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1306

  在小而简单且便宜的项目上堆积成功率,最后搏一搏的情况是最常见的。
  没人是奔着单车变摩托去的,学院派的思维,是能换一辆好单车就不错了,再说了,搞学术的也不骑摩托不是?
  苏帆也没有劝阻的意思,就抱着学习的态度,道:“再要提高前期成功率的话,做对比试验吗?”
  “对,做对比试验,最好是多找几个人。”王良才说着,目光在实验室里巡游起来。
  做对比试验,其实就是做小实验。
  例如操作液用有蔗糖的还是无蔗糖的,用2%的蔗糖还是3%的蔗糖,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细节。但是,实验的成功率就是这样的小细节堆积起来的。
  为什么同样是剥卵,有人的成功率能高达百分之七八十,有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除了手法上的差距之外,就看谁注意到的细节多,就看谁知道的细节多。
  做对比实验就是测小细节的。
  要是换成地方大学的话,做这样一个对比实验,就可以发表一篇论文了。
  大量的中文期刊和SCI入门级别的期刊里,发表的都是类似水平的论文。事实上,杨锐的第一篇论文,辅酶Q10的紫外分光光度,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解决的是相关领域的狭窄方向的单一问题,所以只能发表在级别很低的期刊上,成为有相关需求的学者能够查找到的资料。
  而在计算机检索,或者说,在学术搜索引擎尚未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资料检索,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苏帆不用王良才布置任务,先道:“我再去找资料组催一下,并且把寻找的方向放在前期?”
  “可以。”王良才的目光依旧在人群中巡游。
  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因为新建,杨锐采用的制度与离子通道实验室不太相同,采用的是大实验室的制度,允许研究员自由的加入和组建课题组,因此竞争性更强。
  不过,建立课题组是需要经费和机时的,另外,理所当然的还需要课题。
  谷强向杨锐争取的60万+3万美元,以及倒置相差显微镜的机时,都属于课题组的资源。
  尽管课题组依旧受到杨锐的制约和指导,但是,相比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旧模式,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大实验室制度,显然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也更适应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实验室。
  理论上,就是借调来的王良才,只要征得其他研究员的同意,就能拉来人手,反正,论文上按照贡献,列入名字就好了。实验室的主要利益,也就存在于此了。
  “老的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孙正初研究员的水平最强,而且配合能力也比较好。”苏帆低声的给王良才做介绍,转头又道:“实验助手方面,我觉得秦越不错,他以前是中牧的兽医,借调到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很久了,就咱们现在的项目级别,调他过来就是一句话的事。”
  “这个秦越……只是个实验助手的话,调过来是不是有点太麻烦了。”王良才有点迟疑。
  苏帆大大咧咧的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咱们现在是在国家级的项目组啊,您想想以前的同级别项目是怎么搞的?全国召集几百号人都算是少的了,现在要中牧一个人,他们恨不得立即就送过来呢。”
  王良才哑然。他此前就在大学里安心做实验,还真没有参与过这种规模的项目。
  生物学里面,所谓的大项目,还真是不多,还都是医药相关领域的,遗传工程向来都是小众,王良才还真没尝试过挥斥方遒的感觉。
  “实验助手肯定不能多,要说的话,还比研究员稀缺呢。”苏帆顿了顿,道:“好的实验助手不好找,秦越的话,有兽医的经验,又懂得实验室里的事,还参加过牛的胚胎移植的项目,经验丰富,人也努力,是很恰当的。”
  王良才手底下倒是有学生,但是,将人大老远的拉过来可不合适,而实验助手又是必须的。
  正如苏帆所言,好的实验助手还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一个没洗干净的试管,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而好的研究员,不见得就洗的干净试管。
  “就按照你说的。借调秦越过来吧。”王良才敲定了以后,心情大好,终于学着电视里的人物那样,握紧拳头,道:“让我们大干一场吧。”
  “大干一场。”苏帆大笑了起来。
  随着两人的笑声,实验室里也变的喧闹起来。
  王良才索性停下来,笑道:“正好过去看看其他人怎么样了。”
  “好。”苏帆跟着王良才穿过陈设着多台仪器的公共区间,就见谷强正被一群人围着。
  苏帆本能的皱皱眉,问旁边的田兵道:“他又闹什么幺蛾子呢?”
