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1306

  过线的重要性,学生们明白,老师们更明白。
  高考阅卷工作结束的当日,薛达城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冲去看分数线。
  不过,比他腿脚快的人多的是。
  招生办同时贴出了数个大红纸,将确定的分数线写在上面,而各大报刊的记者、学校的老师以及着急的学生,就围着大红纸看。
  薛达城踮着脚,才瞄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重点线:415分。
  本科线:375分。
  大专线:355分。
  ……
  “对吗?估的对不对?”薛达城看完分数,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平江一中的估分差距有多大,连声询问周围人。
  他认识的人多,问。了两句,就有人答:“你们应该是猜对了。”
  “对了?误差不多?”
  “10分以内,5分左右。”就预测来说,这个误差是很小了。
  薛达城舒了一口气,笑道:“多谢啊,老刘,你们学校估分估的怎么样?”
  “重点线多估了15分,这次回去就有意思了。”老刘是三中的老师。虽然学生们不一定以本校的预测线来做判断,但本校的老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们报志愿。
  薛达城言不由衷的安慰了两句,就准备回学校了。
  这时候,有人同样踮着脚喊:“最高分出来没?谁知道最高分是多少?”
  “对啊,最高分还没出来?”薛达城身边的一名记者也叫了起来,他们写报道,不光是给应届考生们的看的,还要考虑更多的读者,这其中,高考状元什么的,历来都是很有趣的部分了。
  招生办通常也是知情识趣的将文理状元什么的列出来,让记者们多点报道的东西,全当自己每年在领导面前刷一次存在感。
  正常来说,分数线出来的时候,最高分也就出来了。
  但这一次,守在招生办门口的记者们,却没有拿到分数。
  有的记者以为自己被漏掉了,此时就高声询问,然而,记者们叫唤了一圈,却发现没人知道。
  这下子,记者们都兴奋起来了。
  “最高分为什么没出来?”
  “高考阅卷出问题了吗?”
  现在的记者都是官媒,胆子一个比一个大,来了兴趣以后,直冲招生办里面。
  薛达城等人好奇的跟在后面。不合常理的情况背后,肯定是有问题发生的,他走着走着,不自觉的想到了杨锐。
  ……
第245章
招生办
  记者们涌入招生办,让里面的工作人员措手不及。
  其实,有准备也是没办法,记者都是无冕之王,挂着记者证的真记者更是厉害无比,走道里的职工装模作样的拦了一下,就看着他们冲进了主任的办公室。
  在高考招生期间,招生办主任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在有手机的年代里,每逢高考招生,招生办的主任都是要手机关机的,以免被求情找关系的人打爆了。
  不过,面对记者,主任阁下也没有办法,只能徒劳的驱赶道:“你们不要来问我,消息公布是有政策的。”
  “文科和理科状元都没有出来,是哪一科出了问题?”一名记者将话筒伸到了主任面前,问题准确而气势磅礴。
  主任瞅着对方工作证上的“平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几个字,瞬间就为萎了,小声说:“我们不能说的。”
  “李主任的意思是,文理科状元都出现了问题?是这次的评卷工作出现了问题吗?”旁边的记者开始下死手。
  主任生气也没办法,只能说:“我们目前还在核对成绩。”
  “李主任,麻烦解释清楚一点?是成绩出现问题了吗?还是有人作弊?”一位挂着平江日报牌子的记者,大喇喇的坐到了李主任面前,就在他的桌面上摆开纸笔,做起了记录。
  其他记者也各找各的地方,像是开会似的,分散在整个办公室里。
  如今的记者采访就是如此,除非特殊采访,否则,采访对象都会自动自觉的配合。
  当然,如果采访对象不配合,记者们还是会想各种办法,但狗仔队似的追踪询问,现在是见不到。
  李主任逃也没地方逃,在一群记者的目光下,不禁略显慌乱,首先反驳道:“我们的评卷工作没有问题,目前也没有发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作弊情况,至于文理科的状元,我们是出于谨慎,重新复查。”
  “文理科状元的分数分别是多少?”
  “我这里没资料,过一会,你们应该就知道了。”李主任尽力推脱着。
  记者们眼中却闪着光,一个劲的逼问。
  采访高考招生是个有点鸡肋的活计。高考的录取线和录取分数,自然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的,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哪怕平时是在单位看报,今天也要买报纸回家去,而且会一买就买好几份。
  但是,报纸卖的好,不代表记者们就愿意了。
  写高考招生的文章是很没意思的事,能够说的东西不多,篇幅也不大……
  不过,如果高考招生出现了什么问题,对记者们来说,那就太有话题性了。
  早几年,高考作弊之类的案子,就让写文章的记者火了一把。
  现在,他们期待的也是相似的东西。
  李主任焦头烂额的应付着他们,实在应付不下去的时候,才说:“等等,我问一下,他们核查好了没。”
  记者们让开地方,看着李主任拿起电话,咬牙切齿的问阅卷情况。
  不多时,一个密封的信函,被送了过来。
  “李主任,稍等,我先照个像。”一位记者不由分说,将李主任和他手里的信封照到了一起。
  “好了好了,拍几张照就行了。”李主任被闪光灯闪的够呛,迅速的撕开了信封。
  “里面是文理科状元的分数吗?”
  “哦……是,是分数。”李主任打了个绊,快速的扫了一遍信纸。
  “多少分?”
  “稍等。”李主任打开抽屉,翻了翻,记了个数字,道:“今年的文科第一是562分。理科第一……是670分。”
  “文科562,理科670……”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平江日报的记者边说边记,然后突然住口。
  平江广播电台的记者挤了上来,大声问:“李主任,理科第一670分,是690分的670分?”
  其他记者也全都站了起来,乱糟糟的挤上前来。
  李主任被挤到了墙角,还得露出微笑,说:“满分690分,理科第一是670分,我们已经核查了试卷。”
  分数线的公布是有时间限制的,他们看到670分的分数,却不得不将其试卷全部找出来,然后重新检查一遍,就此耽搁了功夫,以至于不能按时公布状元分数。
  这个分数,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看看其他人的试卷和分数就知道了,有许多学生,连续复读了四五年,也考不到一半的分数,而在各个大学,每年也都会组织专家教授们做当年的高考试卷,能够将本专业的试卷考出满分的教授是不少,但要是来一次全面考试,能够考出高分的根本没有。
  670分等于得到了690分的97.1%的分数,在小学阶段,门门功课97分很简单,而在高中,在河东省,这是第一次。
  “考生的名字叫什么?”
  “现在还不能说,要等录取工作整体结束才可以。”李主任此时严守纪律。
  “第二名呢,第二名考多少?”记者们忙碌的问问题,他们已经彻底忘了文科状元的事了。
  80年代是理科的时代,所谓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本来也没什么人理会文科。
  李主任低头看了眼纸,说:“557分。”
  “相差113分?”
  “现在看是这样。”李主任将纸放回抽屉,有点轻松了。
  “各科分数呢?各科都是多少分?”
  李主任不得不将纸再次拿出来,读道:“语文是114分,数学满分,物理满分,化学满分,生物满分,英语96分,政治90分。”
  “数理化生物全满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