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1306

  姚乐大眼睛忽闪两下,说:“化学好玩。”
  “好玩?”
  “是啊,有爆炸,有变色,像是烟火似地。”
  “烟火还真是以化学原理为基础的。”
  “是吧是吧,我就想有一天,能自己做这些有意思的实验,都让老师做,太无聊了,每次切点东西,都切少少的,做爆炸的实验的时候,火焰只有小拇指那么长,哪里是爆炸呀,做饭都不够用。”姚乐抱怨着。她在平江一中读书,自然是能做到化学实验的,但也不可能像是后世的学生那样铺张浪费。
  杨锐看着姚乐的眼神,却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他见过许多种喜欢化学的妹子,类型各有不同,有的是喜欢白大褂和精巧的仪器的,有的是喜欢化学元素的优美的,有的是喜欢爆炸的……
  毫无疑问,姚乐是最后一种。
  也是最危险的一种。
  “好吧,先说学校。”杨锐摇摇头,将危险预告甩了出去,然后道:“河东大学的化学系其实是挺不错的,教学质量和分配都很好,如果有心留在河东的话,河东大学的选择也没有问题,而且很安全。你有506分,大概会比录取线高四五十分,肯定是能考上的。当然,如果想读一个更好地学校,那就要选地方了,北上广三个城市,是国内目前最好,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杨锐细细的说明利弊,让姚家姐妹自己选择。
  姚乐和姚悦果然是犹豫不决。
  其实,在河东省内,河东大学的名声是很不错的,它的化学系也相当有名。因为省内的重点大学和省外的重点大学不同,省内重点因为地处本省的缘故,一些传统优势学科的消息是可以传播出来的,人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国家重点学科,至少知道哪个专业是比较好得,请人打问也较为方便。
  到了分配的时候,好专业和差专业的差距是很大的,最起码一点,能够将最多学生分配到平江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平江人互相打听一下,总是知道的。
  另一方面,现在还是分配工作的年代。如果想留在本省工作,考本省最好的大学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考去北京上海,固然能发回原籍,可也有既不留在学校所在地,又不发挥原籍的情况。
  就目前的人情社会,读河东大学的学生,和读上海的大学的学生,同在河东工作,前者会顺利和舒心的多。尤其是在讲究抱团的省份,放到10年后或20年后看,许多行业和职位,被某个学校的学生垄断都是很正常的事,这种情况下,不光同学情谊是一笔无形资源,师兄师弟,师姐师妹,还有师姐师妹的老公们,更是一笔庞大的资源。
  当然,对姚悦和姚乐这样的女孩子来说,留在本省乃至本市读书,还会更安心,更舒适。
  “你为什么要去北京?”姚乐难以决定,干脆问起了杨锐。
  “分太高,留在河东省,得被人烦死。”杨锐开玩笑似地说了一句。
  姚乐大概没见识过这种玩笑,至少,没有见识过男生开这种玩笑,不禁哭笑不得的说:“你吹牛都不打草稿,你留不留在河东省,谁在乎呀。”
  “媒体肯定在乎,你想,每年的高考状元,大家都会报道选择了哪个哪个学校,前两年,大家都选四大院校,这就不算是新闻了,我突然要是选一个河东大学,还是本省的大学,你说媒体不疯了一样的报道?媒体不报道,河东大学也得疯了一样的让媒体报道吧。”
  “好像……还有点道理……不对,按你得说法,你首先得是高考状元呀。”姚乐的音调比姚悦的音调高一点,说话的速度也更快。
  杨锐笑笑,说:“我估到这个分数,你说是不是高考状元?”
  满分690分,估分650,是得到了94.2%的分数。在满分750分的年代,这就相当于706分的高分,对河东省而言,绝对是无可匹敌的分数。
  姚乐郁闷的低头。她得了506分,正是得意期间,与杨锐遇到,却是一点开心的感觉都没有了。
  “我给你列几个学校吧。”杨锐抽出一张纸,就在餐桌上写了起来,边写边道:“500分肯定要往大城市走,北京钢铁学院要升级做北京科技大学,这是个能捡漏的学校。北邮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分配都很稳当,在行业内的名声也好,读这两个大学,然后进入系统内工作,对女孩子来说是很稳当的……如果想去南方的话,上海交通大学目前是价值洼地,分配到上海的几率也很高,南京大学是学校非常好,院士多,教学质量高……”杨锐给出大量的名字,反正锐学组的学生几乎都用不到它们。
  姚乐在纸上仔细地比较它们。
  姚悦抽出时间,将杨锐拉到一边,拿出钢笔,道:“你送我的这支笔,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用过就不能退了。”杨锐瞅了一眼钢笔,没接。
  姚悦“啊”的一声,急忙道:“那怎么办?”
  “继续用呗。”杨锐耸耸肩,一副哥有钱的样子。
  姚悦愣了一会,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要用也是你用。”
  “我有钢笔了。”杨锐转手拿出另一支万宝龙,他让管慎帮忙带笔,自然不会只带一支回来。
  姚悦顿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你帮我做了不少的实验,这就是个礼物,不用多想。”杨锐笑笑,又道:“我要去北京读大学了,你有什么想法?”
  “我能有什么想法,我明年才大三。”姚悦一瞬间慌乱了,脑袋里乱哄哄的想:他是什么意思?
  杨锐其实想的很简单,培养一个实验助手不容易,丢在河东大学可惜,就本地的科研条件,老师们都没有经费,何况是姚悦这样一个学生。
  所以,杨锐很自然的道:“你愿意不要愿意做交流学生?交流到北京继续读书?”
