王良才和苏帆配合的越来越默契,两人也从显核实验,过渡到了去核实验,谷强再也坐不住了。
  “杨主任,我想改一个实验思路。”谷强的课题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实验操作,更改思路都得要杨锐同意才行。
  杨锐对近日的实验室气氛心知肚明,却乐得如此,做科研的,一天三小时也是做,一天八小时也是做,一天十八个小时的也是做,有没有竞争是大大不同的。
  实验室内的良性竞争再好不过,杨锐毫不意外的问:“你想怎么改?”
  “我想做一条龙的实验,不想一步步的做了。”谷强也是使出杀手锏了。
  克隆的步骤,说起来其实是挺简单的,核心的部分,就是把一只羊的卵细胞去核,塞进去新的卵细胞,再塞入另一只羊体内,生下来的小羊,就是克隆羊了。
  虽然之前之后的步骤还有很多,比如超数排卵,比如照顾孕期的羊等等,任何一个步骤都是少不了的。但是,核心步骤其实并不多。
  一步步的做,既是练习,而是寻找更高成功率的方法。
  像是最后一步,你得让母羊生下一只健康的小羊,如果不能想方设法的提高成功率的话,前面的步骤不都是白浪费了。
  苏格兰人当年做克隆羊的时候,再最后一步就失败了三次,每次都是大几个月的时间,这份辛苦想想就能体会得到。
  然而,正规的方法,其实并不是特别适合谷强。
  他不是一个理论水平很好的实验生物学家,更像是外国实验室里的技师们。后者虽然也玩理论,但都是玩具体的操作,两者的区别,就像是汽车工程师和修车工的区别一样。
  优秀的修车工做个改装车什么的,有时候比汽车工程师还厉害,但是,你要一步步的开发新技术,提高汽车的每一个部件的技术指标,还是得汽车工程师来做。
  谷强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在单独的环节已经很难提高正确率了,那不是实验手法的问题,而是小实验的小思路的问题。
  所以,谷强干脆提出一条龙的开做。
  杨锐不禁沉默起来,他也知道谷强的毛病,但是,一步步的做,之所以是正规方法,就是因为一步步做的时候,总体成功率更高,相比一条龙,花费的资源更少,得到的成果更多,可重复率也更高,更重要的是,还更省时间。
  一只羊怀孕都得大几个月,你一条龙的搞过去,失败一次就等于耗费了一年的时间,而失败的情况何其多呢。
  但是,考虑到谷强的强运,杨锐又有些犹豫。
  真要是按照正规的学术判断标准,谷强这样的水平,根本就是及不上王良才的好吧。
  虽然以实验能力来说,谷强也是国内一流了,但王良才在中科院都是顶尖的,就国内范围来说,比他技术好的,年纪都超标了,比他年轻的,理论水平和经验都差得远……
  只能说,谷强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开口就点了王良才的名,没想到人家的技能是全面覆盖自己的。
  除了“强运”。
  再一次想到这个词,杨锐不禁抬眼看了看谷强,后者咧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换一条龙的话,经费什么的都要变化了。你有做准备吗?”看在几次科研,谷强都有突破性进展的份上,杨锐还是给松了个口子。
  谷强连忙道:“我都写好报告了。”
  “哪呢?”杨锐瞪了他一眼,有东西不送上来,干说是什么回事。
  谷强赶紧回去拿了,回头递给杨锐,干笑道:“没想到你会同意。”
  “意思我不该同意呗?”
  “不是不是……”谷强再傻笑两声。他本来想着杨锐会要讨价还价一下,比如把一条龙分解成两条龙什么的,这样能降低成本和风险,哪想到杨锐竟然没有要还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1/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