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306

  好在老头有的就是耐心,愣是等了他半个月时间。
  到了预选前三日,姚悦又从平江返回,将一部分看过的论文节选交给杨锐。论文是在省图书馆和平江市图书馆选好了以后复印的,一张纸五毛钱,童叟无欺,在这个年代,简直贵的离谱。
  不过,买起来更贵。现在的很多期刊都要价十几美元乃至几十美元,也就是省图市图这样的大单位才有少量的拨款干这些事。
  杨锐看了论文,归档收起来,准备有时间就用来核对和补充前几天写的论文。
  姚悦看他忙忙碌碌,有意无意地问道:“你们是不是马上要预选考试了?”
  “这个你也知道?”杨锐最近听预选两个字听的耳根子都痛了。鸿睿班里已经统一了意见,校内说什么的都有,尤其是吃饭时间,总有不开眼的学生过来挑衅,逼的杨锐最近都在房间里吃饭了。
  “我妹妹也要参加预选,听她说的时间。”姚悦接着笑道:“我想你要参加预选,是不是要人帮你看着实验室?”
  有的实验做起来,中间是不能停的,还有某些浪费时间的实验,平时抽不出仪器来做它们,现在却是正好。预选需要三天时间,加上来回路上消耗的时间,有一个人看守实验室是最好的选择。
  杨锐原本属意的是魏振学,既然姚悦毛遂自荐,他立刻点头道:“你不忙的话,留几天最好。你刚才说妹妹也要参加预选?你不用陪她吗?”
  “我妹妹成绩很好的,又是在家附近考试,用不着我陪。”
  “成绩比你还好?”杨锐好奇的问了一句。
  姚悦肯定的点头,道:“比我读书的时候成绩好。她在市一中能排前30名呢,她们一个年纪有7个班。”
  “目标是河东大学?”
  “第一志愿报河东大学化学系。”
  “如果成绩真的好,不如送到西堡中学的鸿睿班来,到时候考到外省的好学校去。”杨锐是想给姚悦一点甜头。这年月,再没有比“高考加分”更大的恩情了。
  姚悦的脸色微变,怪异的问:“你有门路?”
  “高考找什么门路,踏踏实实的把分考上去最实在,550分以内,正常智力的人都能达到,刻苦一点,600分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再高就得一点点天赋和动力了。”杨锐像是在补习学校时一样,宣传式的语言随口即出。
  姚悦听到一半就斯巴达了。
  各个市县的一中是河东大学的主要生源地。能考入市一中的高中生本来成绩就好,他们在中考时期就已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再经过国内少数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厉害的一中的高考录取率往往超过30%,全年级前30名,那是铁定能进重点大学的。
  相比之下,像是西堡中学或者溪县胜利中学这样的学校,高考经常是全军覆没。
  让一中的妹妹到西堡中学来,还说550分正常人都能达到,姚悦的眼神已是无比的怪异。
  在82年,550分是能挑选名校的分数。
  姚悦就没听几个人考到过。
  杨锐的研究水平,姚悦是认同的。虽然觉得怪异,但杨锐毕竟是有论文发表在了国外期刊。
  然而,要说教书育人,姚悦不觉得年纪轻轻的杨锐能有多大的本事。
  姚悦想要直接拒绝,又怕面子上难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她迟疑了一下子,杨锐才醒悟过来,失笑道:“她喜欢在一中读就继续,我也是提个建议。嗯,有空可以让她来西堡中学看看,拿几套题回去做。”
  杨锐对姚悦这个实验助手还是颇为满意的,尤其是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献这方面,魏振学和西堡中学的学生都不能代替她的工作。
  为了鸿睿班的题海战术,杨锐口述了大量的题目,锐学组的锐学秘卷都卖到了二十多套,给姚悦的妹妹几套题不过是举手之劳,说不定三五分的帮助就淘汰了录取时的竞争对手。
  姚悦对试卷还是挺感兴趣的,高兴的道:“不用她来学校,我带回去给她好了。”
  现在要搜罗一套试卷可不容易,市面上公开出售的很少,各个学校老师出的也敝帚自珍。当然,他们不珍也不行,印刷和出版都是很严肃的事,结果就是大家想看的东西不一定会被出版,政治任务下的垃圾出版物鱼目混珠。
  杨锐随意的道:“你想要就去拿,下课了找黄仁……算了,我让他来找你,你在实验室呆着吧。”
  晚饭后,姚悦刚刚展开一本期刊准备阅读,就见两个男生哼哧哼哧的抱着试卷过来了。
  黄仁见过姚悦,打了个招呼,低头问:“你妹妹以前做过锐学秘卷吗?”
