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1/1306

  “为什么不等几年,等钱凑手了再做研究。”
  “时不我待啊。”杨锐很满意主持人的节奏,舒服的接话,道:“我们可以等几年做研究,但是外国人不会等我们的,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只会更快的进行研究。”
  主持人点点头,道:“这也是一场科研竞赛。”
  “更可以说是一场科研战争。”
  “咦?人体基因组计划不是一个面向全人类的科研计划吗?它是用来治疗疾病的吧,怎么就变成战争了呢。”主持人明知故问,很容易就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杨锐握了握拳,道:“美国人的阿波罗计划,也是一个面向全人类的科研计划,从科学和人类的角度来说,它的价值非凡,确实为全人类跨出了一大步。但是,如今天上的数千颗卫星,大部分也是属于美国人的,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卫星,肆意的看到地面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的情况。高运载量的火箭,就是高运载量的导弹……人体基因组计划也是一样,它是有益于全人类的计划,但必须是在全人类的参与下。如果我们放弃主动加入,而将权力交在美国人手里,那它一定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所以,我们应该参与到人体基因组计划中去。”
  “没错。”杨锐说着深吸了一口气,道:“我们不用和其他国家去比较,谁在人体基因组计划中,做的工作,谁做的少。重点是参与进去,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才能分享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一切成果。”
  “但是,据说人体基因组计划会将成果免费分享给全人类。”
  “这个许诺是科学家做出的,并不是美国总统做出的。”杨锐紧接着道:“而且,就算是美国总统做出的,按照美国的政体,他们的法院也可以推翻他的决定,后继的总统也可以改弦易辙。人体基因组计划将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计划,会历任多个总统,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2000年或者2010年的美国总统身上。”
  事实上,人体基因组计划在2000年前后,确实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而最大的威胁,就是鸟枪法原本的发明人艾特尔和他的赛莱拉公司。如果不是克林顿介入他与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争锋中,艾特尔说不定有机会将自己的成果注册成专利。
  那样的结果,将是每一款依据基因开发的药物,都贵上天价。像是能治疗某些型白血病的格列卫,每个月2万元人民币就被人喊贵,如果赛莱拉公司的计划实现,以后月付两万的药物将比比皆是。
  “没钱就去死”的现实,将变的更加现实。
  主持人此时也顺势介绍了一些美国的整体模式,才问到轻松的问题,再缓缓的结束问题。
  摄像机上闪烁的红灯熄灭之后,主持人与杨锐轻轻握手,低声道:“杨教授,一切顺利的话,节目今晚就会播出。”
  “这么快?”杨锐讶然。
  “嗯,我们可以顶替原本今天晚上播出的一期。早一点播出好,免得被修改的地方过多。”主持人说的很隐晦,但其中的信息也足够杨锐理解了。
  杨锐点点头,谢过一众校友,出门没回学校,直接散着步回到家,顺便整理了整理隔壁几院的古董字画,权做休闲。
第1536章
风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水平,就是增强国力……”许正平站在实验室中间,朗读着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一脸的扬眉吐气。
  花私人的钱做公家的实验,在一些人看来,是为国奉献,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或许就是别有用心了。
  尤其是人体基因组计划,这样的大项目,做生物学的,就没有不想触碰的,只是上面不批而做不到罢了。杨锐“仗着”钱多,强行去做,免不了要引来风言风语。
  现在好了,不仅各大报刊的风向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批的新增拨款也已经戴着帽子到了北大。
  戴帽子的经费就是所谓的专款专用了,首批经费虽然不多,仅有60万元,但它的象征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款项的用途,赫然写着:用于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前期论证。
  实验室众申请了这么多年的经费,却都因为这笔款子而振奋起来。
  振奋是为了人体基因组计划这个词,真正的被列入了项目经费中。当然,以杨锐、蔡教授和伍洪波等学者为首的国内生物学界,要批准一笔60万元的项目经费只是毛毛雨,大家高兴的还是上级部门的认可。
  至于究竟是哪个上级,也没有考证了。
  “接下来怎么办?”许正平乐够了,才想起自己副主任的职务,问起了杨锐。
  杨锐道:“就按照上面说的,做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前期论证好了。”
  “好。”许正平眨眨眼,笑问:“然后呢。”
  “哎,我是真的让你做前期论证的。”杨锐强调了一句。
