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306

  “预期经费600万人民币,外加30万美元?”杨锐看到报告最后的数字都笑了。
  这也就是在他的实验室了,出了杨锐的实验室,全国能给出这个经费的实验室屈指可数。
  当然,杨锐的实验室本身就是国内屈指可数的高端实验室了,但是,这个经费额度还是夸张的很了。
  此前,杨锐做一个大的项目,总经费也就是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
  可以说,在中国,1000万元的经费就是天花板了,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不是说成果怎么样,声望如何就能得到的,你得出大成果,同时有大声望,受信任,履历好,还得找到恰如其分的项目,才有资格去争夺这样的经费值。
  谷强距离这样的资格,那还远到天边呢。
  杨锐手一挥,就将600万和30万后面的0给去掉了,道:“60万加三万美元,差不多有100万的经费,用来买耗材肯定够用了。”
  “我还想买几台仪器……”
  “做出东西来再说。”杨锐是不可能给谷强一个人批更多经费的。
  要说的话,100万都超量了。
  他只是独领一个课题组,而不是项目组,所有荣誉归于主上,所以,购买仪器这种大项开支,都不能由他来决定。
  不过,谷强这次要是能争过王良才,一条龙做出东西,那就不一样了。
  在实验室里再开一个项目组,对杨锐来说,其实也是非常好的事。
  学者是做不了皇帝的,最多就是做成北洋军阀的状态,阀内有派,不仅正常,而且健康。反而是那些想搞独裁的,最终都身败名裂了。
  谷强想的还没杨锐远,得到60万+3万美元的经费也满意的不行了,咬着牙,道:“您看着吧,我这边的进度,肯定得后来居上。”
  “这就落后了?”
  “没有……还算不上落后。”谷强连忙申辩一声:“我现在的显核的成功率也有快50%了,去核的成功率也不低了,我就是觉得这样一步步的做太没劲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的成功率就是低于王良才,数字的事,争辩不来的。
  “杨主任,那我先回去了?”谷强见杨锐还在看自己粗糙烂制的报告书,莫名的有些心虚。
  “等等。”杨锐慢悠悠的叫住他,道:“你的注核部分,是准备用囊胚期的胚胎细胞核?”
  “是,您觉得囊胚期不合适吗?”谷强虚心请教。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有多个阶段,采用囊胚期的细胞,是很常见的。
  杨锐却是摇摇头,道:“我对囊胚期没意见,我对胚胎有意见。”
  “您想换一种羊?”
  杨锐再摇头,道:“我的想法,可以尝试一下非生育细胞,比如说,乳腺细胞之类的体细胞?”
  谷强站都站不稳了:“体细胞的细胞核,怎么能用来注核。”
  “不试试看怎么知道。”杨锐道:“我在项目说明会上,不是有提过吗?”
  “我以为那是远景规划。”谷强心有余悸,更多的是在抵赖。
  杨锐道:“既然你都决定要做一条龙式的实验了,那就不要等了。”
  “这个……”谷强心里后悔不迭。
  在克隆羊诞生之前,包括中国的生物课本上,都将生物细胞的专一性和全能性列为重要理论。
  简单来说,按照目前的认知,一种细胞在胚胎期间,是具有全能性的,就是未来做什么都行。
  而分化成了皮肤组织、血液,心脏的细胞,是具有专一性的,理论上认为它不能逆生长,不像是胚胎那样,想分化什么就分化什么。
  以生育为例的话,就是说具有生育能力的总共就那么几个,其他的都不能用来生育。
  克隆羊多莉,真正打破的禁锢,正是此点。
  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注什么细胞的核不是注呢?但对生物学家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
  说是生物大厦倒掉了,都不为过。
  虽然生物大厦年年倒,但是,这一次的确是倒的比较厉害。
  因此,尽管杨锐从项目开始,就开始阐述思路,包括谷强等人在内,依然将之当做是了科学幻想。
  而幻想照进现实,有时候是美好的,有时候却比噩梦还难捱。
第1453章
铁血大注射
  “所以说,杨主任从一开始就决定要用无性繁殖这个绵羊了?”
