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1306

  “我写了点东西。”杨锐对白玲的热情有点不适应。
  白玲却是好奇的问:“你写了什么?等等,我猜一下,是诗歌?”
  杨锐险些笑出声来,摇头说:“不是。”
  白玲瞥了他一眼,笑了,低声道:“你是不是看不起写诗歌的?”
  “当然不是。”杨锐矢口否认。
  “谅你也不敢。”白玲哼了一声,道:“你知道校内的诗歌社有多少人吗?你要敢看不起诗歌……”
  “分分钟教我做人是吗?”杨锐打断了白玲的话,轻笑了两声。
  白玲眼神一亮,道:“行啊,说话挺有腔调的。”
  “谢谢。”
  “不说这个了,你上课的时候写什么呢?”
  杨锐杯弓蛇影的道:“您不会也要批评教育我吧。”
  “哪能呢,咱们系的民主生活会上,我还替你说话呢。”
  “哦?”
  “你的运动服换了呢子大衣,人家都说你的呢子大衣贵,是我替你说了话,此事才没有再继续纠缠你。”白玲洋洋得意的说过,左手顺势摸在杨锐的袖子上,赞道:“不错啊,料子真软和,是什么做得?”
  “就是呢子。”羊毛丝绸和羊绒混纺的大衣材料,杨锐就是解释也解释不清楚,国内的普通人现在就没有羊绒的概念。
  白玲却是扁扁嘴,道:“这么敷衍,枉我帮你这么大得忙。”
  “你做好事不能直接说出来的,你要是写在日记本上什么之类的地方,然后不小心的让我发现了,这多好。”杨锐也不知道白玲说得是真是假,回答的亦很随意。
  白玲愣了片刻,突然一捂嘴,低声笑道:“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了?”
  “我不知道你想的是什么,但我说的和你想的肯定不一样。”
  “没胆鬼。”白玲嗤的一声,不再追问杨锐写得东西了。
  不过,这也给他提了一个醒,接下来的课程,杨锐要写东西就坐在后面写,尽量避开同学的视线。
  现在的孩子都是努力学习型的,前排的座位是座无虚席,而后排的座位大部分都空着,随便杨锐选择。
  时至学期中旬,各科大而化之的讲解都已完成,开始进入细致的讲课进程,大部分人都听的很仔细,课程的难度也大多数集中于此。
  不过,杨锐却是反其道而行的,他比较喜欢大而化之的部分,因为教授们随口而述的观点,往往是他本人思维的精华所在,至于具体而微的课程,能够有所生发的教授就不多了,很多人都是照本宣科的讲解,对杨锐的意义不大。
  杨锐用了三天的时间,完成了自己在北大的第一篇论文,取名《氧自由基的活性机理》。
  而附在信封中的投稿信里,杨锐也第一次将自己的单位,写作“北京大学生物系”。
  这也意味着,当杨锐发表了这封论文以后,国内的论文检索机构,会将杨锐的名字,罗列在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列表下。
  如果是教授讲师等教职人员,就可以据此作为奖金发放、经费报销、职称评定的依据。学生也会有奖学金等等或现实或荣誉的奖励。
  而究竟是何种奖励,就要看论文的水平了。
  ……
第288章
同级生
  “候兵,有你的信,老家来的。”毛启明扯着嗓子在院子里吼了一声,候兵就从宿舍里探出了脑袋。
  “给我拿上来呗。”候兵个高声小,只能勉强让人听到。
  毛启明呵呵一笑,道:“那就等着吧,还有新的信来呢。”
  “算了,我下来拿。”候兵扭头下楼了。
  宿舍区的院子里,有一张案子堆满了新。
  凡是寄到宿舍给学生的信件,就会被放在此处,任由学生们去拿。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有趣的过程,仿若淘宝。
  有你的信了,固然很高兴,没有了也没关系,你可以看看别人能收到什么信,即如剁手党淘宝一样,不一定要下单,也能开心起来。
  当然,不愿意每天去看信的,也能得到实惠,因为每天都有无数的淘宝者在案子跟前巡游,于是一旦有了相识之人的信,不等你走进宿舍,就会被人喊出来。
  私信被关注的不太多,除非信封上有娟秀的女生字迹,最容易被大家记住的是公家的信,比如“中国文化部”的长信封,“中国科学院”的宽信封,还有《北京日报》等杂志的来信也很受关注。
  这是个理想与现实交汇的年代,文学和科学是所有人的梦想之乡,无论达到哪一个,都令人无比羡慕。
  毛启明是203宿舍的耳报神,有了203的信,他就会吼一声,没有了,他就看别人拿什么信,翻那些不同地方的信,让他的感觉很好。
  不一会儿,一筐新信被倒在了案子上。
  等在四周的学生,如出笼的猛虎似的,直扑而上。
  “又是董昊的信。”有人抽出里面最大张的信,看了一眼,便高声报了出来。
  “哪里的信?”毛启明一边翻信一边好奇的问。
  “四川省科协的。这小子,毕业以后肯定不用愁了。”
  “别毕业了,人家现在就能赚补助了,一个月12块钱,给老师算题。”
  “算什么题?”