  “嗯,我们转头就做,然后呢?”许正平又眨眨眼。
  他的表情动作,令杨锐不禁回想起久远的记忆,有位小偷留下的经典梗,很适合眼前的场景:论证是不可能论证的,这辈子不可能论证的,做实验又没必要,就是编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科研这样子。
  “老许,咱们是得做个严肃的前期论证,再从实验室里拿40万补齐,花完才算完。”杨锐非得这样说,才能让许正平明白,这并不是一个走过场的论证。
  其实,对于某些论证,杨锐也不是很反对走过场。
  毕竟,国内多的是脱裤子放屁的项目和科研论证,预设立场资金不足又不具有决定价值的论证,很多就是花钱买过场的。其性质,就和办事单位,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而开出的证明信一样。
  但是,人体基因组计划却是个大计划,杨锐本人是预设立场了,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他还是愿意再花个百万元,做个实在的论证的。
  毕竟,他也就是能看到未来30年的事,而人体基因组计划影响的,可远远不止30年。
  他本人也是需要其他人的建议,来决定操作的方向的。
  这方面,杨锐还是挺相信数据的。
  许正平见杨锐坚持,自去下面安排了。
  和几年前相比,国内最大的变化就是有钱了。
  杨锐刚进大学的时候,蔡教授为杨锐找到的60万元经费,就已经引起了学校圈子内的动荡。那时候,北大的教授通常也就是万把块的经费,知名教授拿到好项目,也不一定能有10万,60万乃是真正的国际级待遇。
  不过,几年过去了,国内的经济好了,科研经费也就水涨船高起来。6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经费,在北大校内已不罕见。
  当然,除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这样的顶级实验室,其他实验室拿到百万级的经费,是要用于整个项目的,像是杨锐要求的仅做论证,依旧少见。
  但在实验室里,负责人是具有无上权威的,别说经费充足,就是紧巴巴的时候,也得按照老板的意志执行。
  许正平作为小老板,不用麻烦杨锐,就将工作拆分了下去。
  杨锐又在实验室里绕了一圈,见众人磨合的极好,就点点头回座位上读文献去了。
  到了他现在的位置,亲自做实验已经是很没有必要的事了。
  做科研与建筑是很像的,总工程师的职责最重要,但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砌墙搬砖,也不是做设计蓝图,总工程师最重要的任务,实际上是贯彻其意志,捏合团队,让他们按照既定的思路工作。
  当然,也有的学者和总工程师,都是事无巨细的操作的,这属于个人性格和天赋问题了。对杨锐来说,他的实验水平原本就是中庸,甚至不见得能达到北大教授的平均水平,天赋更是一般,这种时候争着抢着做细化的实验,就属于拖后腿行为了。
  叮叮当当。
  铛铛丁丁。
  生物实验室里的声音,总是相似的。
  杨锐在并不安静的环境里,读文献却读的摇头晃脑。
  这样的生活状态,大约是一切喜欢科研的人所梦寐以求的,他亦不例外。
  多年的奋斗,为的就是这样的目标,就是再拿100万套房子来与他交换,他也是不愿意的。
  下午六点。
  伴随着全校园的铃声,杨锐站起来道:“没事的就按时下班吧,还不到忙活的时候呢,大家都注意休息。”
  之后,他也不管其他人是否下班,就收拾起了东西。
  偌大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现在运作着数个大项目,数十个小项目,有大大小小的项目组和课题组十几个,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闲的。
  虽然写出来的每篇论文的通讯作者都是杨锐,但加班却是属于研究员们自己的。
  “杨主任。”
  杨锐出门没走两步,就被胡池给堵住了。
  “刚来?怎么不进去说话?”杨锐见到带着帽子的胡池,很有些意外。
  “不进去了,就几句话的事。”胡池说着微笑道:“我是晚到的喜鹊儿,给你报喜来着。”
  杨锐望着中年喜鹊胡池,有些嫌弃的道:“你晚到也不奇怪,看着就飞的慢。”
  胡池离了秘书岗位,做了化药办公室主任之后,明显胖了不少,此时愣了一下,也哼哧哼哧的笑了,很文气的指了指杨锐,道:“促狭。”
  杨锐露笑:“您还没说好事呢。”
  “嗯,过几天可能有一个会,我把你的经费问题,添到日程里了。”胡池有些显摆的道:“你可以把奖金拿回去了。”
  “能拨这么多?”
  “也不好说,但也差不多吧。”胡池并不把话说满,但基本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是清楚了。
  杨锐自然表达感谢。
  胡池只是摆摆手,道:“之前让你个人垫钱,已经很不应该了,也不应该开这个例子。”
  胡池点到即止,又笑道:“这下子,你又是全国最富的科学家了,可得好好的请我吃一顿饭。”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中国首富的日子可不好过,最富的科学家,也不能算是褒奖。
  杨锐脑海中掠过这么一个想法,立即道:“最富是不可能的,我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咦,你现在应该是不缺钱了吧。”胡池奇怪。他是知道杨锐名下的产业状况的,不说他占华锐多少股份,华锐又能分到几成西地那非的钱,就是五道口的体育场,在他看来都是日进斗金级别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1/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