  姚悦长的水灵灵的,素颜放在后世的大学里,怎么也得评一朵花出来,如今薄施粉黛,黄仁这样的预备村汉都不好意思看人家。
  “我好久没回去了,不知道她做过什么卷子。”
  “那就拿一套锐学秘卷给你,这边的都是。”黄仁将自己手里的试卷放下了,厚厚的20多套有三分之一人高,量是相当足的。
  苏毅也将自己手里的试卷放了下来,道:“这些是我们的内部题,一共也是20套,你妹要是做完了还想要就再来拿。”
  “这么多?太谢谢你们了。”姚悦乐的不知如何是好,连连道谢。
  黄仁抬头看了一眼,赶紧低头,道:“不用谢我们,都是锐哥出的题。”
  “杨锐给你们出了这么多题?”姚悦有点不相信,想想杨锐在实验室的表现,又道:“你们太幸福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题。80年高考的时候,我为了借一套人家学校出的卷子,每天下课了走七八里路去抄,用了一个星期才抄完,回来兴奋的做了两遍……”
  黄仁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理解姚悦的说法,在杨锐给题以前,他也做过类似的事。
  但是,题海战术实在是太可恶了!
  想到每天做的题目,黄仁即使有幸福感,也被摧毁殆尽了。
  面对姚悦的忆苦思甜,黄仁唯有苦笑。
  苏毅轻轻的说了一句:“每天做七八套卷子才下课,一个星期都不休息,我睡觉都想睡两遍。”
  “什么?”姚悦没听清。
  黄仁咳嗽一声:“没事,你妹把题做完了再来拿,杨锐他说你妹的成绩好,以前的分类试卷太简单,就拿这些可以了。不过,以后的卷子应该会难点,杨锐每周都出新试卷,我们到时候多印几份。”
  姚悦听的满脑子糨糊:“杨锐每周都出新试卷?他哪来的时间?”
  实验和论文的任务是很重的,姚悦做助手都累的不行,想来杨锐的压力更大,她想不出杨锐哪里挤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出试卷。
  黄仁无从解释,只道:“反正他就能出出来。”
  姚悦于是再次道谢,准备等明天有时间了问杨锐。
  翌日。
  姚悦起床以后,就见西堡中学的操场,排起了整齐的队伍。
  高二应届生和复读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波波的往校外走。
  姚悦找人问了一下,才知道今天是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溪县参加高考的预考,这下子她也放弃了打问的念头,乖乖的前往实验室,准备按照说好的步骤,完成几个小实验任务。
  往年,西堡中学是不会组织学生集体去溪县的,都是学生自己解决交通问题。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这时候就会坐班车,或者搭熟人的顺风牛车和顺风拖拉机。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就要徒步前往溪县。
  尽管学生们搭伴走,说说笑笑几个小时并非不能忍受,但是有了财大气粗的锐学组,赵丹年还是嘱咐卢老师租了西堡镇的班车,让他们在不忙的时候分批送学生们去溪县。
  接着,赵丹年又与溪县二中沟通了一番,以200元的价格,临时租下了他们的一排宿舍,用做西堡中学的学生们临时住宿。
  预考这一天,各个学校的学生都是要放假的,稍微给点好处,穷疯了的县中学也不在乎让学生们搬行李玩。
  杨锐也是跟着大部队一起坐班车,唯一的优待是第一批出发,且有座位。
  在塞了近百人的破旧圆头中巴里,有座位的待遇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圆头中巴行驶在路上,发出吱吱咯咯的叫唤,初听起来有些惊心动魄,习惯了以后,却像是催眠曲一样。
  它就这样,带着怀揣着梦想的少年们,奔向梦想绞肉机。
  ……
第149章
考砸了
  溪县将几所学校的教室都腾了出来,也不能保证所有来参加预选的考生都能单人单座。
  好在预选是由省一级来组织的,也不需要像高考那样严格的考场分配制度,杨锐坐的教室里就塞了40人,这在正常的班级里算是人少的,但在正式的考试里则显的有些拥挤了,眼神好的学生,说不得要占些便宜。
  许静与杨锐一个教室,这个虎背熊腰的女子坐在最前面,宽厚的脊背像是一座山似的,将她后面的两个小伙子都给遮蔽了起来。
  在她右后方,一连几个都是西堡中学的学生,杨锐叫不出名字,但觉得颇为眼熟。
  他们也高高兴兴的聊着天,显然觉得位置有利。
  杨锐暗自笑了两声,考场作弊也是技术活,考前斗志昂扬的学生,在落针可闻的考场里,兴许会缩手缩脚,不动声色家伙,说不定反而肆无忌惮。
  恢复高考的头几年,作弊是一个躲不过的话题。因为高考的价值太高,以至于铤而走险不仅因为有利可图,还因为无路可走。
  对许多学生来说,如果面对的是作弊还是做农民的选择题,选作弊的明显是聪明人。
  家长们作弊的危害其实更大,最初的几年,如果能找到有力的替考者,监考几乎无从下手。若是本县的实权人士作祟,作弊就更容易了。比如77年的河北故城县的县委书记,就打通了一串关系,给女儿改考号、换座位,还找了其他公社成绩好的学生跨区应试,给女儿保驾护航。他如果成功了,不等自己退休,女儿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当然,作弊的危险总是有的,学生自己作弊也就罢了,场外作弊的风险却是相当高,每年都有超过万分之三的考生被抓出作弊,免不了会有各种麻烦。
  杨锐在观察其他人,其他人也在观察杨锐。
  事实上,但凡走进这间教室的人,目光首先就会放在杨锐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