  “就微积分的那些东西,每天像是做作业一样。”
  “人形计算机。”毛启明突然想起杨锐的评价,顺口说了出来。
  旁边有人笑了出声,然后道:“我见过董昊做题,和我们做加减乘除差不多,那真和机器差不多。”
  “我倒想当机器,没机会了。”候兵站在旁边看自己的信,听他们聊到这个,道:“你们不知道听说过没,以前好多数学所,都有计算任务,数学家就和小学生一样,排队坐好,然后一批一批的做题,最后把正确数字拿出来。”
  “这么惨?”
  “这有什么惨的,至少能进数学所,以前的数学所人多多啊,算几年题算什么。”候兵摇头道:“现在有计算机了,我们这种不上不下的,想分到数学所都不行。”
  “甭丧气,这大学不是才开始,说不定你就发表一篇什么论文,让各地抢着要了。”毛启明很会说话的安慰了一句。
  “但愿吧。”候兵又低头看自己的信了。
  “我说,你们说论文,我这还看到一篇。”挖掘最深的是位大二的师兄,留了齐耳的长短发,颇有艺术气质的用两只手指捻起一个信封,道:“气氛不对呀,我说还是不说?”
  候兵灿然一笑:“说吧,我不怕打击。”
  “董昊的信,《计算数学》杂志社的。”气质师兄喘了一口气,又道:“捏着厚厚的,不像是退稿信哦。”
  “多厚?”一名沉默的大三师兄推了推眼镜,冷静的问。
  气质师兄又捏了捏,道:“总有大拇指那么厚吧。”
  “样刊。”眼镜师兄断然道。
  “样刊的意思,是已经投稿成功了?”候兵诧异万分,道:“那要是真的,这就是我们数学系新生最早投稿的论文了。”
  “比你们早得多,学生投稿,审稿通常要两个月以上,有长的要三四个月,所以说……”眼镜师兄的目光中溅射出睿智的光芒,飞快地计算出答案:“董昊是在开学一个月左右,就寄出了投稿信……”
  这个5-4=1的答案,震慑诸人。
  候兵惨笑:“人比人气死人啊,我们开学一个月的时候,还傻乎乎的逛校园呢。”
  “董昊应该是你们83届新生的NO.1了。”眼镜师兄拽了一句英文,留下一句偈语,飘然而去。
  “咦,这有封英文信。”某位同学,这次从底下翻出了一个中型宽信封。
  满满的英文和拼音混搭风,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飘然而去的眼镜师兄,又飘然而返。
  “《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眼镜师兄轻松读出封面上的英文,问:“ruiyang是谁?”
  “杨锐,我们宿舍的!”毛启明与有荣焉的跳了出来。
  “你怎么知道是你们宿舍的,不能是别的宿舍的,这个ruiyang的拼音,可以是很多种啊,祥瑞的瑞,花蕊的蕊都可以……”眼镜师兄眼中再次闪烁起睿智的光芒。
  “有道理。”中长发的气质师兄表达赞同。
  毛启明看看前者,又看看后者,道:“上面写了宿舍号203,这还能碰上重名的?”
  “哦……这破眼镜,看东西老是模模糊糊的!”眼镜师兄突然勃然大怒,双手取下眼镜,单手下掷,左手更是揪出了内衣,开始认认真真的擦眼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