  “看起来是的。”
  “那咱们之后也是要做无性繁殖的实验?”苏帆的语气愈发的郑重了。
  王良才同感郑重的点点头,道:“看起来是的。”
  “开玩笑吧?不是应该……至少应该先做有性繁殖的克隆成功了,再做无性繁殖吧?”苏帆的思维都要混乱了。
  在此之前,大家说起克隆的时候,说的都是有性繁殖式的克隆,是将生殖细胞的细胞核,放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去。
  所以,克隆并不是一个新词。
  但是,即使如此,克隆依旧是遗传生物学中的大项目,像是著名的童鱼,就是此类的典型。
  而在克隆的发展过程中,也基本遵循着两栖类到水产,再从水产到哺乳动物,然后从哺乳动物到经济动物的流程。
  苏帆和王良才,都觉得现在是克隆到经济动物的时候了,自有一种终结者的自信与昂扬。
  可是,突然之间的“无性繁殖”的消息,却将两个人都给打蒙了。
  这等于是跨越了几个层阶,好像刚刚开始玩户外的孩子,直接就去登珠峰了,还不给坐直升机。
  最重要的是,在没有前人进行过类似实验的情况下,生物学家们并不能证明,无性繁殖是真的可行的。
  正常的模式,现在用一种更容易的生物,先证明无性繁殖可行,然后再做哺乳动物,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案。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什么生物是更容易的生物?
  微生物不用考虑,再大一点的鱼类和两栖类?他们的性别原本就很模糊,雌鱼变雄鱼的情况,在自然界屡有发生。
  所谓,要论两性稳定的生物的话,起码就得是哺乳动物。
  那么,小型哺乳动物会更容易做克隆吗?比如实验室里最常见的小白鼠和大鼠?
  并不会!
  做了一段时间实验的王良才,脑子一转,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进行去核和注核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小鼠的胚胎发育时间仅两周,绵羊有六周的时间,后者比前者容易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此方面来看的话,所以的实验室常用的动物,都不适合进行克隆。因为实验室选择它们的原因之一,就是生长发育快。
  对以成体为对象的实验来说,这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当实验对象是胚胎的时候,实验室常用的这些动物,恰恰都是不适合的。
  王良才抬头偷看了一眼杨锐,低声道:“杨主任首选了绵羊做供体,打的就是一次到位的主意吧。”
  苏帆也是精明人,想了想就知道王良才为何如此说,无奈的道:“杨主任本来就不是个喜欢个按部就班做项目的人。”
  回想杨锐之前做的项目,从钾离子通道的实验,到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没有哪一个是真正的按部就班的做下来的。
  苏帆等人不知道杨锐真正的依仗,此时回忆起来,就只能如此评价了。
  所谓成功者恒为成功学案例,王良才也无从批评,只能叹口气,心想,年轻人就是按不住性子。
  然而,这样的想法,也就只能在王良才的脑海中转一转了。就杨锐目前的声望,早就与年龄脱离关系了,人家不喜欢按部就班,那就是锐意进取……
  “现在怎么办?”苏帆不是个特别有主意的人,还是先问王良才。
  “我也没做过无性繁殖的克隆,如果可行的话,成功率会极低吧。”王良才叹了口气。
  成功率是实验生物学家心里永远的痛,很多实验都是明知道能做得出来,然后成功率低的令人发指,最后放弃的。
  现在遇到不一定能做得出来的实验了,成功率一样低的发指,结果就很恶心了——你不知道自己的失败是误操作,还是就无法做出来。
  此时,王良才无比的渴望能有一个结果提示板,告诉自己哪条路是注定失败了。
  “我们得提高前期的成功率。之前的计划,得推翻重来了。”王良才很快做出了决定,又道:“去核的成功率最少要提高到80%,然后再做注核。”
  苏帆并不意外王良才做出此计划。
  按部就班的学院派就是这样,不可能像是谷强那样去拼运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