  田兵一脸喟叹的道:“你绝对想不到,谷强从开工到现在,显核去核一步都没失败过,刚刚又做了乳腺细胞的吸核,现在准备注核了。”
  “一步都没有失败过……”苏帆其实想说,一步也没有失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你后面只要失败一步,前面就前功尽弃了。所以,这才是他们不停的提高成功率的初衷。
  但是,当这句话的前半句说了出来,苏帆怎么都说不出后半句了。
  不管怎么说,谷强现在的进度,都是实验室第一了。
  “如果他的注核成功的话,这就是咱们实验室里,第一起注核成功的案例了。”田兵是过来帮忙的,纯粹的看热闹的心态。
  苏帆尬笑了两声,正想说什么,就被谷强的一声怒吼给打断了。
  “射入!”谷强猛然站了起来,狂野的像是一只完成了生命旅途的兔子。
  大家也围观的很开心,纷纷拍手鼓掌,为谷强最后五秒钟的铁血大注射而开心不已。
  只有苏帆愣愣的望着前方,仿佛发生了什么不愿意回想的事似的。
第1454章
风景美如画
  “一口气从头做到了注核?他什么来头?”王良才毕竟是后调来的,与杨锐遗传工程实验室里的其他人都不太熟,心里满怀着强人倍出的赞叹。
  苏帆却像是一次拉了四碗屎似的,虚脱的道:“你问谷强?没什么来头,以前喜欢他们校长的老婆。”
  “啥?”
  “没事儿,他就是做到了注核,能不能发育成胚胎也是两说呢,咱们做咱们的。”苏帆劝慰着王良才,生怕他被谷强的运气给打败。
  这确实是一种令人羞恼的失败方式,任你实力强横,手法精到,细节掌握的全面,成功率极高,但是,东西是人家先做出来的,又能怎么办呢?
  当然,要做到注核的步骤,对苏帆和王良才的组合并不困难,他们早就可以进行注核的步骤了,若是不管不顾的话,现在注核应该也都完成了……
  但是,以苏帆和王良才的性子,他们能不管不顾吗?
  行百里者半九十,注核远没有到实验的百分之九十呢,最多也就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不管不顾的做出注核来,在他们眼中,和浪费时间和资源没什么区别。连最基本的重复率都不达标,对后续的实验有什么意义呢。
  偏偏谷强就是不管不顾了,这种落后,确实令人接受不能。
  “看他的手法,还真的是有不少问题。但你别说,人家就是做成了。”王良才终究是借调来的,又是第一次见识到谷强的强运,有些好奇,又有些旁观者清的道:“甭管白猫黑猫,抓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他的确倒是一只好猫。”苏帆气愤的不想好好说话。
  王良才又没听懂,莫名其妙的看向苏帆。
  “得了,咱们回去做咱们的吧,按照原定计划,一步步的来。”苏帆深吸一口气,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后来居上。”
  王良才略作思忖,缓缓道:“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金榜题名。”
  “啥?”这次轮到苏帆听不明白了。
  王良才摸摸脑袋,道:“我以为你让我对对子呢。”
  “谁闲的没事……算了,咱们回去做实验去。”苏帆摆摆手,放弃探究这个问题。
  王良才无所谓的点点脑袋,回到实验桌,突然道:“按照实验室的规矩,咱们互相之间是共享信息的吧。”
  苏帆“嗯”了一声。
  大实验室的模式就这样,鼓励竞争但并不完全竞争,甚至连课题组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模式。
  三个研究员做的课题,也许做着做着有分歧了,就分裂开来,各管一摊,看谁做的合适。分开的久了,大家将前面的问题解决了,后面的问题一致了,可能又互相合作了。
  因为大家的经费仪器等等都在一个框架里,所以,只要互相能相处得来,课题组分裂或者合并都不奇怪。
  反正写论文的时候,说清楚贡献就好了。
  当然,有些时候相处不来也得相处,现代实验室就是这样,没时间给你闹脾气,除非你真的是天之骄子,愣是比周围人都强,否则,总得考虑参与到科研合作中去。
  不过,就算是国之强人,在人体基因组计划这种国际最大规模的开发项目中,也不见得就能独占鳌头,合作这种事,总是适应的比人想象的要快。
  王良才就瞬间适应了这种模式,问道:“既然是共享信息,刚才谷强做的那么顺,咱们能不能拿他的实验记录看?”
  “细节决定成败”在实验室里可谓金科律例。王良才适才刚谈到考察细节的问题,现在立即就想到了拿来主义。
  “实验记录肯定不行,那个只能杨教授看,你最多只能看实验室整理出来的报告。”苏帆回答到这里,不屑的道:“但我的建议,你还是不看的好。”
  “为什么?”
  “不会有什么帮助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能顺利的做到注核,我觉得还是会有可学习的地方的。”王良才说着看了一眼苏帆,语气中带着些微的教学成分了。
  他也不是傻子,看得出苏帆是有些嫉妒了。
  但是,科研项目就是这样,你一个嫉妒又值得几个钱呢?做对比实验也是不轻松的,如果茫茫多的对比试验是提高了成功率也就罢了,做别人已经做出来的实验,可就没意思了。
  苏帆鼻子里哼了一声,却是撇撇嘴道:“你想学习就学习吧。别怪我没提前说,谷强的实验报告,看的最没意思了。”
  “为什么?”
  “你找杨教授去要吧。”苏帆懒得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