  “交流到北京?怎么做?”
  “我在大学期间,如果能拿到自己的项目,就能有一定的权利……恩,具体怎么做你就不用管了,我先问问你的意向。”杨锐根本不觉得调一个学生有多难,现在的大学教授虽然贫困,在教育圈子里的权利却不弱,以科研的名义,很多事情都是能够操作的。
  “我……我愿意。”姚悦萌萌的点头,突然觉得无比的开心,只觉得耳朵都失去了重量,要飘起来了似的。
第244章
分数线出炉
  姚乐最终选择了北京钢铁学院,一个不像是女生会报考的学校。
  当然,等它明年变成了北京科技大学,女生们就没有什么畏惧感了,北京科技大也会渐渐的从一所专门院校,进化成综合性大学,进而成为国内冒尖的名牌大学,生源无数。
  以姚乐的分数来说,报考北京钢铁学院不赚也不亏,但相对更安全,滑档的危险较小。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名字的重要性。像是东南大学,首批211和985的学校,地处南京,名师辈出,光是专职院士就有十几个,却因为校名缺乏重点,以至于它在大多数省份的录取分数只在重点控制线上。与之相反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第三批的211院校,最终也没能成为985院校,旗下一名专职院士都没有,长江学者也是个位数的程度,更惨的是校园面积小的可怜,甚至比不上北京的某些重点中学,但就是这样一个软硬件全面落后的学校,它的录取分数却比各省的重点控制线高50分以上。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报考志愿仍然会与学校的真实排名发生如此大的矛盾,可以想象,80年代的高考志愿,又是何等的飘忽。
  可以说,除了分数最高的一批人和一批学校以外,错误的选择每年都会发生,只是现在的大学生身份实在金贵,即使小处吃了亏,大处依然是赚到的。
  而录取分数线,决定大赚还是小赚的关键。
  平江。
  薛达城仍然被抽调出来,参加今年的高考阅卷。
  对年轻老师来说,这似乎是件挺高大上的事,想想你的每一笔都可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这种权利感是平常很难体验到的。
  但是,对于年纪稍大一些的老师来说,虚幻的权利感已经消失,高考阅卷就变成了一个苦差事。
  试卷是用麻袋送进教室的,有从大学找来的学生头上裹着毛巾,将麻袋一个个的垒在讲台上,再分别取下来拆开,按速率送给老师们批阅。
  阅卷老师也像是参加考试似的,整整齐齐的坐在长条课桌后面,在一本又一本装订好的,看不到名字的试卷上打钩或打叉。
  其工作量之大,足以令人汗流浃背。
  如今也没有空调和风扇,7月份的天气再热,也只能默默忍着。
  薛达城的颈椎不好,批阅了一个早上的卷子,就累的像狗一样了,好容易听见有人叫着吃午饭,立刻窜了出去,站在楼道里就向同校的老师抱怨:“以后不能再搞这个了,要人命呀,我想看看学生的作文,都没时间仔细看。”
  “那你每年还来?”同来的老师也敲着腰,一副劳累不堪的样子,顺口揭穿道:“都是你自己要来的吧,去年说要照顾你,你又说不行。”
  “阅卷不是给阅卷费吗?有烟钱不拿,回家喝西北风啊。”薛达城调侃了一句。
  同来的老师哈哈的笑了出来,点了一支烟,又递给薛达城一支。
  薛达城掏出火柴,给两个人把烟点了,叹口气道:“不看学生们答的题,明年怎么教,我都心里没底。你别说,最近几年的考试,学生的卷子是答的越来越好了,前几年,白卷都有,空的也比现在多。”
  “以后高考就越来越难了,不知道咱们今年考的怎么样。”
  “好像还不错,就语文来看,我觉得平均分能提高一点。对了,理科那边怎么样,难了还是简单了?”
  “物理太难,今年有学生要吃亏喽。”
  “有多难?”
  “最少15分。”这位比划了两下,红色的烟头在空中飞。
  薛达城立刻沉默了,半天道:“不知道学校里,分数线估的准不准。”
  “看吧,咱们关在里面,除了抽烟,还能干啥。”
  正式的分数线,要他们将所有的试卷批出来,算出分来,然后排名才能知道。
  重点线就是按照重点学校的录取名额,从上往下数出来的,卡到多少分,多少分就是重点线,本科线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专线和大中专线略有不同,它们单独计算,虽然也是从上往下数,但只数报了大专和大中专的学生排名。
  高考阅卷工作是相当紧张的,而当阅卷工作结束,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公布分数线。
  分数线,其实就决定了学生们的命运。
  80年代学校少,能考上大学的几率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填服从调剂和服从分配。
  而填了这两项的考生,只要过线,落榜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换言之,只要超过了分数线,学生就有八成的几率考上大学。
  对80年代人来说,考上大学,即使不是一个好大学,也是令人务必振奋的。这与后世的高考截然不同。
  当然,后世学生的竞争也是不同。80年代每年只有三四十万名毕业生,本科生不过一二十万,面对全国以千万计的岗位,自然是想去哪里去哪里。到了30年以后,全国六七百万名毕业生,面对以千万计的岗位,想做到一一对应就很困难了。另一方面,当年的本科生不仅要与同龄人与往届生竞争,他们还要和硕士生和博士生竞争,除此以外,海归的留学生中,也不乏哈弗耶鲁剑桥牛津之类的名校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